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95693发布日期:2019-03-02 01:21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用户与电子设备互动窗口之一的显示装置备受关注。现有技术中,为提高用户体验,显示装置通常带有触控功能。对于带有触控功能的显示面板或显示装置而言,通常需要设置触控信号线,以使驱动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ic)可为触控层提供驱动信号,并接收触控层反馈的感应信号,从而使显示装置实现触控功能。

通常,为使得驱动ic可接收到显示面板内任何一个区域的触控信号,每个触控电极都需要独立引线,如此引线数量较多,导致显示面板的边框较大,屏占比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减少触控相关的引线的数量,便于实现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同时,还可以减小触控开关对显示效果的影响,从而可提升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画面显示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显示扫描线和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显示数据线,多条所述显示扫描线和多条所述显示数据线绝缘交叉限定多个像素单元,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所述显示区还包括多条触控扫描线、多条触控数据线,多个呈阵列排布的触控电极以及与每个触控电极对应设置的触控开关,所述触控开关包括触控信号输入端、触控信号输出端和触控控制端;

每条所述触控扫描线与同一行触控电极对应的多个触控开关的触控控制端电连接;

至少一条所述触控数据线与同一列触控电极对应的多个触控开关的触控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触控开关的触控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

同一行触控电极对应的多个触控开关和多条显示扫描线中,至少两个触控开关的触控控制端与同一条显示扫描线的距离不同;和/或,同一列触控电极对应的多个触控开关和多条显示数据线中,至少两个触控开关的触控信号输入端与同一条显示数据线的距离不同。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种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设置触控扫描线、触控数据线和触控开关;其中,触控开关包括触控信号输入端、触控信号输出端和触控控制端,每条触控扫描线与同一行的触控电极对应的触控开关的触控控制端电连接,每条数据线与同一列的触控电极对应的触控开关的触控信号输入端电连接,触控开关的触控信号输出端与触控电极一一对应电连接。由此,对于m行*n列的触控电极而言,通过增设触控扫描线对触控电极进行逐行扫描,可以减小触控数据线的数量,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此外,通过设置同一行触控电极对应的多个触控开关和多条显示扫描线中,至少两个触控开关的触控控制端与同一条显示扫描线的距离不同;和/或,同一列触控电极对应的多个触控开关和多条显示数据线中,至少两个触控开关的触控信号输入端与同一条显示数据线的距离不同,可使触控开关在整个显示面板内不形成规则的阵列排布,从而可减小触控开关对显示效果的影响,即可提高显示面板的画面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触控开关相关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10ac区域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时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时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触控开关相关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和图2,该显示面板10包括显示区10a和围绕显示区10a的非显示区10n,显示区10a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显示扫描线101和多条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显示数据线102,多条显示扫描线101和多条显示数据线102绝缘交叉限定多个像素单元103,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交叉;显示区10a还包括多条触控扫描线104、多条触控数据线105,多个呈阵列排布的触控电极106以及与每个触控电极106对应设置的触控开关107,触控开关107包括触控信号输入端1071、触控信号输出端1072和触控控制端1073;每条触控扫描线104与同一行触控电极106对应的多个触控开关107的触控控制端1073电连接;至少一条触控数据线105与同一列触控电极106对应的多个触控开关107的触控信号输入端1071电连接;触控开关107的触控信号输出端1072与触控电极106电连接;同一行触控电极106对应的多个触控开关107和多条显示扫描线101中,至少两个触控开关107的触控控制端1073与同一条显示扫描线101的距离不同。

其中,显示区10a中的显示扫描线101和显示数据线102绝缘交叉限定的多个像素单元103可呈阵列排布,多个像素单元103的发光颜色不同,示例性的,像素单元103的发光颜色可包括红色、绿色和蓝色,还可包括黄色、橙色和白色,以正常显示白色画面或彩色画面,同时可满足显示面板10的不同显示需求。需要说明的是,像素单元103的发光颜色还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颜色,可根据显示面面板10的实际需求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该显示面板10的触控信号传输过程与其显示信号传输过程类似,具体的:触控扫描线104控制与其电连接的触控开关107的开启或关闭,且在触控开关107开启时,触控数据线105通过触控开关107向与该触控开关107电连接的触控电极106提供触控信号。示例性的,对于自容式触控方式而言,该数控数据线105还可将触控感应信号传输至信号处理电路(示例性的,该信号处理电路可为下文中写到的驱动ic)。

示例性的,以呈m行n列的阵列排布的触控电极106为例,每行触控电极106对应的触控开关107的触控控制端1073电连接至同一条触控扫描线104,需设置m条触控扫描线104;每列触控电极106对应的触控开关107的触控信号输入端1071电连接至至少一条触控数据线105,保证触触数据线105数量较少,有利于显示面板10的窄边框设计。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设置同一行触控电极106对应的多个触控开关107和多条显示扫描线101中,至少两个触控开关107的触控控制端1073与同一条显示扫描线101的距离不同,可使同一行触控电极106对应的多个触控开关107间错开,不形成一整行的触控开关107排布,有利于避免行方向(即第一方向x)上的视觉可见的显示效果差异。

示例性的,以图2中第一行触控电极106为示例,该第一行触控电极106包括3个触控电极106,每个触控电极106对应设置1个触控开关107。以图2中示出的方位为例,由左向右,各触控电极106对应的触控开关107的触控控制端1073到同一条显示扫描线101(示例性的,以由上至下的第三条显示扫描线101为例)的距离依次为第一距离l11、第二距离l12和第三距离l13,三个距离的大小关系为:l12>l13>l11,即各个距离的大小各不相同,由此,触控开关107在行方向上的排布相互错开,不构成整行排布。从而有利于减小行方向上的像素单元103的显示效果的差异,从而可提高显示面板10的画面显示效果。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该显示面板10中的显示相关结构可参照图1理解,触控相关结构与图1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点在于:该显示面板10中通过设置列方向(即第二方向y)上的距离不同,将触控开关相互错开分布,具体为,同一列触控电极106对应的多个触控开关107和多条显示数据线102中,至少两个触控开关107的触控信号输入端1071与同一条显示数据线102的距离不同。

如此设置,可使同一列触控电极106对应的多个触控开关107间错开,不形成一整列的触控开关107排布,从而有利于避免列方向上的视觉可见的显示效果的差异。

示例性的,以图3中第三列触控电极106为示例,该第三列触控电极106包括6个触控电极106,每个触控电极106对应设置一个触控开关107。以图3中示出的方位为例,由上向下,各触控电极106对应的触控开关107的触控信号输入端1071到同一条显示数据线102(示例性的,以由右至左的第六条显示数据线102为例)的距离依次为第四距离l21、第五距离l22、第六距离l23、第七距离l24、第八距离l25和第九距离l26,六个距离的大小关系为:l25>l24>l26>l21>l23>l22,即各个距离的大小各不相同,由此,触控开关107在列方向上的排布相互错开,不构成整列排布。从而有利于减小列方向上的像素单元103的显示效果的差异,从而可提高显示面板10的画面显示效果。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和图3以理解图4示出的显示面板的结构,该显示面板10中,同一行触控电极106对应的多个触控开关107和多条显示扫描线101中,至少两个触控开关107的触控控制端1073与同一条显示扫描线101的距离不同;以及同一列触控电极106对应的多个触控开关107和多条显示数据线102中,至少两个触控开关107的触控信号输入端1071与同一条显示数据线102的距离不同。

如此设置,可使同一行触控电极106对应的多个触控开关107间错开,不形成一整行的触控开关107排布,从而有利于避免行方向上的视觉可见的显示效果的差异;以及可使同一列触控电极106对应的多个触控开关107间错开,不形成一整列的触控开关107排布,从而有利于避免列方向上的视觉可见的显示效果的差异;从而可提高显示面板10的画面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图2-图4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同一行的触控电极106对应的多个触控开关107的触控控制端1073与同一条显示扫描线101的距离各不相同,和/或同一列的触控电极106对应的多个触控开关107的触控信号输入端1071与同一条显示数据线102的距离各不相同,如此,可确保整个显示面板10中的触控开关107的排布被较大程度的打乱,从而可确保显示面板10具有较好的画面显示效果,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根据显示面板10的实际需求,设置上述行方向和列方向上的距离中至少两个不同,在此前提下,可由部分距离相同,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和图5,每一触控扫描线104包括一触控扫描主线1041以及多条触控扫描支线1042,触控开关107的触控控制端1073通过触控扫描支线1042连接于触控扫描主线1041上;触控扫描主线1041位于相邻两行触控电极106之间且沿第一方向x延伸,触控扫描支线1042位于相邻两列像素单元103之间且沿第二方向y延伸;和/或,每一触控数据线105包括一触控数据主线1051以及多条触控数据支线1052,触控开关107的触控输入端1071通过触控数据支线1052连接于触控数据主线1051上;触控数据主线1051位于相邻两列像素单元103之间且沿第二方向y延伸,触控数据支线1052位于相邻两行像素单元103之间且沿第一方向延伸。

如此设置,可使触控扫描主线1041为直线,通过触控扫描支线1042将触控开关107的触控控制端1073与触控扫描主线1041电连接;和/或,可使触控数据主线1051为直线,通过触控数据支线1052将触控开关107的触控信号输入端1071与触控数据主线1042电连接。从而,可降低设计难度和制作难度。

此外,触控扫描主线1041、触控扫描支线1042、触控数据主线1051和触控数据支线1052均不与像素单元103交叠设置,即触控走线(包括触控扫描线104和触控数据线105)的排布不影响显示面板10中的像素单元103的排布,由此显示面板10的开口率不受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图5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每条触控扫描线104包括三条触控扫描支线1042,每条触控数据线105包括六条触控数据支线1052,但并非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根据显示面板10的实际需求,以及适应于触控电极106和触控开关107的排布,设置每条触控扫描线104中的触控扫描支线1042的数量,以及设置每条触控数据线105中的触控数据支线1052的数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图5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触控扫描线104和触控数据线105采用主线结合支线的设计方式,但并非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根据显示面板10的实际需求,设置触控扫描线104和触控数据线105为折线或曲线,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触控数据主线1051还可设置于相邻两列触控电极106之间且沿第二方向y排列,该结构下,触控电极106可设置于触控数据主线1051与触控扫描主线1041绝缘交叉限定的空间内,由此,触控电极106、触控数据主线1051和触控扫描主线1041中电信号的相互干扰较小,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10的触控准确性和触控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图5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触控扫描主线1041和触控数据主线1051的位置,但并非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根据显示面板10的实际需求,设置触控扫描主线1041和触控数据主线1051的位置;以及根据触控扫描主线1041、触控数据主线1051以及触控开关107的相对位置关系,设置触控扫描支线1042和触控数据支线1042,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6,每一触控扫描线104包括x(示例性的,图6中x=3)条触控扫描支线1042(示例性的,图6中分别以第一条触控扫描支线10421、第二条触控扫描支线10422和第三条触控扫描支线10423示出),沿第二方向y,第x条触控扫描支线的长度为l1x(示例性的,图6中分别以第一触控扫描支线长度l11、第二触控扫描支线长度l12和第三触控扫描支线长度l13示出);其中,l1x<l1x+1,或者l1x>l1x+1;1≤x≤x-1,且x为正整数,x≥2且为正整数。

示例性的,图6示出的三条触控扫描支线1042的长度大小关系为:l11<l12<l13。

如此设置,可使同一触控扫描线104中的多条触控扫描支线1042的长度依次增加或依次减小,从而有利于降低触控扫描线104的设计难度和制作难度,进而可降低整个显示面板10的设计难度和制作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仅示例性的对应于同一行的三个触控电极106示出了每条触控扫描线104包括三条触控扫描支线1042,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根据显示面板10的实际需求,设置触控扫描线104包括的触控扫描支线1042的数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7,每一触控数据线105包括y(示例性的,图7中y=6)条触控数据支线1052(示例性的,图7中分别以第一条触控数据支线10521、第二条触控数据支线10522、第三条触控数据支线10523、第四条触控数据支线10524、第五条触控数据支线10525和第六条触控数据支线10526示出),沿第一方向x,第y条触控扫描支线的长度为l2y(示例性的,图7中分别以第一触控数据支线长度l21、第二触控数据支线长度l22、第三触控数据支线长度l23、第四触控数据支线长度l24、第五触控数据支线长度l25和第六触控数据支线长度l26示出);其中,l2y<l2y+1,或者l2y>l2y+1;1≤y≤y-1,且y为正整数,y≥2且为正整数。

示例性的,图7示出的六条触控数据支线1052的长度大小关系为:

l21<l22<l23<l24;l25>l26。

如此设置,可使同一触控数据线105中的多条触控数据支线1052的长度在一定区域内依次增加或依次减小,从而有利于降低触控数据线105的设计难度和制作难度,进而可降低整个显示面板10的设计难度和制作成本。

可选的,还可设置同一触控数据线105中的所有触控数据支线1052的长度依次增大或依次减小,从而可减低触控数据线105的设计难度和制作难度,从而减低整个显示面板10的设计难度和制作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图7中仅示例性的对应于同一列的六个触控电极106示出了每条触控数据线105包括六条触控数据支线1052,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根据显示面板10的实际需求,设置触控数据线105包括的触控数据支线1052的数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下面,结合像素单元的发光颜色对触控开关的设置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

可选的,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8,像素单元103包括第一发光颜色像素单元1031(示例性的,发光颜色为红色r)、第二发光颜色像素单元1032(示例性的,发光颜色为绿色g)和第三发光颜色像素单元1033(示例性的,发光颜色为蓝色b);显示面板10还包括衬底基板100;同一行触控电极106对应的多个触控开关107中,第3i+1个触控开关107在衬底基板100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一发光颜色像素单元1031在衬底基板100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第3i+2个触控开关107在衬底基板100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二发光颜色像素单元1032在衬底基板100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第3i+3个触控开关107在衬底基板100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三发光颜色像素单元1033在衬底基板100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其中,i≥0且i为整数。

其中,衬底基板100可为刚性衬底基板或柔性衬底基板;示例性的,刚性衬底基板可为玻璃衬底基板或硅衬底基板,柔性衬底基板可为不锈钢衬底基板或聚酰亚胺衬底基板;需要说明的是,衬底基板还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类型的衬底基板,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某一行(示例性的,以第一行为例)触控电极106对应的多个触控开关107中,第1个触控开关107在衬底基板100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与发光颜色为红色的像素单元103在衬底基板100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第2个触控开关107在衬底基板100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与发光颜色为绿色的像素单元103在衬底基板100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第3个触控开关107在衬底基板100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与发光颜色为蓝色的像素单元103在衬底基板100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如此设置,可使同一行触控电极106对应的多个触控开关107对不同发光颜色的像素单元103的影响较一致,从而可避免触控开关107仅影响某一种发光颜色的像素单元103而引起显示色偏的问题。由此,可确保显示面板10的画面显示效果。

可选的,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9,像素单元103包括第一发光颜色像素单元1031、第二发光颜色像素单元1032和第三发光颜色像素单元1033;显示面板10还包括衬底基板100;同一列触控电极106对应的多个触控开关107中,第3j+1个触控开关107在衬底基板100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一发光颜色像素单元1031在衬底基板100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第3j+2个触控开关107在衬底基板100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二发光颜色像素单元1032在衬底基板100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第3j+3个触控开关107在衬底基板100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三发光颜色像素单元1033在衬底基板100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其中,j≥0且j为整数。

示例性的,某一列(示例性的,以第三列为例)触控电极106对应的多个触控开关107中,第1个触控开关107和第4个触控开关107在衬底基板100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与发光颜色为红色的像素单元103在衬底基板100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第2个触控开关107和第5个触控开关107在衬底基板100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与发光颜色为绿色的像素单元103在衬底基板100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第3个触控开关107和第6个触控开关107在衬底基板100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与发光颜色为蓝色的像素单元103在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如此设置,可使同一列触控电极106对应的多个触控开关107对不同发光颜色的像素单元103的影响较一致,从而可避免触控开关107仅影响某一种发光颜色的像素单元103而引起显示色偏的问题。由此,可确保显示面板10的画面显示效果。

可选的,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0,像素单元103包括第一发光颜色像素单元1031、第二发光颜色像素单元1032和第三发光颜色像素单元1033;显示面板10还包括衬底基板100;同一行触控电极106对应的多个触控开关107中,第3i+1个触控开关107在衬底基板100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一发光颜色像素单元1031在衬底基板100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第3i+2个触控开关107在衬底基板100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二发光颜色像素单元1032在衬底基板100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第3i+3个触控开关107在衬底基板100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三发光颜色像素单元1033在衬底基板100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其中,i≥0且i为整数;以及同一列触控电极106对应的多个触控开关107中,第3j+1个触控开关107在衬底基板100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一发光颜色像素单元1031在衬底基板100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第3j+2个触控开关107在衬底基板100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二发光颜色像素单元1032在衬底基板100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第3j+3个触控开关107在衬底基板100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三发光颜色像素单元1033在衬底基板100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其中,j≥0且j为整数。

示例性的,与图10中示出的行列结构相对应的、与触控开关107在衬底基板100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的像素单元103的发光颜色如下:

r、g、b;

g、b、r;

b、r、g;

r、g、b;

g、b、r;

b、r、g。

如此设置,可使同一行触控电极106对应的多个触控开关107对不同发光颜色的像素单元103的影响较一致;以及可使同一列触控电极106对应的多个触控开关107对不同发光颜色的像素单元103的影响较一致,从而可避免触控开关107仅影响某一种发光颜色的像素单元103而引起显示色偏的问题;由此,可确保显示面板10的画面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图8-图10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像素单元103的发光颜色为分别为rgb,且仅示例性的示出了一种像素单元103的排布方式,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根据显示面板10的实际需求,设置像素单元103的发光颜色,以及设置像素单元103的排布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图11为图10中10ac区域的膜层结构示意图,是对图8-图10中提出的“触控开关在衬底基板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与像素单元在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的示例性说明。参照图11,该10ac区域包括绝缘交叉设置的显示扫描线101和显示数据线102、绝缘交叉设置的触控扫描线104和触控数据线105、触控开关107、显示开关108以及由显示扫描线101和显示数据线104限定的像素单元103。

其中,像素单元103可包括像素电极和显示开关108,触控开关107在衬底基板100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可与像素单元103在衬底基板100上的垂直投影部分重叠,示例性的,重叠部分可为触控开关107的触控控制端、触控信号输入端或触控信号输出端;触控开关107在衬底基板100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也可与像素单元103在衬底基板100上的垂直投影完全重叠,这里的完全重叠可理解为触控开关107在衬底基板100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位于像素单元103在衬底基板100上的垂直投影内,可参考图11中示出的结构。

可选的,触控数据线105还可位于显示数据线102远离像素电极的一侧,此时触控开关107的部分结构(示例性的,触控开关的触控信号输出端)可形成于像素单元103包围的空间内。

需要说明的是,触控开关在衬底基板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与像素单元在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的交叠面积的大小,可根据显示面板10的实际需求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继续参照图11,触控开关107为触控薄膜晶体管,触控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一源极、第一栅极和第一漏极;显示面板10还包括显示开关108,显示开关108与像素单元103一一对应,显示开关108为显示薄膜晶体管,显示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二源极、第二栅极和第二漏极;其中,第一源极与第二源极同层设置,第一栅极与第二栅极同层设置,第一漏极与第二漏极同层设置。

如此设置,一方面,不增加显示面板10的膜层结构,从而便于实现显示面板的轻薄化设计;另一方面,不引入新材料和新工艺,仅通过改变掩膜工艺的掩模板的掩模图形,即可同步形成触控开关107和显示开关108,从而利于简化显示面板10的制作工艺,降低显示面板10的制作成本。

可选的,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2和图13,触控电极106呈m行*n列(示例性的,6行3列)排布,且触控电极106分成f个触控电极组106g,每个触控电极组106g包括g行触控电极106;其中1≤f<m,且f为整数;1<g≤m,且g为整数;且m/g为整数时,f=m/g;m/g为非整数时,f=[m/g]+1;每个触控电极组106g中与第g行触控电极106对应的触控开关107的触控控制端接收同一触控扫描信号,1≤g≤g,且g为整数;每个触控电极组106g中同一列触控电极106与同一条触控数据线105电连接。

如此设置,一方面,可减少延伸至非显示区10n中的触控扫描线104的数量,从而有利于减小显示面板10的边框面积;另一方面,可将每个触控电极组106g中的各第g行的触控电极106同时驱动,有利于缩短触控信号的扫描时间,从而有利于提高触控精度。

示例性的,继续参照图12,触控电极106分为2个触控电极组106g,即第一触控电极组106g1和第二触控电极组106g2,每个触控电极组106g包括3行触控电极106。其中,第1组第g(g的取值为1、2或3)行和第2组第g(g的取值为1、2或3)行的触控电极106对应的触控开关107的触控控制端接收同一触控扫描信号,即可连接至同一触控扫描移位寄存器(下文详述)的信号输出端;第1组第1列、第2列和第3列的触控电极106分别与一条触控数据线105电连接。

示例性的,继续参照图13,触控电极106分为3个触控电极组106g,即第一触控电极组106g1、第二触控电极组106g2和第三触控电极组106g3,每个触控电极组106g包括2行触控电极106。其中,第1组第g(g的取值为1或2)行、第2组第g(g的取值为1或2)行和第3组第g(g的取值为1或2)行的触控电极106对应的触控开关107的触控控制端接收同一触控扫描信号;第1组第1列、第2列和第3列的触控电极106分别与一条触控数据线105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图12和图13中仅示例性的以6行3列的触控电极106为例,示出了两种触控电极106分组的结构,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根据显示面板10的实际需求,设置触控电极106的阵列排布方式,以及设置触控电极106的分组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各触控电极组106g中触控电极106的行数可相同,也可不同,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继续参照图12,显示面板10还包括位于非显示区10n的g(示例性的,g的取值为3)级触控扫描移位寄存器109,第g(示例性的,g的取值为1、2或3)级触控扫描移位寄存器109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每个触控电极组106g中第g(示例性的,g的取值为1、2或3)行触控电极106对应的触控扫描线104电连接。

如此,便于向触控电极组106g内的各行触控电极106对应的触控扫描线104逐行提供触控扫描信号,以实现逐行扫描,持续刷新。

需要说明的是,图12中仅示例性的对应于每个触控电极组106g包括3行触控电极106的结构示出了3级触控扫描移位寄存器109,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根据显示面板10的实际需求,设置触控扫描移位寄存器109的级数,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4,显示面板10还包括位于非显示区10n的多级显示扫描移位寄存器109d,多级显示扫描移位寄存器109d分别与多条显示扫描信号线101电连接;多级显示扫描移位寄存器109d包括g级第一移位寄存器1091,g级第一移位寄存器1091复用为触控扫描移位寄存器109。

其中,通过将第一移位寄存器1091复用为触控扫描移位寄存器109,可在集成触控功能的同时,不另外设置触控扫描移位寄存器109,即不增加显示面板10中移位寄存器的总数量,从而有利于确保显示面板10具有较窄的左右边框。

示例性的,显示面板10包括位于非显示区10n的18级显示扫描移位寄存器109d;该18级显示扫描移位寄存器109d包括3级第一移位寄存器1091和15级第二移位寄存器1092;其中,3级(示例性的,可为第三级、第六级和第九级)第一移位寄存器1091复用为触控扫描移位寄存器109,15级第二移位寄存器1092用作显示扫描信号的移位寄存器。

需要说明的是,图14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间隔设置的3级第一移位寄存器1091,但并非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根据显示面板10的实际需求,设置第一移位寄存器1091的数量以及设置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其次,需要说明的是,图1-图10、图12-图14均仅示例性的示出了显示面板包括6行3列的阵列排布的触控电极106,但并非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根据显示面板10的实际需求,设置触控电极106的数量,以及设置触控电极106的阵列排布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图1、图5、图8-图10中均仅示例性的示出了对应于每个触控电极106的位置,设置3行6列的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103,但并非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根据显示面板10的实际需求,设置像素单元103的数量、阵列排布方式以及像素单元103与触控电极106的相对位置关系,示例性的,显示面板10的分辨率可为1080*1920、1080*2160、1080*2340、1080*2246、1080*2280或者1080*2270,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时序图,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时序图。在上述图14的基础上,参照图15或图16,以高电平信号为使能信号,以一帧显示画面对应的显示周期内的一级第一移位器1091对应的电平信号变化为例进行说明:在一帧显示画面对应的显示周期内,第一移位寄存器1091输出使能电平信号的起始时刻为第一时刻t1,截止时刻为第二时刻t2;显示数据线102向像素单元103中的像素电极提供工作电压的起始时刻为第三时刻t3,截止时刻为第四时刻t4;触控数据线105向触控电极106提供工作电压的起始时刻为第五时刻t5,截止时刻为第六时刻t6;其中,第一时刻t1不晚于第三时刻t3和第五时刻t5,第二时刻t2不早于第四时刻t4和第六时刻t6;且第四时刻t4不晚于第五时刻t5(示例性的,图16中示出),或者第六时刻t6不晚于第三时刻t3(示例性的,图15中示出)。

其中,一帧显示画面对应的显示周期包括多级显示移位寄存器109d逐级输出使能电平信号的时间,显示移位寄存器109d包括第一移位寄存器1091和第二移位寄存器1092,一级第二移位寄存器1092输出使能电平信号的时间段包括显示时段;一级第一移位寄存器1901输出使能电平信号的时间段可包括触控时段和显示时段;触控时段与显示时段在时间上不重叠。参照图15或图16,vgout代表第一移位寄存器1091的输出信号,当其输出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触控开关导通(对应触控时段)或显示开关导通(对应显示时段),数据电压信号可施加到相应的公共电极或像素电极上;vcom代表公共电极上的电压信号,vsource代表像素电极上的电压信号,可理解为显示数据线向像素电极提供的显示数据信号;v1g代表第1组第g(1≤g≤g)行的触控电极106上的触控电压信号,vfg代表第f(1≤f≤f)组第g行的触控电极106上的触控电压信号,触控电压信号可理解为触控数据线向触控电极提供的触控数据信号。其中,显示时段内,触控电极和像素电极上的电压信号为高电平信号,像素单元发出对应颜色的光,显示面板10显示待显示的画面;触控时段内,触控电极上的触控电压信号为高电平和低电平交替的电压信号,触控电极感应用户的触控动作,显示面板10实现触控功能;在一级第一移位寄存器1901输出使能电平信号的时间段内,除显示时段外的其他时间内,显示数据线处于浮置状态,即无电压信号(即显示数据信号)输入的状态;在一级第一移位寄存器1901输出使能电平信号的时间段内,除触控时段外的其他时间内,触控数据线可接低电平信号,示例性的,可为接地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图15和图16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各时刻均为独立的时刻,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设置,第一时刻t1与第五时刻t5重合,第二时刻t2与第四时刻t4重合,第三时刻t3与第六时刻t6重合;或者设置第一时刻t1与第三时刻t3重合,第二时刻t2与第四时刻t4重合,第五时刻t5与第六时刻t6重合

可选的,触控电极复用为公共电极。

其中,在显示时段内,向公共电极提供显示电压信号,以实现显示功能;在触控时段内,向公共电极提供触控电压信号,以实现触控功能。由此,可实现公共电极分时复用。在显示面板10中集成触控功能的同时,不增加显示面板10的膜层结构,不引入新材料,也不引入新设备,不增加工艺步骤,由此,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10的低成本制作。

可选的,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7,显示面板10还包括显示扫描信号控制开关组201、显示扫描信号控制线202、触控扫描信号控制开关组203和触控扫描信号控制线204;显示扫描信号控制开关组201包括g个显示扫描信号控制开关2011,显示扫描信号控制开关2011的信号输入端与第一移位寄存器1091的输出端电连接,显示扫描信号控制开关2011的信号输出端与一条显示扫描线101电连接,g个显示扫描信号控制开关2011的控制端均与显示扫描信号控制线202的一端电连接,显示扫描信号控制线202的另一端连接驱动ic(图17中未示出);触控扫描信号控制开关组203包括g个触控扫描信号控制开关2031,触控扫描信号控制开关2031的信号输入端与第一移位寄存器1091的输出端电连接,触控扫描信号控制开关2031的信号输出端与每个触控电极组106g中第g行触控电极106对应的触控扫描线104电连接,g个触控扫描信号控制开关2031的控制端均与触控扫描信号控制线204的一端电连接,触控扫描信号控制线204的另一端连接驱动ic。

其中,第一移位寄存器1091即作为显示扫描移位寄存器,又作为触控扫描移位寄存器。第一移位寄存器1091的输出信号分时复用,在显示时段,该输出信号通过显示扫描信号控制开关2011传输至显示扫描线101,并控制显示开关打开,以将显示数据线上的信号传输至像素电极,配合公共电极上的显示电压信号,实现显示面板10显示待显示的画面。在触控时段,该输出信号通过触控扫描信号控制开关2031传输至触控扫描线104,并控制触控开关打开,以将触控数据线上的信号传输至触控电极,以使显示面板10实现触控功能。

同时,该显示面板10的结构中,最少仅需设置g个触控扫描信号控制开关2031,即可满足同一触控电极组中的各行触控电极106逐行驱动,由此触控扫描信号控制开关2031的数量较小,便于实现显示面板10的窄边框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图17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显示面板10的局部结构,示例性的示出了6行4列的触控电极106,但并非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根据显示面板10的实际需求,设置触控电极106的数量以及排布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与图17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区别点在于:对应于每行触控电极106,均设置一个触控扫描信号控制开关2031,由此整个面板中的各行触控电极106可实现逐行提供触控扫描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图17和图18仅示例性的示出了两种触控扫描信号控制开关组203的设置方式,但并非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根据显示面板10的实际需求,设置触控扫描信号控制开关组203的结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图17和图18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第一移位寄存器1091依次级联,第二移位寄存器1902依次级联,以及第一移位寄存器1901和第二移位寄存器1902均位于一侧,但并非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根据显示面板10的实际需求,设置移位寄存器(包括第一移位寄存器1091和第二移位寄存器1092)的空间位置关系和级联关系,示例性的,第一移位寄存器1091可分散地级联于第二移位寄存器1092之间,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示例性的,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9,该显示装置20包括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显示面板10,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20也具备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示例性的,显示装置20可以包括手机、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类型的显示装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