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协同技术在脚手架工程中的应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930500发布日期:2020-02-14 21:57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im协同技术在脚手架工程中的应用方法,属于脚手架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这个大数据云时代,bim技术的运用及其在设计、施工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日趋明显。通过运用bim的三维数字可视化设计施工技术,让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能更加有效地对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分析,基于bim技术的强大运用,及其与一些协作管理云平台的协同工作,不仅可以直观的体现施工的工序、完成效果,而且将施工模拟与施工现场实际操作相结合,对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监控,有效地完成各类交底工作,控制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

脚手架工程是房建等基础设施工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目前在外脚手架项目实施过程中基本都是依靠手工排布脚手架和模板,效率很低,并且施工前无三维可视化模型参照,如设计不当,很容易带来安全隐患和材料浪费;手工设计完平面及立面图后,还需要人工统计工程量、人工编写计算书及施工方案,整体上工作量大,比较繁琐,成本很高;且当进行项目施工时,常常会出现悬挑型钢穿越墙柱的现象,且各部件交接处的施工质量难以控制,稍有不慎就要重新返工,进行二次处理,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工作进度的缓慢。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施工方便、节约成本、安全可靠的基于bim协同技术在脚手架工程中的应用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bim协同技术在脚手架工程中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脚手架搭设规范、标准要求以及现场施工环境确定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在施工方案中注明脚手架型号、尺寸以及材料;

步骤2:根据脚手架型号、尺寸以及材料,创建钢牛腿、贝雷梁及脚手架等各类构件;并且给各类构件赋予参数值,并将参数值导入bim系统中,通过bim自动建立脚手架三维模型;

步骤3:根据三维架体模型生成计算书、施工图以及工程量清单;

步骤4:将计算书、施工图以及工程量清单上传至协作管理平台,通过甲方、施工单位、分包班主等多方能同时进行技术、质量、安全的管理,从而修正计算书、施工图以及工程量清单中的数值,便于精确控制脚手架施工。

上述方法中,按bim系统对钢牛腿、贝雷梁及脚手架等各类构件进行编号,安装时以编号顺序逐一安装。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优点为:本发明可对各种房建脚手架搭设进行很好的计算机模拟,而且因为构件还通过数字信息驱动,创建一个构件,多个工程项目均可以使用,且在实际施工中是完完全全能指导实际施工,降低成本,保障工人安全。而且通过bim系统自动计算校核、设计优化及导出计算书功能,方便用户及时发现不合理的设计参数,获取相关计算书,提高了设计的可靠性,设计完成后,能够导出各构件工程量清单及项目平面图、断面图,省去了人工算量的繁琐与易错,更好地指导施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基于bim协同技术在脚手架工程中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脚手架搭设规范、标准要求以及现场施工环境确定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在施工方案中注明脚手架型号、尺寸以及材料;

步骤2:根据脚手架型号、尺寸以及材料,创建钢牛腿、贝雷梁及脚手架等各类构件;并且给各类构件赋予参数值,并将参数值导入bim系统中,通过bim自动建立脚手架三维模型;

步骤3:根据三维架体模型生成计算书、施工图以及工程量清单;

步骤4:将计算书、施工图以及工程量清单上传至协作管理平台,通过甲方、施工单位、分包班主等多方能同时进行技术、质量、安全的管理,从而修正计算书、施工图以及工程量清单中的数值,便于精确控制脚手架施工。

上述方法中,按bim系统对钢牛腿、贝雷梁及脚手架等各类构件进行编号,安装时以编号顺序逐一安装。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对各种房建脚手架搭设进行很好的计算机模拟,而且因为构件还通过数字信息驱动,创建一个构件,多个工程项目均可以使用,且在实际施工中是完完全全能指导实际施工,降低成本,保障工人安全。而且通过bim系统自动计算校核、设计优化及导出计算书功能,方便用户及时发现不合理的设计参数,获取相关计算书,提高了设计的可靠性,设计完成后,能够导出各构件工程量清单及项目平面图、断面图,省去了人工算量的繁琐与易错,更好地指导施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