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迹球球座及轨迹球安装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20171发布日期:2020-06-09 19:39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轨迹球球座及轨迹球安装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轨迹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迹球球座及轨迹球安装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桌上型或笔记型电脑是由鼠标或轨迹球装置以操控电脑屏幕上的光标移位之用,传统的工业轨迹球采用轴承或者氧化锆珠作为轨迹球体的支撑,这样造成球体滚动式声音比较大,一般工业轨迹球采用304不锈钢,使用较长时间后不锈钢球表面会产生很多划痕,影响使用效果以及外观。

现有技术,申请号为cn200620149726.2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光学轨迹球装置,该光学轨迹球装置包括一基座、一顶盖、一轨迹球、一导光板及一光学感测元件;其中于该基座的承置槽环设有多个滚珠,该光学轨迹球装置采用滚珠支撑轨迹球滚动,该光学轨迹球装置使用较长时间后轨迹球的表面会产生很多划痕,影响使用效果以及外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迹球球座及轨迹球安装支撑结构,该轨迹球球座利用润滑支撑凸台的喇叭形支撑斜面支撑轨迹球滚动,减少、消除轨迹球噪音较大的问题,减少、消除轨迹球的表面磨损,增加轨迹球鼠标的使用寿命;该轨迹球安装支撑结构利用轨迹球球座支撑轨迹球滚动,采用上盖固定轨迹球的位置,使轨迹球能够在任意安装角度上滚动,为轨迹球提供良好的操控性能。

其技术方案如下:

轨迹球球座,包括环形底座,所述环形底座具有第一圆形通孔,所述环形底座靠近所述第一圆形通孔上端的内侧边缘上设有润滑支撑凸台,所述润滑支撑凸台呈环状,所述润滑支撑凸台具有支撑圆通孔,所述润滑支撑凸台沿着所述支撑圆通孔上端的内侧设有喇叭形支撑斜面。

所述润滑支撑凸台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所述喇叭形支撑斜面的上端开口大于所述喇叭形支撑斜面的下端开口,所述喇叭形支撑斜面的下端开口与所述第一圆形通孔的内侧面连通。

所述环形底座的断截面呈方形。

所述环形底座与所述润滑支撑凸台一体成型。

所述喇叭形支撑斜面的喇叭口夹角为45度至55度。

轨迹球安装支撑结构,包括轨迹球、基座、上盖以及上述轨迹球球座,所述基座的顶面上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与所述环形底座相匹配,所述圆形凹槽的底部设有圆形凹腔,所述圆形凹腔的中间设有透光孔,所述轨迹球球座通过所述环形底座安装在所述圆形凹槽上,所述轨迹球的底端缘向下凸伸出于所述支撑圆通孔,并延伸至所述圆形凹腔内;所述上盖盖合在所述轨迹球的顶端,并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上盖具有第二圆形通孔,所述轨迹球的顶端缘向上凸伸出于所述第二圆形通孔。

还包括防尘圈,所述上盖通过所述防尘圈盖合在所述轨迹球的顶端,所述防尘圈位于所述第二圆形通孔的内侧,所述防尘圈具有限位圆孔,所述轨迹球的顶端缘向上凸伸出于所述限位圆孔,所述轨迹球的顶端缘与所述限位圆孔限位抵近接触。

所述防尘圈包括防尘底座、防尘筒体,所述防尘底座具有第三圆形通孔,所述防尘筒体的下端沿着所述第三圆形通孔与所述防尘底座的顶端面连接,所述防尘筒体具有喇叭形通孔,所述喇叭形通孔的上端孔径小于所述喇叭形通孔的下端孔径,所述喇叭形通孔与所述第三圆形通孔连通,所述喇叭形通孔的上端圆孔为所述限位圆孔。

还包括泡棉环,所述泡棉环粘贴在所述防尘圈外侧的下端,所述上盖的内侧下端挤压扣紧在所述泡棉环的外侧面上。

需要说明的是:

前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轨迹球球座,包括环形底座,在环形底座上设有润滑支撑凸台,润滑支撑凸台具有支撑圆通孔,沿着支撑圆通孔上端的内侧设有喇叭形支撑斜面,安装使用时,将轨迹球的底端缘向下凸伸出于支撑圆通孔的下方,利用润滑支撑凸台的喇叭形支撑斜面支撑轨迹球滚动,从而减少、消除轨迹球噪音较大的问题,也减少、消除轨迹球的表面磨损,增加轨迹球鼠标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的润滑支撑凸台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聚四氟乙烯材料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同时,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它的摩擦系数极低,可作润滑作用,所以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作的润滑支撑凸台,既能使轨迹球在其上润滑滚动,另由于其摩擦系数极低,从而减少、消除轨迹球的表面磨损,增加轨迹球鼠标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的喇叭形支撑斜面的上端开口大于喇叭形支撑斜面的下端开口,从而使其与呈球状的轨迹球相匹配支撑,使轨迹球的滚动更为顺畅。

4、本实用新型的环形底座的断截面呈方形,便于轨迹球球座的安装。

5、本实用新型的环形底座与润滑支撑凸台一体成型,方便制作,节约成本。

6、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喇叭形支撑斜面的喇叭口夹角为45度至55度,使轨迹球的操作更为顺畅。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轨迹球安装支撑结构,包括轨迹球、基座、上盖以及上述轨迹球球座,安装使用时,先将用轨迹球球座的环形底座安装在基座的圆形凹槽上,由于圆形凹槽与环形底座相匹配,因此,使轨迹球球座固定在基座的圆形凹槽上,接着将轨迹球的底端缘向下凸伸出于轨迹球球座的支撑圆通孔,并延伸至基座的圆形凹腔内,轨迹球的底端缘与润滑支撑凸台的喇叭形支撑斜面接触,使润滑支撑凸台的喇叭形支撑斜面支撑轨迹球滚动,然后将上盖盖合在所述轨迹球的顶端,上盖的四周边缘与基座连接,轨迹球的顶端缘向上凸伸出于上盖的第二圆形通孔,采用上盖固定轨迹球的位置,使轨迹球能够在任意安装角度上滚动,为轨迹球提供良好的操控性能。

8、本轨迹球安装支撑结构还包括防尘圈,上盖通过防尘圈盖合在轨迹球的顶端,利用防尘圈的限位圆孔抵近限位轨迹球,实现轨迹球任意角度下安装,并提供良好的操控性能。

9、本轨迹球安装支撑结构的防尘圈包括防尘底座、防尘筒体,防尘底座的设置,方便防尘圈的安装,防尘筒体的限位圆孔用于抵近限位轨迹球。

10、本轨迹球安装支撑结构还包括泡棉环,泡棉环用刀模冲切泡沫棉成型,本结构采用泡棉环来挤压轨迹球球体移动空间,达到固定轨迹球球体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轨迹球球座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轨迹球球座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轨迹球球座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轨迹球安装支撑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轨迹球安装支撑结构基座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轨迹球安装支撑结构基座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轨迹球安装支撑结构上盖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轨迹球安装支撑结构防尘圈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轨迹球安装支撑结构防尘圈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轨迹球安装支撑结构泡棉环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轨迹球球座,11、环形底座,111、第一圆形通孔,12、润滑支撑凸台,121、支撑圆通孔,122、喇叭形支撑斜面,20、轨迹球,30、基座,31、圆形凹槽,311、圆形凹腔,3111、透光孔,40、上盖,41、第二圆形通孔,50、防尘圈,51、限位圆孔,52、防尘底座,521、第三圆形通孔,53、防尘筒体,531、喇叭形通孔,60、泡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轨迹球球座,包括环形底座11,所述环形底座11具有第一圆形通孔111,环形底座11靠近第一圆形通孔111上端的内侧边缘上设有润滑支撑凸台12,润滑支撑凸台12呈环状,润滑支撑凸台12具有支撑圆通孔121,润滑支撑凸台12沿着支撑圆通孔121上端的内侧设有喇叭形支撑斜面122。

安装使用时,将轨迹球20的底端缘向下凸伸出于支撑圆通孔121的下方,利用润滑支撑凸台12的喇叭形支撑斜面122支撑轨迹球20滚动,从而减少、消除轨迹球20噪音较大的问题,也减少、消除轨迹球20的表面磨损,增加轨迹球20鼠标的使用寿命。

其中,润滑支撑凸台12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聚四氟乙烯材料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同时,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它的摩擦系数极低,可作润滑作用,所以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作的润滑支撑凸台12,既能使轨迹球20在其上润滑滚动,另由于其摩擦系数极低,从而减少、消除轨迹球20的表面磨损,增加轨迹球20鼠标的使用寿命。

喇叭形支撑斜面122的上端开口大于喇叭形支撑斜面122的下端开口,喇叭形支撑斜面122的下端开口与第一圆形通孔111的内侧面连通。从而使其与呈球状的轨迹球20相匹配支撑,使轨迹球20的滚动更为顺畅。

优选的,环形底座11的断截面呈方形。便于轨迹球球座10的安装。

环形底座11与润滑支撑凸台12一体成型。便制作,节约成本。

喇叭形支撑斜面122的喇叭口夹角为45度至55度。使轨迹球20的操作更为顺畅。

如图4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轨迹球安装支撑结构,包括轨迹球20、基座30、上盖40以及上述轨迹球球座10,基座30的顶面上设有圆形凹槽31,圆形凹槽31与环形底座11相匹配,圆形凹槽31的底部设有圆形凹腔311,圆形凹腔311的中间设有透光孔3111,轨迹球球座10通过环形底座11安装在圆形凹槽31上,轨迹球20的底端缘向下凸伸出于支撑圆通孔121,并延伸至圆形凹腔311内;上盖40盖合在轨迹球20的顶端,并与基座30连接,上盖40具有第二圆形通孔41,轨迹球20的顶端缘向上凸伸出于第二圆形通孔41。

安装使用时,先将用轨迹球球座10的环形底座11安装在基座30的圆形凹槽31上,由于圆形凹槽31与环形底座11相匹配,因此,使轨迹球球座10固定在基座30的圆形凹槽31上,接着将轨迹球20的底端缘向下凸伸出于轨迹球球座10的支撑圆通孔121,并延伸至基座30的圆形凹腔311内,轨迹球20的底端缘与润滑支撑凸台12的喇叭形支撑斜面122接触,使润滑支撑凸台12的喇叭形支撑斜面122支撑轨迹球20滚动,然后将上盖40盖合在所述轨迹球20的顶端,上盖40的四周边缘与基座30连接,轨迹球20的顶端缘向上凸伸出于上盖40的第二圆形通孔41,采用上盖40固定轨迹球20的位置,使轨迹球20能够在任意安装角度上滚动,为轨迹球20提供良好的操控性能。

如图8至图10所示,本轨迹球安装支撑结构还包括防尘圈50、泡棉环60,上盖40通过防尘圈50盖合在轨迹球20的顶端,防尘圈50位于第二圆形通孔41的内侧,防尘圈50具有限位圆孔51,轨迹球20的顶端缘向上凸伸出于限位圆孔51,轨迹球20的顶端缘与限位圆孔51限位抵近接触。上盖40通过防尘圈50盖合在轨迹球20的顶端,利用防尘圈50的限位圆孔51抵近限位轨迹球20,实现轨迹球20任意角度下安装,并提供良好的操控性能。

防尘圈50包括防尘底座52、防尘筒体53,防尘底座52具有第三圆形通孔521,防尘筒体53的下端沿着第三圆形通孔521与防尘底座52的顶端面连接,防尘筒体53具有喇叭形通孔531,喇叭形通孔531的上端孔径小于喇叭形通孔531的下端孔径,喇叭形通孔531与第三圆形通孔521连通,喇叭形通孔531的上端圆孔为限位圆孔51。防尘底座52的设置,方便防尘圈50的安装,防尘筒体53的限位圆孔51用于抵近限位轨迹球20。

泡棉环60粘贴在防尘圈50外侧的下端,上盖40的内侧下端挤压扣紧在泡棉环60的外侧面上。泡棉环60用刀模冲切泡沫棉成型,本结构采用泡棉环60来挤压轨迹球20球体移动空间,达到固定轨迹球20球体作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