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42709发布日期:2021-04-02 10:27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有触控功能的显示面板作为一种信息输入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显示产品中。柔性触控显示面板是触控显示技术领域的发展方向之一,可弯曲、可折叠以及固定曲线的柔性触控显示面板具有广泛的应用市场,而弯曲、可折叠的柔性触控显示面板的机械可靠性不良是此类产品的大规模生产的主要障碍,并且在连续多次数的弯折后会使材料裂解使其加速产品失效,尤其发生在显示触控层,多次弯折后,触控线路破坏使其失去触控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提高触控电极的抗弯曲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沿平行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沿平行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二方向依次排布;多个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绝缘的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沿平行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沿平行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一方向依次排布;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分别沿垂直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出光面方向上弯曲设置,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弯曲部,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弯曲部均至少包括弧形区域;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弯曲部在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和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弯曲部在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其中,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弯曲方向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弯曲部最低点/最高点与所述第二弯曲部两端连线位于同一水平。

其中,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弯曲部和多个所述第二弯曲部;其中,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弯曲部的弯曲方向不同,和/或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弯曲部的弯曲方向不同。

其中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弯曲部均为弧形;优选地,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弯曲部的形状为圆弧或正弦弧。

其中,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或所述第二弯曲部均包括直线区域,所述弧形区域位于所述直线区域的两侧;优选地,所述第一弯曲部的直线区域和所述第二弯曲部的直线区域在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重叠。

其中,在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弯曲部在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的重叠区域处,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或所述第二弯曲部包括至少两个弧形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弯曲部最低点/最高点与一个端点的连线与垂线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60度且小于90度;所述第二弯曲部最低点/最高点与端点的连线与垂线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60度且小于90度;所述垂线为垂直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直线。

其中,在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重叠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之间设置绝缘层。

本申请还包括第二中技术方案,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交叉设置,在交叉位置处所在区域及交叉位置处周围区域,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分别设置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且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均包括弧形区域,使得本申请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在弯曲、弯折的过程中,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均具有抗弯曲、抗弯折性能,且抗弯曲、抗弯折性能大于直线或折线,可以提升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抗弯曲、抗弯折性能,改善触控显示面板在弯曲、弯折过程中所造成的第一触控电极和/或第二触控电极的断裂所造成的第一触控显示面板电阻较大,影响触控效果。本申请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抗弯曲、抗弯折性能强,不易断裂,电阻较低,稳定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触控显示面板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a-3g是本申请实施例触控显示面板制作过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触控显示面板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触控显示面板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触控显示面板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触控显示面板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触控显示面板一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触控显示面板另一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触控显示面板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触控显示面板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0以及多个与第一触控电极10绝缘的第二触控电极20,第一触控电极10沿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一方向d1延伸,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0沿平行于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二方向d2依次排布;第二触控电极20沿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二方向d2延伸,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沿平行于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一方向d1依次排布;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分别沿垂直于触控显示面板的出光面方向上弯曲设置,第一触控电极1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弯曲部11,第二触控电极20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弯曲部21,第一弯曲部11和第二弯曲部12均至少包括弧形区域400;至少部分第一弯曲部11在触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和至少部分第二弯曲部21在触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方向d2与第一方向d1交叉,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交叉设置,在交叉位置处所在区域及交叉位置处周围区域,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的分别设置第一弯曲部11和第二弯曲部21,且第一弯曲部11和第二弯曲部21均包括弧形区域400,使得本申请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在弯曲、弯折的过程中,第一弯曲部11和第二弯曲部21均具有抗弯曲、弯折性能,且抗弯曲、抗弯折性能大于直线或折线,可以提升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抗弯曲、抗弯折性能,改善触控显示面板在弯曲、弯折过程中所造成的第一触控电极10和/或第二触控电极20的断裂所造成的触控显示面板电阻较大,影响触控效果。本申请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抗弯曲、抗弯折性能强,不易断裂,电阻较低,稳定性强。

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阵列基板30、设置于阵列基板30上的发光器件40和覆盖发光器件40的封装层50,阵列基板30包括衬底基板和像素电路阵列;发光器件40包括阳极层、有机发光层和阴极层等;封装层50包括层叠设置的无机薄膜封装层和有机薄膜封装层。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发光显示层的具体结构、材料不做限定,可根据显示面板的显示方式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设置在封装层50背离发光器件40层一侧。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弯曲设置,使得触控电极弯曲部分和触控显示面板上的金属层(例如阴极层)之间的距离与触控电极其他部分与金属层之间的距离不同,使得触控电极不同位置和金属层之间形成的电容不同,从而发生触控时,金属层对触控电极和手指之间形成的电容差的影响是不同的,即金属层与触控电极形成非固定的电容,从而可以减少触控显示面板的金属层对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的干涉,从而提高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的触控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弯曲部11位于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交叉位置处及交叉位置处的周围,第二弯曲部21位于交叉位置处及交叉位置处的周围。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弯曲部11和第二弯曲部21也可以仅位于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交叉位置处。

继续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弯曲部21和所述第二弯曲部22弯曲方向相同。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弯曲部11和第二弯曲部21均朝背离触控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弯曲。

为了便于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封装层50位于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的下方,即位于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背离出光方向一侧。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弯曲部11和第二弯曲部21均向下弯曲。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10设置在靠近封装层50一侧,第二触控电极20设置在远离封装层50一侧,即第二触控电极20交叉设置在第一触控电极10上方。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10沿第一方向d1设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触控电极10的第一弯曲部11和第二触控电极20的第二弯曲部21均向下弯曲,即朝向阵列基板30一侧弯曲,使得触控显示面板在向内弯曲或内折时,触控显示面板的抗弯曲能力增强,从而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抗弯曲性能。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0:如图3a所示,在封装层50上蒸镀一层厚度为0.3μm的第一绝缘层91sinx;其中,第一绝缘层91也可以为其他材质、其他的厚度,如厚度为0.4μm、0.5μm等,本申请实施例中,0.3μm厚的第一绝缘层91既可以保征触控显示面板的稳定性,又可以使得触控显示面板较薄。

s120:如图3b所示,采用离子轰击技术在预设第一触控电极10与第二触控电极20交叉处进行挖槽,形成第一凹槽911,第一凹槽911深度为0.1~0.15μm,第一凹槽911包括第一弧形区域,且第一弧形区域沿第一方向d1(见图2)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凹槽911的深度为0.1~0.15μm,离子轰击制作第一凹槽911时不击穿第一绝缘层91,同时又便于第一触控电极10(见图3c)的第一弯曲部11(见图3c)的制作。

s130:如图3c所示,在第一绝缘层91表面溅射一层第一触控电极10,第一触控电极10的材料为金属ti/al/ti,厚度为0.03/0.14/0.03μm。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10的宽度为2~3μm。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制作第一触控电极10,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具体制作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10的材质也可以为其他材质,例如可以是银纳米线;第一触控电极10的厚度也可以为其他尺寸的厚度,或其他范围内的宽度。

s140:如图3d所示,在第一触控电极10上方制作一层第二绝缘层92,第二绝缘层92为厚度为0.5μm的sinx。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第二绝缘层92的材质和厚度。

s150:如图3e所示,再用离子轰击技术在预设第一触控电极10与第二触控电极20交叉处进行挖槽,以在第二绝缘层92上形成第二凹槽921,第二凹槽921包括第二弧形区域,且第二弧形区域沿第二方向d2(见图2)设置,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交叉。

s160:如图3f所示,在第二绝缘层92上制作第二触控电极20,第二触控电极20的材料为金属ti/al/ti,厚度为0.03/0.14/0.03μm。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制作第二触控电极20,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具体制作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触控电极20的材质也可以为其他材质,例如可以是银纳米线;第二触控电极20的厚度也可以为其他尺寸的厚度,或其他范围内的宽度。

s170:如图3g所示,在第二触控电极20制作平坦化层60,平坦化层60的材料为pmma,材料pmma的厚度2μm;在平坦化层60上依次贴偏光片70和盖板80,获得如图1和图2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平坦化层60的厚度和具体材质。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一弯曲部11和第二弯曲部21均朝背离触控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弯曲,使得触控显示面板在制作过程中较为容易,例如,在步骤s120和步骤s150中只采用离子轰击技术在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的交叉位置处挖槽即可,以形成第一凹槽911和第二凹槽921即可,使得挖槽方便、耗时短、制作的第一绝缘层91和第二绝缘层92的厚度较小,离子轰击去除的第一绝缘层91和第二绝缘层92的部分较少,可以提高制作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继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弯曲部21最低点与第一弯曲部11两端连线位于同一水平。可以使得阴极层对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与阴极层的干涉最小,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与阴极层形成的容差为非固定容差,最大程度的改善阴极层对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的影响。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弯曲部21和所述第二弯曲部22均为弧形,第一弯曲部11和第二弯曲部21的形状为正弦弧,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弯曲部11和第二弯曲部21的形状也可以为圆弧。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弯曲部11和第二弯曲部21的交叉位置处的中心线为对称线,第一弯曲部11沿对称线对称设置,第二弯曲部21沿对称线对称设置,使得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的抗弯曲、抗弯折性能较好。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可以实现自容互容相结合的触控模式,有效降低了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之间的阻抗。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触控电极20位于第一触控电极10的下方,即第二触控电极20靠近封装层50一侧,第一触控电极10背离封装层50一侧,第一弯曲部11最低点与第二弯曲部21两端连线位于同一水平。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弯曲部11和第二弯曲部21沿垂直于封装层50表面的方向弯曲,使得制作方便,易于挖槽、易于制作,且抗弯曲、抗弯折性能较好。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弯曲部11和第二弯曲部21的弯曲方向也可以和垂直于封装层50表面的垂线呈一定夹角。

本申请实施例中,继续如图1所示,第一弯曲部11最低点与第一弯曲部11的一个端点的连线与垂线之间的夹角θ大于等于60度且小于90度,垂线为垂直触控显示面板的直线。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弯曲部11最低点位于对称线上,第一弯曲部11的两个端点相对于对称线对称设置,第一弯曲部11的最低点与第一弯曲部11的一个端点之间的连线与垂线之间的夹角θ为60度,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第一弯曲部11最低点与第一弯曲部11的一个端点之间连线与垂线之间的夹角可以确定第一弯曲部11的弯曲深度和第一弯曲部11的宽度,以使得第一弯曲部11的弯曲深度不影响其他层的效果,第一弯曲部11的宽度可以确定第一弯曲部11的抗弯曲、抗弯折强度。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弯曲部11最低点与第一弯曲部11的一个端点的连线与垂线之间的夹角也可以为61度、65度、70度、75度、80度、82度、85度、89度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弯曲部11和第二弯曲部21之间设置绝缘层,防止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之间短路。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弯曲部11和第二弯曲部21均朝触控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弯曲。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弯曲部11和第二弯曲部21均向上弯曲。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10设置在靠近封装层50一侧,第二触控电极20交叉设置在第一触控电极10上方。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10沿第一方向d1设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触控电极10的第一弯曲部11和第二触控电极20的第二弯曲部21均向上弯曲,即朝向出光方向一侧弯曲,使得触控显示面板在向外弯曲或外折时,抗弯曲、抗弯折能力增强,从而提高触控显示面板向外弯曲或外折的抗弯曲、抗弯折性能。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210-s270,其中,s210、s230、s240、s260、s270与上述实施例的制作方法的s110、s110、s130、s140、s160、s170相同,在此不再赘述,s220和s250的制作方法与上述实施例的制作方法不同,具体如下:

s220:采用离子轰击技术轰击第一绝缘层91,在预设第一触控电极10与第二触控电极20交叉处预留形成第一凸起,第一凸起的高度为0.1~0.15μm,第一凸起包括第一弧形区域,且第一弧形区域沿第一方向d1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凸起的高度也可以为其他范围的高度。只要不击穿第一绝缘层91即可。

s250:再用离子轰击技术轰击第二绝缘层92,在预设第一触控电极10与第二触控电极20交叉处形成第二凸起,以在第二绝缘层92上形成第二凸起,第二凸起包括第二弧形区域,且第二弧形区域沿第二方向d2设置,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交叉。

本申请实施例中,继续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触控电极10位于第二触控电极20的下方,第一弯曲部11最高点与第二弯曲部21两端连线位于同一水平。可以使得阴极层对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与阴极层的干涉最小,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与阴极层形成的容差为非固定容差,最大程度的改善阴极层对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的影响。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弯曲部11和第二弯曲部21的形状为正弦弧,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弯曲部11和第二弯曲部21的形状也可以为圆弧。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弯曲部11和第二弯曲部21的交叉位置处的中心线为对称线,第一弯曲部11沿对称线对称设置,第二弯曲部21沿对称线对称设置,使得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的抗弯曲、抗弯折性能较好。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触控电极20也可以位于第一触控电极10的下方,即第二触控电极20靠近封装层50一侧,第一触控电极10背离封装层50一侧,第二弯曲部21最高点与第一弯曲部11两端连线位于同一水平。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弯曲部11最高点与第一弯曲部11的一个端点的连线与垂线之间的夹角θ大于等于60度且小于90度,垂线为垂直触控显示面板的直线。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弯曲部11最高点位于对称线上,第一弯曲部11的两个端的相对于对称线对称设置,第一弯曲部11的最高点与第一弯曲部11的一个端点之间连线与垂线之间的夹角θ为60度,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第一弯曲部11的最高点与一个端点之间的连线与垂线之间的夹角可以确定第一弯曲部11的弯曲深度和第一弯曲部11的宽度,以使得第一弯曲部11的弯曲深度不影响其他层的是效果,第一弯曲部11的宽度可以确定第一弯曲部11的抗弯曲、抗弯折强度。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弯曲部11最高点与第一弯曲部11的一个端点的连线与垂线之间的夹角也可以为61度、65度、70度、75度、80度、82度、85度、89度等。

在本申请再一实施例中,图6和图7所示,第一弯曲部11和所述第二弯曲部12弯曲方向不同,第一弯曲部11朝背离触控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弯曲,第二弯曲部21朝触控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弯曲。使得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弯曲部11向下弯曲,第二弯曲部21向上弯曲,使得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触控显示面板向内弯曲、弯折或向外弯曲、弯折的抗弯曲、抗弯折性能强,不易断裂,稳定性高。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10设置在第二触控电极20的下方,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第二触控电极20设置在第一触控电极10的下方。

在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第一弯曲部11和多个第二弯曲部21;其中,至少两个第一弯曲部11的弯曲方向不同,和/或至少两个第二弯曲部22的弯曲方向不同。

具体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第一弯曲部11和多个第二弯曲部21,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多个为两个以上;部分第一弯曲部11朝背离触控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弯曲,另一部分第一弯曲部11朝触控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弯曲;部分第二弯曲部21朝背离触控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弯曲,另一部分第二弯曲部21朝触控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弯曲。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触控电极10的多个第一弯曲部11中一部分向下弯曲,另一部分向上弯曲;第二触控电极20的多个第二弯曲部21中一部分向上弯曲,另一部向下弯曲,可以使得本申请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能够同时具有向内弯曲或弯折的抗弯曲、抗弯折能力,也具有向外弯曲或弯折的抗弯曲、抗弯折能力,使得触控显示面板的稳定性较强。

本申请实施例中,继续如图8和图9所示,在其中一个第一交叉位置100处的第一弯曲部11和第二弯曲部21均向下弯曲,在其中一个第二交叉位置200处的第一弯曲部11和第二弯曲部21均向上弯曲。其中,第一交叉位置100和第二交叉位置200可以交替排布,可以到提高触控显示面向内弯折或向外弯折的抗弯曲、抗弯折性能,可以降低触控显示面板向内弯折或向外弯折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断裂的概率,提升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的稳定性,从而提升触控显示面板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还可以包括第三交叉位置300,第三交叉位置300处的第一弯曲部11向下弯曲,第二弯曲部21向上弯曲。第一交叉位置100、第二交叉位置200和第三交叉位置300交替排布。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交叉位置100和第三交叉位置300交替排布;也可以是第二交叉位置200与第三交叉位置300交替排布。均可以使得触控显示面具有向内弯折和向外弯折的抗弯曲、抗弯折性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图2、图5、图7和图9所示,第一触控电极10包括第一弯曲部11和连接相邻两个第一弯曲部11的第一直线部12,第二触控电极20包括第二弯曲部21和连接相邻两个第二弯曲部21的第二直线部22;第一触控电极10朝向或背离第二触控电极20方向弯曲形成第一弯曲部11,第二触控电极20朝向或背离第一触控电极10方向弯曲形成第二弯曲部21;多个第一直线部12沿着第一方向d1设置,多个第二直线部22沿着第二方向d2设置,第一直线部12和第一弯曲部11间隔设置,第二直线部22和第二弯曲部21间隔设置,且第一直线部12和第二直线部22在触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无重叠。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弯曲部11和第一直线部12在触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的宽度(垂直于第一方向d1的距离)相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弯曲部11和第一直线部12在触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的宽度(垂直于第一方向d1的距离)也可以不相同,例如,第一直线部12在触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的宽度大于第一弯曲部11在触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的宽度;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直线部12的形状为直线,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直线部12也可以变形为棱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同理,第二直线部22和第二弯曲部21与第一直线部12和第一弯曲部11的设置方式相同。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第一触控电极10包括第一弯曲部11(见图1)和第三弧形部13,第三弧形部13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弯曲部11之间,第二触控电极20包括第二弯曲部21和第四弧形部23,第四弧形部23位于相邻两个第二弯曲部21之间;多个第三弧形部13位于同一平面,平行于触控显示面板的平面;多个第四弧形部23位于同一平面,平行于触控显示面板的平面,第三弧形部13和第四弧形部23在在触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无重叠,能够增加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的抗弯折能力,从而提升触控显示面板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第一弯曲部11和第二弯曲部21均包括直线区域500,弧形区域400位于直线区域500的两侧。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的一个交叉位置处及交叉位置处外延的周围区域包括两个弧形区域400,两个互相区域400分别位于直线区域500的两侧,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弯曲部11和第二弯曲部21通过设置在两侧的弧形区域400使得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的抗弯折能力较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在触控显示面板上正投影的重叠区域均为直线区域500,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在触控显示面板上正投影的重叠区域也可以包括直线区域500和部分弧形区域400,或部分直线区域500和部分弧形区域400,或直线区域500和弧形区域400均在正投影重叠区域。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弯曲部11包括弧形区域400和直线区域500,第二弯曲部21整体呈弧形。或第二弯曲部21包括弧形区域400和直线区域500,第一弯曲部11整体呈弧形。

在本申请再一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第一弯曲部11和第二弯曲部21在触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重叠的部分包括至少两个弧形区域400。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重叠区域处设置至少两个弧形区域400,使得第一弯曲部11和第二弯曲部21的交叠的面积增大,可以提高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的抗弯折性能,提高其稳定性,且同时可以减少第一弯曲部11和第二弯曲部21与阴极层的干涉,提高触控效果。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弯曲部11和第二弯曲部21在触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的同一重叠区域处第一弯曲部11和第二弯曲部21均包括两个弧形区域400,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分别为三个、四个、五个等弧形区域400。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弯曲部11和第二弯曲部21重叠区域处的弧形区域400的数量相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弯曲部11和第二弯曲部21重叠区域处的弧形区域400的数量也可以不相同,例如,第一弯曲部11的在重叠区域处的弧形区域400的数量为两个,第一弯曲部11的在重叠区域处的弧形区域400的数量为三个、四个、五个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弯曲部11和第二弯曲部21包括至少两个弧形区域400,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弯曲部11和第二弯曲部21包括至少两个弧形区域400,第二弯曲部21包括一个弧形区域400,或者第二弯曲部21仅包括一个直线区域500。

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具有触控性能,同时显示装置具有抗弯曲性能,改善触控显示面板在弯曲过程中所造成的第一触控电极10和/或第二触控电极20的断裂所造成的第一触控显示面板电阻较大,影响触控效果。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抗弯曲性能强,不易断裂,电阻较低,稳定性强。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