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式开关的改进型产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06028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按键式开关的改进型产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键式开关,特别是一种机械式按键的改进型产品。
通常使用的按键式开关(请参阅图一和图二)具有外弹片(7)、框架(8)、前导片(4)、薄铜片(10)、绝缘片(9)和后道片(5)等元件,以结合柱(83)及园孔(53)将各片组合成一体。当外弹片(7)的弹臂(71)受压向内移时,其实部(72)压迫被动端(81)的触点(82)穿过前导片(4)顶压于薄铜片(10),而薄铜片(10)非常薄且富有弹性,受压后自然向后突出并穿过绝缘片(9)的方孔(91)与后导片(5)接触而导通电。此一复杂的结构,虽能有效地提供准确的开一接电,关一断电功能,然而组合元件过多,组装方式过于复杂,生产成本也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将按键式开关的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增强市场竞争的改进型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塑料上罩体内设置前、后两夹槽,并分别插入前、后两导片,按体在罩内上下活动,并推动前、后导片成接电或断电状态。其结构精简,但并不失接电和断电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由于零件少,维修、检验也极为容易,因而能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市场竞争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
和实施例给出。
图一是通常的按键式开关的分解图。
图二是通常的按键式开关的组合剖面图。
图三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四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片立体图。
图五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
如图三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一上罩体(1)、一下罩体(2),其间设一配有弹簧(31)的按体(3),按体两侧各为侧弹片(6)。上罩体内设有前、后夹槽(12)(13),并分别插入前、后导片(4)(5),两夹槽由上罩体(1)内一次成型的塑料突缘隔开。按体(3)可在罩内上下滑动,而推动前、后导片(4)(5)成接电或断电状态。
又如图四所示,前导片(4)具有一前端脚(47),供伸出下罩体(2)的端脚孔(22)焊接导线,前导片为薄金属片,其间设一中孔(41),自中孔上端连接一悬片(42)向中孔内延伸,形成一方形触动框(43),该触动框延伸一被动端,其末端设有一向后突出的突粒(45),前导片四周均冲制有突肋(46),以保持其强度。后导片(5)为一凹字型薄片,其中心对应前导片(4)的被动端突粒位置,以相对方向设一接电突粒(51),同时底部设一后端脚(52)。
再如图五所示,本实用新型组合后,利用上罩体内的夹槽突缘保持前、后导片(4)(5)的断电隔离,按体(3)压触触动臂(43)推动被动端的突粒(45)后移至与后导片(5)的突粒(51)接触,使前导片(4)与后导片(5)接电导通,当按体(3)退出时,前导片(4)因弹力退回原位,再度保持断电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按键式开关的改进型产品,有一上罩体和下罩体相互扣合,该两者扣合之空间内,设有按体、弹簧、侧弹片和接电开关;其特征在于上罩体内设有前、后夹槽,并分别插入前、后导片,按体借弹簧的弹力及外压力上下移动,使前、后导片成接电或断电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其特征是罩体内由一次成型的塑料突缘形成前、后夹槽,该两夹槽以塑料突缘保持适当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其特征是前导片设有一中孔,中孔内上端连接一悬片,并向孔内延伸形成一方形触动框,触动框延伸一末端具有一突粒的被动端,前导片的四周冲制有突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其特征是后导片为一凹字形薄片,其中心对应前导片的被动端突粒位置,以相对方向设一接电突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按键式开关,特别是一种如电脑键盘的机械式按键的改进型产品。利用上罩体内的两夹槽,分别插入间隔适当的前、后导片,其中一导片具有一中孔及悬挂的触动框和被动框,当按体受弹簧的弹力或外压力作用在罩内上下活动时,推动前、后导片接触或断开,达到接电和断电的功能。本产品零件少,结构精简,而能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市场竞争能力。
文档编号G06F3/023GK2078922SQ90209118
公开日1991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1990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1990年6月26日
发明者王呈辉 申请人:王呈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