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258037阅读:来源:国知局
新的应用。
【附图说明】
[0046] 图1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一个实现流程示意图;
[0047] 图2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一个实现流程示意图;
[0048] 图3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多窗口显示的示意图;
[0049] 图4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一个实现流程示意图;
[0050] 图5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一个实现流程示意图;
[0051] 图6为本发明电子设备实施例的一个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2]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53]方法实施例一:
[0054] 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 含一触控显示单元,所述触控显示单元包括一显示区域;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0055] 步骤101、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
[0056] 步骤102、响应所述第一操作,启动第一应用并以非全屏窗口显示所述第一应用。
[0057] 步骤103、在所述非全屏窗口内接收用户的第二操作。
[0058] 步骤104、解析所述第二操作,确定所述第二操作对应的操作对象,确定所述操作 对象对应的第二应用,判断所述第二应用是否满足一预定条件,生成一判断结果,当所述判 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二应用满足一预定条件时,以非全屏窗口的方式启动所述第二应用。
[0059]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0060] 电子设备以手机为例,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手机屏幕设计的趋势越来越大,这样 就具备了支持多窗口显示的可能,这里,所述窗口指在手机上打开的应用程序所在的窗口, 不做赘述。
[0061] 然而,现有技术是当手机上打开多个应用程序时,当前正在操作的一个应用程序 位于前台,即在手机屏幕上只有一个应用窗口位于前台,而其他应用程序都位于后台,即其 他应用窗口都位于后台,如果需要使用它们,就需要和当前位于前台的应用窗口进行切换 才可以。也就是说,采用现有技术,虽然同一时刻有多个应用程序在运行,但是在手机屏幕 上只能有一个应用窗口处于激活状态,用户只能看到在应用窗口所显示的一个应用的内容 信息,导致用户体验不好,不利于用户操作,且频繁的应用窗口前后台切换也大量占用系统 资源,而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采用非全屏窗口启动第一应用,以使得所述第一应用以窗口的 形式显示在所述显示区域中,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能支持多窗口显示,从而支持多个应 用显示在多个窗口中,都处于前台,无需前后台切换,利于用户操作,且避免频繁的窗口前 后台切换所导致的大量系统资源占用。这里,采用非全屏窗口启动第一应用也可以称为以 小窗口模式启动第一应用。
[0062] 本实施例通过步骤103-104,能实现用户选择以非全屏窗口启动一个第一应用,在 该非全屏窗口内接收用户的第二操作,解析所述第二操作,确定所述第二操作对应的操作 对象,确定所述操作对象对应的第二应用,再通过一个判断过程,判断所述第二应用是否满 足一预定条件,生成一判断结果,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二应用满足一预定条件时,以 非全屏窗口的方式启动所述第二应用,从而满足一种用户需求,即在显示该第一应用的非 全屏窗口接收用户操作以启动新的应用(第二应用)时,仍然以非全屏窗口显示所启动的该 新的应用(第二应用),简单来说,如果由非全屏窗口启动第一应用的连接应用(第二应用) 时,经过判断符合一预定条件,则仍然由非全屏窗口启动该第二应用。
[0063] 方法实施例二:
[0064]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 含一触控显示单元,所述触控显示单元包括一显示区域;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0065]步骤201、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
[0066]步骤202、响应所述第一操作,启动所述第一应用时,获得第一参数,利用所述第一 参数对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一窗口进行变换,所述第一窗口为全屏窗口。
[0067]步骤203、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二窗口,所述第二窗口的显示区域小于所述第一 应用的全屏窗口显示区域。
[0068]步骤204、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呈现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二窗口,所述第二窗 口为所述第一窗口经所述变换得到的非全屏窗口。
[0069]步骤205、在所述非全屏窗口内接收用户的第二操作。
[0070]步骤206、解析所述第二操作,确定所述第二操作对应的操作对象,确定所述操作 对象对应的第二应用,判断所述第二应用是否满足一预定条件,生成一判断结果,当所述判 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二应用满足一预定条件时,以非全屏窗口的方式启动所述第二应用。 [0071]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0072]电子设备以手机为例,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手机屏幕设计的趋势越来越大,这样 就具备了支持多窗口显示的可能,这里,所述窗口指在手机上打开的应用程序所在的窗口, 不做赘述。
[0073]然而,现有技术是当手机上打开多个应用程序时,当前正在操作的一个应用程序 位于前台,即在手机屏幕上只有一个应用窗口位于前台,而其他应用程序都位于后台,即其 他应用窗口都位于后台,如果需要使用它们,就需要和当前位于前台的应用窗口进行切换 才可以。也就是说,采用现有技术,虽然同一时刻有多个应用程序在运行,但是在手机屏幕 上只能有一个应用窗口处于激活状态,用户只能看到在应用窗口所显示的一个应用的内容 信息,导致用户体验不好,不利于用户操作,且频繁的应用窗口前后台切换也大量占用系统 资源,而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采用非全屏窗口启动第一应用,以使得所述第一应用以窗口的 形式显示在所述显示区域中,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能支持多窗口显示,从而支持多个应 用显示在多个窗口中,都处于前台,无需前后台切换,利于用户操作,且避免频繁的窗口前 后台切换所导致的大量系统资源占用。这里,采用非全屏窗口启动第一应用也可以称为以 小窗口模式启动第一应用。
[0074] 本实施例通过步骤202-204引入第一参数用于实现以非全屏窗口启动第一应用, 这里,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一参数为用于窗口变换的转换参数,至少为下述其中的之一:
[0075] 参数值、矩阵、参数组、参数集合。
[0076]当所述第一参数为矩阵时,可以称为第一转换矩阵,为了简化描述,本实施例后续 将该第一转换矩阵称为第一矩阵。
[0077]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利用所述第一参数对第一窗口进行变换,目的是为了确定一 个第二窗口,用该第二窗口替代所述第一窗口,使所述应用在所述第二窗口内进行显示,第 二窗口的显示区域小于所述应用的全屏窗口显示区域,为非全屏窗口(或称为小窗口)。第 一参数为矩阵的形式时,通过矩阵转换得到非全屏窗口,从而更好的支持多窗口显示。
[0078] 本实施例通过步骤205-206,能实现用户选择以非全屏窗口启动一个第一应用,在 该非全屏窗口内接收用户的第二操作,解析所述第二操作,确定所述第二操作对应的操作 对象,确定所述操作对象对应的第二应用,再通过一个判断过程,判断所述第二应用是否满 足一预定条件,生成一判断结果,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二应用满足一预定条件时,以 非全屏窗口的方式启动所述第二应用,从而满足一种用户需求,即在显示该第一应用的非 全屏窗口接收用户操作以启动新的应用(第二应用)时,仍然以非全屏窗口显示所启动的该 新的应用(第二应用),简单来说,如果由非全屏窗口启动第一应用的连接应用(第二应用) 时,经过判断符合一预定条件,则仍然由非全屏窗口启动该第二应用。当非全屏窗口显示的 应用启动了新的应用窗口时,系统会将该非全屏窗口的上述矩阵转换自动适用到新的应用 窗口。
[0079] 这里,在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202-204中的第一参数为矩阵的形 式时,还包括:
[0080] 读取所述应用的图形缓存数据;
[0081] 利用第一矩阵,将所读取的对应第一窗口的图形缓存数据转换为对应第二窗口的 图形缓存数据,并将所述第二窗口的图形缓存数据合并为对应所述触控显示单元的帧缓存 数据;
[0082] 利用所述帧缓存数据在所述触控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应用的第二窗口,所述第二窗 口用于替换所述第一窗口,以使所述应用在对应的第二窗口内进行显示。
[0083] 下面以将两个应用在第二窗口进行显示,如即将所述两个应用进行非全屏显示为 例对上述步骤202-204还包括的内容进行说明。
[0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