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板输入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76669阅读:来源:国知局
或连续预定次或更多次施加小于所述参考值的压力时,所述触摸板输入设备可以被转换到滚动信号输入模式。
[0048]当所述拖拽信号在顺时针方向上形成弧形时,则可以在一侧形成屏幕滚动,而当所述拖拽信号在逆时针方向上形成弧形时,则可以在另一侧形成屏幕滚动。
[0049]当向所述触摸板一次或连续预定次或更多次施加小于所述参考值的压力时,所述触摸板输入设备可以被转换到箭头键信号输入模式。
[0050]当在所述箭头键信号输入模式中输入所述拖拽信号时,可以实现所述屏幕滚动。
[0051]当在所述箭头键信号输入模式中输入线性拖拽信号时,实现所述屏幕滚动,而当在所述箭头键信号输入模式中输入弯曲或弧形拖拽信号时,所述触摸板输入设备可以被转换到指针移动信号输入模式。
[0052]所述触摸板的所述触摸区域可以被分成四个局部区域,从而产生箭头键输入信号,或者所述触摸板的所述触摸区域被分成五个或更多个局部区域,从而产生四个区域的箭头键输入信号和一个区域的选择信号。
[0053]所述触摸板的所述触摸区域可以被分成四个或更多个局部区域,并且当在所述箭头键信号输入模式中施加拖拽信号从而通过三个或更多个局部区域时,所述触摸板输入设备可以返回到指针移动信号输入模式。
[0054]在所述开关断开的同时,当所述触摸板被触摸持续预定时间段时,可以连续地产生箭头键信号。
[0055]当连续两次或更多次施加小于所述参考值的压力时,可以根据时间间隔改变所述箭头键信号的产生速度。
[0056]当在所述开关开启的状态下所述触摸板被触摸持续预定时间段时,可以改变所述箭头键信号的产生速度。
[0057]当连续预定次数或更多次数向所述触摸板施加大于所述参考值的压力时,所述触摸板输入设备可以被转换到滚动信号输入模式。
[0058]当向所述触摸板施加大于所述参考至的压力持续预定时间段或更长时间段时,所述触摸板输入设备可以被转换到滚动信号输入模式。
[0059]有利效果
[0060]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即使在触摸板的下面安装仅一个开关,也可以在按压触摸板的每个区域时稳定操作所述开关,并且由于省去了用于传输开关的按压信号的单独印刷电路板,可以提供简单的内部结构并降低制造成本,并且能够实现鼠标和箭头键的所有功能。
【附图说明】
[0061]图1和图2是传统的信号输入设备的分解图和侧视图。
[0062]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的分解立体图。
[0063]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的平面图。
[0064]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的剖视图。
[0065]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0066]图7至图9是示出了根据触摸板被向下按压的位置的开关操作状态的剖视图。
[0067]图10至图12是示出了使用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实现的指针(pointer)顺序移动的状态的视图。
[0068]图13和图14是示出了使用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实现的拖放功能的状态的视图。
[0069]图15和图1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实现屏幕滚动功能的状态的视图。
[0070]图17和图18是示出了其中触摸区域被分成多个局部区域从而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执行箭头键功能的状态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71]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触摸板输入设备。
[0072]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的平面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的剖视图。
[0073]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是一种信号输入设备,该信号输入设备包括:用于输入拖拽信号的触摸板100 ;和开关,所述开关作为用于输入挤压信号的信号输入装置。如图3至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包括:触摸板100,在该触摸板100的上表面上形成触摸区域110 ;开关,该开关安装在触摸板100的下表面上;壳体400,触摸板100和开关安装在该壳体400中;和罩盖,该罩盖联接至壳体400的上端,从而覆盖触摸板100并因而防止触摸板100与壳体400分离。
[0074]此时,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特征在:所述开关不是安装在单独的印刷电路板上,而是安装在触摸板100的下表面上,使得设置在所述开关处的按压端子向下指向,当向触摸板100施加大于参考值的向下外力时,按压端子被挤压在壳体400的底表面上,并因而处于其中产生信号的ON状态。图1和图2中所示的传统的信号输入设备被构造成使得开关30的按压端子32被挤压在触摸板10的下表面上,因而开关30处于ON状态。一般来说,由于包括各种电路和电路元件的集成电路(IC)安装在触摸板10的下表面上,因此IC可能由于挤压按压端子32而被损坏。然而,在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中,由于开关的按压端子被挤压在壳体400的底表面上而不是触摸板100上,因此上述的IC被损坏的情况不会发生。
[0075]同时,当开关安装在触摸板100的下表面处时,开关的信号传输电路可以与形成在触摸板100的下表面处的IC集成在一起,因而可以省略用于传输开关的信号的单独印刷电路板。如上所述,当可以省略印刷电路板时,与图1和图2所示的传统的信号输入设备相比,产品的厚度可以更小,因而产品可能更纤细,并且可以降低制造成本,还可以简化组装过程。
[0076]此外,在安装在触摸板100的下表面处的电路元件的高度类似于开关的高度的情况下,当触摸板100被向下挤压而使得按压端子与壳体400的底表面接触时,电路元件也可能与壳体400的底表面接触并因而可能被损坏。因此,壳体400可以具有形成在其一部分处的突出部430,突出部430与开关的按压端子接触,从而向上突出,因而在电路元件与壳体400的底表面接触之前,按压端子可以被按压。突出部430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开关的规格来改变,这里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0077]同时,在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中,可以在触摸板100下面设置两个或更多个开关,并且也可以在触摸板100的中心部分设置仅一个开关,像在实施方式中。在如上所述设置仅一个开关的情况下,当使用者向下挤压触摸板100的中心部分时,该开关可以被正常地按压,但是当使用者向下挤压触摸板100的边缘部分时,触摸板100可能倾斜,因而开关可能无法被正常按压。当然,当触摸板100被制造成以配合方式插入到壳体400内时,可以防止触摸板100倾斜。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在触摸板100和壳体400之间可能产生高强度摩擦力,因此需要许多力来向下挤压触摸板100。
[0078]为了解决该问题,触摸板输入设备的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结构,在该结构中,即使在向触摸板100的上表面上的任意点施加向下外力时,触摸板100也不会向一侧倾斜,即具有使整个触摸板100向下移动的结构。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板输入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恢复装置300,该恢复装置300弹性地向上支撑触摸板100的下表面,使得触摸板100不向一侧倾斜而是整体地向下移动。此时,恢复装置300包括支撑触摸板100的下表面的支撑部330。如果支撑部330仅仅安装在触摸板100的中心部分处或者仅仅安装在触摸板100的左侧和右侧,则可能无法防止触摸板100倾斜。因此,优选的是,三个或更多个支撑部330被布置成与触摸板100的中心部分间隔预设距离或更大距离。该实施方式示出了触摸板100形成为四边形形状并且总共四个支撑部330分别设置在触摸板100的角部处的情况。然而,支撑部330的数量可以改变成三个或四个或更多,只要触摸板100可以被稳定支撑即可。此外,优选的是,支撑部330以触摸板100的中心部分为中心径向布置,从而更稳定支撑触摸板100。另外,该实施方式仅仅示出了支撑部330以柱状形状形成的情况。然而,支撑部330的形状不限于此,而是可以被改变成具有各种形状。例如,支撑部330可以形成为壁状形状,以支撑触摸板100的下表面的边缘部分。另外,该实施方式示出了支撑部330由诸如硅树脂之类的弹性材料形成的情况。然而,支撑部330可以被替换为诸如弹簧之类的具有结构弹性的另一个元件。
[0079]如上所述,当触摸板100由多个支撑部330弹性地支撑时,可以防止触摸板100向一侧倾斜。因此,当向触摸板100施加向下外力时,可以稳定按压开关。另外,当施加到触摸板100的向下外力被释放时,触摸板100通过恢复装置300的弹性自动地恢复到其原始状态,因而可以恒定地提供按压开关时所产生的点击感觉。
[0080]同时,在壳体400的底表面处形成了供支撑部330的下端插入的插入凹槽410,从而在向下挤压触摸板100时防止支撑部330倾斜并向一侧掉落。如上所述,在支撑部330的下端在恢复装置300被安置在壳体400的内侧上时被插入插入凹槽410内的情况下,可以在触摸板100被挤压时防止支撑部330掉落,并且也可以容易执行在组装过程期间将支撑部300安置在正确位置的操作。具体而言,当壳体由透明材料形成时,即使在组装过程完成之后,也可以视觉检查支撑部300是否通过壳体400的下表面正确地安置,因而可以容易地执行产品的组装检查。
[0081 ] 此外,如果多个支撑部330被设置为处于分离状态,则难以执行将支撑部330安置在壳体400处的操作,并且在稳定地支撑触摸板100方面也存在限制。因此,为了解决该问题,恢复装置300可以进一步包括安置部310,该安置部310被构造成连接多个支撑部330,并且触摸板100安置在该安置部310上。当然,如果安置部310被形成为覆盖触摸板100的整个下表面,则开关与安置部310干涉,并且无法执行正常操作。因此,应该在安置部310的安装开关的区域处设置供开关通过的通孔320。如上所述,当多个支撑部330通过安置部310彼此相连时,不存在支撑部330可能掉落的危险,并且可以容易地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