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fc技术的应用交互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200843阅读:来源:国知局
”可以是便携式、可运输、安装在交通工具(航空、海运和/或陆地)中的,或者适合于和/或配置为在本地运行,和/或以分布形式,运行在地球和/或空间的任何其他位置运行。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终端设备”还可以是通信终端、上网终端、音乐/视频播放终端,例如可以是PDA、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移动互联网设备)和/或具有音乐/视频播放功能的移动电话,也可以是智能电视、机顶盒等设备。
[0050]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里所使用的远端网络设备,其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网络主机、单个网络服务器、多个网络服务器集或多个服务器构成的云。在此,云由基于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大量计算机或网络服务器构成,其中,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由一群松散耦合的计算机集组成的一个超级虚拟计算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远端网络设备、终端设备与WNS服务器之间可通过任何通信方式实现通信,包括但不限于,基于3GPP、LTE、WIMAX的移动通信、基于TCP/IP、UDP协议的计算机网络通信以及基于蓝牙、红外传输标准的近距无线传输方式。
[0051]NFC为Near Field Communicat1n的缩写,即近场通信,是一种标准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它基于RFID技术,结合了非接触式感应以及无线连接技术,能够实现在短距离内对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进行数据交换。NFC通信常在发起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产生,两者之间以交流磁场的方式相互耦合,并以ASK方式或FSK方式进行载波调制,传输数字信号。发起设备产生无限信号来初始化通信,目标设备则响应发起设备发出的命令,并选择由发起设备所发出的或是自行产生的无线射频磁场进行通信。
[0052]NFC之间的通信分为主动通信模式和被动通信模式,主动通信模式为20cm,被动通信模式为10cm。主动模式下,每台设备向另一台设备发送数据时,都必须产生自己的射频场;而被动模式下,NFC发起设备在整个通信过程中提供射频场。由于NFC通信是极短距离的点对点通信,可以避免传输的信息遭监控或窜改,其安全机制也可以通过加/解密系统来确保移动装置间的安全通信。且NFC处理速度非常快,从检测移动设备、身份确认到数据的存取仅需要0.1s的时间即可实现,故本发明基于NFC技术进行近距离通信。
[0053]本实施以基于Android系统的手机作为实施例,所述Android系统包括四大组件,分别为 activity、service、content provider> broadcast receiver ο 其中,一个 activity通常为一个单独的窗口,通过intent进行通信service用于在后台完成用户指定的操作,没有图形用户界面,不需要与用户进行交互;content provider用于向其他应用程序提供一个应用程序的指定数据broadcast receiver用于对消息进行广播。
[0054]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对于1S系统、Windows phone系统等系统的手机,该领域技术人员应根据具体变化做出调整。
[0055]以下结合图1详细揭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NFC技术的应用交互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56]SI 1、获取基于NFC传感器感应获取的数据;
[0057]本发明所述基于Android系统的手机中内置有NFC芯片,当有相应的NFC设备置于手机的NFC感应区域时,则手机中内置的NFC芯片与所述NFC设备进行通信。本发明所述NFC设备具体指基于NFC技术的芯片卡。所述芯片卡作为所述感应获取的数据的载体,所述载体中记录有与用户身份信息相关的数据,如eid信息。其中,eID是指对个人身份信息加密生成的数字化身份标识。所述eID以密码技术为基础,智能卡芯片为载体,在不泄露用户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可以在互联网上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远程识别。eID由公安部建设和开发,使用eID在网络中来标识用户身份时,eID信息与传统的身份证号码不同,其将个人身份证号、姓名、年龄、户籍等个人信息经过算法加密,生成不可逆的加密字符串。eID信息未包含任何个人隐私,且在每个站点都是不同的,即使被窃也不会发生隐私泄漏,故eID的技术手段可以用于对本发明的应用交互过程进行鉴权。当然,本发明所述方法不受eID技术的限定,也可以是由其他手段生成的其他形式的个人身份标识作为鉴权手段,该领域技术人员对其他形式的变例应予以知悉。且本发明中任何关于eid的解释均以此为依据,不再赘述。
[0058]本实施例以公交卡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感应获取的数据的载体对本发明进行说明。所述公交卡置于手机的感应区,手机和公交卡进行NFC通信,手机中内置的NFC芯片读取到公交卡中的数据信息,较佳的,所述感应距离约束为3至8厘米。手机应用通过建立一个后台服务service,监听手机内置的NFC芯片读取到的数据信息,一旦监听到数据,则将该数据发送给应用的主程序,由主程序调用相应的解析模块对所述感应获取的数据进行解析,分析感应获取的数据的相应字段,本实施例中该数据具体为公交卡的卡类型信息、余额信息等与公交卡相关的数据信息,以及用户身份信息,如eid信息。
[0059]S12、激活与该数据相应的功能模块的活动组件以显示相应界面;
[0060]依据上述步骤,根据获取的感应数据确定相应的功能模块以便激活。首先,针对解析得到的用户身份信息,激活用于鉴权的功能模块,所述用于鉴权的功能模块被预先指定。该功能模块通过第一远程接口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鉴权。以eid为例对其鉴权过程进行说明,具体为:
[0061]通过第一远程接口将获取的用户的身份信息,通过一个链路提交到eIDLink平台,对用户是身份信息进行鉴权。具体鉴权过程为:首先,由eIDLink分析提交的eID是否真实,通过专线与公安部数据库进行交互确认该eID的真实性;其次查找该eID对应的人是否存在不良记录,以及信用如何等信息;最后,eIDLink将eID是否真实的结果以逻辑“真”或“假”的形式返回,将eID对应的人是否存在不良记录,以及信用如何等信息以“是”或“否”的形式返回,从而完成对所述身份信息的鉴权。
[0062]上述鉴权过程可以通过创建一个后台服务service,以静默方式对用户身份进行鉴权。在其他情况下,所述鉴权过程根据生成的个人身份标识方式的不同而采用相应的鉴权手段。
[0063]当鉴权成功后,激活感应获取的数据对应的功能模块的活动组件activity,显示公交卡的相应界面。所述与感应数据相应的功能模块具体通过查找一个用于记录功能模块与数据格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的预设列表确定,该预设列表存储于本机中。所述数据格式在本实施例具体指解析获取的卡类型信息,即公交卡字段。该字段与公交卡相应功能模块存在对应关系,基于此,根据解析到的公交卡字段确定公交卡功能模块,由主程序创建一个线程调用所述公交卡功能模块。
[0064]公交卡功能模块启动一个线程,创建一个activity对象,调用函数StartActivityO启动该activity,从而启动一个窗口,显示公交卡的相应界面。所述公交卡的相应界面可以包括该公交卡使用的城市,如北京、广州等,公交卡的余额信息,还可以包括充值金额,如30、20、10等。所述界面还可以包括一个应用菜单,菜单中包括购买电影票的相关应用、购买彩票的相关应用,订餐等相关应用。所述公交卡界面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本发明不受此限制。
[0065]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一个固定的识别符,例如数据中包含一个识别符“BusCard”,构造一个intent,使其中的一个属性包含BusCard,而公交卡的功能模块为BusCard这一识别符构造了 Filter,则当调用函数startActivity (intent)时,公交卡的功能模块接收到所述intent中的识别符“BusCard”,便自然被激活。构造intent的同时,将余额信息也作为一个属性一并传递,则这个功能模块也便可以读出余额信息。公交卡的相应界面显示在窗口中,所述公交卡的相应界面可以包括该公交卡使用的城市,如北京、广州等,公交卡的余额信息,还可以包括充值金额,如30、20、10等。
[0066]在其他实施例中,当本机不存在相应的功能模块时,可以通过第三远程接口向云端服务器请求下载相应的功能模块插件,云端服务器响应该请求并推送相应的功能模块插件到本机,安装该插件并激活相应的功能模块。且本机根据解析到的数据信息生成一个相应的标识符或其他识别字符串,并记录该标识符或其他识别字符串与所述功能模块插件的对应关系,将该对应关系存储与所述的预设的列表中。
[0067]S13、运行所述功能模块,响应于用户操作指令而处理所述的数据;
[0068]运行由上述确定的相应的功能模块,响应于用户操作指令而处理所述的数据,例如:
[0069]用户对公交卡进行充值,通过选择界面上的相应充值金额进行充值,点击“确定”按钮,则运行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