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型可挠式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261104阅读:来源:国知局
频率,从而产生变化的电磁场。
[0050] 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103可集成于所述触控模组10中,具体的,所述接收装置 可直接印刷形成于于所述基底11远离所述第一导电层12的表面。进一步,所述接收装置 103包括一接收线圈及整流与通信模块。所述接收线圈用于与发送装置中发射线圈进行电 磁感应禪合,W接受变化的电磁场;所述整流及通信模块用于将接收线圈接收到的交流电 整流为直流电后给触控模组10及其他电子装置充电。可W理解,所述接收装置103也可设 置于所述触控模组10任意一端且与所述触控模组10电连接。所述接收装置103的设置并 不影响所述触控模组10的对触摸的敏感度。
[0051] 请一并参阅图7,所述可挽式电子装置100可进一步包括一可挽壳体30。所述可 挽壳体30用W固定所述触控模组10及所述电池模组20。所述可挽壳体30可仅设置于所 述薄膜状的触控模组10及所述电池模组20的边缘位置处,将所述触控模组10及所述电池 模组20固定起来。另外,所述可挽壳体30也可将所述触控模组10及所述电池模组20整 体包裹起来,从而使得所述可挽式电子装置100整体呈一体式的薄膜状结构,使其更加方 便使用,并避免外界器件对所述可挽式电子装置100造成损坏。本实施例中,所述可挽壳体 30包覆所述触控模组10及所述电池模组20。所述可挽壳体30的材料为可挽性的材料,女口 W上所举的PET、聚醜胺(PA)、聚己帰(P巧、聚丙帰(P巧、碳纤维、碳纳米管复合物及液态金 属等等,也可为其他的柔性的材料。
[0052] 进一步,所述可挽式电子装置100可包括一连接模组60,W与其他设备进行连接, W将控制指令传输给其他的设备如电视、显示器等等。所述连接模组60可集成于所述触控 模组10中,也可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20中。所述连接模组60可为无线连接式模组如红外 模组、蓝牙模组、WiFi模组、近场通信模组(NearFieldCommunication,NFC)等,也可为有 线连接式模组如USB模组等等,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模组60为蓝牙模组,集成于所述可挽 式电子装置100 -端的壳体30中。
[0053] 进一步,所述可挽式电子装置100包括一信息处理与存储模组70,W将在触控模 组10感测到的触控信号转换为操作指令,并通过所述连接模组60传达给其他电子设备。所 述信息处理与存储模组70为一贴片式结构,因此可方便的集成于所述可挽式电子装置100 的壳体30中,并且基本不会影响所述触控模组10对外界信号的感应。进一步,所述信息处 理与存储模组70还可对所所述触控模组10及其他感测元件感测到的多组信号进行信息存 储,并依次转换为控制指令,W对其他电子设备进行有序的驱动。另外,所述信息处理与存 储模组70还可对所述电池模组20的容量及工作状况进行监控,W保证所述电池模组20能 够为所述触控模组10提供稳定的驱动感测电压。
[0054] 本发明提供的可挽式电子装置,所述触控模组及所述电池模组均为可挽结构,通 过将所述可挽性的触控模组及电池模组结合起来,无需其他电源即可工作;进一步,所述可 挽式电子装置可设置于弯曲表面或者卷绕起来,甚至可W折叠,从而能够方便的与各类电 子装置或物体贴附。再者,由于将所述电池模组及触控模组均为透明结构,因此所述可挽式 电子装置可直接贴附于非触摸式的显示屏表面,而使之形成一触摸显示屏,从而使得所述 可挽式电子装置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另外,由于所述可挽式电子装置集成电池模组,因此 在与其他电子装置集成时,无需额外的电流供应,仅通过有线或无线如蓝牙、WiFi等即可与 电子装置实现数据串流,使得通过触摸所述可挽式电子装置,可实现对其所依附的电子装 置进行控制,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所述可挽式电子装置的应用范围。进一步,由于所述可挽式 电子装置为柔性,因此可将所述可挽式电子装置贴附于墙壁、桌面、家具等表面,即可方便 的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控制其他电子装置。
[00巧]请一并参阅图8,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挽式电子装置200,包括一触控模 组10及电池模组20层叠设置,所述触控模组10及所述电池模组20均具有可挽性。所述 触控模组10包括一基底11,一第一导电层12及一第二导电层14分别设置于所述基底11 相对的两个表面。
[0056]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可挽式电子装置200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可挽式电子 装置100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在于,所述触控模组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电层12及 第二导电层14,所述第一导电层12及第二导电层14相互作用W感测触控信号。
[0057] 所述第一导电层12与第一实施例结构相同,设置于所述基底11远离所述电池模 组20的表面。所述第二导电层14设置于所述基底11与所述电池模组20之间。所述第二 导电层14可为一单向导电性层或导电异向性层。所述单向导电是指该导电层仅在一个方 向上导电,而在其他方向,如在与该导电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绝缘。该单向导电层可W通过沿 相同方向并排并间隔设置多个导电线路实现,如氧化钢锡(IT0)、惨杂氧化锋狂nO)等。具 体的,所述第二导电层14的导电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导电层12的高导电方向。本实施例 中,所述第二导电层14为多个间隔设置的条形氧化钢锡电极。
[0058] 请一并参阅图9,本发明第H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挽式电子装置300,包括一触控模 组10及一电池模组20层叠设置,所述触控模组10及电池模组20均为可挽结构。
[0059] 本发明第H实施例提供可挽式电子装置300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可挽式电子装 置300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12直接贴附于所述电池模组20中所 述封装结构28的表面,所述第一导电层12W所述封装结构28作为基底形成所述触控模组 10。即所述封装结构28同时用于封装电池W及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导电层12,从而无需基底 11的支撑。通过将所述第一导电层12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20所述封装结构28的表面,使 得所述电池模组20具备感应触控的功能。再者,由于无需单独设置基底11支撑所述第一导 电层12,从而减小了所述可挽式电子装置300的厚度,进而增加了所述可挽式电子装置300 的可挽性,能够更容易扭曲、卷曲、折叠等,从而能够更加容易的贴附于其他物体的表面。
[0060] 进一步,可在所述第一导电层12的表面设置一可挽壳体30,将所述第一导电层12 与所述电池模组20固定,W保护所述第一导电层12,减少外界破坏,并且提高所述可挽式 电子装置300的手感。本实施例中,所述可挽壳体30包覆所述整个第一导电层12。
[0061] 请一并参阅图10,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挽式电子装置400,所述可挽式 电子装置40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触控模组10,电池模组20及显示模组40。所述电池模 组20设置于所述触控模组10与所述显示模组40之间。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可挽式 电子装置400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可挽式电子装置200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在于,所述可 挽式电子装置400进一步包括一显示模组40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20远离所述触控模组10 的表面。
[0062] 所述显示模组40为一薄膜状的可挽结构,所述显示模组40可显示操作菜单并可 根据用户的指令显示相应的信息。所述显示模组40的厚度可为10微米至0. 5毫米,所述 显示模组40可为电致发光显示器(EL),电泳显示器(EPD),电致变色显示器(ECD),液晶显 示器(LCD),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AMLC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 器(0LED)及电子墨水显示器(E-ink)等中的一种。
[0063] 进一步,所述显示模组40可通过一柔性电路板或无线的方式与所述触控模组10 电连接,与所述触控模组10实现数据串流W进行信息交互并显示;所述显示模组40可通 过柔性电路板或无线的方式与所述电池模组20电连接,W获取工作所需的能源。本实施例 中,所述显示模组40通过无线充电的方式与所述电池模组20电连接。
[0064] 由于所述可挽电池模组20为一透明结构,因此所述显示模组40所显示的内容及 图像可透过所述电池模组20及所述触控模组10显示出来。进一步,所述柔性电路板及无 线连接装置的设置也不会影响所述显示模组40的现实,如所述柔性电路板或无线连接装 置可设置于所述相应模组的边缘位置。由于所述柔性电路板或无线连接装置的体积较小, 从而在整体上并不会影响所述可挽式电子装置的扭曲及卷曲等形变。所述触控模组10、显 示模组40及电池模组20相互结合形成一体结构,即在扭曲、卷曲等形变过程中不会分离开 来。
[0065] 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可挽式电子装置,通过集成所述可挽显示模组,使得所 述可挽式电子装置成为一可挽式触控显示装置,能够方便的贴附于物体例如开关、键盘、遥 控器等的表面,作为一交互输入/输出装置,通过对可挽式电子装置的触控,实现对物体的 控制。进一步,所述可挽式电子装置可用于组装穿戴式手表、衣物等,从而能够随时随地的 实现全方位的信息交互与显示。
[0066] 请一并参阅图11,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挽式电子装置500,所述可挽式 电子装置50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触控模组10,显示模组40及电池模组20。所述显示模 组40设置于所述触控模组10与所述电池模组20之间。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可挽式 电子装置500与第四实施例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