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261107阅读:来源:国知局
构的触控面板。其中,强化基板100的另一侧之表面(即下表面100S2)为触控面板的触碰面,触控面板以相对触控面的一侧与显示装置贴合,以形成触控显示设备。
[0060]参阅图7,其显示本发明之第六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之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架构大致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相同,差异点在于,触控面板进一步还包括一绝缘层130及一承载基板140,感测电极层120为双层的透明导电结构,具体的,第一感测电极120A形成于应力缓冲层110相对强化基板100的表面,也即位于应力缓冲层110之下表面,第二感测电极120B形成于承载基板140上,绝缘层130位于第一感测电极120A与第二感测电极120B之间,以使第一感测电极120A与第二感测电极120B相互电性绝缘。
[0061]承载基板140为透明绝缘材料形成,该透明绝缘材料可包括聚酰亚胺(PI)、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氯乙烯(PVC)、聚碳酸酯(PC)、聚乙烯(P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四氟乙烯(PTFE)。承载基板140可作为第二感测电极120B的承载层和保护层。绝缘层130为透明绝缘材料,包括透明光学胶、氧化硅、氮化硅等。第二感测电极120B可先形成于承载基板140上,再通过绝缘层130例如光学胶与已形成有应力缓冲层110、第一感测电极120A、装饰层104的强化基板100贴合,使绝缘层130位于第一感测电极120A与第二感测电极120B之间,同时,第二感测电极120B位于绝缘层130与承载基板140之间,借以构成本实施例之架构。
[0062]在本实施例之另一实施例态样中,第二感测电极120B可位于承载基板140之下表面,换言之,第一感测电极120A直接形成于应力缓冲层110之下表面,绝缘层130位于承载基板140与第一感测电极120A之间,承载基板140位于绝缘层130与第二感测电极120B之间。
[0063]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应力缓冲层110可仅位于可视区100A,或可以从可视区100A延伸到至少部分的非可视区100B,或者延伸至覆盖全部的非可视区100B,使得应力缓冲层110在相对位置关系上能至少能够隔开感测电极层120和强化基板100,避免感测电极层120直接接触强化基板100,使得感测电极层120及其制程中产生的应力不会直接作用于强化基板100,而是部分或全部被应力缓冲层110吸收,进而可改善强化基板100形成触控感应层120之后的强度下降的问题,提高触控面板可靠度。
[0064]虽然本发明已揭露较佳实施例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此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当可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做些许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之保护范围当视后附之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为准。
【主权项】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强化基板; 一感测电极层,设置于该强化基板上;以及 一应力缓冲层,设置于该强化基板与该感测电极层之间,且该应力缓冲层材料的杨氏系数小于该感测电极层材料的杨氏系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应力缓冲层材料的杨氏系数范围为10*106帕斯卡?116*109帕斯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应力缓冲层的厚度为0.0l微米至35微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应力缓冲层的材料为一透明高分子弹性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应力缓冲层材料为聚酰亚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应力缓冲层为透光耐温材料的镀层或涂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强化基板包括一上表面、相对该上表面的一下表面,该上表面及该下表面均为经过化学强化的表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强化基板还包括与该上表面、下表面邻接的侧面,该侧面为经过化学强化的表面。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被定义有一可视区及一对应该可视区的非可视区,该应力缓冲层与该感测电极层至少位于该可视区。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用来定义出该非可视区的装饰层,该应力缓冲层全面覆盖该可视区,该装饰层位于该强化基板设置有该应力缓冲层的表面。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应力缓冲层更延伸到至少部分的该非可视区。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用来定义出该非可视区的装饰层,在该非可视区中,该应力缓冲层位于该装饰层与该强化基板之间。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感测电极层更延伸到至少部分的该非可视区,并且在该非可视区中是位于该装饰层相对该强化基板之表面。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导线层,位于该装饰层相对该强化基板之表面,且电性连接于该感测电极层。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用来定义出该非可视区的装饰层,其中该感测电极层更延伸到至少部分的该非可视区,并且在该非可视区中是位于该应力缓冲层与该装饰层之间。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导线层,位于该装饰层相对该感测电极层之表面,且电性连接于该感测电极层。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装饰层包含一导通部,且该导线层经由该导通部电性连接至该感测电极层。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用来定义出该非可视区的装饰层,在该非可视区中,该装饰层位于该强化基板与该应力缓冲层之间。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感测电极层更延伸到至少部分的该非可视区,并且在该非可视区中,该应力缓冲层位于该装饰层与该感测电极层之间。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导线层,位于该应力缓冲层相对该装饰层之表面且位于该非可视区,且电性连接该感测电极层。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感测电极层包括延伸于第一方向的复数个第一感测电极和延伸于第二方向的复数第二感测电极,该些第一感测电极与该些第二感测电极相互交叉且电性绝缘。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感测电极层还包括复数个绝缘块,该些第一感测电极包括复数个沿该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极块,复数条在该第一方向上连接相邻第一电极块的第一导线;该些第二感测电极复数个沿该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电极块,复数条在该第二方向上连接相邻第二电极块的第二导线,该些第二电极块分布于该些第一导线两侧;各绝缘块位于该第一导线与该第二导线之间,以使该第一导线与该第二导线相互电性绝缘。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承载基板及一绝缘层,该些第一感测电极形成于该应力缓冲层相对该强化基板的表面,该些第二感测电极形成于该承载基板上,且该绝缘层位于该些第一感测电极与该些第二感测电极之间。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应力缓冲层材料的杨氏系数范围为4*106帕斯卡?10*109帕斯卡。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强化基板、感测电极层及应力缓冲层。感测电极层设置于强化基板上。应力缓冲层设置于强化基板与感测电极层之间,且应力缓冲层材料的杨氏系数小于感测电极层材料的杨氏系数。藉由本发明应力缓冲层的设置,使得感测电极层及其制程中产生的应力不会直接作用于强化基板,而是部分或全部被应力缓冲层吸收,进而可改善或保持强化基板的强度,提升触控面板的可靠度。
【IPC分类】G06F3/041
【公开号】CN104978057
【申请号】CN201410141222
【发明人】林清山, 蔣承忠, 吴春彦
【申请人】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4年4月10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