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c卡读写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274948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ic卡读写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IC卡读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切换触点接触方式的IC卡读写
目.0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IC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IC卡读写装置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要求也随之提高。
[0003]读写IC卡时,IC卡读写装置触点与IC卡触点的接触有下落式和摩擦式。摩擦式的触点接触方式中,IC卡在进入与退出过程中与读写装置触点发生摩擦,因此读写装置触点的使用寿命比较短,一般应用于要求读写装置插拔卡次数比较少的一些设备中。为了提高读写装置触点寿命,有些IC卡读写装置采用读写装置触点与IC卡芯片不产生相对摩擦的方式来提高触点的寿命,这种读写装置的缺点是当触点受到灰尘污染或触点粘上污浊时,容易造成IC卡读写不良,降低读写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0004]目前应用于室外场合的各类IC卡读写装置,容易受环境中灰尘影响而产生读写不良的现象。比如:室外IC卡公用电话、IC卡加油机、IC卡ATM机等,这些IC卡读写装置是通过密封的方式来防尘,用密封的方式来防尘只能延缓灰尘进入,随时间的推移,再加上用户卡上所携带的尘粒污物等,容易导致IC卡触点与读写装置触点的不良接触,从而产生读写错误的后果,严重时造成读写装置或IC卡的损坏。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切换触点接触方式的IC卡读写装置,可在下落式和摩擦式两种触点接触方式之间切换,以解决摩擦式读写装置其触点使用寿命短、下落式读写装置其触点容易被尘粒污物弄脏而导致读卡失误的双重技术问题。
[0006]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一种IC卡读写装置,包括基体、供IC卡插入的卡槽、读写模块和驱动模块,所述IC卡读写装置具有下落式和摩擦式两种触点接触方式;所述IC卡读写装置还包括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IC卡读写装置工作于下落式时,所述切换机构处于第一状态,当IC卡插入至一预定位置时与所述读写模块一同运动至卡槽的底端,所述读写模块下落使得其触点按压IC卡的芯片而进行读写卡操作;当所述切换机构在所述驱动模块的作用下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时,所述IC卡读写装置由下落式切换为摩擦式,IC卡插入至与所述读写模块的触点接触时,与触点产生相对摩擦而插入到卡槽的底端,以供读写模块执行读写卡操作。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IC卡读写装置,能够在下落式和摩擦式两种触点接触方式中来回切换,为增加触点使用寿命,可以让装置以下落式触点接触方式运行,当装置以下落式运行一段时间后,触点可能会积累灰尘等,因此可以控制其以下落式运行一段时间后切换到摩擦式运行,以通过摩擦式触点接触方式中IC卡插入到位的过程中和触点之间产生相对摩擦而去除积累在装置的触点上的灰尘等,避免因灰尘等的覆盖导致的读卡不良现象;而摩擦式运行一段时间后,又可以切换到下落式,避免因摩擦太久而降低触点使用寿命。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上述IC卡读写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相较于仅摩擦式的装置,能够延长仅读写装置触点的使用寿命,相较于仅下落式的装置,能够通过切换到摩擦式来擦去装置内部灰尘等污物,提高读卡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IC卡读写装置示意图。
[0010]图2是下落式模式下IC卡读写装置的俯视图;
[0011]图3是下落式模式下IC卡插入过程的剖视示意图;
[0012]图4是下落式模式下IC卡插入到位的状态图;
[0013]图5是IC卡插入到位而被锁卡机构锁住的状态;
[0014]图5a是图5中局部Al的放大图;
[0015]图6是IC卡读写完毕后解锁的状态;
[0016]图6a是图6中局部A2的放大图。
[0017]图7是摩擦式模式下IC卡读写装置的俯视图;
[0018]图8是摩擦式模式下IC卡插入过程的剖视示意图;
[0019]图8a是图8中局部A3的放大图;
[0020]图9是电机驱动模块的示意图;
[0021]图9-1是大齿轮的示意图;
[0022]图10是凸轮处于凸轮限位轨道的第三位置时即切换机构处于第二工作位时的推拉杆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4]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具有下落式和摩擦式两种触点接触方式并可在下落式和摩擦式之间来回切换的IC卡读写装置(以下简称“装置”)。参考图1和图2,该装置包括基体10、供IC卡插入的卡槽200、读写模块20、驱动模块30和切换机构50,其中切换机构5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装置工作于下落式时,切换机构50处于第一状态,当IC卡插入至一预定位置时与读写模块20 —同运动至卡槽200的底端(即插卡到位),读写模块20下落使得其触点21按压IC卡的芯片而进行读写卡操作。当切换机构50在驱动模块30的作用下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时,所述装置由下落式切换为摩擦式,IC卡插入至与读写模块20的触点21接触时,与触点产生相对摩擦而插入到卡槽200的底端,以供读写模块20执行读写卡操作。
[0025]读写模块20具有第一工作和第二工作位,参考图3,在第一工作位上,读写模块20的触点21与位于下方的IC100不产生挤压;参考图8,在第二工作位上,触点21与位于下方的IC卡100之间存在挤压;切换机构50可活动地安装于基体10上,并且,当切换机构50在驱动模块30的作用下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的同时,会推动读写模块20由第一工作位进入第二工作位,使得所述装置由下落式切换为摩擦式。
[0026]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滑轨70,可参考图3,滑轨70从始端至末端向下倾斜(可参考图3,始端位于左侧,末端位于右侧,由左至右为插卡方向D3),其中末端较靠近卡槽200的底端,始端较靠近卡槽的槽口 ;切换机构50可在驱动模块30的作用下推动读写模块20沿滑轨70由始端滑向末端,使得读写模块20由第一工作位进入第二工作位。
[0027]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锁卡机构40,参考图1、图5和图6,锁卡机构40通过一安装部安装于基体10上,并可绕所述安装部转动,以当IC卡100插卡到位时,转动至抵住IC卡的尾部而锁卡;当读写卡完毕时,转动至离开IC卡的尾部而解锁。
[0028]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弹性部件60,参考图1,一端连接于读写模块20,,另一端连接于基体10,当读写模块20沿滑轨70由始端滑向末端的过程中,弹性部件60被拉伸。如图3所示,读写模块20包括触点21和向下凸出的止挡部22。如图9所示,驱动模块30包括电机31和在电机31驱动下可绕自身中心轴转动的传动部件。参考图2,在下落式待机状态时,读写模块20位于滑轨70的始端,所述传动部件位于初始位置:当IC卡插入到所述预定位置即IC卡100头部顶住止挡部22时(见于图3),读写模块20在IC卡推动下由滑轨70的始端滑至末端(此时弹性部件60被拉伸)而使得止挡部22到达一限位部80,同时使得触点21下落而挤压IC卡的芯片以进行读写卡,并且,当止挡部22到达限位部80时,所述传动部件由所述初始位置沿第一方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