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变电站和调控中心协调建模方法_2

文档序号:9375982阅读:来源:国知局
地完成了 61850模型到61970模型的映射和转换,实现了模型和信息共享,奠定了应用功能的协同互动基础,保护了原有投资,显著减少了调控中心模型维护的工作量,避免了重复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7]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具有如下特点:1)面向智能变电站和调控中心协调建模实际工程应用,对IEC61850和IEC61970标准分别进行简单扩展,不改变模型基础和主体结构,仅增加所需的双方共有属性,从标准的层面出发提出一种模型融合的可行方法,最大限度保护原有投资;2)变电站侧和调度主站侧遵循各自标准、维护自身系统所需配置文件,而不是由变电站侧提供主站所需文件,降低了文件不能满足主站需求的可能性,减少了配置文件和校验结果文件在主站和变电站间的频繁传递;3) SCD文件转(ΠΜ/Ε文件这一功能,还可通过独立的、不依赖与主站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转换工具软件来实现,根据所制定的工程化规范,即可建立模型间的映射关系,依此实施转换;4)主站所需的全部二次模型,仅由一个IED来描述,即通过变电站层的数据通信网关机,对主站所需二次设备重新建模,主要包括测量、控制、保护设备,建模为IH)下的LD。转换工具只需提取该IED及以下层次信号模型以获得二次信息,缩小了文档处理规模,减少了模型维护工作量;5)信号分类、模型命名、一二次模型关联方法都遵循统一的规范,体现在配置文件中,由此可将大量的人工处理转变为计算机软件处理,提高了模型协调的标准化程度,提升了操作准确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变电站和调控中心协调建模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说明。
[0031]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变电站和调控中心协调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2]SlOl:使用系统配置工具进行模型导入、映射和转换;
[0033]S102:导入二次模型,导入I⑶文件,校验语法和语义,通过校验后,合并生成S⑶文件,检查数据通信网关机IED模型,汇总全站间隔层IED信息,重新建模并提取与调控中心应用相关的LD,组织相互交换的数据,建立数据集;
[0034]S103:建立一次设备拓扑模型,根据信息来源和形式不同,选择导入不同的文件并校验语法和语义:导入来自设计单位的SSD文件;或导入来自变电站监控系统的SVG文件或CIM/G图形文件,并基于SVG或CIM/G构建电网拓扑模型;或使用系统配置工具的图形编辑器,绘制变电站主接线图,并构建电网拓扑模型;
[0035]S104:规范各级模型命名,在S⑶的desc部分填写相应描述,为含路径的全名,作为源端维护的信息源头,描述内容不超过64字节,IED部分重点规范数据通信网关机即可,设备描述与调控中心保持一致,按《DL/T 1171电网设备通用模型命名规范》,对各类设备进行命名;二次设备自LD以下的各级功能模型采用自然名称,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按被保护的设备进行描述,自动化设备按所监控的范围进行描述;
[0036]S105:以《(ΠΜ/Ε电网物理模型描述与交换规范》中描述的22类对象为依据,加上扩充的保护信号类,对IEC 61850匹配不上的模型,扩充相应的设备类;
[0037]S106:关联一、二次设备和信号模型。扩充一次设备关联到二次信号的〈LNode〉属性,增加doName和fc部分,关联到LN的DO层次;
[0038]S107:对信息进行分类管理,信息内容来自继电保护信息规范和监控系统信息规范。按遥测类、遥信类、遥控类、遥调类、保护信息类划分,以此作为基本量测的导出依据;
[0039]S108:按所建立的IEC 61850和IEC 61970模型的映射规则,转换模型,导出模型到CIM/E文件,并进行校验;
[0040]S109:通过离线或在线方式,将(ΠΜ/Ε模型文件提供调控中心使用,进一步执行模型拼接、入库处理。
[0041]下面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0042]本发明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IEC 61850模型映射到电网调控系统IEC 61970模型,并给出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系统配置工具功能加以规范;对SCD文件中设备和信号描述加以规范和扩充;对CIM/E文件中量测模型加以扩充;制定IEC61850和IEC 61970模型的映射规则;参照继电保护信息规范和监控系统信息规范要求,对信息进行分类管理;使用系统配置工具,在智能变电站侧自动导出调控中心所需的(ΠΜ/E文件,并进行校验;通过离线或在线方式,将(ΠΜ/Ε模型文件提供调控中心使用,进一步执行模型拼接、入库处理。
[0043]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系统配置工具应具备如下功能:1)对变电站二次设备功能模型进行维护。应具备IEC 61850-6要求的必选功能,包括IED能力描述(IED CapabilityDescript1n, I⑶)文件导入和使用、S⑶文件的导入/导出和维护;2)对变电站一次设备拓扑模型进行维护。根据信息来源和信息形式的不同,提供相应的手段,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原有资源。第一种情况是,已有来自设计单位的系统规格描述(System Specificat1nDescript1n, SSD)文件可供使用,则采用导入SSD文件的方式;第二种情况是,已有来自变电站监控系统的可缩放矢量图形(Scalable Vector Graphics,SVG)文件或电力系统图形描述规范((ΠΜ/G Language, CIM/G)图形文件,则采用导入SVG或(ΠΜ/G的方式,并提供基于SVG或(ΠΜ/G的电网拓扑模型构建功能;第三种情况是,以系统配置工具作为信息的初始来源,则提供图形编辑功能,绘制变电站主接线图,同时构建电网拓扑模型。3)对一、二次设备和信号模型进行关联。4)文件校验。文件类型包括由变电站配置语言(Substat1nConfigurat1n Language,SCL)描述的文件、SVG、CIM/G、CIM/E文件,功能包括语法和语义校验。5)(ΠΜ/Ε文件导出。按照所建立的IEC 61850模型到IEC 61970模型的映射规则实施模型转换,并导出文件。
[0044]S⑶文件中设备和信号描述规范和扩充内容如下:1)在S⑶中各级模型的desc部分填写描述,该描述作为源端维护的信息源头,全网统一,desc的名称长度不超过64字节;2)对变电站内设备的描述,与调控中心保持一致,按《DL/T 1171电网设备通用模型命名规范》,对各类设备进行命名,在相应模型的desc中加以描述,为含路径的全名,该设备全路径名为系统内唯一标识;3)各类信号的描述,主要是二次设备自逻辑设备(LogicalNode, LD)以下的各级功能模型在desc中的描述,采用自然名称,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按被保护的设备进行描述,自动化设备按所监控的范围进行描述;4)数据通信网关机(远动主机),汇总了全部间隔层智能电子设备(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IED)的信息,应作为独立的IH)进行建模,提取与调控中心相关的LD,重新组织相互交换的数据,建立数据集(Data Set) ;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