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响应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523798阅读:来源:国知局
信号的生成时间对对应的生成位置进行排列,将排列得到的路径确定为操作路径。例如,触控信号集合包括按照生成时间由早到晚排列的第二信号、第一信号,且第一信号的生成位置是返回键右侧的侦测单元所在的位置,则操作路径是:触摸屏、返回键右侧的侦测单元。或,触控信号集合包括按照生成时间由早到晚排列的第二信号、第一信号、第一信号、第一信号,且第一个第一信号的生成位置是主页键左侧的侦测单元所在位置,第二个第一信号的生成位置是主页键所在位置,第三个第一信号是主页键右侧的侦测单元所在位置,则操作路径是:触摸屏、主页键左侧的侦测单元、主页键、主页键右侧的侦测单元。
[0093]移动终端可以从至少一个触摸按键中确定生成各个第一信号的各个触摸按键,或从至少一个侦测单元中确定生成各个第二信号的各个侦测单元,根据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生成时间确定触摸按键和侦测单元中的至少一种和触摸屏的排列顺序,得到操作路径。例如,触控信号集合包括按照生成时间由早到晚排列的第一信号、第二信号,且第一信号由主页键生成,第二信号由触摸屏生成,则操作路径是:主页键、触摸屏。或,触控信号集合包括按照生成时间由早到晚排列的第二信号、第一信号、第一信号、第二信号,且第一个第一信号的生成位置是菜单键左侧的侦测单元所在位置,第二个第一信号的生成位置是菜单键所在位置,则操作路径是:触摸屏、菜单键左侧的侦测单元、菜单键、主页键右侧的侦测单元、触摸屏。
[0094]请参考图3B所示的操作路径的第一种示意图,图3B以触控操作是滑动操作且滑动操作作用于图1D所示的移动终端中为例进行说明。其中,图3B中操作方向为从下向上,且作用于侦测单元的滑动操作对应于第一种操作路径,操作方向为从上向下,且作用于侦测单元的滑动操作对于第二种操作路径;操作方向为从下向上,且作用于触摸按键的滑动操作对应于第三种操作路径,操作方向为从上向下,且作用于触摸按键的滑动操作对于第四种操作路径。
[0095]请参考图3C所示的操作路径的第二种示意图,图3C以触控操作是滑动操作且滑动操作作用于图1D所示的移动终端中为例进行说明。其中,图3C中操作方向为从上向下、从左向右、从下向上的滑动操作对应于第五种操作路径;操作方向为从上向下、从左向右的滑动操作对应于第六种操作路径;操作方向为从左向右、从下向上的滑动操作对应于第七种操作路径。
[0096]需要说明的是,图3B和图3C仅以操作路径为直线或折线来说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操作路径也可以是曲线,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0097]在步骤303中,获取与操作路径对应的触控指令。
[0098]本实施例提供了三种根据操作路径获取触控指令的方法,下面分别对这两种确定方法进行说明。
[0099]在第一种确定方法中,确定操作路径中的操作方向,根据第一对应关系获取与操作方向所对应的触控指令,第一对应关系用于存储不同的操作方向与不同的触控指令之间的关系。
[0100]移动终端预先设定第一对应关系,在根据操作路径确定操作方向后,在第一对应关系中查找与该操作方向对应的触控指令。例如,第一对应关系是操作方向向下对应于减小音量指令,操作方向向上对应于增大音量指令,且本次触控操作的操作方向向下,则确定触控指令是减小音量指令。
[0101]在第二种确定方法中,确定第一信号的生成位置,根据第二对应关系获取与生成位置对应的触控指令,第二对应关系用于存储不同的生成位置与不同的触控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
[0102]移动终端预先设定第二对应关系,在确定第一信号的生成位置后,在第二对应关系中查找与该生成位置对应的触控指令。例如,第二对应关系是生成位置是主页键所在位置对应于减小亮度,生成位置是返回键右侧的侦测单元所在位置对应于增大亮度,且本次触控操作的第一信号的生成位置是主页键坐在位置,则确定触控指令是减小亮度。
[0103]在第三种确定方法中,提取操作路径所包括的预定路径,根据第三对应关系获取与预定路径所对应的触控指令,第三对应关系用于存储不同的预定路径与不同的触控指令之间的关系。
[0104]预定路径是有明确的起点、终点和操作方向的路径,其中,触摸按键可以作为起点,也可以作为终点,侦测单元可以作为起点,也可以作为终点,触摸屏可以作为起点,也可以作为终点。
[0105]操作路径包括预定路径是指预定路径的起点和终点都位于操作路径中,且预定路径的方向与操作路径的操作方向相同。假设预定路径为第一种操作路径,由于预定路径的起点为返回键右侧的侦测单元,且该起点位于该第七种操作路径中;预定路径的终点为触摸屏,且该终点位于该第七种操作路径中;预定路径的操作方向为从下向上,且第七种操作路径的操作方向为从左向右、从下向上,,第七种操作路径的方向包括预定路径的操作方向,此时可以确定第七种操作路径包括预定路径。
[0106]移动终端预先设定第三对应关系,在提取出预定路径后,在第三对应关系中查找与该预定路径对应的触控指令。例如,第三对应关系是第一种预定路径对应于上翻指令,第二种预定路径对应于下翻指令,且从本次的操作路径中所提取出的是第一种预定路径,则确定触控指令是上翻指令。
[0107]在步骤304中,根据触控指令,确定与触控指令对应的响应指令。
[0108]移动终端可以根据确定的触控指令获取响应指令,一个触控指令对应于一个响应指令。当触控操作应用在不同的场景中时,可以对该触控指令设置不同的响应指令,本实施例此处以几个应用场景进行举例说明,并不对应用场景作限定。本实施例中的响应指令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0109]1)拒绝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对触摸操作的响应、允许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对触摸操作的响应,触摸操作是作用于触摸按键和/或侦测单元的操作;
[0110]2)增大调节参数、减小调节参数;
[0111]3)将当前内容切换为下一内容、将当前内容切换为前一内容;
[0112]4)将横屏显示状态切换为竖屏显示状态、将竖屏显示状态切换为横屏显示状态;
[0113]5)清理内存。
[0114]在第一种应用场景中,移动终端可以通过触控操作来控制应用程序对触摸操作的响应。
[0115]当移动终端正在运行某个在运行过程中不需要用户控制的应用程序时,若用户手持移动终端,可能会触摸到触摸按键和/或侦测单元,此时移动终端会响应触摸操作,从而根据该触摸操作对该应用程序进行控制,因此,为了避免由于手持移动终端对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的影响,移动终端可以将响应指令设置为拒绝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对触摸操作的响应。或,当移动终端正在运行某个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用户控制的应用程序时,移动终端可以将响应指令设置为允许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对触摸操作的响应。
[0116]例如,当用户手持移动终?而观看视频时,移动终?而可以将响应指令设置为拒绝播放器对触摸操作的响应;当用户手持移动终端浏览网页时,移动终端可以将响应指令设置为允许浏览器对触摸操作的响应。
[0117]在第二种应用场景中,移动终端可以通过触控操作来调节移动终端中的调节参数。
[0118]其中,调节参数可以是移动终端中可调的参数,例如,音量、亮度、系统时间等等,本实施例不对调节参数作限定。
[0119]在第三种应用场景中,移动终端可以通过触控操作来切换内容。
[0120]其中,内容可以是图片、阅读界面、桌面分页等等,本实施例不对内容作限定。
[0121]在第四种应用场景中,移动终端可以通过触控操作来切换屏幕的显示状态。
[0122]例如,在播放视频时,移动终端可以将竖屏显示状态切换为横屏显示状态,在结束视频播放时,移动终端可以将横屏显示状态切换为竖屏显示状态。
[0123]在第五种应用场景中,移动终端可以通过触控操作来清理内存。
[0124]在根据触控指令获取响应指令时,移动终端预先设定第四对应关系,在第四对应关系中查找与该触控指令对应的响应指令。例如,第四对应关系是向上滑动指令对应于增大调节参数,向下滑动指令对应于减小调节参数,且移动终端根据本次的触控操作得到的触控指令是向上滑动指令,则确定响应指令是增大调节参数。又例如,第四对应关系是向上滑动指令对应于拒绝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对触控操作的响应,向下滑动指令对应于允许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对触控操作的响应,且移动终端根据本次的触控操作得到的触控指令是向下滑动指令,则确定响应指令是允许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对触控操作的响应。
[0125]在步骤305中,执行响应指令。
[0126]综上所述,本公开提供的触控响应方法,通过在感应到操作体作用于触摸按键和侦测单元中的至少一种以及触摸屏的触控操作时,获取触摸按键或侦测单元在触控操作的作用下生成的第一信号和触摸屏在触控操作的作用下生成的第二信号,得到触控信号集合;根据触控信号集合,确定与触控信号集合对应的响应指令;执行响应指令,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触控操作方式,解决了只能在触摸屏上或只能在触摸按键上分区进行触控操作,导致触控操作不连贯的问题,达到了提高触控操作的连贯性的效果。
[0127]另外,可以通过作用于触摸屏底部以及触摸按键和侦测单元中的至少一种的触控操作来控制移动终端,由于触摸屏底部以及触摸按键和侦测单元所组成的区域的面积远远小于整个触摸屏的区域的面积,解决了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