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合移动终端的知识服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50991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合移动终端的知识服务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移动通信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结合移动终端 的知识服务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知识服务是从各种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中按照人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提炼知识, 并用来解决用户问题的高级阶段的信息服务过程。这种服务其特点就在于,它是一种面向 知识内容和解决方案的服务。知识服务不同于传统的信息服务,知识服务不仅是用户目标 驱动的服务,还是面向增值服务的服务,知识服务关注和强调利用自己独特的知识和能力, 对现成的信息进行加工形成新的具有独特价值的信息产品,为用户解决其他的知识和能力 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0003] 1973年,马丁 ?库帕发明了手机,再到现在的平板电脑,各种移动终端成为了我们 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代的移动终端在硬件上具备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 等部件;在软件上,移动终端有着各种专用的操作系统;在通信能力上,移动终端配备了高 带宽通信性能和灵活的接入方式,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根据所选择的业务和所处的环境,自 动调整通信方式。与此同时,移动终端更加注重多功能化、个性化和人性化的体验。正是因 为移动终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各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学习中 不可缺少的工具。虽然,目前结合移动终端的知识服务系统快速发展;但是,这些知识服务 系统在知识组织上没有统一标准,存在缺陷,并且,在知识计算上主要基于关键词而非语 义,提供的仅仅是浅层次的知识服务。
[000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人类与计算机 之间还是存在着交流的沟壑。为了让用户更好的利用计算机提供的服务,我们要做的不应 该是让用户更好的适应计算机,而应该是让计算机适应人类,让计算机能够理解用户的意 图,为用户提供更自然、无障碍的服务。而自然人机交互技术为计算机与人类的无障碍交流 提供了可能。除了使用文字与计算机进行交互,我们还应借助于其它的交互手段让计算机 理解人类的意图,例如基于视觉、声音、动作、表情的自然交互方式。
[0005] 本发明通过结合具体的知识服务需求,分析知识内部的关系,将知识组织成完全 本体型知识;在知识推理方面,通过移动端获取用户行为、用户输入,并提取用户行为、用户 输入中的信息,从而更加有意义的推理结果;基于知识获取构建的知识数据库,知识服务系 统向用户提供知识搜索、知识推荐、知识推理等服务;知识服务系统相比与传统的文字、图 片、视频、超链接等传统的知识展现方式,系统采用信息可视化的方式,利用基本的统计图、 标签云、思维导图等可视化呈现方式,向用户更加清晰、明确的展现信息中蕴藏的知识;同 时,通过移动终端与各种服务、可视化技术的结合,使得知识服务系统更加具有特色。
[0006] 移动终端结合知识服务,不仅为用户提供了更加深层次、个性化的知识服务,还让 用户能够更加便捷、全面的获取知识服务,提高了用户获取和学习知识的体验。

【发明内容】

[0007] -种结合移动终端的知识服务系统,包括云服务引擎和移动终端,其中:
[0008] 云服务引擎包括:
[0009] 知识获取模块,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获取知识,并对知识进行组织、管理和在知识 数据库中进行存储;
[0010] 知识搜索模块,基于知识数据库和图像识别模块的识别结果,向用户提供知识搜 索服务;
[0011] 知识推荐模块,基于知识数据库和用户历史行为,或基于知识搜索模块搜索到的 知识节点和用户历史行为,向用户提供知识推荐服务,知识节点是表示人类知识的基本单 元,通过将人类的知识进行切分,对切分好的知识表示成计算机可以存储和识别的数据,即 为知识节点;
[0012] 知识推理模块,基于知识搜索模块搜索到的知识节点和用户历史行为,参考规则 集合进行推理,向用户提供推理结果;
[0013] 可视化处理模块,将知识搜索模块、知识推荐模块和知识推理模块中至少一个的 输出可视化,并向移动终端发送可视化结果;
[0014] 图像识别模块,将从移动终端接收到的图像特征与图像特征库进行匹配,以得到 识别结果;
[0015] 知识数据库,存储知识;以及
[0016] 图像特征库,存储多个图像的图像特征,
[0017] 其中,上述各模块和库部署在一台服务器中,或分布部署于能够通过高速网络相 互访问的多台服务器中,移动终端包括:
[0018] 图像获取模块,获取图像;
[0019] 图像特征提取模块,从图像提取特征;以及 [0020 ]用户界面模块,实现与用户的人机交互。
[002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该知识服务系统的知识服务方法。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发明结合移动终端的知识服务系统的系统结构图;
[0023]图2是本发明结合移动终端的知识服务系统的知识服务方法流程图;
[0024] 图3是本发明结合移动终端的知识服务系统的系统流程图;
[0025] 图4是本发明知识获取模块结构图;
[0026] 图5是本发明知识搜索模块结构图;
[0027] 图6是本发明知识推荐模块结构图;
[0028]图7是本发明知识推理模块结构图;
[0029] 图8是本发明图像获取模块结构图;
[0030] 图9是本发明图像特征提取模块结构图;
[0031] 图10是本发明图像识别模块结构图;
[0032] 图11a是本发明知识获取模块中的知识分类结果图;
[0033] 图lib是本发明知识获取模块中的知识切分结果图;
[0034] 图11c是本发明知识获取模块中的居民建筑中填入的部分知识节点图;
[0035] 图lid是本发明知识获取模块中的知识节点属性编辑界面;
[0036] 图lie是本发明知识获取模块中的知识节点属性修改界面;
[0037] 图1 If是本发明知识获取模块中的"秦始皇陵"知识节点的内容;
[0038]图12a是本发明知识搜索模块中的"玄契"查询的结果;
[0039]图12b是本发明知识搜索模块中的"长乐"模糊查询的结果;
[0040]图12c是本发明知识搜索模块中的"玄奘"和"长乐"搜索到的知识节点赋予权重后 的结果;
[0041 ]图12d是本发明知识搜索模块中的"玄契"和"长乐"搜索的最终结果;
[0042]图12e是本发明知识搜索模块中的"玄奘"和"长乐"搜索结果在移动终端上的可视 化呈现结果;
[0043]图13a是本发明知识推荐模块中的用户1603的历史行为数据;
[0044]图13b是本发明知识推荐模块中的对用户1603的推荐结果;
[0045]图13c是本发明知识推荐模块中的与知识节点"玄契"相似的知识节点;
[0046]图13d是本发明知识推荐模块中的与知识节点"玄奘"相似的知识节点排序后的结 果;
[0047]图13e是本发明知识推荐模块中的"玄契"推荐结果的可视化结果;
[0048]图14是本发明图像获取模块中的获取到的图片;
[0049]图15是本发明图像特征提取模块中的提取到的图片特征点;
[0050]图16是本发明图像识别模块中的图像特征库的样本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本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充分挖掘知识的深层次信息,如何利用知识可视 化技术实现知识的深度展示,以及如何把基于语义的知识服务与移动终端应用结合起来, 最终实现为广大用户群体提供优秀、便捷的知识服务,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合移动终 端的知识服务系统。
[0052]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53] 知识服务系统由云服务引擎和移动终端构成,系统两层架构中包含的各模块如 下:
[0054] -、知识获取模块,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获取知识(知识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文本、图片、视频、和音频),并采用知识树的组织结构,对知识和相关联的资源进行组织、管 理和存储,具体执行以下操作,包括:
[0055] 步骤S101,在本系统中将人类的知识进行分类,并将分类后的知识再切分成知识 节点,即将人类的知识使用知识节点表示,知识节点是用于表示人类知识的基本单元,即通 过将人类的知识进行切分,对切分好的知识表示成计算机可以存储和识别的数据,即为知 识节点;其中,知识节点由知识节点名称、属性名称、属性值表不;因此,在此步骤需要知识 工程师根据需要录入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当前设计的数据库是否能表示知识节点包含的 内容,以及知识节点间的关系;若当前数据库不支持知识录入的需求,则转向步骤S102;反 之,转向步骤S103;
[0056]步骤S102,根据知识录入的需求重新设计知识数据库;
[0057] 步骤S103,知识工程师按照知识服务系统的需求将知识进行切分,得到一定粒度 的知识节点,并得到各知识节点的名称;
[0058]步骤S104,知识节点由属性、属性值表示,由知识工程师对知识节点进行归纳分 析,得到知识节点所包含的属性,并确定属性名称,即在表示知识节点的某一属性时,这一 属性的名称是统一的;另外,确定属性中包含的字段,例如属性所对应的资源(视频、图片、 音频)、经炜度信息;
[0059] 步骤S105,知识工程师将知识节点填入知识库,并将知识节点按树形结构组织,即 知识节点之间具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