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防伪印刷方法

文档序号:9766295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数码防伪印刷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方法,特别是涉及针对数码防伪的一种防伪印刷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已有的防伪行业中,电码电话防伪已经普遍使用。然而,在具体的实践中却发现,必须通过综合其他防伪技术,形成综合防伪的方法才能够有效地防止造假者破解和伪造。
[0003]鉴于这种情况,申请号为200610030565.X的名为《数码防伪方法及其防伪标识物》的专利文献提出了一种综合防伪解决方案。本专利是该专利中所述的防伪标识物的一种印刷方法。
[0004]然而防伪印刷一直是传统防伪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壁垒,也是各种防伪方法中关注的焦点所在。对于该项技术,以前主要采取的防伪措施主要是针对纸张、油墨、印刷色数等。比如现在已经采用的水印纸、易碎纸等纸张技术;荧光油墨、温变油墨、多层次变色油墨等油墨技术;多色套印、凹板、雕版印刷等印刷技术等。但是在多年的防伪和造假的交战中,以上技术也越来越普及化,在防伪领域里面也不再享有明显的技术领先性,对于防伪来说,实际效果也越来越不明显。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伪印刷技术,可以用来实现申请号为200610030565.X的名为《数码防伪方法及其防伪标识物》中提出的综合防伪方案。同时,也可以通过个性化的设置,延长防伪技术的时效性。而且,本技术便于消费者识别,难以被造假者仿照,成本也相对低廉,是新一代防伪的一种手段。
[000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按照提供的数码,颜色,字体,位置,大小等字体特征等信息,可以方便的印刷出一组个性化的防伪数码图案。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描述本发明方案之前,我们先对相关技术进行介绍:
[0008]以“数码防伪方法及其防伪标识物”(申请号:200610030565.X)中的防伪标识物为例:该专利的附图2中地多彩数字和微小数字为每枚防伪标识物中各不相同的部分,将其定义为“独立防伪印刷特征信息”;其余防伪部分为每枚防伪标识物中除纸张纹理等特征外基本相同的部分,可以通过传统防伪印刷技术印刷,将其定义为“共同防伪印刷特征”;剩下的还有可能没有包括任何防伪技术,仅仅是普通印刷部分的(如厂商信息等,未在图中表示),将其定义为“版面信息”。
[0009]结合上述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数码防伪印刷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10]将上述提到的多项信息分批进行印刷:其中“版面信息”和“共同防伪印刷特征”将送交给印刷厂,通过传统防伪印刷手段进行“初次印刷”,预留“独立防伪印刷特征信息”区域;所述“独立防伪印刷特征信息”区域部分将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打印,在完成“版面信息”和“共同防伪印刷特征”后的标识物上预留的空间上进行“二次印刷”;二次印刷中所印刷的部分为“独立防伪印刷特征信息”,所述的特征信息是指载体上的数码采用多种色彩和字体表示的包括背景图像在内的最终图像。
[0011]此外,为了增加伪造难度,防止盗码和乱查,最好将编码信息遮盖起来,当然也可以部分遮盖或者不遮盖。此部工序为在“二次印刷”后还可以进行对标示物上设置一层可除去的覆盖层的“遮盖工序”。该工序可以是在标示物上涂上或者覆盖上一层可刮开的涂层。当然,该涂层表面还覆盖有可刮开该涂层的透明贴纸。
[0012]对于上述“初次印刷”和“遮盖工序”中涉及的技术已经普及,本文不再赘述。上述“二次印刷”中的“独立防伪印刷特征信息”的印刷部分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步骤:
[0013](I)生成多枚防伪标识物的“独立防伪印刷特征信息”的数字表述方式;该部分的内容可以参考“数码防伪方法及其防伪标识物”(申请号:200610030565.X)中所提到的防伪特征信息的生成。
[0014](2)计算机程序导入多枚防伪标识物的“独立防伪印刷特征信息”的数字表述方式;
[0015](3)计算机程序根据设定对“独立防伪印刷特征信息”的数字表述方式进行解析,最终生成各枚标示物的“独立防伪印刷特征信息”的印刷表述方式;
[0016](4)计算机程序根据“版面设定”对“独立防伪印刷特征信息”的印刷表述方式进行版面上的位置调整,最终生成多枚防伪标识物的版面;其中“版面设定”可以控制各组多彩数字的排列的相对位置,和一组多彩数字中各个数字的排列的相对位置。
[0017](5)计算机程序控制印刷设备在防伪标识物上完成“二次印刷”。上述这些印刷设备为数码喷印机或者激光印刷机,或者喷墨打印机或激光打印机等现有比较常用的印刷设备。
[0018]以上流程仅仅涉及了印刷部分的流程,未包含其他印制过程中的流程,如不干胶的模切,排废等。可以视实际情况将模切,排废等流程任意插入在上述流程的任何地方。
[0019]本发明由于可以针对独立的防伪标识物,通过计算机编码技术,印刷上了个性化的颜色变化,字体字形变化,位置变化以及微缩对应等特征,使得各枚标示物之间的对比分明,特征明显,而且是普通的机械印刷方式难以实现的,变化方法直观易懂,使得消费者和用户鉴别简单;特别是可以通过“版面设定”,调整每次印刷中一组多彩数字出现形式(位置)的共同特征,使得其具有特定的含义,能够有效地提高防伪强度,同时降低了识别难度。又因为该技术实现成本低廉,可以广泛使用于各类发票、证件、表格、商品标签、标识、包装物等的印制。
【附图说明】
[0020]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21]图1为按照本发明方法得到的一种防伪标识物的俯视示意图。
[0022]图2为按照本发明方法得到的另一种防伪标识物的部分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24]参见图1,该防伪标识物的材质可采用一般纸张,或者其他各种适合印刷的材质。图中下方矩形框内部分为本发明所述的“二次印刷”部分,其余为本发明所述的“初次印刷”部分。在“初次印刷”处可以印制有关公司的L0G0,文字信息,相关条码(如产品条码,或者有规律变化的条码部分),以及背景颜色、图案和线条等,也即上文所述中“版面信息”部分。在防伪产品的应用中还可以加入各种防伪印刷手段,如各类变色油墨,微缩文字,多彩线条,激光全息等其他防伪技术,也即上文所述中“共同防伪印刷特征”。图中下方矩形框内部“二次印刷”部分不应该认为即为初次印刷中不印刷的部分,此处也是“初次印刷”可以印刷的部分,仅仅可能为“二次印刷”预留了对比比较强烈的色彩,线条或者图案,便于消费者识别。比如可以在该处印刷多彩的线条,请参见图2。图1中所示的“二次印刷”部分包含了三部分内容,均为各枚标识独立的各不相同的,也即上文所述中“独立防伪印刷特征信息”:左上方的条码部分,下方的数字部分和右上方的微缩数字部分。其中条码部分可以设置为物流码,数字部分可以设置为防伪密码,微缩数字部分的数字对应该标签的数字部分的数字,“特征表现形式”上可以采用对应于数字部分的微缩表达,或者采用其独立的“特征表现形式”。
[0025]在“二次印刷”过程中,使用本发明的印刷方法,生成特征图像,印制到标识物上,其主要的特征为一组多彩的数字或者文字编码。该编码设有相对应的特征信息,以下参照图2对数字或文字的“特征表现形式”做一个详细的论述:
[0026]本实施案例采用有下列特征信息:
[0027]文字间隔特征:如本例中间隔几位空开一位。
[0028]颜色特征:如各个文字采用红色,蓝色,黄色,绿色,黑色等多种色彩;
[0029]字体变化:如使用多种自定义的字体,或者多种标准字体;
[0030]字体特征变换:8的下方有下划线;
[0031]字体缺陷特征:绿色数字3的下半部断开,红色数字I的中间断开,;蓝色数字O的右下方断开;
[0032]字符位置变换:如上、下或者左、右相对移动I毫米;
[0033]数码2和数码5都是与其它数码采用不同字体
[0034]微缩文字:黑色箭头所指文字为防伪数码的去除特征的微缩版本
[0035]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