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感应结构、电子设备边框及移动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67331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压力感应结构、电子设备边框及移动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力感应结构、电子设备边框及移动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当前,触控按键技术已经开始在电子类产品及可穿戴设备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主要可分为电阻应变片型、电容感应型以及压电陶瓷型,可以应用在各类家电、手持电子产品及可穿戴设备的按键或触摸屏中。这种将按键或触摸屏直接整合在按压表面的技术相较传统机械按键而言有较大优势,主要区别体现在:传统机械按键长时间使用后易磨损、易松动、易硬化(按不动)、不防水、不防尘、不防油污;而触控按键由于并不存在传统机械按键的结构,而是通过结构设计在表面虚拟出按键位置且传感器安装在按键位置的背面,所以避免了上述问题,并且按键和操作平面的一体化使得整个平面更加光滑、整洁、有质感,使产品更加美观。
[0003]但是,对于较薄型电子产品的侧面,即触摸平面较为狭长时,触控按键技术应用受到很大限制。电阻应变型按键需要大的安装空间;电容感应型按键易受外界干扰,操作界面只能使用玻璃,塑胶等非导电材质,不能使用金属材质材料,所以不适合用于金属边框的电子产品;压电陶瓷型按键价格高昂且不易于制作。对于通常的压力触控技术的结构设计,其缺陷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0004]首先,通常的压力触控技术将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按压表面的背部,由于较薄型电子产品的侧面比较狭长,而连接在触摸表面背部的触摸感应装置具有较大尺寸,这会占据产品较大的厚度空间;而且,要在较为狭长的表面背部安装压力传感装置,对工艺要求较高,会增加生产成本。
[0005]其次,当施力者按压在较为狭窄的侧面时,按压面沿施力方向上的形变,相比于按压在较为宽广的正面按压面沿施力方向上的形变更小,尤其按压在接近边缘的区域时形变非常小,仅靠安装在按压表面背部的压力传感器难以获得有效的压力信息;
[0006]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手段以解决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压力感应结构、电子设备边框及移动电子设备。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压力感应结构,包括:
[0009]操作面板,用于供施力者施加压力;
[0010]形变放大部件,施力者在操作面板上施加压力后所产生的微小物理形变,经形变放大部件能够产生较大幅度的物理形变;
[0011]感应单元,用于将形变放大部件所产生的物理形变转变为电信号输出;
[0012]所述形变放大部件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操作面板的背面,并与操作面板正面的受力部位相对应,所述形变放大部件另一端连接感应单元。
[0013]进一步,所述形变放大部件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件或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固定连接于操作面板的背面,另一端连接感应单元。
[0014]进一步,所述感应单元包括压力感应器和控制电路,所述压力感应器和控制电路电连接,当所述连接件为一个时,所述压力感应器一端连接于连接件远离操作面板背面的一端,压力感应器另一端连接于操作面板背面;所述连接件为两个以上相互独立连接件时,所述压力感应器连接于所述连接件远离操作面板背面的一端。
[0015]进一步,所述连接件垂直于所述的操作面板并与操作面板一体成型。
[0016]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为两个,为对称设置或为不对称设置,所述连接件可以为矩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或弧形。
[0017]进一步,所述操作面板为长条状面板,所述连接件在操作面板背面沿长度方向纵向排列或沿厚度方向层叠排列。
[0018]进一步,所述压力感应器通过双面胶、亚克力发泡胶、UV胶、AB胶或硅胶连接于所述连接件或操作面板背面。
[0019]进一步,所述操作面板由具有弹性形变的塑胶、金属或玻璃材质中任一种制成。
[0020]一种电子设备边框,包括上述任一所述压力感应结构,所述的操作面板为电子设备的边框。
[0021]一种移动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电子设备边框,操作面板正面的受力部位为移动电子设备的开关键或音量调节按键,所述的控制电路与电子设备的CPU连接。
[002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施力者施加在狭长表面上垂直于施力表面的力以及力产生的形变,一方面将垂直于施力表面的微小幅度的物理形变放大为较大幅度的物理形变,另一方面无需将压力传感器直接安装在施力表面的较为狭窄的背部,节约了物体的厚度空间,也降低了安装难度。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压力感应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压力感应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压力感应结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压力感应结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压力感应结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一种电子设备边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
[0031]如图1所示,压力感应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压力感应结构,包括操作面板1,用于供施力者施加压力,箭头I所示表示施力位置和方向;形变放大部件包括两个相互独立的长方形连接件2,两个连接件2垂直于操作面板I的背面并可与操作面板I 一体成形;同时连接件2也可与操作面板I通过焊接、铆接等机械连接方式进行连接;感应单元包括压力感应器3和控制电路4,压力感应器3和控制电路4电连接,压力感应器3连接于两个连接件2远离操作面板I背面的一端22上。操作面板I由具有弹性形变的塑胶、金属或玻璃材质中任一种制成,施力者在操作面板I上施加压力,操作面板I具有良好的刚性及较小的弹性模量,具体的弹性模量区间可以选为:2GPa?400GPa,优选200GPa,操作面板I受力后,能维持本身的状态不发生变化,或不发生明显变形,在操作面板I上的受力部位(图中箭头I所示部位)产生微小的变形,该微小的变形通过操作面板I传递到两个连接件2上,由于微小形变主要集中在两个连接件2的中间位置,连接件2中与操作面板I背面固定连接端21中临近施力部位的211所产生的形变和对应位移大于远离施力部位的212所产生的形变和对应位移,进而连接件2与操作面板I背面固定连接端21带动远离操作面板I背面的一端22发生图中箭头2所示的位移,该位移的幅度远大于操作面板I上的受力部位产生微小的变形。两个连接件2远离操作面板I背面的一端22之间的形变由压力感应器3传输至控制电路4以控制电子设备进行相应的工作。连接件2长度越长,连接件2远离操作面板I背面的一端22对操作面板I的受力变形放大效果越显著,从而能够获得有效的压力信息,同时省去了电子设备的厚度空间,并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其中,压力感应器3可以为印刷具有压力感应性能的聚合物涂层的板件,或者,可以是具有烧结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