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线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139275阅读:来源:国知局
,只需要通过从设备上的同一个端口即可实现从设备与主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以及外部电源为从设备的供电。
[0033]具体地,从设备电源正极管脚Pout+通过第三开关M3连接于外部电源正极管脚Pw+,从设备电源负极管脚Pout-通过第四开关M4连接于外部电源负极管脚Pw-。为了避免外部电源在从设备未与主设备连接时直接开始为从设备供电,因此在通过连接线本体I连接主设备和从设备之前,控制第三开关M3和第四开关M4截止,当连接线本体I与主设备和从设备都连接之后,再控制第三开关M3和第四开关M4导通,外部电源开始为从设备供电。
[0034]具体地,除了在从设备上另外设置外部电源端口以及在连接线本体I上设置外部电源端口 5的方式外,如图3所示,还可以使连接线本体I直接与外部电源连接形成具有供电能力的连接线装置,即上述连接线装置还包括:变压器6,变压器6包括输出端正极V+和输出端负极V-;从设备端口 4还包括从设备电源正极管脚Pout+和从设备电源负极管脚Pout-,从设备电源正极管脚Pout+连接于变压器6的输出端正极V+,从设备电源负极管脚Pout-连接于变压器6的输出端负极V-。变压器6还包括输入端口,这样,使得变压器6可以通过连接线本体I连接至从设备,从而无需单独在从设备上设置相应的供电端口,只需要通过从设备上的同一个端口即可实现与主设备的数据传输以及接收变压器的供电。
[0035]具体地,从设备电源正极管脚Pout+通过第三开关M3连接于变压器6的输出端正极V+,从设备电源负极管脚Pout-通过第四开关M4连接于变压器6的输出端负极V-。为了避免变压器在从设备未与主设备连接时直接开始为从设备供电,因此在通过连接线本体I连接主设备与从设备之前,控制第三开关M3和第四开关M4截止,当连接线本体I与主设备和从设备都连接之后,再控制第三开关M3和第四开关M4导通,变压器开始为从设备供电。
[0036]具体地,上述连接线装置,还包括:开关控制部(图中未示出),该开关控制部连接于第一开关M1、第二开关M2、第三开关M3和第四开关M4的控制端,该开关控制部用于控制第一开关M1、第三开关M2、第三开关M3和第四开关M4同时导通或截止。在连接线装置与主设备和从设备的连接之前,通过开关控制部控制第一开关M1、第二开关M2、第三开关M3和第四开关M4均截止,在主设备和从设备通过连接线装置连接之后,以及外部电源也与从设备连接之后,通过开关控制部控制第一开关Ml、第二开关M2、第三开关M3和第四开关M4同时导通,此时主设备通过模拟负载模块3判断连接线本体I已经连接至从设备,从而触发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同时外部电源开始为从设备供电。
[0037]具体地,上述主设备端口 2和从设备端口 4为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此时,主设备数据管脚Dl包括USB端口中的d+和d-两个数据管脚,相应的,从设备数据管脚D2也包括USB端口中的d+和d-两个数据管脚,主设备电源正极管脚Pin+为USB端口中的电源管脚,主设备电源负极管脚Pin-为USB端口中的接地管脚,从设备电源正极管脚Pout+为USB端口中的电源管脚,从设备电源负极管脚Pout-为USB端口中的接地管脚。
[0038]以下通过图3中示意的连接线装置的使用方法为例具体说明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线装置,首先通过连接线装置上的开关控制部控制第一开关M1、第二开关M2、第三开关M3和第四开关M4均处于截止状态,然后将该连接线主体I上的主设备端口 2与主设备连接,将该连接线主体I上的从设备端口 4与从设备连接,将变压器6的输入端与220V供电端连接,此时,由于第一开关M1、第二开关M2、第三开关M3和第四开关M4均处于截止状态,因此变压器6并没有为从设备供电,从设备没有开始工作,主设备也并没有与从设备开始数据传输,之后通过连接线装置上的开关控制部控制第一开关M1、第二开关M2、第三开关M3和第四开关M4同时导通,此时主设备通过主设备电源正极管脚Pin+和主设备电源负极管脚Pin-之间串联的模拟负载模块3判断主设备已连接至从设备,从而触发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同时,变压器6将外部电能转换为从设备所需要的电能,例如5V、3A的电能,而这是主设备无法通过USB端口为从设备提供的,这样从设备就可以被驱动正常工作,并且主设备也可以与从设备通过相应的数据管脚之间的连接进行数据信号的传输,由于主设备的供电管脚只连通模拟负载模块3,而并没有真的连通从设备上相应的供电管脚,因此变压器6为从设备提供的大功率电能并不会通过相应的供电线路倒灌入主设备,从而降低了外部电源的电流倒灌入主设备的风险。
[0039]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线装置,通过主设备数据管脚和从设备数据管脚实现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数据信号的连通,通过与主设备端口连接的模拟负载模块来触发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因此可以通过外部电源为从设备供电,由于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仅有数据线路的连通,而没有供电线路的连通,因此降低了外部电源的电流倒灌入主设备的风险。
[00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连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线本体,所述连接线本体包括: 主设备端口,所述主设备端口包括主设备电源正极管脚、主设备电源负极管脚、主设备数据管脚和模拟负载模块,所述主设备电源正极管脚通过所述模拟负载模块连接于所述主设备电源负极管脚; 从设备端口,所述从设备端口包括从设备数据管脚,所述主设备数据管脚连接于所述从设备数据管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拟负载模块为电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设备电源正极管脚通过第一开关连接于所述模拟负载模块; 所述主设备电源负极管脚通过第二开关连接于所述模拟负载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从设备端口还包括从设备电源正极管脚和从设备电源负极管脚; 所述连接线本体还包括外部电源端口,所述外部电源端口包括外部电源正极管脚和外部电源负极管脚,所述从设备电源正极管脚连接于所述外部电源正极管脚,所述从设备电源负极管脚连接于所述外部电源负极管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从设备电源正极管脚通过第三开关连接于所述外部电源正极管脚,所述从设备电源负极管脚通过第四开关连接于所述外部电源负极管脚。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包括输出端正极和输出端负极; 所述从设备端口还包括从设备电源正极管脚和从设备电源负极管脚,所述从设备电源正极管脚连接于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正极,所述从设备电源负极管脚连接于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负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从设备电源正极管脚通过第三开关连接于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正极,所述从设备电源负极管脚通过第四开关连接于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负极。8.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连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开关控制部,所述开关控制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的控制端,所述开关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第三开关、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同时导通或截止。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设备端口和所述从设备端口为通用串行总线端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线装置,涉及设备供电技术领域,主设备通过连接线装置连接从设备,且使用外部电源为从设备供电时,可以降低外部电源的电流倒灌入主设备的风险。连接线装置,包括连接线本体,所述连接线本体包括:主设备端口,所述主设备端口包括主设备电源正极管脚、主设备电源负极管脚、主设备数据管脚和模拟负载模块,所述主设备电源正极管脚通过所述模拟负载模块连接于所述主设备电源负极管脚;从设备端口,所述从设备端口包括从设备数据管脚,所述主设备数据管脚连接于所述从设备数据管脚。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的连接。
【IPC分类】G06F1/26
【公开号】CN204808190
【申请号】CN201520402554
【发明人】郁凌, 刘国强
【申请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