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噪声抑制技术的计算机低噪声散热风扇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187156阅读:来源:国知局
9,开关 KEYl,电机 MOTOR、驱动器 7047,光耦双向可控硅M0C3041,可控硅Kl,处理器Ul组成,处理器Ul的型号为AT89S52,电阻Rl —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29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l的基极,三极管Ql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低频发声器LSl —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l的集电极,电阻R2 —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28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低频发声器LS2 —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阻R3 —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27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低频发声器LS3一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阻R4 —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26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4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低频发声器LS4 —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电阻R5 —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25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5的基极,三极管Q5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低频发声器LS5 —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5的集电极,电阻R6 —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24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6的基极,三极管Q6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低频发声器LS6 —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电阻R7 —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23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7的基极,三极管Q7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低频发声器LS7 —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7的集电极,电阻R8 —端连接处理器U8的第22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8的基极,三极管Q8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低频发声器LS8 —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8的集电极,电阻R9 —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21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9的基极,三极管Q9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低频发声器LS9 —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9的集电极,电容Cl与开关KEYl并联后,与电阻RlO串联组成处理器Ul的复位电路,处理器Ul的第I引脚连接驱动器7047后,连接光耦双向可控硅M0C3041的输入端,电阻Rll —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光耦双向可控硅M0C3041的输入端,光耦双向可控硅M0C3041输出端连接电阻R12和可控硅Kl的控制极,驱动电机MOTOR,电阻R13与电容C4串联吸收与电路不同步的过压,电容C2、C3 —端连接电源负极,另一端连接晶振Yl两端组成处理器Ul的起振电路。
[0033]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是:首相选择一个直径12cm的常用9叶片散热风扇,再将一号至九号发声器等角度圆周方向布置在一个直径12cm的圆环上,再将散热风扇和安装了发声器的圆环以同轴的方式安装在电机MOTOR上,保证散热风扇叶片和发声器的距离为2cm。保证电机MOTOR工作时,散热风扇叶片与发声器的旋转角速度相等。形成跟随散热风扇叶片同步旋转的噪声抑制声场,按照声音波峰、波谷相抵消的原理抑制散热器叶片产生的噪声。
[003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噪声抑制技术的计算机低噪声散热风扇,主要包括控制模块(1)、一号发声器(2)、二号发声器(3)、三号发声器(4)、四号发声器(5)、五号发声器(6)、六号发声器(7)、七号发声器(8)、八号发声器(9)、九号发声器(10)、风扇模块(11),一号发声器(2)、二号发声器(3)、三号发声器(4)、四号发声器(5)、五号发声器(6)、六号发声器(7)、七号发声器(8)、八号发声器(9)、九号发声器(10)与控制模块(I)电信号连接,风扇模块(11)与控制模块(I)电信号连接,其特征在于,基于噪声抑制技术的计算机低噪声散热风扇的电路由电阻 RU R2、R3、R4、R5、R6、R7、R8、R9、R1、Rll、R12、R13,电容 Cl、C2、C3、C4,三极管 QUQ2、Q3、Q4、Q5、Q6、Q7、Q8、Q9,晶振 Yl,低频发声器 LS1、LS2、LS3、LS4、LS5、LS6、LS7、LS8、LS9,开关KEYl,电机MOTOR、驱动器7047,光耦双向可控硅M0C3041,可控硅Kl,处理器Ul组成,处理器Ul的型号为AT89S52, 电阻Rl —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29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l的基极,三极管Ql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低频发声器LSl —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l的集电极,电阻R2 —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28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低频发声器LS2 —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阻R3 —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27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低频发声器LS3 —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阻R4 —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26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4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低频发声器LS4 —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电阻R5 —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25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5的基极,三极管Q5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低频发声器LS5 —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5的集电极,电阻R6 —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24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6的基极,三极管Q6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低频发声器LS6 —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电阻R7 —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23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7的基极,三极管Q7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低频发声器LS7 —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7的集电极,电阻R8 —端连接处理器U8的第22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8的基极,三极管Q8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低频发声器LS8 —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8的集电极,电阻R9 —端连接处理器Ul的第21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9的基极,三极管Q9发射极连接电源负极,低频发声器LS9 —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9的集电极,电容Cl与开关KEYl并联后,与电阻RlO串联组成处理器Ul的复位电路, 处理器Ul的第I引脚连接驱动器7047后,连接光耦双向可控硅M0C3041的输入端, 电阻Rll —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光耦双向可控硅M0C3041的输入端, 光耦双向可控硅M0C3041输出端连接电阻Rl2和可控硅Kl的控制极,驱动电机MOTOR, 电阻R13与电容C4串联吸收与电路不同步的过压, 电容C2、C3 一端连接电源负极,另一端连接晶振Yl两端组成处理器Ul的起振电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噪声抑制技术的计算机低噪声散热风扇,主要包括控制模块、一号发声器、二号发声器、三号发声器、四号发声器、五号发声器、六号发声器、七号发声器、八号发声器、九号发声器、风扇模块,一号发声器、二号发声器、三号发声器、四号发声器、五号发声器、六号发声器、七号发声器、八号发声器、九号发声器与控制模块电信号连接,风扇模块与控制模块电信号连接。通过控制模块驱动风扇模块使9个以等角度圆周方向布置的低频发声器与散热风扇叶片等角速度旋转并发声,形成跟随散热风扇叶片同步旋转的噪声抑制声场,按照声音波峰、波谷相抵消的原理抑制风扇叶片产生的噪声。
【IPC分类】G06F1/20
【公开号】CN204856367
【申请号】CN201520673369
【发明人】张妤, 宋蛰存, 刘超
【申请人】东北林业大学, 张妤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