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演出区域人员智能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7421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舞台演出区域人员智能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备管理系统,特别涉及一种舞台演出区域人员智能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壮大,我国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越来越大,因此,各地的舞台建设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特别是新建设的舞台,集成程度越来越高,人员进出与多,演职人员进入演出区域后,多数均着演出服装,且多数剧场对演职人员来讲都是陌生环境,且演员间互不相识,致使个人随身携带物品(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等存放安全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为有效解决上述隐患,在演出区域主要出入口设置电子读卡器,对需要进入演出区域的演职人员发放能被电子读卡器自动识别的经授权的实名身份卡,系统对佩戴有实名身份卡的人员进出时间能全程记录,以备发生相关财务失窃时能进行查询。但是传统的门禁系统人员进出时需主动刷卡且需贴近读卡器,对团队人员进出时容易导致人为拥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传统的门禁系统人员进出时需主动刷卡且需贴近读卡器,对团队人员进出时容易导致人为拥挤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舞台演出区域人员智能识别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舞台演出区域人员智能识别系统,用于舞台内工作人员的出入管理,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工作站、若干配设在工作人员身上的电子标签、控制器和检测器,所述电子标签为无源电子标签,所述电子标签与所述检测器相匹配,所述检测器和控制器均配设在舞台进出口的通道门的门框内,所述检测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工作站内的电脑通信连接,所述通道门的门框内配设有至少一个检测器,所述电子标签的背面配设有别针。为有效解决传统门禁刷卡的弊端,本系统采用无源射频感应卡,感应卡便于携带、安全耐用、永不磨损,感应卡的芯片内都有一个只读的识别码,这使得复制成为不可能,而且权系统密码管理严格,绝无仿冒的可能,且无需贴近读卡器进行刷卡,经过授权的身份卡通过电子门时自动放行。

作为优选,所述电子标签为RF射频芯片,所述检测器为RF射频读卡器,所述通道门的门框内至少设置有一个主检测器和一个辅助检测器,其中主检测器固定在通道门的侧边框内,所述辅助检测器与主检测器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且水平距离大于3厘米。这样设置,可以对进出人员进行分别,可以根据辅助检测器的读取时间进行判断。

作为优选,所述门框上配设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工作站内还配设有一个提示器,所述提示器与所述电脑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为有效解决传统门禁刷卡的弊端,本系统采用无源射频感应卡,感应卡便于携带、安全耐用、永不磨损,感应卡的芯片内都有一个只读的识别码,这使得复制成为不可能,而且权系统密码管理严格,绝无仿冒的可能,且无需贴近读卡器进行刷卡,经过授权的身份卡通过电子门时自动放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路框架图。

图中:1、电脑,2、控制器,3、检测器,4、电子标签,5、辅助检测器,6、报警器,7 提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舞台演出区域人员智能识别系统(参见附图1和附图2),用于舞台内工作人员的出入管理,包括控制工作站、若干配设在工作人员身上的电子标签、控制器2和检测器3,所述电子标签4为无源电子标签,所述电子标签与所述检测器相匹配,所述检测器和控制器均配设在舞台进出口的通道门的门框内,所述检测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工作站内的电脑1通信连接,所述通道门的门框内配设有至少一个检测器,所述电子标签的背面配设有别针。所述电子标签为RF射频芯片,所述检测器为RF射频读卡器,所述通道门的门框内至少设置有一个主检测器和一个辅助检测器5,其中主检测器固定在通道门的侧边框内,所述辅助检测器与主检测器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且水平距离大于3厘米。所述门框上配设有报警器6,所述报警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工作站内还配设有一个提示器7,所述提示器与所述电脑电连接。

有效解决传统门禁刷卡的弊端,本系统采用无源射频感应卡,感应卡便于携带、安全耐用、永不磨损,感应卡的芯片内都有一个只读的识别码,这使得复制成为不可能,而且权系统密码管理严格,绝无仿冒的可能,且无需贴近读卡器进行刷卡,经过授权的身份卡通过电子门时自动放行。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