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道闸管理系统及其实施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01538阅读:15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道闸管理系统及其实施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道闸管理系统及其实施方法,属于物业管理和高速路管理领域。



背景技术:

道闸又称挡车器,最初从国外引进,英文名叫barriergate,是专门用于道路上限制机动车行驶的通道出入口管理设备,现广泛应用于公路收费站、小区,大厦等物业停车场系统管理车辆通道,用于管理车辆的出入。电动道闸可单独通过无线遥控实现起落杆,也可以通过停车场管理系统(即ic刷卡管理系统)实行自动管理状态,入场取卡放行车辆,出场时,收取停车费后自动放行车辆。

普通停车场收费系统一般是对进入停车场的每一辆车都会自动储存一个的停车记录。例如发纸条、发卡、车主车牌抓拍等功能,然后人工或者自动开启道闸,出口处将车辆进出场的信息进行比对,采取人工或者电脑系统计算停车时间和缴费金额,然后人工收费。

利用传统道闸作为停车场管理或者高速公路收费服务存在如下问题:一、管理服务运营成本高,道闸主要应用于物业服务主要以酒店、宾馆、大厦、小区等停车场和高速公路收费为主,停车场出入口往往会至少有一名值班人员,在人们印象中,他们总是“困”在亭中,无所事事,其工作也是偶尔来车收一下停车费。这个岗位不仅离职率高,工作意义不大,而且还消耗着停车场管理方的大量人力成本;二、部分驾驶员因为忘记等原因未携带现金,出停车场或者高速公路时无法缴纳停车费或者过路费;三、人工收费效率慢,人工收费尤其是大额纸币找零时经常造成后面堵车;四、停车场状态信息不能及时共享,例如:停车场已停满,要停车的车主确不能及时的获知状态信息。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智能化的预约使用机制,来实现无人值守停车场收费,以及停车或者过路使用过程中使用权交付的便利性和排他安全性,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了解决物业管理问题和高速收费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互联网机制,结合最新的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提出了一种智能道闸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不仅实现了利用智能移动终端扫二维码可以抬杆的灵活应用和管理机制,还实现了全程管理状态跟踪等功能,大大提高利用道闸作为物业管理服务和高速收费管理服务的使用方便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城市物业管理和高速收费管理不便问题,人工运营成本高,使用不便等问题,利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新技术,发明了一种基于高度集成的机电一体化的二维码智能道闸,通过移动互联网和中央控制系统来实现针对道闸的租赁状态的控制,从而达到扫码抬杆等更加方便、更加节能环保的应用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道闸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道闸管理系统包括二维码智能道闸、智能移动终端和信息综合处理服务器,其中,所述的智能移动终端与所述的信息综合处理服务器之间采用无线通信连接,所述的智能移动终端用于识别与读取所述的二维码智能道闸的信息。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二维码智能道闸包括通信模块、控制单元、机电装置、道闸闸杆和道闸标识二维码,其中,所述控制单元通过通信模块来接收的信息综合处理服务器发出的开闸指令,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机电装置开启道闸闸杆,所述的道闸标识二维码至少包含道闸的标识身份信息和后台访问系统信息,所述的通信模块用于道闸控制单元与信息综合处理服务器通信。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道闸类型按照闸杆分为栅栏道闸、直杆道闸、曲壁杆道闸或电动伸缩门。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的信息综合处理服务器为部署在云计算环境下的中央控制系统,实现用户管理、道闸管理、道闸的开关控制、道闸位置管理、车场或者小区停车位容量管理,自动计费、支付和结算功能,利用通信网络与智能移动终端和二维码智能道闸进行通信。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包含智能移动终端app和无线移动通信模块,所述智能移动终端app是安装在智能移动终端上的一套管理软件系统,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安装有摄像头具有二维码扫描功能。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道闸管理系统的智能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当客户要进入停车场、小区或者高速路时,将车开至道闸前,打开智能移动终端app;

(2)在道闸前客户看到道闸上醒目的标识二维码,利用智能移动终端app扫描所述道闸标识二维码,智能移动终端app将道闸身份信息和请求开闸信息发送给信息综合处理服务器;

(3)信息综合处理服务器匹配客户信息,根据客户身份信息,支付信息,并匹配是否已经获得业主邀请,或者是业主本人,确认是否有权,如无则将确权信息发送至业主或者物业管理人员智能移动终端,获得确认客户有权进入后,发送开闸指令给道闸控制单元,控制机电装置打开道闸闸杆,客户即可进入;高速公路或者收费公共停车场则无需获得邀请直接确权开启;

(4)当客户要出停车场、小区或者高速公路时,将车开至道闸前,打开智能移动终端app;

(5)利用智能移动终端app扫描所述道闸标识二维码,智能移动终端app将道闸身份信息和请求开闸信息发送给信息综合处理服务器;

(6)信息综合处理服务器根据客户进入时间信息,出去时间信息和收费标准计算费用,将支付信息发送至客户智能移动终端app,获得客户电子支付后,发送开闸指令给道闸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机电装置,打开道闸,客户即可出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发明摒弃传统人工管理作为停车场管理和高速路管理的运营主体,改用二维码智能道闸加信息综合处理服务器和智能移动终端来实现管理控制,实现道闸开启和关闭,这样可以实现停车场和高速公路无人智能化管理,大量节省物业管理和高速公路管理人力成本;

二、本发明通过日益普及的智能移动终端手机实现开启和关闭道闸,不需要人工收费,推广应用更方便,普及率高;

四、本发明通过互联网管理可以对停车场的管理过程实现动态监控,停车场或者高速路的管理状态实时更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智能道闸管理系统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二维码智能道闸结构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道闸管理系统及其实施方法,其采用高度集成化的二维码智能道闸,利用智能手机,通过移动互联网来实现租赁道闸的租赁管理等相关操作。

一种智能道闸管理系统,其包括二维码智能道闸、智能移动终端和信息综合处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移动终端与所述的信息综合处理服务器之间采用无线通信连接,所述的智能移动终端用于识别与读取所述的二维码智能道闸的信息。

所述二维码智能道闸包括通信模块、控制单元、机电装置、道闸闸杆、电源模块和道闸标识二维码,其中,所述控制单元通过通信模块来接收信息综合处理服务器发出的开闸指令,控制单元控制机电装置开启道闸闸杆,所述的道闸标识二维码至少包含道闸的标识身份信息和后台访问系统信息,所述的通信模块用于道闸管理模块与信息综合处理服务器通信。

其中,所述道闸类型按照闸杆分为栅栏道闸、直杆道闸、曲壁杆道闸或电动伸缩门。所述的信息综合处理服务器为部署在云计算环境下的中央控制系统,实现用户管理、道闸管理、道闸的开关控制、道闸位置管理、车场或者小区停车位容量管理,自动计费、支付和结算功能,利用通信网络与智能移动终端和二维码智能道闸进行通信。

此外,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包含智能移动终端app和无线移动通信模块,所述智能移动终端app是安装在智能移动终端上的一套管理软件系统,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安装有摄像头具有二维码扫描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移动终端app扫描该道闸唯一标识二维码能够实现道闸信息识别和自动开启道闸;所述的智能移动终端app为基于移动互联网开发的管理系统,用户通过智能移动终端app实现查询、预约、开道闸、关道闸、电子支付操作;所述的信息综合处理服务器为部署在云计算环境下的中央控制系统,实现用户管理、道闸管理、道闸的开关控制、道闸位置管理、自动计费、支付和结算功能。所述二维码智能道闸的中央控制单元通过无线移动通信模块与信息综合处理服务器进行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单元根据开闸指令控制机电锁装置,接收到机电锁装置的开、关锁的状态信息后,通知信息综合处理服务器。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道闸管理系统的智能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当客户要进入停车场、小区或者高速路时,将车开至道闸前,打开智能移动终端app;

(2)在道闸前客户看到道闸上醒目的标识二维码,利用智能移动终端app扫描所述道闸标识二维码,智能移动终端app将道闸身份信息和请求开闸信息发送给信息综合处理服务器;

(3)信息综合处理服务器匹配客户信息,根据客户身份信息,支付信息,并匹配是否已经获得业主邀请,或者是业主本人,确认是否有权,如无则将确权信息发送至业主或者物业管理人员智能移动终端,获得确认客户有权进入后,发送开闸指令给道闸控制单元,控制机电装置打开道闸,道闸即打开,客户即可进入;高速公路或者收费公共停车场则无需获得邀请直接确权开启

(4)当客户要出停车场、小区或者高速公路时,将车开至道闸前,打开智能移动终端app;

(5)利用智能移动终端app扫描所述道闸标识二维码,智能移动终端app将道闸身份信息和请求开闸信息发送给信息综合处理服务器;

(6)信息综合处理服务器根据客户进入时间信息,出去时间信息和收费标准计算费用,将支付信息发送至客户智能移动终端app,获得客户电子支付后,发送开闸指令给道闸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机电装置,打开道闸,客户即可出去。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