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云门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9804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云门禁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门禁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云门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业把“出入安全”也当成了一种生活或工作品质的象征,并且门禁系统作为人们进出社区、办公场所及其他建筑物的安全通道,其应用的好坏直接关乎人们的人身及财产安全,现今门禁系统已经成为各大楼宇建筑时的必选项。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用户在门禁读卡器上刷卡,门禁读卡器将刷卡数据传送到门禁控制器,门禁控制器查询权限名单并判断此卡是否有权限,如有权就开门,无权不开门,并保存刷卡记录,将刷卡记录传送到门禁管理系统供管理者查询;这样虽然实现了门禁管理,但是功能简单,无法应用到像金融、银行、监狱这些要求安全性高,功能多的场所。

另外,现有门禁系统中各个部分通过有线方式连接,因此需要大量布线,成本较高,且给施工带来很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门禁系统需要大量布线、功能简单的缺陷,提供一种云门禁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云门禁系统,包括:管理服务器、至少一个云门禁控制器、至少一个电控锁、至少一个身份识别装置,其中,

所述管理服务器用于配置系统参数、下发控制指令、以及存储系统中的设备信息和门禁使用记录;

所述云门禁控制器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进行布防撤防、通过所述身份识别装置获取用户身份信息、开关门锁、以及获取并上传门禁使用记录;

所述云门禁控制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所述管理服务器,所述身份识别装置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所述云门禁控制器;所述云门禁控制器连接并控制所述电控锁。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云门禁系统,所述管理服务器包括管理单元和数据库,

所述管理单元用于管理系统配置参数、管理系统设备、以及下发所述控制指令;

所述数据库用于存储系统中的设备信息、用户身份信息、权限信息、门禁使用记录、报警记录。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云门禁系统,所述云门禁控制器包括:

用于获取门禁使用记录的门禁记录单元、用于设置门禁时限的时段时限表单元、用于发送报警指令的报警输出单元、用于接收外部数据的数据接收单元、用于获取和验证用户的使用权限的权限名单单元、用于根据控制指令对门禁进行布防撤防的布防撤防单元、用于发出开锁指令的开锁输出单元、用于根据控制指令设置多个门锁相互关联的多门互锁单元。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云门禁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探测器、至少一个报警器,所述探测器和报警器连接所述云门禁控制器;

所述云门禁控制器通过所述探测器探测门禁周围的环境信息,并将所述环境信息上传至所述管理服务器;

所述云门禁控制器已布防或检测到非法用户时,驱动所述报警器报警。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云门禁系统,还包括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无线网络连接至所述管理服务器,所述移动终端上安装有用于开关门锁及签到的APP。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云门禁系统,所述身份识别装置通过无线局域网络连接所述云门禁控制器;

所述管理服务器、云门禁控制器、身份识别装置都包括无线发送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

另,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云门禁管理方法,用于管理上述的云门禁系统,包括:

云门禁控制器通过身份识别装置或探测器获取用户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信息判断用户所处区域是否布防;

若所述用户所处区域已布防,则所述云门禁控制器驱动报警器报警,并上报至管理服务器;若所述用户所处区域未布防,则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有开门权限、以及所述开门权限是否在有效期内;

若所述用户不具有所述开门权限或所述开门权限超过有效期,则所述云门禁控制器驱动报警器报警,并上报至所述管理服务器;若所述用户具有所述开门权限且所述开门权限在有效期内,则所述云门禁控制器发送开锁指令至电控锁,所述电控锁打开,同时保存用户信息及开锁记录;

开门后,经过预设时间检测门禁是否关闭;

若经过预设时间后门禁未关闭,则所述云门禁控制器驱动报警器报警,并上报至所述管理服务器。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云门禁管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管理服务器判断是否需要新增所述云门禁控制器;

若需要,则连接并配置所述云门禁控制器,以及配置与所述云门禁控制器连接的身份识别装置、电控锁、探测器、报警器;

所述云门禁控制器进行权限名单下载、时段时限表下载、黑名单下载、记录查询、远程权限下载;

所述管理服务器设置所述云门禁控制器的布防撤防参数、布防区域、布防权限、布防时段;

所述管理服务器通过所述云门禁控制器设置多门互锁,并设置多门互锁参数。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云门禁管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通过移动终端登陆所述管理服务器,选择需要打开的门,并发送开门请求;

所述管理服务器检测所述用户是否具有开门权限以及所述开门权限是否在有效期内;

若所述用户具有开门权限同时所述开门权限在有效期内,则根据所述开门请求开门,同时记录用户信息及开门记录。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云门禁管理方法,所述用户通过移动终端登陆所述管理服务器,包括:

所述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安装的微信服务号登陆所述管理服务器;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通过所述微信服务号进入考勤页面;

启动定位服务获取所述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

选择考勤项目进行考勤,记录考勤时间,并通过考勤页面查看考勤数据。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云门禁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系统包括:管理服务器、至少一个云门禁控制器、至少一个电控锁、至少一个身份识别装置,其中,所述管理服务器用于配置系统参数、下发控制指令、以及存储系统中的设备信息和门禁使用记录;所述云门禁控制器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进行布防撤防、通过所述身份识别装置获取用户身份信息、开关门锁、以及获取并上传门禁使用记录;所述云门禁控制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所述管理服务器,所述身份识别装置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所述云门禁控制器;所述云门禁控制器连接并控制所述电控锁。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通过无线方式连接系统中各个部件,能大量减少布线;同时该系统提供多种布防方式,提高安全性和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通过有线连接的门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云门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云门禁系统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云门禁系统管理方法中添加云门禁控制器的流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云门禁系统管理方法中移动终端控制流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云门禁系统管理方法中通过微信服务号控制流程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云门禁系统管理方法中通过微信服务号考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云门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的,该云门禁系统包括:管理服务器、至少一个云门禁控制器、至少一个电控锁、至少一个身份识别装置、至少一个探测器、至少一个报警器、至少一个移动终端,其中,云门禁控制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管理服务器,身份识别装置通过无线网络连接云门禁控制器,云门禁控制器连接并控制电控锁,探测器和报警器连接云门禁控制器。优选地,云门禁系统包括还包括网络状态检测单元,当管理服务器检测到已连接的云门禁控制器或身份识别装置断开连接或无法传输数据时,管理服务器发出报警信息,并显示报警门禁位置信息,提示管理员进行处理。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云门禁控制器、身份识别装置、电控锁、探测器、报警器、移动终端的个数可根据实际工程需要设计,在此不做具体数量限定。

以下分别对系统各部分的原理和功能进行说明。

管理服务器用于配置系统参数、下发控制指令、以及存储系统中的设备信息和门禁使用记录;优选地,管理服务器包括管理单元和数据库,管理单元用于管理系统配置参数、管理系统设备、以及下发控制指令等;数据库用于存储系统中的设备信息、用户身份信息、权限信息、门禁使用记录、报警记录等。

优选地,系统还包括管理终端,所述管理终端与管理服务器连接,用户通过管理终端对系统各部分进行参数设置、权限设置、布防撤防设置、门锁互联设置、报警信息查看、门禁使用记录查看等。例如,系统中每个门锁的开关状态在管理终端上实时显示,方便管理员查看。

云门禁控制器根据管理服务器下发的控制指令完成布防撤防、通过身份识别装置获取用户身份信息、开关门锁、以及获取并上传门禁使用记录等。身份识别装置即利用用户的身份信息对用户进行辨识,身份识别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摄像装置、IC卡读卡器、近场通信装置、音频识别装置、指纹识别装置等。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或用户携带的身份标志物,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指纹、人脸、掌纹、指静脉、视网膜、声音等,用户携带的身份标志物包括但不限于:IC卡、手机等。可以理解,以上用户的身份信息需要提前在系统中进行注册,成为合法用户。

优选地,云门禁控制器包括:用于获取门禁使用记录的门禁记录单元、用于设置门禁时限的时段时限表单元、用于发送报警指令的报警输出单元、用于接收外部数据的数据接收单元、用于获取和验证用户的使用权限的权限名单单元、用于根据控制指令对门禁进行布防撤防的布防撤防单元、用于发出开锁指令的开锁输出单元、用于根据控制指令设置多个门锁相互关联的多门互锁单元。

对于多门互锁单元,具体的,对于多个门锁相互关联,指的是两个以上的门锁之间具有关联性,这种关联性表现在:设置关联条件,相互关联的门锁需要满足关联条件才能打开。关联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多个门锁同时打开、多个门锁依次打开、多个门锁只能在预设的时间内打开、多个门锁锁定不同的用户同时打开、多个门锁锁定不同的用户依次打开、多个门锁中同时仅能一个门锁打开等。

例如,设置门锁A和门锁B相互关联,关联条件是:门锁A和门锁B需要同时进行开锁才能打开;此时,就需要两个用户同时分别去打开门锁A和门锁B,两个门锁才能打开。又例如,设置门锁A和门锁B相互关联,关联条件是:设置门锁的开锁顺序,在门锁A开启的条件下,门锁B才能打开;此时,就需要用户先打开门锁A,才能打开门锁B。又例如,设置门锁A和门锁B相互关联,关联条件是:门锁A和门锁B仅能有一个门锁打开;此时,当门锁A处于打开状态时,门锁B就无法打开,同理,当门锁B处于打开状态时,门锁A就无法打开。

以上关联条件由管理服务器进行设置,下发控制指令到云门禁控制器的多门互锁单元,多门互锁单元根据控制指令完成多个门锁间的互锁。设置完成后,如果该门锁接收到身份识别装置发送的用户身份信息后,根据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关联条件检测,只有满足关联条件时,才打开对应的门锁。

云门禁控制器通过探测器探测门禁周围的环境信息,并将环境信息上传至管理服务器;

云门禁控制器处于已布防状态或检测到非法用户时,驱动报警器报警,并将报警信息及报警记录上传至管理服务器。

优选地,移动终端通过无线网络连接至管理服务器,移动终端上安装有用于开关门锁及签到的APP(应用程序)。例如,移动终端包括看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安装在手机的APP可以是专用的APP,也可以为微信中的服务号或小程序。另外,考虑到系统的安全性,管理服务器应设置移动终端的权限,仅开放安全要求不高的门禁或功能供用户使用。

可以理解,根据无线连接需求,管理服务器、云门禁控制器、身份识别装置都包括无线发送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云门禁控制器进入系统时,需要与管理服务器预先进行匹配,建立连接,并保存;同理,身份识别装置预先与云门禁控制器进行匹配,建立连接关系,并保存。

优选地,身份识别装置通过无线局域网络连接云门禁控制器,该无线局域网采用独立的局域网无线通信,稳定可靠;并且,由于无线局域网独立性,外部设备无法通过远程接入门禁系统,从物理隔绝上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无线局域网采用WIFI、WLAN、802.11系列、3G、4G等标准等技术,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可以理解,因部分门禁位于室内或地下室,无线信号质量不好,所以应增强无线信号的发射强度,或在无线信号不好的区域设置无线信号增强器或无线信号放大器或无线信号中继器,从而增强无线信号覆盖。

图3是本实用新型云门禁系统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的,该云门禁管理方法用于管理上述的云门禁系统,如上文所述,云门禁系统已经配置完成,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101:云门禁控制器通过身份识别装置或探测器获取用户信息。

具体的,身份识别装置利用用户的身份信息对用户进行辨识,确定用户身份。身份识别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摄像装置、IC卡读卡器、音频识别装置、指纹识别装置等。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或用户携带的身份标志物,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指纹、人脸、掌纹、指静脉、视网膜、声音等,用户携带的身份标志物包括但不限于:IC卡、手机等。可以理解,以上用户的身份信息需要提前在系统中进行注册,成为合法用户。

身份识别装置将获取的用户身份信息上传至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内预存了已注册用户的信息,包括用户身份信息、用户权限信息、以及用户权限的有效时间等。

步骤102:根据用户信息判断用户所处区域是否布防。

具体的,用户信息中包含有用户所处门禁的位置信息或用户所处地点的位置信息,云门禁控制器将用户信息发送至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根据门锁位置信息或用户位置信息判断该区域是否布防。可以理解,管理服务器预先已设置好布防区域,该布防区域存储在管理服务器内,管理服务器利用门禁列表或电子地图即可确定用户是否处于布防区域。

步骤103:若用户所处区域已布防,则云门禁控制器驱动报警器报警,并上报至管理服务器。

具体的,通过比较,当用户所处区域已经布防,则云门禁控制器驱动报警器报警,并上报至管理服务器,结束执行。

步骤104:若用户所处区域未布防,则判断用户是否有开门权限、以及开门权限是否在有效期内。

具体的,管理服务器预先已经设置用户的权限信息和权限有效期。在用户所处区域未布防时,根据用户信息检验该用户是否有开门权限,如果有,进一步判断开门权限是否在有效期内,如果在有效期内,则执行下一步。优选地,若该门锁已设置为多门锁关联,还要检验是否满足关联条件。如果不满足关联条件,则结束;如果满足关联条件,则执行下一步。

步骤105:若用户不具有开门权限或开门权限超过有效期,则云门禁控制器驱动报警器报警,并上报至管理服务器。

具体的,通过上述判断,如果不满足开门权限和/或开门权限超过有效期,则云门禁控制器驱动报警器报警,并上报至管理服务器,同时将该用户标记为非法名单,并保存该非法名单。

步骤106:若用户具有开门权限且开门权限在有效期内,则云门禁控制器发送开锁指令至电控锁,电控锁打开,同时保存用户信息及开锁记录。

步骤107:开门后,经过预设时间检测门禁是否关闭。

具体的,为保证安全,需要在开门经历预设时间后将门关闭,因此在经过预设时间后需检测门禁是否关闭。优选地,可通过以下方式检测门禁是否关闭:通过门磁信号检测门禁是否关闭,或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门禁是否关闭,或通过距离传感器检测门禁是否关闭,或通过图像分析判断门禁是否关闭。

步骤108:若经过预设时间后门禁未关闭,则云门禁控制器驱动报警器报警,并上报至管理服务器。

步骤109:若经过预设时间后门禁关闭,则结束。

图4是本实用新型云门禁系统管理方法中添加云门禁控制器的流程图。

具体的,在系统初始设置或需要添加新的云门禁控制器时,需要将新的云门禁控制器连接并注册到管理服务器。之后,管理员通过管理服务器对云门禁控制器进行配置。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云门禁管理方法中添加云门禁控制器的过程包括:

步骤201:管理服务器判断是否需要新增云门禁控制器。

具体的,在添加新的云门禁控制器时,可通过云门禁控制器向管理服务器发送请求指令,或管理服务器搜索新设备;当检测到新设备后,管理服务器查看入网请求信息,并判断是否需要新增云门禁控制器。

步骤202:若需要,则连接并配置云门禁控制器,以及配置与云门禁控制器连接的身份识别装置、电控锁、探测器、报警器;

具体的,经过判断,若新增的云门禁控制器符合添加条件,则管理服务器允许该云门禁控制器接入系统,成为系统的一部分,并获取该云门禁控制器的所有信息。之后,配置云门禁控制器,以及配置与云门禁控制器连接的身份识别装置、电控锁、探测器、报警器等。

步骤203:云门禁控制器进行参数设置、权限名单下载、时段时限表下载、黑名单下载、记录查询、远程权限下载、远程打开和关闭门锁。

步骤204:管理服务器设置云门禁控制器的布防撤防参数、布防区域、布防权限、布防撤防时段,也可远程布防和撤防。

步骤205:管理服务器通过云门禁控制器设置多门互锁,并设置多门互锁参数。

具体的,对于多门互锁,指的是两个以上的门锁之间具有关联性,这种关联性表现在:设置关联条件,相互关联的门锁需要满足关联条件才能打开。关联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多个门锁同时打开、多个门锁依次打开、多个门锁只能在预设的时间内打开、多个门锁锁定不同的用户同时打开、多个门锁锁定不同的用户依次打开、多个门锁中同时仅能一个门锁打开等。

例如,设置门锁A和门锁B相互关联,关联条件是:门锁A和门锁B需要同时进行开锁才能打开;此时,就需要两个用户同时分别去打开门锁A和门锁B,两个门锁才能打开。又例如,设置门锁A和门锁B相互关联,关联条件是:设置门锁的开锁顺序,在门锁A开启的条件下,门锁B才能打开;此时,就需要用户先打开门锁A,才能打开门锁B。又例如,设置门锁A和门锁B相互关联,关联条件是:门锁A和门锁B仅能有一个门锁打开;此时,当门锁A处于打开状态时,门锁B就无法打开,同理,当门锁B处于打开状态时,门锁A就无法打开。

以上关联条件由管理服务器进行设置,下发控制指令到云门禁控制器的多门互锁单元,多门互锁单元根据控制指令完成多个门锁间的互锁。设置完成后,如果该门锁接收到身份识别装置发送的用户身份信息后,根据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关联条件检测,只有满足关联条件时,才打开对应的门锁。

图5是本实用新型云门禁系统管理方法中移动终端控制流程图。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云门禁系统通过无线方式进行各个部分之间的连接,将现在成熟的移动网络和智能终端应用到云门禁系统中,能实现用户远程接入并部分控制系统,方便用户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云门禁管理方法中移动终端控制流程包括:

步骤301:用户通过移动终端登陆管理服务器,选择需要打开的门,并发送开门请求。

具体的,移动终端需要预先在管理服务器进行注册,成为系统的合法用户。管理服务器设置该移动终端的权限以及权限有效期。当用户需要开关锁时,可通过移动无线网络发送接入管理服务器请求,管理服务器验证移动终端信息,若是已注册合法用户,则允许接入系统。接入系统后,移动终端可选择需要打开的门,发送开门请求。开门请求内包含移动终端信息或用户信息。

步骤302:管理服务器检测用户是否具有开门权限以及开门权限是否在有效期内。

具体的,管理服务器在接收到开门请求后,根据开门请求携带的移动终端信息或用户信息判断是否具有开门权限以及开门权限是否在有效期内。

步骤303:若用户具有开门权限同时开门权限在有效期内,则根据开门请求开门,同时记录用户信息及开门记录。

步骤304:管理服务器通过云门禁控制器设置多门互锁,并设置多门互锁参数。则需要满足关联条件才能开锁。关联门锁的具体设置过程参考上述对多门互锁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地,移动终端上安装有专用APP或者微信中的服务号或微信中的小程序(微信,是腾讯公司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应用程序),微信服务器号和微信小程序具有类似APP的功能,可实现系统接入和实现部分功能,例如,可进行开关锁、签到等服务。优选地,本实施例选用微信服务号进行说明。首先,预先在微信的服务号中进行功能设置,用户在微信中关注该微信服务号(微信公众账号),并注册为合法用户;注册为合法用户后,管理服务器设置用户的使用权限。设置完成后,可通过微型服务号进行开关门以及签到,以下分别进行说明。

图6是本实用新型云门禁系统管理方法中通过微信服务号控制流程图。具体过程包括:

步骤401: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安装的微信服务号登陆管理服务器,选择需要打开的门,并发送开门请求;

步骤402:管理服务器检测用户是否具有开门权限以及开门权限是否在有效期内;

步骤403:若用户具有开门权限同时开门权限在有效期内,则根据开门请求开门,同时记录用户信息及开门记录;

步骤404:管理服务器通过云门禁控制器设置多门互锁,并设置多门互锁参数。具体参考上述对多门互锁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图7是本实用新型云门禁系统管理方法中通过微信服务号考勤流程图。

用户还可以通过APP或微信服务号进行考勤,例如上下班的签到和签退,具体过程包括:

步骤501: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安装的微信服务号登陆管理服务器;

步骤502:用户通过微信服务号进入考勤页面,点击定位;

步骤503:启动定位服务,从地图上获取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

步骤504:选择考勤项目进行考勤,记录考勤时间,并通过考勤页面查看考勤数据。

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通过无线方式连接系统中各个部件,能大量减少布线;同时该系统提供多种布防方式,提高安全性和用户体验。

以上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此实施,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