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能表智能库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80155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能表智能库管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能表仓库管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能表智能库管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电能表仓库,都需要在有库房管理员在场的情况下才能领取电能表,这样的工作状态不利于夜晚抢修用表以及其它时候库房管理人员不在的情况下发生的用表情况。迫切的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电能表智能库管系统来改变这个状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电能表智能库管系统。

本实用新型包括电能表仓库、终端安装框板和智能存取终端,所述电能表仓库设有用于进出电能表的敞口,所述终端安装框板设有智能存取终端安装槽,所述智能存取终端包括机壳、IC卡读取器、基于单片机的主控板、电控仓门、电能表输送机和智能电表抬升机构,所述机壳上设有IC卡读取器安装槽、显示屏安装槽、电控门安装口和连通电控门安装口的电能表通道,所述机壳安装在终端安装框板的智能存取终端安装槽内,所述IC卡读取器的壳体和电控仓门分别安装在机壳的IC卡读取器安装槽和电控门安装口处,所述电能表输送机安装在电能表仓库内,且电能表输送机的出口端位于电能表通道的下方,所述智能电表抬升机构包括升降机构和叉状升降板,所述升降机构通过安装座固定安装在电能表输送机下方,所述叉状升降板固定安装在升降机构的伸缩杆上,所述基于单片机的主控板的信号输入端与IC卡读取器通讯连接,且基于单片机的主控板分别控制电控仓门、电能表输送机和升降机构的开、关。

还有触摸屏,所述触摸屏固定安装在机壳的显示屏安装槽处,并与基于单片机的主控板信号连接。

所述升降机构是电缸。

所述电能表输送机的输送面上设有用于通过叉状升降板的一对开槽。

还有监控系统,所述监控系统的摄像头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终端安装框板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能表智能库管系统,把智能存取终端装入房间内,只留操作窗口和液晶屏突出于墙面,并且通过摄像头监控取表情况,不同的人员通过IC卡取表,不受时间限制,可以实行24小时连续工作,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能表输送机和智能电表抬升机构配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能表输送机和智能电表抬升机构俯视示意图。

图中:1、电能表仓库;2、终端安装框板;3、机壳;3-1、电能表通道;4、IC卡读取器;6、电控仓门;7、电能表输送机;7-1、一对开槽;8、升降机构;9、叉状升降板;10、触摸屏;11、监控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电能表仓库1、终端安装框板2和智能存取终端,所述电能表仓库1设有用于进出电能表的敞口,所述终端安装框板2设有智能存取终端安装槽,所述智能存取终端包括机壳3、IC卡读取器4、基于单片机的主控板、电控仓门6、电能表输送机7和智能电表抬升机构,所述机壳3上设有IC卡读取器安装槽、显示屏安装槽、电控门安装口和连通电控门安装口的电能表通道3-1,所述机壳3安装在终端安装框板2的智能存取终端安装槽内,所述IC卡读取器4的壳体和电控仓门6分别安装在机壳3的IC卡读取器安装槽和电控门安装口处,所述电能表输送机7安装在电能表仓库1内,且电能表输送机7的出口端位于电能表通道3-1的下方,所述智能电表抬升机构包括升降机构8和叉状升降板9,所述升降机构8通过安装座固定安装在电能表输送机7下方,所述叉状升降板9固定安装在升降机构8的伸缩杆上,所述基于单片机的主控板的信号输入端与IC卡读取器4通讯连接,且基于单片机的主控板分别控制电控仓门6、电能表输送机7和升降机构8的开、关。

还有触摸屏10,所述触摸屏10固定安装在机壳3的显示屏安装槽处,并与基于单片机的主控板信号连接。

所述升降机构8是电缸。

所述电能表输送机7的输送面上设有用于通过叉状升降板9的一对开槽7-1。

还有监控系统11,所述监控系统11的摄像头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终端安装框板2上。

工作方式及原理:本实用新型电能表智能库管系统在使用时可以在电能表输送机7的入口端设置机械手,自动往电能表输送机7上添加电能表,工作时,工作人员手拿授权的IC卡靠在IC卡读取器4上,IC卡读取器4识别IC卡信息,如信息识别正确,基于单片机的主控板控制电控仓门6打开,电能表输送机7向前输送一个电能表位置,升降机构8顶升叉状升降板9,叉状升降板9将电能表抬升从电能表通道3-1通过,穿过电控仓门6,工作人员拿走电能表即可,监控系统11的摄像头实时监控智能存取终端。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