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力警示手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95161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扭力警示手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扭力手工具,特别;t涉及一种扭力警示手工具。
背景技术
按,螺固件是用于锁固物件之用,各式机械都依赖其锁固力道支撑本 体的运作,小至手上系的腕表、墙上立的挂钟,其钟表内细微且精密的零 组件就是靠着螺固件锁设,才能精准地正常运作,造就了瑞士人引以为傲
的精细钟表工业;大至奔驰于赛场上的跑车,其引擎外壳、汽缸、离合器 上,都有着螺固件承受着呼啸的轰隆声中强大的引擎转速,稳固的维护着 引擎机体运作,然而,螺固件加诸于机械的锁固力道,绝不可能一概而论,或 是有失精准,若是以锁固引擎的力道施于钟表上,那么钟表内的细小零件 都得损坏,瑞士的骄傲也将成为梦幻泡影;若是以锁固钟表的力道施于引 擎上,那么引擎准在高速运转中解体报废,赛道顿时成了布满跑车残骸的 灾难现场,所以可以了解,螺固件锁固机械的力道需由扭力手工具严格控 制,绝不容有丝毫的偏差。
故现有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第45712号专利"极限扭力起子"、中国 台湾专利证号第M 2 8 6 0 9 2号"可调整式扭力扳手",其技术概略不脱 以下原理手工具握持部中设置一用于具有上齿块与下齿块相啮合而成的 卡掣件,借该卡掣件迫紧或松离于弹性件,利用压缩该弹性件簧距所产生 的张力设定手工具扳动扭力的大小,如此手工具便可依照欲锁固机械结构 强度需求的差异,设定扭力扳锁螺固件以提供适当的锁固力道,然而,现有 技术虽然具有可调整扭力的特点,但经本发明的发明人深入分析后发现,现 有的结构设计仍有着下列缺失
1.现有扭力手工具本是利用上齿块与下齿块跳位空转的设计,当扳 动达到扭力的上限,扳动头会因齿块跳位影响使扳动头略为偏转,故一般 大都由扳动头偏转或卡掣件跳位产生的些微震动判断扭力已到达默认值而 停止操作,但由于偏转与震动的情况并不明显,而且工作者多带有手套维 护工作安全,或者刚好身处照明较差的施作环境,在手部触感不敏锐与视 线不佳的影响,时常发生无法察觉扭力手工具已达到扭力上限,仍继续施 力操作,造成该卡掣件的上齿块与下齿块持续跳位空转,并连续碰击迫抵 于上的弹性件,若长期重复这样的情形,则上齿块与下齿块间的齿紋容易 因跳位转动而磨损,或者是弹性件久经碰击而于产生偏移现象,当此二控制扭力值的结构在配合组设上出现损伤脱误的问题时,则会造成扭力值设定 的误差,严重影响扳锁螺固件力道的精确性。
2.虽然现有扭力手工具有具声响式讯号者,是利用一响轮于扭力达
到设定上限,卡掣件开始空转时发出声响以提出警讯,但是此种结构设计 并无法因应各种施作环境的限制,举例来说,在充满金属材料削切啸音、钢 板碰撞组装轰鸣的汽车装修厂中,扭力手工具那细小的警讯声响便有如蚊 蚋叫般难以令人注意,更无法达到提醒的效果。 '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扭力手工具仍有着不具扭力警示功效,易导致 本体结构损坏的严重缺失,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 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 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 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扭力警示 手工具,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扭力手工具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 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 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扭力警示手工具,能够改进一般现 有的扭力手工具,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 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扭力手工具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 新型结构的扭力警示手工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改善现有扭力手 工具不具扭力警示功效,易导致本体结构损坏的严重缺失,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 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扭力警示手工具,其本体是包括一驱动部、 一握持部以及
一扭力警示单元,其中该驱动部一端是设置一卡掣件,该驱动部是套设 一弹性件于卡掣件上;该握持部内部设置一容置槽,该容置槽可容置驱动 部的卡掣件与弹性件,且该握持部表面设置一穿孔;该扭力警示单元是包括 一感应开关与警示件,该感应开关是设置于握持部容置槽上,该警示件则设 置于握持部的穿孔中,该感应开关与警示件间具电路相连通,该感应开关受 卡掣件碰触时可开启警示件发出闪光。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可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 步实现。
前述的扭力警示手工具,其中所述的本体可为一扭力起子或扭力扳手。 前述的扭力警示手工具,其中所述的卡掣件是包括一上齿块以及一下 齿块,该上齿块与下齿块皆具有跳位转动的功能。前述的扭力警示手工具,其中所述的握持部上可设置一闭合部,借该闭
合部封设握持部的容置槽。
前述的扭力警示手工具,其中所述的警示件为一发光二极管或灯泡。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经由以上可知,为
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扭力警示手工具,其本体是包括一驱
动部、 一握持部以及一扭力警示单元,其中
该驱动部一端形成一卡掣件,该卡掣件是由一上齿块与一下齿块相啮 合而成,该上齿块与下齿块两者皆具有双向跳位转动功能,又该驱动部是 套设一弹性件于卡掣件上;
该握持部剖设一容置槽,该容置槽可容置驱动部的卡掣件与弹性件以 及扭力警示单元,该握持部表面设置一穿孔,并于该握持部开口封设一闭
合部;
该扭力警示单元是包括一感应开关与一警示件,该感应开关与警示件 之间具有电路连通关系,该感应开关是设置于握持部的容置槽,该警示件 则设置于握持部的穿孔中;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扭力警示手工具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 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于当扭力手工具扳动力道达到扭力默认值的上 限时,卡掣件的上齿块与下齿块脱离啮合状态,进而产生跳位转动,当上齿 块向上跳位时,则会碰触感应开关,而感应开关便开启与警示件的电路连 通关系,故警示件便可闪出具有警告效果的光芒,故能提醒工作者停止扳 动扭力手工具,避免强行扳转扭力手工具造成内部结构损坏,或者不当锁 设螺固件的问 生。
综上所述,本发明旨在揭示一种扭力警示手工具,其本体是包括一驱 动部、 一握持部以及一扭力警示单元,其中:该驱动部一端形成一""i^掣件,该卡 掣件是由具有双向跳位转动功能的上齿块与下齿块相啮合而成,该卡掣件上 是套设有一弹性件;该握持部剖设一容置槽,该容置槽可卡掣件、弹性件以及 扭力警示单元,该握持部表面设置一穿孔,并于该握持部开口封设一闭合 部;该扭力警示单元是包括一感应开关与一警示件,两者之间具有电路连 通关系,该感应开关是设置于握持部的容置槽,该警示件则设置于握持部 的穿孔中;当扭力手工具扳动力道达到扭力默认值的上限时,上齿块与下 齿块便会产生跳位转动,当上齿块向上跳位时,则会碰触感应开关,而感 应开关便与警示件的电路连通开启扭力警示单元,提醒工作者停止扳动扭 力手工具,避免强行扳转扭力手工具造成内部结构损坏,或者不当锁设螺 固件的问题发生。本发明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装置结 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扭力手工具具有增进的突出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并 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 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 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 细i兌明io下。


图1为本发明扭力
图2为本发明扭力 图3为本发明扭力 图4为本发明扭力 图5为本发明第二 图6为本发明第二 1 :本体
1 l:卡掣件 112:下齿块
2 0:握持部 2 2 :穿孔
2 4:盖体
3 1 :感应开关 3 3 :电池
警示手工具的外观立体分解图。 警示手工具的外观立体图。 警示手工具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警示手工具的操作状态剖面示意图。
实施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实施例的操作状态剖面示意图。 1 0:驱动部 1 1 l:上齿块
1 2 :弹性件
2 1 :容置槽
2 3 :闭合部
3 0:扭力警示单元 3 2 :警示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 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扭力警示手工具其具 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扭力警示手工具,本申请案所采用的实施例是以扭 力起子为蓝本,关于详细组件与结构,请参阅图l与图2所示,其本体l 是包括一驱动部l 0、 一握持部2 0以及一扭力警示单元3 0,其中
该驱动部10 —端为起子头,并在驱动部1 0末端形成一卡掣件1 l,该 卡掣件l l是由一上齿块l 1 l与一下齿块l 1 2相啮合而成,该上齿块 1 1 l与下齿块l 1 2两者皆具有双向跳位转动功能,又该驱动部l 0是 套设一弹性件1 2于卡掣件1 1上;
该握持部2 O是在扳动作业时盈握施力之用,其与驱动部1 0相接处 剖设一容置槽2 1 ,该容置槽2 1可容置驱动部1 0的卡掣件1 1与弹性件l 2以及扭力警示单元3 0,该握持部2 0表面设置一可连通容置槽2 l的穿孔2 2,并于该握持部2 0开口封设一关闭容置槽2 l的闭合部2 3,借该闭合部2 3与卡掣件1 l对弹性件l 2的迫抵作用达到扭力调整
的效果,该握持部2 0表面另设置有一盖体2 4;
该扭力警示单元3 0是包括一感应开关3 1、 一警示件3 2与一电池 3 3,该感应开关3 l与警示件3 2之间具有电路相连通,并借由电池3 3
提供两者电力来源,该感应开关3 l是设置于握持部2 0的容置槽2 l,并
且位于于卡掣件l l的上齿块l 1 l一侧,该警示件3 2为一灯泡或者发 光二极管,该警示件3 2设置于握持部2 0的穿孔2 2中,该电池3 3则 容设于握持部2 0内,该电池3 3表面是以盖体2 4覆盖;
关于本发明的结构功效,请参阅图3与图4所示,扭力起子在调整弹 性件l 2簧距至一扭力默认值后,便可用于扳锁螺固件,当螺固件的锁固 力道达到扭力默认值的上限时,弹性件l 2将会解除对卡掣件1 l的迫抵 状态,使得卡掣件l l的上齿块l 1 l不再与下齿块l 1 2啮合,进而产 生跳位转动的现象,当上齿块l 1 l向上跳位时,则会碰触设置于上齿^ 11l上方的感应开关31,而感应开关31受到触及便会串起与警示件 3 2的电路连通关系,故警示件3 2便可闪出具有警告效果的光芒提醒工 作者扭力手工具已达到扭力默认值,且由于上齿块l 1 l与下齿块l 1 2 的齿紋不断交互跳位转动,上齿块l 1 1将重复^5並触感应开关3 l,感应开 关3 1与警示件3 2的连通电路便会断续状连通,而警示件3 2便呈现乎 明乎暗的闪烁状态,即便工作者因手套保护而手感较差不容易察觉跳位震 动,或者身处视线不佳、杂音丛生的施作环境中,扭力手工具的警示效果 仍然十分醒目,完全不可能忽略,故能杜勉强迫扳转扭力手工具造成内部 结构损坏,或者不当锁设螺固件的问题发生。
请参阅图5与图6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其为可与套筒组设 的起子类工具,其中组件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者,谅此不再赘述,以下仅就 相异处加以说明
该本体1是将警示件3 2设于握持部2 O的邻近顶端的两侧,如此警 示件3 2灯号不会在本体操作中被工作者手掌挡住,使得警示件3 2警讯 辨识效果能更为明显,同时并将盖体2 4设置于握持部2 O末端,使得更 换电池3 3时更为顺手便利;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 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 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 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 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 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扭力警示手工具,其特征在于其本体是包括一驱动部、一握持部以及一扭力警示单元,其中该驱动部一端是设置一卡掣件,该驱动部是套设一弹性件于卡掣件上;该握持部内部设置一容置槽,该容置槽可容置驱动部的卡掣件与弹性件,且该握持部表面设置一穿孔;该扭力警示单元是包括一感应开关与警示件,该感应开关是设置于握持部容置槽上,该警示件则设置于握持部的穿孔中,该感应开关与警示件间具电路相连通,该感应开关受卡掣件碰触时可开启警示件发出闪光。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力警示手工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本体 可为一扭力起子或扭力扳手。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扭力警示手工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卡掣件 是包括一上齿块以及一下齿块,该上齿块与下齿块皆具有跳位转动的功能。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扭力警示手工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握持部 上可设置一 闭合部,借该闭合部封设握持部的容置槽。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扭力警示手工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警示件 为一发光二极管或灯泡。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扭力警示手工具,其本体是包括一驱动部、一握持部以及一扭力警示单元,其中该驱动部一端是设置一卡掣件,该驱动部是套设一弹性件于卡掣件上;该握持部剖设一容置槽,该容置槽可容置驱动部的卡掣件与弹性件,且该握持部表面设置一穿孔;该扭力警示单元是包括一感应开关与警示件,该感应开关是设置于握持部容置槽上,该警示件则设置于握持部的穿孔中,该感应开关与警示件间具电路相连通,该感应开关受卡掣件碰触时可开启警示件发出闪光。当扭力手工具扳动力道达到扭力默认值的上限时,警示件便可闪出具有警告效果的光芒,避免强行扳转扭力手工具造成内部结构损坏,或者不当锁设螺固件的问题发生。
文档编号G08B5/22GK101306526SQ20071010795
公开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8日
发明者谢智庆 申请人:谢智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