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交流烟感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5990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内交流烟感器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室内交流烟感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消防意识的不断提高,交流烟感器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现有中,对于交流烟感器的安装一般都是通过螺栓紧固于墙体上并通过与墙体内的外接线路连接实现供电工作,然而通过螺栓紧固的安装方式过程较为繁琐且花费时间较长,当交流烟感器出现故障需要检修维护时也不易拆卸,同时,在维修拆卸过程中,由于外接线路暴露在外界,极易诱发触电事故,给检修维护时的安全性造成威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室内交流烟感器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室内交流烟感器装置,包括顶座以及与所述顶座配合连接的接合部,所述顶座内设有容腔,所述容腔内设有导杆,所述导杆顶端面与所述容腔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杆前端面上下延展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设有螺形杆,所述螺形杆顶端与电动机连接,所述螺形杆上螺形纹配合连接有转向块,所述导杆外侧滑移连接有滑移块,所述转向块与所述滑移块固定连接,所述滑移块两侧均设有第一斜切块,所述第一斜切块内侧的所述滑移块内对应设有锁定槽,每个所述锁定槽内均对应设有向上延展设置的夹持杆,所述夹持杆内侧顶部设有穿入所述锁定槽内的夹持块,所述夹持杆疏远所述锁定槽一侧设有向上延展并穿过所述滑移块内顶壁的插进槽,所述插进槽对应的所述容腔内顶部设有插进杆,所述容腔底部两侧内壁对应设有第二斜切块,所述接合部底端面固定设有烟感器,所述接合部顶部设有接合轴杆,所述接合轴杆内设有与所述导杆滑移配合连接的滑移槽,所述接合轴杆顶端面两侧对应设有与所述锁定槽配合连接的锁柱,每个所述锁柱外壁上周向设有圆槽,所述顶座的顶端面四个角上同时设有吸盘,所述吸盘用以固定所述顶座,所述顶座顶端面中心处设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用以外接电源线的穿入,所述外接电源线穿入后与所述接电孔电性连接,所述顶座与所述接合部之间设置有紧闭部件,所述紧闭部件包括紧闭槽以及与所述紧闭槽接合的紧闭条。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紧闭槽设置在所述顶座的底部端面上且位于所述容腔的开口外部处,所述紧闭条设置在所述接合部的顶部端面上且位于所述接合轴杆的外部处,所述紧闭条与所述紧闭槽相对设置,所述紧闭条与所述紧闭槽接合能起紧闭作用。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电动机设于所述顶座内且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插进杆的大小与所述插进槽的大小同等以及所述锁定槽的大小与所述锁柱的大小同等。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导杆底端面设有导移部。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插进杆与所述导杆之间的所述容腔内顶壁设有接电孔,所述接电孔对应的所述滑移块顶端面设有第一插片,所述滑移块疏远所述第一插片一侧设有插片孔,所述锁柱与所述滑移槽之间的所述接合轴杆顶端面设有与所述插片孔配合连接的第二插片,所述第一插片与所述插片孔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插片与所述烟感器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夹持杆底部与所述滑移块固定连接,所述夹持杆顶部为可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导杆前端面上下延展设通槽,通槽内设螺形杆,螺形杆顶端与电动机连接,螺形杆上螺形纹配合连接转向块,导杆外侧滑移连接滑移块,转向块与滑移块固定连接,从而实现自动控制供电插接,提高插接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2.通过滑移块两侧均设第一斜切块,第一斜切块内侧的滑移块内对应设锁定槽,每个锁定槽内均对应设向上延展设置的夹持杆,夹持杆内侧顶部设穿入所述锁定槽内的夹持块,从而实现快速卡接固定,简化安装步骤,提高安装速度,夹持杆疏远锁定槽一侧设向上延展并穿过滑移块内顶壁的插进槽,插进槽对应的容腔内顶部设插进杆,从而提高安装完成后的牢固性。

3.通过插进杆与所述导杆之间的容腔内顶壁设接电孔,接电孔对应的滑移块顶端面设第一插片,滑移块疏远第一插片一侧设插片孔,锁柱与滑移槽之间的接合轴杆顶端面设用以与插片孔配合连接的第二插片,第一插片与插片孔之间电性连接,第二插片与烟感器电性连接,从而实现接电孔的隔断分离,防止人员意外触碰造成触电事故发生。

4.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便捷,稳固性高,安全性高,能快速安装和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室内交流烟感器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导杆与滑移块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锁柱与锁定槽配合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滑移块向上移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室内交流烟感器装置安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顶座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室内交流烟感器装置,包括顶座7以及与所述顶座7配合连接的接合部8,所述顶座7内设有容腔71,所述容腔71内设有导杆72,所述导杆72顶端面与所述容腔71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杆72前端面上下延展设有通槽722,所述通槽722内设有螺形杆723,所述螺形杆723顶端与电动机724连接,所述螺形杆723上螺形纹配合连接有转向块734,所述导杆72外侧滑移连接有滑移块73,所述转向块734与所述滑移块73固定连接,所述滑移块73两侧均设有第一斜切块735,所述第一斜切块735内侧的所述滑移块73内对应设有锁定槽731,每个所述锁定槽731内均对应设有向上延展设置的夹持杆733,所述夹持杆733内侧顶部设有穿入所述锁定槽731内的夹持块7331,所述夹持杆733疏远所述锁定槽731一侧设有向上延展并穿过所述滑移块73内顶壁的插进槽732,所述插进槽732对应的所述容腔71内顶部设有插进杆74,所述容腔71底部两侧内壁对应设有第二斜切块75,所述接合部8底端面固定设有烟感器82,所述接合部8顶部设有接合轴杆81,所述接合轴杆81内设有与所述导杆72滑移配合连接的滑移槽83,所述接合轴杆81顶端面两侧对应设有与所述锁定槽731配合连接的锁柱84,每个所述锁柱84外壁上周向设有圆槽85,所述顶座7的顶端面四个角上同时设有吸盘700,所述吸盘700用以固定所述顶座7,所述顶座7顶端面中心处设有穿线孔701,所述穿线孔701用以外接电源线的穿入,所述外接电源线穿入后与所述接电孔76电性连接,所述顶座7与所述接合部8之间设置有紧闭部件,所述紧闭部件包括紧闭槽502以及与所述紧闭槽502接合的紧闭条501。

其中,所述紧闭槽502设置在所述顶座7的底部端面上且位于所述容腔71的开口外部处,所述紧闭条501设置在所述接合部8的顶部端面上且位于所述接合轴杆81的外部处,所述紧闭条501与所述紧闭槽502相对设置,所述紧闭条501与所述紧闭槽502接合能起紧闭作用。

其中,所述电动机724设于所述顶座7内且固定连接,从而提高电动机724运行稳定性。

其中,所述插进杆74的大小与所述插进槽732的大小同等以及所述锁定槽731的大小与所述锁柱84的大小同等,从而提高连接的稳固性。

其中,所述导杆72底端面设有导移部721,从而提高插接准确性。

其中,所述插进杆74与所述导杆72之间的所述容腔71内顶壁设有接电孔76,所述接电孔76对应的所述滑移块73顶端面设有第一插片736,所述滑移块73疏远所述第一插片736一侧设有插片孔737,所述锁柱84与所述滑移槽83之间的所述接合轴杆81顶端面设有与所述插片孔737配合连接的第二插片86,所述第一插片86与所述插片孔737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插片86与所述烟感器82电性连接,从而实现接电孔的隔断分离,防止人员意外触碰造成触电事故发生。

其中,所述夹持杆733底部与所述滑移块73固定连接,所述夹持杆733顶部为可动连接,从而实现自动卡接。

初始状态时,滑移块73位于容腔71的最底部位置,此时,滑移块73底端面与顶座7的底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同时,第一斜切块735的底部斜面与第二斜切块75的顶部斜面相抵接,此时,转向块734位于通槽722的最底部。

在需要安装使用时,首先将接合部8移动到顶座7的下方,使接合部8顶部的接合轴杆81与容腔71底部处于对应位置,同时,使锁柱84与锁定槽731处于对应位置以及第一插片86与插片孔737处于对应位置,然后向上推动接合部8,逐渐使锁柱84插入锁定槽731,直至如图3所示锁柱84顶端部与夹持块7331顶压滑移,由于夹持杆733顶部为可动连接,从而使得夹持杆733顶端向插进槽732内移动,此时,夹持块7331与锁柱84外壁表面滑移配合连接,同时,导杆72通过导移部721的定位导向后滑入滑移槽83内,第二插片86顶端部插入插片孔737内,继续推动接合部8,使锁柱84顶端面与锁定槽731内顶壁相抵接,同时,第二插片86完全插入插片孔737内,且接合轴杆81顶端面与滑移块73底端面相抵接,同时,夹持块7331滑入圆槽85内,并使夹持杆733顶端部移出插进槽732,此时,松开双手,然后控制电动机724带动螺形杆723转动,并由螺形杆723带动转向块734以及与转向块734固定连接的滑移块73向上移动如图4所示,直至滑移块73内的插进槽732移动到插进杆74处时,此时,插进杆74逐渐插入插进槽732内,直至如图5所示,插进杆74底端面与插进槽732底端面相抵接,此时,滑移块73顶端面与容腔71内顶壁相抵接,同时,第一插片736完全插入接电孔76内,导移部721与滑移槽83内底壁相抵接,此时,顶座7与接合部8连接完成,烟感器82连电工作,最后控制电动机724停止转动即可,在第一插片736完全插入接电孔76内,导移部721与滑移槽83内底壁相抵接时,紧闭条501也完全插入紧闭槽502中接合以起到紧闭的作用,增加了顶座7与接合部8之间连接完成后的紧闭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导杆前端面上下延展设通槽,通槽内设螺形杆,螺形杆顶端与电动机连接,螺形杆上螺形纹配合连接转向块,导杆外侧滑移连接滑移块,转向块与滑移块固定连接,从而实现自动控制供电插接,提高插接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2.通过滑移块两侧均设第一斜切块,第一斜切块内侧的滑移块内对应设锁定槽,每个锁定槽内均对应设向上延展设置的夹持杆,夹持杆内侧顶部设穿入所述锁定槽内的夹持块,从而实现快速卡接固定,简化安装步骤,提高安装速度,夹持杆疏远锁定槽一侧设向上延展并穿过滑移块内顶壁的插进槽,插进槽对应的容腔内顶部设插进杆,从而提高安装完成后的牢固性。

3.通过插进杆与所述导杆之间的容腔内顶壁设接电孔,接电孔对应的滑移块顶端面设第一插片,滑移块疏远第一插片一侧设插片孔,锁柱与滑移槽之间的接合轴杆顶端面设用以与插片孔配合连接的第二插片,第一插片与插片孔之间电性连接,第二插片与烟感器电性连接,从而实现接电孔的隔断分离,防止人员意外触碰造成触电事故发生。

4.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便捷,稳固性高,安全性高,能快速安装和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