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21456发布日期:2018-07-25 00:51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背景技术:
:在一些交通流量不确定的道路,以及一些容易拥堵的小路,往往缺乏完善的交通信号灯、监控等设施,出现拥堵等情况时需要交警携带移动交通灯等设备去人工指挥处理,不仅工作强度增大,而且因为情况出现的不确定,也难以及时到达。现有技术也公开记载了多种交通机器人,可以智能判断交通状况,替代交警进行疏导指挥。但是,这些机器人设备的高度体积有限,布置在设备上的交通灯高度不够,人们不易观察到,大大影响了引导指示效果。同样,布置在机器人上的监控摄像头安装高度也有限,拍摄的范围小,角度不合理,影响机器人对交通信息的收集,也无法及时准确判断交通违法行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构造合理,发出的交通指示信号易观察的智能交通机器人。

本发明包括设备主体,在设备主体内设有智能总控系统、定位导航系统、监控拍摄系统和远程控制系统,并设有充电动力电池,在设备主体下方布置有动力自行装置,在设备主体上竖直设置有升降杆,全景摄像头和交通信号灯位于升降杆上,且升降杆为多节伸缩气缸结构,并配置有对应的驱动气泵。

进一步的,升降杆的最高升降高度不低于4米,提供的高度比较充分,基本不可能被遮挡。

本发明将交通信号灯和全景摄像头布置在升降杆上,在升起高度后各个方向都容易观察到,交通引导指示效果明显,对周围交通信息的自动采集顺畅无妨碍,能及时准确判断交通违法行为。而且,本发明的机器人智能化程度高,可应对多种复杂的交通状况,并可以和交通指挥中心实时远程联系,在现场能够自主规划路线,自行移动,方便的替代交警执勤。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主示意图。

图2是升降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升起状态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的系统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在设备主体1内设有智能总控系统、定位导航系统、监控拍摄系统和远程控制系统,并设有充电动力电池4,在设备主体1下方布置有动力自行装置2,本实施例中采用轮式装置,根据需要也可以使用履带式装置。在设备主体1上竖直设置有升降杆3,全景摄像头5和交通信号灯6位于升降杆3上,且升降杆3为多节伸缩气缸结构,并配置有对应的驱动气泵7。

在驱动气泵7工作时,多节伸缩气缸结构的升降杆3可以迅速平稳的伸缩升降,一般最高升降高度不低于4米,这样的高度使交通信号灯6在各个方向都容易观察到,全景摄像头5对周围的拍摄也较广。

设备主体1中的智能总控系统是控制中枢,根据接收采集的各种参数信息,进行智能判断处理。例如,按照路口交通流量的变化,自动调节交通信号灯6的时间。远程控制系统可以和交通指挥中心实时远程联系,不仅传输现场情况,必要时人员可以接管进行远程人工操作指令。监控拍摄系统不仅包括全景摄像头5,一般还具有超声波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等,可以对车辆、行人进行识别统计,并拍摄违章现场。定位导航系统不仅对本身位置定位,还可以路径判断后自主规划路线,自行移动。如果附近配备有充电桩,在低电量时还可自行到达充电桩对充电动力电池4自动充电。

本实施例在设备主体1中还设有人机交互系统,显示屏8安装在设备主体1的表面作为人机交互界面,而且还能增设语音播报装置,这样机器人可以作为自助交通咨询终端,提供现场答疑、查询等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