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口交通安全提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01596发布日期:2019-08-09 23:57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路口交通安全提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指示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路口交通安全提示方法。



背景技术:

路口是交通事故多发地点,在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以及行人通过交通路口时,经常会因为预判失误或精力不集中等原因发生闯红灯现象,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并且现有路口设施并不能对车辆和行人进行主动提醒,在一些主干道路,人流量大的时间段还需要多名交警和协管人员进行现场指挥,耗费很大的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口交通安全提示方法,预测车辆和行人是否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通过主动给予车辆和行人提示信息,减少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尽量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也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路口交通安全提示方法,包括信息采集模块、视觉分析模块、跟踪定位模块、以及主动提示模块,由摄像机采集路口红灯的实时指示信息、以及车辆和行人的实时目标信息;视觉分析模块对采集的信息进行目标提取和分析处理,预判目标是否有违规迹象;跟踪定位模块对预判有违规迹象的车辆和行人进行跟踪定位,确定目标对象的某一固定区域;主动提示模块接收目标对象固定区域位置,触发激光机控制器向目标对象发送提示信息,提示目标对象及时刹车或止步。

所述的摄像机信息采集范围以红灯亮起前的最后5秒和停止线为约束,采集信息包括距停止线30—50米内车辆的行驶速度、距停止线距离和车辆有无刹车行为,当车辆行驶速度大于一定值且无减速迹象(或者行人越过停止线)时,预测到目标对象可能会陷入两难区域,存在安全隐患。

所述的摄像机和激光机可配套安装在现有红绿灯杆件上,并根据车道多少设置相应配套装置。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提出了一种路口交通安全提示方法,判断通过路口的车辆或行人是否有违反交通规则的迹象,若有则主动给出提示信息,提示驾驶员和行人停在安全区域,避免越过停止线陷入两难区域,减少安全隐患;同时,也可以减轻交警和协管人员的工作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交通安全提示方法的示意图;

图中:1、信息采集模块;2、视觉分析模块;3、跟踪定位模块;4、主动提示模块;101、实时指示信息;102、实时目标信息;201、目标提取;202、分析处理;301、固定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例中的附图,对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一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口交通安全提示方法,该方法包括:信息采集模块(1)、视觉分析模块(2)、跟踪定位模块(3)、以及主动提示模块(4):

所述的信息采集模块(1)指摄像机采集路口红灯的实时指示信息(101)、以及车辆和行人的实时目标信息(102),信息采集范围以红灯亮起前的最后5秒和停止线为约束,获取红灯亮起前倒计时5秒内距停止线30—50米内车辆的行驶信息,以及距停止线10米内行人的运动信息。

所述视觉分析模块(2)对采集的信息进行目标提取(201)和分析处理(202),提取车辆驾驶员和行人目标,获取车辆的行驶速度、距停止线距离和车辆有无刹车行为,当车辆行驶速度大于一定阈值且无减速迹象(或行人越过停止线)时,预判目标对象有违规迹象,可能会陷入两难区域,存在安全隐患。

所述跟踪定位模块(3)对预判有违规迹象的车辆和行人目标进行跟踪定位,确定目标对象的某一固定区域(301),该区域是车辆驾驶员和行人明显可见的区域(例:目标对象视野正前方),并把该区域坐标传输至激光机控制器。

所述的主动提示模块(4)指触发激光机控制器,激光机向定位区域坐标方向频闪两次,对目标对象发出主动提示,提醒车辆及时刹车、行人远离危险区,避免车辆和行人在路口处陷入两难区域,主动减少安全隐患。

所述的摄像机和激光机可配套安装在现有红绿灯杆件上,并且可以根据车道多少设置相应配套装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口交通安全提示方法,该方法包括:信息采集模块、视觉分析模块、跟踪定位模块、以及主动提示模块,由摄像机采集路口红灯的实时指示信息、以及车辆和行人的实时目标信息;视觉分析模块对采集的信息进行目标提取和分析处理,预判目标是否有违规迹象;跟踪定位模块对预判有违规迹象的车辆和行人进行跟踪定位,确定目标对象的某一固定区域;主动提示模块接收目标对象固定区域坐标,触发激光机控制器向目标对象发送提示信息,提示目标对象及时刹车或止步。本发明解决了车辆或行人在通过红绿灯路口时无意违反交通规则的问题,主动提示驾驶员和行人停在安全区域,避免越过停止线陷入两难区域,造成交通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杨先海;杨伟姣;代瑞恒;陈晓虎;孙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6.12
技术公布日:2019.08.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