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监控装置及防盗监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90239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盗监控装置及防盗监控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盗报警装置及其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在活动门被非正常打开时进行防盗监控的防盗报警装置及其防盗监控设备。
常规的防盗监控装置通常采用微波监控器、红外线监控器和超声波监控器,当活动门处于打开的情况下,使用者必须时时不忘关闭与它们各自相配套的主控器,或解除由这些监控器与各自的主控器部分做成一体的防盗报警器的报警状态,否则将产生误报警。此外,由于这些防盗监控装置是以活动物(例如人物、动物或者其它动态物体)作为监控对象,并且,这些防盗监控装置的监测范围因其工作原理而受到限制,因此存在着报警不准确(即漏报警和误报警)的隐患。
发表在《电气时代》、1997年第8期第9页的“磁控式防盗报警器”一文中公开了一种由永久磁铁控制的具有开路和短路声光双重报警功能的磁控式防盗报警器。这种防盗监控器的核心部件是双运算放大器,正常时,报警器的干簧管靠近永远磁铁,其触点吸合,处于闭合状态。当永久磁铁离开干簧管时,干簧管因失磁而其触点迅速断开,或引出线被剪断时,报警器的开路报警回路接通,开路报警指示灯亮,扬声器发出报警声。当引出线被短路时,短路报警回路接通,短路报警指示灯亮,扬声器发出报警声。由于磁控式防盗报警器以磁性开关受制于永久磁铁为基本原理,因此当入侵者采用磁性更强的磁铁作用于已设定的磁性开关时,就存在着磁性开关易失效的隐患。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防盗监控装置的磁性开关易失效的缺陷并提高报警可靠性的防盗监控装置及其设备。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盗监控装置,其包括电源,用于向防盗监控装置提供工作电压;监控控制电路,由设有第一弹性键的第一自动复位开关和第一电容器组成,第一自动复位开关具有两个常闭点、两个常开点及两个公共点,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端与第一自动复位开关的第一公共点连接,而第一电容器的第二端接地,第一自动复位开关的第二公共点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第一自动复位开关的两个常开点相连;滤波电路,用于抑制来自监控控制电路的随机信号及外界噪声等干扰信号,滤波电路的滤波电容器的容量小于第一电容器的容量;电子开关电路,其电源控制端与第一自动复位开关的第一常闭点相连,输入控制端与第一自动复位开关的第二常闭点相连,用于当第一弹性键释放时,在经滤波电路滤波后的第一电容器的放电电压的控制下导通,以输出开关电压;编码集成电路,用于在开关电压的控制下,采用随机码和密匙算法产生组合密码,并将密码转换成脉宽调制信号而输出调制信号;信号发送电路,采用高频振荡电路将来自编码集成电路的调制信号转换成高频报警控制信号,并发射报警控制信号;第三弹性键及底座,第三弹性键的弹力大于第一弹性键的弹力的第三弹性键,用于装设在防盗门的门框上,第三弹性键顶紧第一弹性键,其中,当防盗监控装置处于监控状态时,第一弹性键被压紧,第一自动复位开关的常开点与公共点接通,第一自动复位开关的第一和第二常闭点断开,使电子开关电路断路,从而不向编码集成电路提供开关电压;而当在监控状态下第一弹性键被释放时,第一电容器向电子开关电路放电,导致电子开关电路导通,以触发信号发送电路发射报警控制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该防盗监控装置还包括装置警戒控制电路,由设有第二弹性键的第二自动复位开关和第二电容器组成,第二自动复位开关具有两个常闭点、两个常开点及两个公共点,第二电容器的第一端与第二自动复位开关的第二公共点连接,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端接地,第二自动复位开关的第一常闭点与第一自动复位开关的第二常闭点相连,第二自动复位开关的第二常闭点与第一自动复位开关的第一常闭点相连,第二自动复位开关的第一公共点与第一自动复位开关的第二公共点相连,第二自动复位开关的两个常开点相连;配垫底座,配垫底座作为第二弹性键的底座与第三弹性键的底座的高度匹配,使在监控状态下,第一及第二弹性键皆被压紧,其中,当防盗监控装置一直处于监控状态时,第二弹性键被压紧,第二自动复位开关的常开点与公共点接通,第二自动复位开关的第一和第二常闭点断开,使电子开关电路断路,从而不向编码集成电路提供开关电压;当在监控状态下防盗监控装置被拆卸时,第二电容器向电子开关电路放电,导致电子开关电路导通,以触发信号发送电路发射报警控制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上述监控控制电路还可以由设有第一弹性键的第一自动复位开关和第一电容器组成,第一自动复位开关具有一常闭点、一常开点及一公共点,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端与第一自动复位开关的公共点连接,而第一电容器的第二端接地,第一自动复位开关的常开点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其中,当防盗监控装置处于监控状态时,第一弹性键被压紧,第一自动复位开关的常开点与公共点接通,第一自动复位开关的常闭点断开,使电子开关电路断路,从而不向编码集成电路提供开关电压;当在监控状态下第一弹性键被释放时,第一电容器向电子开关电路放电,导致电子开关电路导通,以触发信号发送电路发射报警控制信号。
此外,上述的装置警戒控制电路也由设有第二弹性键的第二自动复位开关和第二电容器组成,第二自动复位开关具有一常闭点、一常开点及一公共点,第二电容器的第一端与第二自动复位开关的公共点连接,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端接地,第二自动复位开关的常闭点与第一自动复位开关的常闭点相连,第二自动复位开关的常开点与第一自动复位开关的常开点相连,其中,当防盗监控装置一直处于监控状态时,第二弹性键被压紧,第二自动复位开关的常开点与公共点接通,第二自动复位开关的常闭点断开,使电子开关电路断路,从而不向编码集成电路提供开关电压;当在监控状态下防盗监控装置被拆卸时,第二电容器向电子开关电路放电,导致电子开关电路导通,以触发信号发送电路发射报警控制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上述第三方面中的防盗监控装置中的电子开关电路也可采用模拟集成开关电路或光电耦合开关电路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上述第一至第四方面中的防盗监控装置也可不采用编码集成电路和信号发送电路而直接将开关电压作为报警控制信号输出。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上述第一至第四方面中的防盗监控装置与发出报警信号的主控器联接,以构成防盗监控设备。
根据本发明顶第七方面,上述第五方面的防盗监控装置与发出报警信号的主控器相连,以构成防盗监控设备。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发明的防盗监控装置仅在其处于监控状态下被人为破坏才发出报警控制信号,从而不会产生漏报警的情况,提高了可靠性。此外,由于该装置具有抗震功能,在遇到强烈震动时不会误发报警控制信号。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中用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附图中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含有监控控制电路和装置警戒控制电路的防盗监控装置示例的电路框图;图2是采用图1所示电路的防盗监控装置的具体结构示例的示意图;图3表示图2所示的防盗监控装置安装于活动门上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与本发明的防盗监控装置相配合使用的主控器的框图;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主控器一部分的详细电路图;图6是表示图4所示的主控器另一部分的详细电路图;图7是表示与本发明的防盗监控装置配套使用的遥控器的电路图;图8所示为在有线连接方式情况下所使用的主控器示例的框图;图9表示图2所示的防盗监控装置与主控器部分采用有线方式进行连接的一实施例;图10表示图2所示的防盗监控装置与主控器部分采用有线方式进行连接的另一实施例;图11表示图2所示的防盗监控装置与主控器部分采用有线方式进行连接的又一实施例;图12表示图2所示的防盗监控装置与主控器部分采用有线方式进行连接的再一实施例;图1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含有监控控制电路的防盗监控装置示例的电路框图;图14是表示采用图13所示电路的防盗监控装置具体结构示例的示意图;图15表示图14所示的防盗监控装置与主控器部分采用有线方式进行连接的一实施例;图16表示图14所示的防盗监控装置与主控器部分采用有线方式进行连接的另一实施例;图17表示图14所示的防盗监控装置与主控器部分采用有线方式进行连接的又一实施例;图18表示图14所示的防盗监控装置与主控器部分采用有线方式进行连接的再一实施例;图19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含有监控控制电路和装置警戒控制电路的防盗监控装置的一示例;
图2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含有监控控制电路的防盗监控装置的一示例;图21表示采用模拟开关集成电路并且包括监控控制电路和装置警戒控制电路的防盗报警装置的一示例;图22表示采用模拟开关集成电路并且仅包括监控控制电路的防盗报警装置的一示例;图23表示采用光电耦合开关并且包括监控控制电路和装置警戒控制电路的防盗报警装置的一示例;和图24表示采用光电耦合开关并且仅包括监控控制电路的防盗报警装置的一示例。
如图1所示,该图表示根据本发明含有监控控制电路和装置警戒控制电路的防盗监控装置的电路框图。该防盗监控装置的电路包括;监控控制电路1,用于当有入侵者非正常打开活动门时向后面的电子开关电路4提供输入控制信号;装置警戒控制电路2,用于当该防盗监控装置被破坏时向电子开关电路4提供输入控制信号;滤波电路3,用于抑制很快的随机输入信号;电子开关电路4,用于在监控控制电路1或者装置警戒控制电路2所提供的输入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导通,输出开关电压;编码集成电路5,用于在由电子开关电路4输出的开关电压的控制下产生组合密码,并自动将该密码转换成脉宽调制信号输出;和射频振荡电路6,用于调制来自编码集成电路5的脉宽调制信号并将其以无线方式发射报警控制信号。
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防盗监控装置的具体结构示例的示意图。图中,双常开双常闭触点复位开关K1与电容器C1构成监控控制电路1,双常开双常闭触点复位开关k2与电容器C2构成装置警戒控制电路2。其中,A和A′为K1的常闭点,C和C′为K1的常开点,C和C′彼此相连,B和B′为K1的公共点;a和a′为K2的常闭点,c和c′为K2的常开点,b和b′为K1的公共点;F点为K1的常闭点A和K2的常闭点a′的连接点;G点为K1的常闭点A′和K2的常闭点a的连接点;H点为K1的公共点B′和K2的公共点b的连接点。复位开关K1的公共点B与电容C1相连,第二复位开关K2的公共点b′连接电容C2。第一复位开关K1的公共点B′和第二复位开关K2的公共点b与电池E的正极相连。复位开关K1的回弹弹性作用可使监控键AN1在不受外力按压的状态下复位,K1的状态变化受AN1键的控制。复位开关K2的回弹弹性作用可使装置警戒控制键AN2在不受外力按压的状态下复位,K2的状态变化受AN2键的控制。
滤波电路3由电容C3构成,C3的一端与F点相连,而另一端接地。其可使该防盗监控装置电路中很快的随机输入信号得到抑制。
放大推动三极管BG1、开关管BG2以及电阻R1、R2、R3组成电子开关电路4。BG1的基极经电阻R2连接到F点,其发射极接地,BG2的发射极连接到G点上,BG1的集电极经电阻R3与BG2的基极相连。电阻R1的一端与F点相连,而另一端接地。当电子开关电路4在由监控控制电路1或装置警戒控制电路2提供电压电源和输入控制信号后,BG1和BG2处于导通状态,BG2的集电极输出开关电压。BG1的基极与电容C3相连,由于电容C3对快速随机信号的滤波作用,从而确保电子开关电路4的放大推动三极管BG1和开关管BG2不会产生误导通,并且射频振荡电路6不会误发射报警控制信号。
按AN1键时,K1的常开点与公共点被接通,常闭点被断开,此时,K1的常开点C′和公共点B′、常开点C和公共点B被分别接通,电源E的正电压通过K1的B′、C′、C、B向电容C1充电,使C1的电压等于电源E的电压;在松开AN1键后,K1自动复位,由于电子开关电路4的开关管BG2的发射极接在G点上,K1的常闭点A′也接在G点上,因此,电源E的正电压经K1的公共点B′、常闭点A′、连接点G向电子开关电路4提供电源电压;同时,电容C1的放电经K1的公共点B、常闭点A、连接点F向电子开关电路4提供输入控制信号。
这就是说,当AN1键被压住时,与AN1键相对应的复位开关K1的常开点与公共点被接通,常闭点断开,K1和C1组成的监控控制电路1只对电容C1充电,电子开关电路4的电源电压和输入控制端同时被切断,BG1和BG2处于截止状态。当AN1键复位时,复位开关K1恢复原来的常开和常闭状态,与复位开关K1的常闭点相连接的电子开关电路4便同时得到电源电压和输入控制信号,BG1和BG2导通。
按AN2键时,K2的常开点与公共点被接通,常闭点被断开,此时,K2的常开点c和公共点b、常开点c′和公共点b′被分别接通,电源E的正电压通过K2的b、c、c′、b′向电容C2充电,使C2的电压等于电源E的电压。在松开AN2键后,K2自动复位,由于电子开关电路4的开关管BG2的发射极接在G点上,k2的常闭点a也接在G点上,电源E的正电压经k2的常闭点a、公共点b、连接点G向电子开关电路4提供电源电压;同时,电容C2的放电经K2的公共点b′、常闭点a′、连接点F向电子开关电路4提供输入控制信号。
运就是说,当AN2键被压住时,与AN2键相对应的复位开关K2的常开点与公共点被接通,常闭点断开,K2和C2组成的装置警戒控制电路2只对电容C2充电,电子开关电路4的电源电压和输入控制端同时被切断,BG1和BG2处于截止状态。当AN2键复位时,复位开关K2恢复原来的常开和常闭状态,与复位开关K2的常闭点相连接的电子开关电路4便同时得到电源电压和输入控制信号,BG1和BG2导通。
编码集成电路5采用IC跳码编码芯片ZX057,该芯片的各引脚功能如下S0、S1、S2、S3端(第1至4脚)为键控输入端;VSS端(第5脚)为电源负极端;DO端(第7脚)为脉宽调制输出端;LED端(第8脚)为驱动端;VDD端为电源正极端。其中S3端经限流电阻R4与BG2的集电极相连。跳码编码芯片ZX057具有电源自动关闭功能,即只有在向键控输入端输入信号时才进入工作状态。该芯片内部可产生66位安全密码,即采用随机码与密匙算法自动产生实时变化、不重复的多个组合密码。每当电子开关电路4的BG2集电极有开关电压输出时,ZX057芯片的键控输入端便得到输入信号,其内部便产生一组新的组合密码,并自动转换成脉宽调制信号而从DO端输出。
高频三极管BG3与高频电容C5、微调电容C6及电感L1、L2组成射频振荡电路6,其中电容C6对振荡频率进行微调。射频振荡器的工作与否受跳码编码芯片ZX057输出的脉宽调制信号的控制,射频振荡器的频率同时也受脉宽调制信号所调制。
AN1键和AN2键被压住后重新复位时,会使电容C1和C2进行放电,从而使电子开关电路4的BG1和BG2处于导通状态。BG2导通后便会在集电极输出开关电压。由BG2集电极输出的开关电压经限流电阻R4限流后向跳码编码芯片ZX057提供键控信号。该芯片得到键控信号后在DO端输出脉宽调制信号。该脉宽调制信号经电阻R6后作为射频振荡电路6的输入信号,同时对射频振荡电路6的振荡频率进行调制。射频振荡电路6的振荡频率被调制后,形成已调制的高频信号经L2作无线发射。
电容C1或者电容C2放电完毕后,电子开关电路4的BG1和BG2因失去控制信号的支持而截止,编码集成电路5和射频振荡电路6也同时停止工作。因此,电容C1或者电容C2的放电时间决定着BG1和BG2的导通时间,即决定着编码集成电路5输出脉宽调制信号的时间和射频振荡电路6对高频调制信号的发射时间。
当K1处于复位的状态时,电源电压经K1的公共点B′和常闭点A′直接加在BG2的发射极上,即电子开关电路4已加上了电源电压;又因BG1为推动管,具有放大作用,故必须防止BG1、BG2的误导通。在电子开关电路的输入控制端上并接电容C3的主要作用就是抑制诸如K1的常闭点与公共点之间的微动所产生的脉冲干扰或由电路引入的其它脉冲干扰,从而确保BG1、BG2不会误导通。
图3表示图2所示的防盗监控装置安装于活动门上的示意图。含有上述监控控制电路和装置警戒控制电路的防盗监控装置,装设在防盗门的活动门页的边缘部位,其弹性键AN2的键顶朝向活动门页的表面,安装时,使AN2处于被压紧状态,即处于警戒状态;弹性键AN1露出于活动门页的边缘之外,其键顶与门框表面相对。
同时,在门框上与上述弹性键AN1的键顶相对的位置处,装设一弹性键AN3及其底座7,其弹力大于监控键AN1的弹力的弹性键AN3由键帽8盖住,键帽8中设置弹性元件9(如弹簧),弹性元件9由弹性键限位螺丝12限位在底座7中。因此,弹性键AN3受弹性元件9的支持,具有弹性。底座7上还设有至少两个固定螺孔10,11,用于采用螺栓等将底座7牢固地固定在门框上,并使弹性键AN3的键帽8的顶部朝向活动门页的键AN1的键顶。
当门处于关闭状态下,门被门锁400锁定,AN1键被直接压在AN3键上。因为AN3键的弹力大于AN1键的弹力,因此,AN1键被AN3键的大弹力压住。此外,AN3键在压住AN1键的同时自身也被防盗监控装置的AN1键压住。由于AN3键为弹性键,在被压住至复位前有一定的弹性行程,因此,当门遇到强风及受到强烈震动时,门的活动页与门框之间的微小移动也不能使AN3键复位。AN3的不复位便可确保AN1键不复位,从而可确保门在受到强烈震动时防盗监控装置不会误发射高频调制信号。
为了使门在关紧状态下,AN1键和AN2键都处于被压紧状态,还可在键的AN2键的键顶和活动门的表面之间加设一配垫底座13,以使其与AN3键和底座7之间高度相配合,从而能在门关紧时,AN1键由AN3键顶紧,同时AN2键也借助配垫底座13而被压紧。
配垫底座13的高度与底座7的高度相配合,用于在安装防盗监控装置时平衡含有弹性键AN3的底座7的高度。配垫底座13上至少设有两个固定螺孔14,15,以便用螺栓等将配垫底座13牢固地固定在活动门上。当然,也可将底座7固定在门的活动页上,而将配垫底座13固定在门框上,这可根据门的开门方向或依不同需要而定。
由电容C1和电容C2的充放电过程与电子开关电路4相互之间的关系可知,当防盗监控装置被用于门户的防盗监控时,在门一直处于关闭的状态下,射频振荡电路6不会发射高频调制信号。在门一直处于打开的情况下,射频振荡电路6不会发射高频调制信号。因此,只有在关门后重新打开时或防盗监控装置被拆卸时,才会发射高频调制的报警控制信号。
图2所示的防盗监控装置输出的报警控制信号被提供给与之相配套使用的主控器,可采用无线遥控器16来设定主控器的状态。
图4是表示与本发明的防盗监控装置相配合使用的主控器示例的框图,主控器20包括接收/放大/整形电路、解码集成电路、状态设定电路、触发延时电路、双向模拟开关电路、电子开关电路、语音录放电路、语音放大电路、光线控制电路和照明灯开关控制电路。主控器20的详细电路示于图5和图6中。图5和图6是表示图4所示的主控器的详细电路图,这两个电路图的电路共同构成主控器20,两部分电路的连接点为M、N、P、Q。
如图5和图6所示,接收线圈L3接收由防盗监控装置发射的高频信号,该信号经由晶体管VT1、晶体管VT2、电容C32、电容C33等元件组成的电路进行放大,再进入IC1进行放大整形,将射频振荡频率中的调制信号完全还原后送入IC2跳码解码芯片ZX0186的第18脚,即接收数据输入端,本实施例中,接收电路的L3可用镀银线或其它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线围成开口矩阵,把开口部分的两端焊接在线路板的天线孔上;IC1采用运算放大器LM324。由防盗监控装置的IC跳码编码芯片ZX057的S3端发送的键控数据在IC2内部进行密匙鉴别、运算、解码后,由IC2ZX0186的第19脚即S3端输出控制信号。同理,由图7的遥控器16发射的调制信号被接收还原后送入IC2跳码解码芯片ZX0186的第18脚,由遥控器16的IC跳码编码芯片ZX057的S1端和S2端发送的键控数据在IC2内部进行密匙鉴别、运算、解码后,由ZX0186芯片的第7脚和第8脚即解码数据端S1和S2输出对应的控制信号。
图7是表示设定主控器20状态的遥控器的电路示意图,图中,遥控器16包括按键电路17、编码集成电路18和射频振荡电路19。遥控器16采用与图2所示的防盗监控装置相同的跳码编码芯片ZX057和相同的射频振荡器,两者不同之处仅在于;防盗监控装置是根据监控键AN1和装置警戒键AN2的状态变化结果来控制电子开关电路4的导通与截止,然后由电子开关电路4的导通与截止来作为ZX057的S3端的键控信号;而遥控器16则在ZX057的S1端和S2端直接设定按键。按压图7中的AN4和AN5键便可产生输入至ZX057的S1端和S2端的键控信号。与一般的遥控器相类似,遥控器16中还设有由R7和发光管LED构成的发光回路,由IC的LED驱动端驱动。
当按遥控器16的AN5键时,IC2跳码解码芯片ZX0186的第8脚即解码数据端S2便会输出控制信号,由晶体管VT11、晶体管VT12、电阻R34等元件组成的模拟可控硅被触发并一直保持导通状态,继电器J2一直吸合。当按遥控器16的AN4键时,IC2跳码解码芯片ZX0186的第7脚即解码数据端S1便会输出控制信号,继电器J1瞬时吸合,J1常闭点瞬时断开,模拟可控硅被关断,继电器J2被释放,IC2跳码解码芯片ZX0186的第9脚即解码数据端S3输出的控制信号被切断。
J2吸合时,IC2跳码解码芯片ZX0186的第9脚即解码数据端S3输出的控制信号被送至由晶体管VT4、IC3(采用555时基电路)、电位器W、电阻R17、电容C14等元件构成的触发定时电路的输入触发端,在得到IC2的S3端输出的控制信号时,VT4导通,定时开始,IC3的触发端第2脚被接地电位,IC3被置位,其输出端第3脚呈高电平,其第7脚呈开路,C14通过W和R17得到充电,当IC3的第6脚电压超过其电压值为电源电压的2/3的阈值电压时,IC3复位,其第3脚变为低电位,定时结束。调整W的值便可细调定时时间。
开关K8闭合后,在主控器20每次重新供电时,正电源会同时通过电容C31和开关K8给模拟可控硅的控制端提供一个脉冲信号,此时,模拟可控硅导通,语音报警装置和灯光报警装置自动处于警戒状态。K8打开时,状态相反。
由IC3的第3脚输出的高电平分为三路,一路作为由晶体管VT9、VT10等元件组成的电子开关电路的输入控制信号,可使VT10输出开关电压,VT10输出的开关电压送至IC5的VDD端作为IC5的电源电压。另一路送入晶体管VT5一脉冲信号,使VT5瞬时导通,可使IC5处于放音状态,由晶体管VT6、VT7、VT8、电阻R26、R27等元件组成的话音放大电路进行语音放大,推动扬声器输出原来已录制的语音信号。这里,IC5可采用ISD1420或ISD1410语音录放电路,该电路可省去数字存储器、数据转换器及备用电源,零功率存储信息,无需编辑机,可随意改变录放语音内容。最后一路则送入IC4(这里采用四双向模拟开关CD4066或CD4016)作为双向模拟开关K4的闭合的控制输入信号,使K4闭合。
IC4的开关K3同外接光敏电阻RG等元件组成环境光线检测电路。白天光线较亮,RG受光线照射,阻值变小,使K3闭合,光电耦合器IC7的发光部分的输入端被置于地电位,双向可控硅SCR失去触发信号而无法导通,照明灯不会被开启。夜晚光线较暗,RG阻值较大,K3无法闭合。上述的IC3的第3脚输出的高电平可使IC4的开关K4闭合,正电源通过开关K4、电阻R30使光电耦合器IC7内部的发光管发光,从而触发光耦双向可控硅导通,使外接的双向可控硅SCR也被触发导通,照明灯被开启点亮。
当防盗监控装置被用于门户的防盗监控时,按遥控器16的AN5键可使继电器J2吸合,防盗监控装置发送的控制信号在IC2输出的控制信号便可随时通过。当需要设定语音报警装置和灯光报警装置处于警戒状态时,可按遥控器16的AN5键。按遥控器16的AN4键则可使继电器J2释放,J2释放后恢复原来的常开状态,防盗监控装置发送的控制信号在IC2的对应端第9脚输出的控制信号不能通过J2的常开点。因此,在正常开门时或不需设定防盗时,可按一下遥控器16的AN4键。应注意的是,跳码编解码芯片必须通过一对一的学习后才能正常使用。首先将跳码解码芯片IC2置于学习模式,即按一下AN6键,LED1指示灯亮,然后按压防盗监控装置的监控键AN1和遥控器16的任一按键,LED1指示灯熄灭,重复按一下同一按键,LED1连续闪亮一段时间后又熄灭,则表示学习成功。上述的防盗监控装置在设有弹性键的底座及配垫底座配套使用,与主控器20之间的联系是无线方式的。设定主控器20的工作状态也是无线方式,即采用无线遥控器。
除了采用无线方式联系防盗监控装置和主控器(即,防盗监控装置以无线方式发出报警控制信号)之外,也可采用有线连接方式来连接防盗监控装置和主控器。图8所示为在有线连接方式情况下所使用的主控器示例的框图。与图4所示的主控器相比,图8所示的主控器少了接收/放大/整形电路、解码集成电路、状态设定电路,而仅采用触发延时电路、双向模拟开关电路、电子开关电路、语音录放电路、语音放大电路、光线控制电路、照明灯开关控制电路,其具体电路如图4所示。
图9至图12示出了采用有线连接方式来连接防盗监控装置和主控器的几种情况,在这些情况下,用电源开关来代替遥控器的遥控开关作用,防盗监控装置的作用方式与上述的无线方式相同。此外,仍可采用无线方式即采用无线遥控器16来设定主控器的工作状态。
图9表示图2所示的防盗监控装置与主控器部分采用有线方式进行连接的一实施例。如图所示,其中的防盗监控装置部分中除删掉了图2中的编码集成电路5和射频振荡电路6之外,其余的部分与图2完全一样。主控器部分则完全保留了图6中所示的所有电路。这种情况下,监控装置输出的报警控制信号直接加到主控器的触发定时电路。
图10表示图2所示的防盗监控装置与主控器部分采用有线方式进行连接的另一实施例。图中,防盗监控装置部分中采用光电耦合器IC8取代图2的编码集成电路5和射频振荡电路6,其余电路与图2完全一样。主控器部分则采用图6中所示的电路,但其中的R15、VT4、C12被删除掉。
图11表示图2所示的防盗监控装置与主控器部分采用有线方式进行连接的又一实施例。如图所示,防盗监控装置部分中采用光电耦合器IC8取代图2的编码集成电路5和射频振荡电路6,其余电路与图2完全一样。主控器部分则只保留图8中与语音报警装置相关的部分。
图12表示图2所示的防盗监控装置与主控器部分采用有线方式进行连接的再一实施例。如图所示,防盗监控装置部分中采用光电耦合器IC8取代图1的编码集成电路5和射频振荡电路6,其余电路与图2完全一样。主控器部分则只保留图8中与灯光报警装置相关的部分。
另外,可将图9~图12中的光电耦合器IC8设置在防盗监控装置壳体100的外部,而直接将从BG2集电极输出的开关电压作为报警控制信号输出到壳体100上的输出端子。
图9~图12所示电路中的电容C0的主要作用是滤除传输线可能引入的脉冲中干扰,防止延时触发电路被误触发。
上述输出的报警控制信号也可用作监控摄像机的启动开关、用于驱动其它各种主控装置的电动机等的启动控制信号。
此外,防盗监控装置也可通过仅使用监控控制电路来实现。图1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含有监控控制电路的防盗监控装置的电路框图。该图中,除了略去图1中的装置警戒控制电路2以外,其余部分与图1完全相同。
图14是表示采用图13所示电路的防盗监控装置具体结构示例的示意图。与图2所示的电路相比,区别仅在于图14中省去了AN2键和K2、C2。
与图2所示的防盗监控装置一样,图14所示的防盗监控装置也采用图7所示的遥控器16和图5及图6所示的主控制器20,其工作原理与图2所示的防盗监控装置仅在AN1键工作时的原理相同。另外,图14所示的防盗监控装置也可采用有线方式与图8所示的主控器20相连。
图15~图18示出了采用有线连接方式来连接防盗监控装置和主控器的几种情况,在这些情况下,用电源开关来代替遥控器的遥控开关作用,防盗监控装置的作用方式与上述的无线方式相同。此外,仍可采用无线方式即采用无线遥控器来设定主控器的工作状态。
图15表示图14所示的防盗监控装置与主控器部分采用有线方式进行连接的一实施例。如图所示,其中的防盗监控装置部分中除删掉了图14中的编码集成电路5和射频振荡电路6之外,其余的部分与图14完全一样。
图16表示图14所示的防盗监控装置与主控器部分采用有线方式进行连接的另一实施例。图中,防盗监控装置部分中采用光电耦合器IC8取代图14的编码集成电路5和射频振荡电路6,其余电路与图14完全一样。主控器部分则采用图6中所示的电路,但其中的R15、VT4、C12被删除掉。
图17表示图14所示的防盗监控装置与主控器部分采用有线方式进行连接的又一实施例。如图所示,防盗监控装置部分中采用光电耦合器IC8取代图14的编码集成电路5和射频振荡电路6,其余电路与图14完全一样。主控器部分则只保留图8中与语音报警装置相关的部分。
图18表示图14所示的防盗监控装置与主控器部分采用有线方式进行连接的再一实施例。如图所示,防盗监控装置部分中采用光电耦合器IC8取代图14的编码集成电路5和射频振荡电路6,其余电路与图14完全一样。主控器部分则只保留图8中与灯光报警装置相关的部分。
图19示出根据本发明含有监控控制电路和装置警戒控制电路的防盗监控装置的又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防盗监控装置的结构及其功能与图2所示结构的防盗监控装置基本上相同。
图19所示的是本发明采用另一种结构形式的复位开关的监控控制电路顶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复位开关K1与电容器C1构成监控控制电路1,复位开关K2与电容器C2构成装置警戒控制电路2。其中C和C′及c和c′连接电池E的正极,电容C1的一端与公共点B及B′相连,另一端接地。电容C2的一端与公共点b及b′相连,另一端接地。
复位开关K1的回弹弹性作用可使监控键AN1在不受外力按压的状态下复位。复位开关K2的回弹弹性作用可使装置警戒控制键AN2在不受外力按压的状态下复位。
放大推动三极管BG1、开关管BG2以及电阻R1、R2、R3组成电子开关电路4。可以看出,该电子开关电路的结构与图2的结构有所不同,BG1的基极经电阻R2连接到A、A′、a和a′的连接点,其发射极接地,BG2的发射极接电池E的正极,同时与C、C′、c和c′连接,BG1的集电极经电阻R3与BG2的基极相连。电阻R1的一端与A、A′、a和a′的连接点相连,而另一端接地。当电子开关电路4在由监控控制电路1或装置警戒控制电路2提供输入控制信号后,BG1和BG2处于导通状态,BG2的集电极输出开关电压。
滤波电路3由电容C3构成,C3的一端与两个复位开关的常闭点A和A′、a和a′相连,其可使该防盗监控装置电路中很快的随机输入信号得到抑制,从而确保电子开关电路4的放大推动三极管BG1和开关管BG2不会产生误导通,并且射频振荡电路6不会误发射报警控制信号。
按AN1键时,K1的常闭点被断开,电子开关电路4断路,同时电容C1被充电,使C1的电压等于电源E的电压。在松开AN1键后,K1自动复位,原来的常开状态和常闭状态自动恢复,电容C1经K1的公共点B和B′、常闭点A和A′放电,向电子开关电路4提供输入控制信号。
按AN2键时,K2的常闭点被断开,电子开关电路4断路,同时电容C2被充电,使C2的电压等于电源E的电压。在松开AN2键后,K2自动复位,原来的常开状态和常闭状态自动恢复,电容C2经K2的公共点b和b′、常闭点a和a′放电,向电子开关电路4提供输入控制信号。
编码集成电路5和射频振荡电路6的结构与图2所示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相同。
因为BG2的发射极直接连接在电池E的正极上,为防止BG1、BG2的误导通,在电子开关电路的输入控制端上并接电容C3,其主要作用就是抑制诸如K1的常闭点与公共点之间的微动所产生的脉冲干扰或由电路引入的其它脉冲干扰,从而使本发明具有抗震功能,报警可靠性提高。
图19所示的防盗监控报警装置也可采用有线方式输出报警控制信号,其连接方式与图2所示的防盗监控装置以图9~12的形式以有线方式输出报警控制信号的情况相同。
上述结构的防盗监控装置也可通过仅使用监控控制电路来实现。图2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仅含有监控控制电路的防盗监控装置的一示例。该图中,除了略去图19中的装置警戒控制电路2以外,其余部分与图19完全相同。与图19所示的电路相比,区别仅在于图20中省去了AN2键和K2、C2。
图19所示的防盗监控装置中的电子开关电路4也可采用模拟开关电路来实现。图21示出采用模拟开关集成电路的包括监控控制电路1和装置警戒控制电路2的防盗报警装置具体结构的一示例,其中的模拟开关集成电路可采用例如CD4066或CD4016芯片IC9来构成。IC9的VDD端(第14脚)和其中的一路模拟开关的一端(第9脚)接电池E的正极,此路模拟开关的另一端(第8脚)接限流电阻R4,IC9的VSS端(第7脚)接地,而IC9的输入控制端(第6脚)接复位开关K1的常闭点A和A′及第二复位开关K2的常闭点a和a′。当AN1键和AN2键被压住后重新复位时,复位开关K1或K2复位,电容C1便会通过第一复位开关K1的公共点B和B′、常闭点A和A′向IC9模拟开关的输入控制端第6脚提供控制信号,或者电容C2便会通过第一复位开关K2的公共点b和b′、常闭点a和a′向IC9模拟开关的输入控制端第6脚提供控制信号,从而使模拟开关闭合,即IC9的第9脚和第8脚处于导通状态,IC9的第8脚输出开关电压。
图22所示为采用模拟开关集成电路并且仅包含监控控制电路的防盗监控装置具体结构的一示例。与图21相比较,两个装置示例的区别仅在于图22中舍去了由AN2键和C2构成的装置警戒控制电路。
此外,也可以用光电耦合开关取代模拟开关集成电路来实现防盗监控装置。图23和图24示出了采用光电耦合开关的防盗监控装置的两个示例。在这两个图所示的例子中,光电耦合开关电路IC10采用MOC3410或PC817,IC10的第1脚(输入控制端)接开关K1的常闭点A和A′,第2脚接地。第4脚接电池E的正极,而第6脚接到编码集成电路IC。当AN1键或AN2键被压住后重新复位时,电容C1便会通过K1的公共点B和B′、常闭点A和A′向IC10的第1脚提供控制信号,或者电容C2便会通过第一复位开关K2的公共点b和b′、常闭点a和a′向IC10的第1脚提供控制信号,使IC10内部的发光管发光,从而触发光耦双向可控硅导通,使IC10的第6脚输出开关电压。
由上述图20~24中所示各实施例中的防盗监控装置输出的报警控制信号也可以有线方式提供给与主控器,这些防盗监控装置与主控器的连接方式与图2或图14中示出的防盗监控装置如图9~12或图15~18所示地与主控器有线连接的方式相同。
以上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防盗监控装置,但是很明显,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中所公开的上述具体结构,本发明除可应用于门户的监控防盗报警之外,还可应用于例如办公室、汽车等各种场合。很明显,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在不背离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和精神的前提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
权利要求
1.一种防盗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监控装置包括电源,用于向所述防盗监控装置提供工作电压;监控控制电路,由设有第一弹性键的第一自动复位开关和第一电容器组成,所述第一自动复位开关具有两个常闭点、两个常开点及两个公共点,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自动复位开关的第一公共点连接,而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自动复位开关的第二公共点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自动复位开关的两个常开点相连;滤波电路,用于抑制来自所述监控控制电路的随机信号及外界噪声等干扰信号,所述滤波电路的滤波电容器的容量小于所述第一电容器的容量;电子开关电路,其电源控制端与所述第一自动复位开关的第一常闭点相连,输入控制端与所述第一自动复位开关的第二常闭点相连,用于当所述第一弹性键释放时,在经所述滤波电路滤波后的所述第一电容器的放电电压的控制下导通,以输出开关电压;编码集成电路,用于在所述开关电压的控制下,采用随机码和密匙算法产生组合密码,并将密码转换成脉宽调制信号而输出调制信号;信号发送电路,采用高频振荡电路将来自编码集成电路的调制信号转换成高频报警控制信号,并发射所述报警控制信号;第三弹性键及底座,所述第三弹性键的弹力大于所述第一弹性键的弹力的第三弹性键,用于装设在防盗门的门框上,所述第三弹性键顶紧所述第一弹性键,其中,当所述防盗监控装置处于监控状态时,所述第一弹性键被压紧,所述第一自动复位开关的常开点与公共点接通,所述第一自动复位开关的第一和第二常闭点断开,使所述电子开关电路断路,从而不向所述编码集成电路提供开关电压;而当在监控状态下所述第一弹性键被释放时,所述第一电容器向所述电子开关电路放电,导致所述电子开关电路导通,以触发所述信号发送电路发射报警控制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监控装置还包括装置警戒控制电路,由设有第二弹性键的第二自动复位开关和第二电容器组成,所述第二自动复位开关具有两个常闭点、两个常开点及两个公共点,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自动复位开关的第二公共点连接,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自动复位开关的第一常闭点与所述第一自动复位开关的第二常闭点相连,所述第二自动复位开关的第二常闭点与所述第一自动复位开关的第一常闭点相连,所述第二自动复位开关的第一公共点与所述第一自动复位开关的第二公共点相连,所述第二自动复位开关的两个常开点相连;配垫底座,所述配垫底座作为所述第二弹性键的底座与所述第三弹性键的底座的高度匹配,使在监控状态下,所述第一及第二弹性键皆被压紧,其中,当所述防盗监控装置一直处于监控状态时,所述第二弹性键被压紧,所述第二自动复位开关的常开点与公共点接通,所述第二自动复位开关的第一和第二常闭点断开,使所述电子开关电路断路,从而不向所述编码集成电路提供开关电压;当在监控状态下所述防盗监控装置被拆卸时,所述第二电容器向所述电子开关电路放电,导致所述电子开关电路导通,以触发所述信号发送电路发射报警控制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控制电路由设有第一弹性键的第一自动复位开关和第一电容器组成,所述第一自动复位开关具有一常闭点、一常开点及一公共点,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自动复位开关的公共点连接,而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自动复位开关的常开点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其中,当所述防盗监控装置处于监控状态时,所述第一弹性键被压紧,所述第一自动复位开关的常开点与公共点接通,所述第一自动复位开关的常闭点断开,使所述电子开关电路断路,从而不向所述编码集成电路提供开关电压;当在监控状态下所述第一弹性键被释放时,所述第一电容器向所述电子开关电路放电,导致所述电子开关电路导通,以触发所述信号发送电路发射报警控制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盗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由模拟开关集成电路构成,所述模拟开关集成电路的选通控制端与所述第一自动复位开关的常闭点相连,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自动复位开关的常开点相连,所述模拟开关集成电路在所述第一电容器或所述第二电容器的放电信号的控制下导通而输出开关电压。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盗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由光电耦合开关电路构成,所述光电耦合开关电路的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自动复位开关的常闭点相连、另一输入端接地、一输出端连接到所述第一复位开关的常开点,所述光电耦合开关电路在所述第一电容器或所述第二电容器的放电信号的控制下导通而从其另一输出端输出开关电压。
6.如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防盗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监控装置还包括装置警戒控制电路,由设有第二弹性键的第二自动复位开关和第二电容器组成,所述第二自动复位开关具有一常闭点、一常开点及一公共点,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自动复位开关的公共点连接,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自动复位开关的常闭点与所述第一自动复位开关的常闭点相连,所述第二自动复位开关的常开点与所述第一自动复位开关的常开点相连;配垫底座,所述配垫底座作为所述第二弹性键的底座与所述第三弹性键的底座的高度匹配,使在监控状态下,所述第一及第二弹性键皆被压紧,其中,当所述防盗监控装置一直处于监控状态时,所述第二弹性键被压紧,所述第二自动复位开关的常开点与公共点接通,所述第二自动复位开关的常闭点断开,使所述电子开关电路断路,从而不向所述编码集成电路提供开关电压;当在监控状态下所述防盗监控装置被拆卸时,第二电容器向所述电子开关电路放电,导致所述电子开关电路导通,以触发所述信号发送电路发射报警控制信号。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盗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不采用其中的编码集成电路和信号发送电路,而直接从所述电子开关电路输出开关电压作为报警控制信号。
8.如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防盗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不采用其中的编码集成电路和信号发送电路,而直接从所述开关电路输出开关电压作为报警控制信号。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盗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不采用其中的编码集成电路和信号发送电路,而直接从所述开关电路输出开关电压作为报警控制信号。
10.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1、2、3、4、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防盗监控装置的防盗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控主控电路,所述主控电路用于接收由所述防盗监控装置发出的高频报警控制信号,并驱动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其包括接收/放大/整形电路,用于接收由所述防盗监控装置发出的高频报警控制信号;解码集成电路,用于对由所述接收/放大/整形电路处理的信号进行密匙鉴别、运算和解码;状态设定电路,与所述解码集成电路相连,用于设定所述主控电路的状态;触发延时电路,连接至所述状态设定电路,用于产生定时信号;开关电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触发延时电路的定时信号作为控制输入信号,以驱动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
11.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盗监控装置的防盗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控主控电路,所述主控电路用于接收由所述防盗监控装置发出的高频报警控制信号,并驱动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其包括接收/放大/整形电路,用于接收由所述防盗监控装置发出的高频报警控制信号;解码集成电路,用于对由所述接收/放大/整形电路处理的信号进行密匙鉴别、运算和解码;状态设定电路,与所述解码集成电路相连,用于设定所述主控电路的状态;触发延时电路,连接至所述状态设定电路,用于产生定时信号;开关电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触发延时电路的定时信号作为控制输入信号,以驱动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
12.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盗监控装置的防盗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控主控电路,所述监控主控电路用于接收由所述防盗监控装置发出的报警控制信号,并驱动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其包括触发延时电路,用于接收所述报警控制信号,产生定时信号;开关电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触发延时电路的定时信号作为控制输入信号,以驱动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
13.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盗监控装置的防盗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控主控电路,所述监控主控电路用于接收由所述防盗监控装置发出的报警控制信号,并驱动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其包括触发延时电路,用于接收所述报警控制信号,产生定时信号;开关电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触发延时电路的定时信号作为控制输入信号,以驱动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
14.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盗监控装置的防盗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控主控电路,所述监控主控电路用于接收由所述防盗监控装置发出的报警控制信号,并驱动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其包括触发延时电路,用于接收所述报警控制信号,产生定时信号;开关电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触发延时电路的定时信号作为控制输入信号,以驱动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口。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当活动门被非正常打开时发出报警控制信号的防盗监控装置,包括:电池;由设有第一弹性键的自动复位开关构成的监控控制电路;由设有第二弹性键的自动复位开关构成的装置警戒控制电路;滤波电路;电子开关电路;编码集成电路;信号发送电路;底座;配垫底座。当该装置被拆卸或者第一弹性键被释放时该装置发射报警控制信号。该装置不会产生漏报警的情况,提高了可靠性,在遇到强烈震动时不会误发射报警控制信号。
文档编号G08B29/02GK1222715SQ9812550
公开日1999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25日
发明者侯泽雄 申请人:侯泽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