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警报装置及警报方法_2

文档序号:9201084阅读:来源:国知局
线反射膜层反射的红外线时,红外线传感器输出高电平,反之,红外线传感器用于发射红外线,当未接收到红外线反射膜层反射的红外线时,红外线传感器输出低电平。红外线传感器可以检测出电源的电源保护壳是否还安装完好。
[0051]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中,超声波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物体靠近电源,其实施原理为超声波传感器发射超声波,当接收到由于物体接近反射的超声波时,超声波传感器输出高电平,反之,超声波传感器用于发射超声波,当未接收到反射的超声波时,超声波传感器输出低电平。
[0052]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中,警报装置还包括:与报警模块连接的电源开关,其中电源开关用于在所述报警模块发出警报时,关闭电源电路。
[0053]具体地,如图2b所不,电源开关,具体包括第三晶体管52和第二反相器51。
[0054]第二反相器51的输入端65和报警模块连接,第二反相器51的输出端606和第三晶体管52控制端701连接;
[0055]第三晶体管52的输出端702和电源81连接。
[0056]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晶体管103、第二晶体管104和第三晶体管52是相同的晶体管,相同的晶体管至少包括下述中的一种:
[0057]双极型晶体管;
[0058]三极管;
[0059]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0060]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0061]报警模块,包括扬声器和/或发光设备。
[0062]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中,可以采用声音报警,或者是光报警,或者是声光报警结合。发光设备可以是发光二极管,或者是其他能够发光的器件。
[0063]结合图2b所示的示意图,如果电源正常工作,当电源机械保护外壳缺失,且有物体靠近暴露的电源时,红外线传感器发射的红外线被靠近的物体吸收,红外线传感器无法接收被红外线反射膜层反射的红外线,则红外线传感器输出低电平,经过第一反相器后,转换为高电平,第一晶体管(如图2b所示的MOS管)打开。此外,靠近的物体会将超声波传感器发射的超声波进行反射,超声波传感器接收到反射的超声波之后,输出高电平,第二晶体管(如图2b所示的MOS管)打开,扬声器回路导通,从而发出警报声。
[0064]扬声器导通之后,高电平经过第二反相器后输出低电平,使得第三晶体管关闭,从而关闭电源电路,确保不发生触电事故。在其他情况中,回路无法导通,故扬声器不会报警。
[0065]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警报方法,如图3所示,其具体处理流程如下述:
[0066]步骤31,检测是否存在物体靠近。
[0067]检测是否存在物体进入到设定范围内。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中,在确定是否存在物体靠近时,一种方式可以是通过设定的距离阈值来检测物体是否靠近。例如,物体离电源的距离大于设定距离阈值时,确定电源周围没有物体靠近,物体离电源的距离小于或等于设定距离阈值时,确定电源周围有物体靠近。
[0068]其中距离阈值的设定可以是以电源为圆心,距离阈值为半径的圆形区域。
[0069]一种方式可以是通过物体的体温或声音,来检测物体是否靠近。
[0070]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中,物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其它动物。
[0071]步骤32,在确定出物体靠近时,发出警报。
[0072]具体地,在确定出物体进入到设定范围内时,发出警报。
[0073]本发明是实施例上述提出的警报装置,通过设置感应模块和报警模块,来检测电源周围是否有物体靠近,当有物体靠近时,发出警报,当物体无意靠近具有大电压或大电流的电源模块时,避免物体发生触电情况,提高电源和物体的安全性。
[0074]较佳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中,检测是否存在物体靠近,包括:
[0075]发射红外线和超声波,确定是否接收到由物体反射的超声波以及是否接收到电源保护壳反射的红外线,在发射红外线后接收经过红外线反射膜层反射的红外线;并确定是否接收到由物体反射的超声波,若确定出未接收到所述电源保护壳反射的红外线,且接收到超声波时,确定有物体进入到设定范围内。
[0076]较佳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中,接收经过红外线反射膜层反射的红外线,包括:通过红外传感器,接收经过红外线反射膜层反射的红外线;接收超声波,包括:通过超声波传感器,接收物体靠近时发射的超声波。
[0077]较佳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中,在确定出物体靠近时,发出警报,包括:在确定出物体靠近时,通过扬声器发出警报声音;和/或在确定出物体靠近时,通过发光设备发出警报灯光。
[0078]可选地,在确定出物体进入到设定范围内时,通过声和/或光发出警报,并切断电源电路。
[0079]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080]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主权项】
1.一种警报装置,所述警报装置应用于电源防护,其特征在于,包括: 感应模块,用于检测是否存在物体进入到设定范围内; 与所述感应模块电连接的报警模块,其中,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在确定出物体进入到设定范围时,发出警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电源保护壳,其中所述电源保护壳涂覆用于反射红外线的红外线反射膜层; 所述感应模块,具体用于发射并接收被反射的红外线,以及发射并接收被反射的超声波,并在确定出未接收到所述电源保护壳反射的红外线,且接收到超声波时,确定有物体进入到设定范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警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块具体包括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和第一反相器; 其中所述第一反相器输入端与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超声波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超声波传感器用于通过发射超声波确定是否有物体进入到设定范围,在确定出有物体进入到设定范围时,输出高电平;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输入端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警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与所述报警模块连接的电源开关; 其中所述电源开关用于在所述报警模块发出警报时,关闭电源电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警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开关,具体包括第三晶体管和第二反相器; 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和报警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第三晶体管的输出端和电源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警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是相同的晶体管; 所述相同的晶体管至少包括下述中的一种: 双极型晶体管; 三极管;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警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包括扬声器和/或发光设备。8.一种警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是否存在物体进入到设定范围内; 在确定出物体进入到设定范围内时,发出警报。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警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是否存在物体进入到设定范围内,包括: 发射红外线和超声波; 确定是否接收到由物体反射的超声波以及是否接收到电源保护壳反射的红外线;若确定出未接收到所述电源保护壳反射的红外线,且接收到超声波时,确定有物体进入到设定范围内。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警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出物体进入到设定范围内时,发出警报,包括: 在确定出物体进入到设定范围内时,通过声和/或光发出警报,并切断电源电路。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警报装置与警报方法,该装置包括:感应模块,用于检测是否存在物体靠近;与所述感应模块电连接的报警模块,其中,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在确定出物体靠近时,发出警报,用于解决电源模块中的电压比较大,当物体无意中触摸到,容易发生电击,因此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IPC分类】G08B21/02
【公开号】CN104916071
【申请号】CN201510230666
【发明人】马伟超, 孙志华, 刘宝玉, 张旭, 李承珉, 张洪林
【申请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