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报警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39625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救生报警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救生报警器。
[0003]【背景技术】:
[0004]当发生火灾消防员在火场内救火时,往往不了解火场内的火势及烟雾情况,一般火场内的情况都是由火场外面的指挥人员通过对讲机与火场内的消防员联系,但实际中在火场内,特别是大的建筑物内经常发生对讲机无信号的情况,造成消防员不能接收到外面发来的撤离指令而发生危险。
[0005]
【发明内容】
:
[000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生火灾时能及时通知消防员撤离的救生报警器。
[0007]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金属框架和金属壳体,金属框架和金属壳体固定在一起,金属框架内装有压缩空气瓶,金属壳体与金属框架连接的侧壁上设有气管通过孔,上盖通过折页安装在金属壳体顶部,金属壳体内装有蓄电池、开关,气动喇叭装在上盖的下表面上,气动喇叭的进气口和减压器的出口之间通过气管连接,减压器的进口与压缩空气瓶出气口连接,气动喇叭有导线与开关、蓄电池连接,开关有导线与蓄电池连接,金属壳体顶部设有把手。
[000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发生火灾时,消防员携带一个或两个本装置进入火场,当携带者收到外面的撤离信号时,启动本装置,火场内的消防员在听到气动喇叭发出的声响后,开始撤离,保证消防员的安全。另外本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容易,适于实用。
[0009]【附图说明】:
[0010]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具体实施方式】:
[0012]参照附图1,它包括金属框架I和金属壳体2,金属框架和金属壳体固定在一起,金属框架内装有压缩空气瓶3,金属壳体与金属框架连接的侧壁上设有气管通过孔4,上盖5通过折页安装在金属壳体顶部,金属壳体内装有蓄电池6、开关7,气动喇叭8装在上盖的下表面上,气动喇叭的进气口和减压器9的出口之间通过气管连接,减压器的进口与压缩空气瓶出气口连接,气动喇叭有导线与开关、蓄电池连接,开关有导线与蓄电池连接,金属壳体顶部设有把手10。
【主权项】
1.救生报警器,包括金属框架(I)和金属壳体(2),金属框架和金属壳体固定在一起,其特征是:金属框架内装有压缩空气瓶(3),金属壳体与金属框架连接的侧壁上设有气管通过孔(4),上盖(5)通过折页安装在金属壳体顶部,金属壳体内装有蓄电池(6)、开关(7),气动喇叭(8 )装在上盖的下表面上,气动喇叭的进气口和减压器(9 )的出口之间通过气管连接,减压器的进口与压缩空气瓶出气口连接,气动喇叭有导线与开关、蓄电池连接,开关有导线与蓄电池连接,金属壳体顶部设有把手(10)。
【专利摘要】救生报警器涉及消防工具技术领域。主要是为解决目前消防员在火场内救火时不能接收到外面发来的撤离指令而发生危险的问题而设计的。它包括金属框架和金属壳体,金属框架和金属壳体固定在一起,金属框架内装有压缩空气瓶,金属壳体与金属框架连接的侧壁上设有气管通过孔,上盖通过折页安装在金属壳体顶部,金属壳体内装有蓄电池、开关,气动喇叭装在上盖的下表面上,气动喇叭的进气口和减压器的出口通过气管连接,减压器的进口与压缩空气瓶出气口连接,气动喇叭有导线与开关、蓄电池连接,开关有导线与蓄电池连接,金属壳体顶部设有把手。优点是火场内的消防员在听到气动喇叭发出的声响后开始撤离,保证消防员的安全。
【IPC分类】G08B21/02
【公开号】CN204808542
【申请号】CN201520538126
【发明人】张子瑞, 林大勇
【申请人】张子瑞, 林大勇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