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60856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盘装置,具体而言,涉及CD-ROM及DVD等只读光盘的循迹技术、地址识别的均衡技术以及数据的同步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光盘装置越来越趋于高速化,其中为实现高速操作的循迹技术和为实现地址读取的波形均衡技术占据重要地位。
下面,将参照


现有的光盘装置。图9是现有的光盘装置的方框图。其中,101是CD(激光唱盘)或者DVD(数字视像盘)所用的光盘介质,配有主轴马达。102是光拾取头,其中正交分割感光元件121和激光光源并排在一起。由光盘的记录有数据的一面反射激光光束,照射在正交分割感光元件上,这样,就由各个接收到光的部分将光转换成电信号输出。在这些输出信号中,将相互对角线方位的感光部的信号相互求和,送到相位比较器105。这些对角求和信号就生成了与循迹误差(激光束斑和光道中心线的偏离)的方向及程度相应的正负相位差。这时,相位比较器的输出,经滤波器106后,就生成了对应于循迹误差的具有极性或振幅变化的循迹误差信号TE。该循迹误差信号将反馈给光拾取头102的循迹调节器,进行循迹控制(例如,特开平5-80053)。
然而,这种方式(相位差循迹检测方式)受光拾取头对光的接收程度及光盘数据面和光拾取头光轴的倾斜程度(光盘的倾斜)的影响,容易造成循迹的失调。也就是说,由空间上的因素导致的各对角求和的信号的波形产生相位偏差,因而会检测出假的循迹误差信号。
在这里,使用了延迟单元103及可变延迟单元104。延迟单元103将时间信号延迟τ,可变延迟单元104将根据控制器109提供的设定值d,使时间信号延迟0-2τ。这样,就生成了时间差,用于消除因空间因素导致的相位偏差,也就能消除上述的失调即假的循迹误差成分。
依据现有的技术,如果光盘介质记录信息的线速度改变,就会失去过补偿和欠补偿的平衡,就导致了补偿变动的问题。
即,光学系统的接收差别等空间因素导致上述的相位畸变,相对应的上述的修正是基于上述波形的定速读取,由时间差别决定。总而言之,对于相同的相位畸变,如果线速度大则具有小的时间差,如果线速度小则有大的时间差,循迹补偿的修正是必不可少的。
因而,对于现有的CD或DVD用于音像目的,基本上在一定的线速度下重放,不会产生问题。但对用于计算机的用途而言,线速度会频繁地变化。例如,CAV的重放。本来,对于CD或DVD来说,其目的是用于音像的重放,在一定的线速度(CLV)下重放信息是前提条件。即,在刻纹、录制光盘的时候,母盘以一定的线速度旋转,数字化信息也以一定的传输速率被记录。因而,当重放时,由主轴马达的转速来实施控制,使得光盘无论内外周都保持一定的线速度。然而,当光盘作为计算机数据文件的保存介质,即用于CD-ROM、DVD-ROM的情况下,对光盘的内外周的读取是无规的,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保持固定线速度的话,就必须频繁的操纵主轴马达的加减速度。这样就难以提高数据的读取速度,另外,频繁的加减速度也会消耗电能。
最近,有使主轴马达定转数旋转来重放信息,即CD-CAV重放或DVD-CAV重放的倡议。当然,光盘的内外周的信息信号的传送速度是不一样的,但可以用缓存内存来存贮信息信号并加以处理,几乎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在循迹补偿的情况下,会导致时间补偿的偏差。
此外,上述的循迹补偿不仅仅局限于上述情况,也用于象波形均衡滤波器等对空间因素进行时间补偿的情况。即,对于象DVD这种高密度信息记录介质,对应于给定的截止频率,不使用在信号的高频端具有高增益的滤波器,就不能正确的重放。然而,对上述CAV重放的情况,光盘内外径相应的截止频率有相对的偏离。这时,当变道后立即再寻址时就会产生问题。即,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例如,可以考虑使信息重放信号的误码最小,寻求均衡滤波器截止频率的最佳值,但这样读道时间(从变道开始到获得所希望的信息段的地址为止的时间)也会增加,就产生了矛盾。
另外,当从介质读取重放信号时,如果利用PLL来同步时钟信号,也有同样的问题发生。即,PLL的目的是抑制重放信号频率的变动即频率晃动,在CAV重放的情况下,因对应于光盘的内外径的线速度不同,与此成比例,频率晃动的中心频率也在改变,因而导致不能设定PLL最佳增益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1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盘装置,具备当用激光束照射光盘介质上的用于重放信息点即凹凸点时,根据源于反射光的信息重放信号,用于生成相位同步时钟信号的相位同步控制手段(151-157),其特征在于具备测量所述时钟信号频率的计测手段(16、17);所述频率根据旋转的盘的速度变化;对所述相位同步手段,依照所述所测频率设定响应增益的设定手段(19、91、10),使得在盘上在同一维上设定相位同步,不受盘的速度的影响。
本发明的第2方面提供了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面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测量信息重放信号长度的计测手段(12);检测单位时间内最长信号的检测手段(13);依照所述信号的时间长度,按反比改变所述相位同步手段的增益的变化手段(152-157、16、17、19、10、91)。
本发明的第3方面提供了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面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检测激光束偏离轨道的检测手段(14),当激光束偏离道时,中止测量信息重放信号长度的测量动作。
本发明的第4方面提供了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面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检测光拾取头传送速度的检测手段(20),当所述传送速度超出一定值时,中止测量信息重放信号长度的测量动作。

图1是本发明光盘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方块图。
图2是图1动作的定时图。
图3是本发明光盘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方块图。
图4是图3动作的定时图。
图5是图3动作的定时图。
图6是本发明光盘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方块图。
图7是本发明光盘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方块图。
图8是本发明光盘装置的第五实施例的方块图。
图9是现有光盘装置的方块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是本发明光盘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方块图。图1中,1是所谓CD(激光唱盘)或者DVD(数字视像盘)的光盘介质,记录有基于CLV方式的数据。因而,同样数据的刻录长度,在最内径和最外经的道中是相同的。光盘介质1装在主轴马达M上。2为光拾取头,装备有激光光源和正交分割感光元件21。主轴马达M受CAV方式的驱动定速旋转,无论光拾取头2处于什么位置,主轴马达的旋转速度一直保持不变。从光盘介质的信息记录面反射的激光束照射在正交分割感光元件上,各感光部将变成的电信号输出。在这些输出信号中,将相互对角线方位的感光部的信号相互求和,经过延迟后送到相位比较器5。对角一方的求和信号为P1,另一方的求和信号为P2。对不同循迹误差的方向及程度,相对于对角求和信号P1,对角求和信号P2则具有正方向或负方向的相位差。相位信号从相位比较器5输出,再经过滤波器6,就变成了循迹误差信号TE。循迹误差信号TE是对应于循迹误差,极性及振幅变化的信号。该循迹误差信号TE被反馈给光拾取头2的循迹调节器,对循迹实施控制。另外,光拾取头借助于传动马达22,可以在光盘介质1的从内径到外径范围内自由移动。3是产生一定时间延迟τmax的延迟单元。4是可以产生可变时间延迟τ的可变延迟单元。时间延迟可以在0≤τ≤2τmax的范围内变化。由延迟单元3延迟的对角求和信号用P1’记述,由可变延迟单元4延迟的对角求和信号用P2’记述。对应于对角求和信号P1’,对角求和信号P2’是在-τmax到τmax范围内用于延迟修正的信号。下面,将进一步说明这种相位延迟。
图2(a)代表图1中光盘介质1的r0位置,即显示了最内径道的信号P1、P2、P1’、P2’。图2(b)代表图1中光盘介质1的r位置,即显示了任意道的信号P1、P2、P1’、P2’。虽然图2(a)、图2(b)代表的是相同字节的信号,但是在代表最内径道的信号图2(a)中,脉冲幅度较长。这是因为同样刻录长度的信息点由CAV方式重放的结果。
如图2(a)所示,相对于对角求和信号P1,对角求和信号P2在相位上只有τd的超前,因此,只要将对角求和信号P2的相位差延迟τd就可以了。在本发明中,将对角求和信号P1延迟τmax,而将对角求和信号P2延迟τ(=τmax+τd)。这样,相对于对角求和信号P1而言,和将对角求和信号P2仅仅延迟τd的效果是一样的。从考虑方法上来说,无论对于对角求和信号P1还是对角求和信号P2,都延迟τmax,然后再将对角求和信号P2单独延迟τd。
另外,用τopt代表最内径道的相位差τd,则任意道的相位差τd可以用τopt×r0/r表示。这就是当用CAV方式重放CLV方式记录的光盘介质1时的相互转换关系。
道脉冲计数器7,通过计数循迹误码信号的脉冲数来确定光拾取头2所处道的位置。8为线速度计算单元,通过光拾取头2所在道的位置来计算线速度的数值V,8’为运算器,将V的倒数1/V输出。9为控制器,提供修正延迟值τopt对循迹偏离进行修正。10为乘法运算单元,将修正值延迟量τopt和线速度系数的倒数1/V相乘,然后将延迟量τ=τopt/V供给可变延迟单元4。
在这里,τmax是假定的最大延迟量。也就是说,在CAV重放过程中,对光盘介质1的最内径(半径r=r0)进行循迹时的延迟量。另外,τopt在最内径中,可以是和循迹偏离相互抵消的修正延迟量。如上所述,τopt是用于对由光拾取头、光盘的光轴接收差等造成的延迟进行修正的,其数值随操作或者光盘的不同而相异。
下面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用CLV方式记录的光盘介质1用CAV的方式重放时,在盘的内外径盘的重放线速度是和半径位置成比例变化的。即,在以CLV方式记录的光盘介质1上,同样字节长度的信号,在最内径道上和在任意的外径道上,其刻录长度是一样的。当以CAV方式的重放装置读取时,对应于该刻录长度脉冲信号,在最内径的道上最长,越靠近最外径的道就越短。因此,在光盘介质上即使相同的刻录长度,其重放信号的脉冲幅度也随半径的增大而变小。当然,由光拾取头的光轴接收差及盘的倾斜等空间因素所导致的对角求和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也是随半径的增大而检测到的延迟(或超前)也就越短(定义相位=时间×线速度)。
所以,如果要修正供给相位比较器5的信号P1、P2的相位误差,如图2所示,对于任意的半径位置r,根据τopt×r0/r(r0最内径道的半径)的关系需要改变修正量。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得到该半径位置,当循迹改变道值时计算变道的数目。
即,当光拾取头2移动过程中横切道时,由循迹脉冲计数器7统计循迹误码信号TE的个数,推算光拾取头2目前半径位置,由线速度计算单元8计算线速度系数V的倒数1/V(=r0/r)。
接下来,乘法器10,根据控制器9提供的修正值τopt,用公式τ=τopt×1/V=τopt×r0/r计算,然后将结果供给可变延迟单元4。
这样,在可变延迟单元4中实际上被设定的是和线速度成反比的延迟量,无论对空间因素造成的误差在时间轴上是否进行修正,可变延迟单元4已经和线速度无关。这样,就使得用CAV方式重放时,可以毫无问题地对循迹实行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是以光盘介质的最内径作为起点来推算光拾取头2的位置,如果知道特定的循迹半径的其它值,也可以不拘泥于最内径。例如,在移动光拾取头2时,如果得到了目的道的信息,当然也可以得到该道的地址,就能正确地将光拾取头2定位于该道的半径位置,下一次移动光拾取头2时,就可以取该道为起点。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统计横切道数来推算光拾取头2的现在的半径位置”,也就是每横切1道都计算线速度,实际上也没有必要拘泥于修正值的逐道更新。经过多数道将修正值更新一次也可以,另外,隔一定时间(例如,每隔1毫秒)将修正值更新一次也可以。在移动距离比较短的情况下,从移动开始到移动结束,即使只更新一次也能保证足够的精度。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延迟单元3是固定的,如果和可变延迟单元4互补,设成可变延迟单元也是可行的。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最佳的修正值τopt没有进行特别具体的说明,当循迹误差信号TE相对于基准电位是对称的,或当信息重放信号的重放误码率为最小时,可认为是最佳修正值。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具有以下特征,通过测量信息重放信号中最长的脉冲幅度来检测线速度。图3是本发明光盘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方块图。在图3中,1为光盘介质、2为光拾取头、21为正交分割感光元件、3为延迟单元、4为可变延迟单元、5为相位比较器、6为滤波器、9为控制器、10为乘法运算单元,和图1(第一实施例)中显示的具有同等功能。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11为由重放放大器构成的加法运算器。该重放放大器将得到由正交分割感光元件21总加法运算的输出;而该加法运算器对应于刻录信息用于生成信息重放信号HF。12为测量包括在信息重放信号HF中的脉冲串长度的刻录长度计量单元。13为最大值检测单元,用于测量上述脉冲串中,单位时间内最长的计量值。此外,14为偏离道的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光拾取头2的焦点位置与信息道的较大偏离,暂停上述刻录长度计量单元12的动作。
下面说明基于这种构成的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动作过程。首先,在第一实施例中,为了得到光拾取头2的位置,统计光拾取头2移动时横切的道数。对于这种方法,在操作失败的情况下,例如,光拾取头2在移动途中焦点偏离,一瞬间漏测了循迹误差信号TE,这样就不能得到光拾取头2的正确位置信息。从信息重放信号检测出地址信息的话也能得到正确的位置信息,但这时也必须明确对哪一道进行循迹操作。为了平稳地实施循迹操作,必须加以适当的补偿,为此,光拾取头的位置信息是必要的。在第一实施例中,会产生这样的自相矛盾。
在本实施例中,即使不处于循迹状态,也能以很高的概率从最长刻录信号的计量长度检测出线速度。在光盘介质1上,形成有适当的经调制的信息刻录阵列。在CD格式的情况下,以T为基准长度,由从3T到11T不等的刻录长度构成;在DVD格式的情况下,以T为基准长度,由从3T到14T不等的刻录长度构成。在将这些刻录长度重放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在各刻录长度,由周期不同的脉冲长度列构成信息重放信号HF。通过刻录长计量单元12对这些脉冲长度在时间上逐次测量,输出为n1、n2…、n3列。具体而言,象本实施例这样,用固定时钟信号XCK对信号缘进行数字化计数,或者用充电泵将时幅转换为电压数值。最大值检出单元13将上述输出列n1、n2…、n3的最大值nmax筛选出,然后输出。
在上述的重放信号列中,例如CD的情况,包含相对于基准长T,刻录长度为3T-11T的信号(不存在11T以上的刻录)。因而,经过足够长的时间观测,总能得到刻录长度为11T的信号。nmax的实际值决定于刻录长计量单元12的构成,此外,最内径道的最大刻录长度nmax被规一化为1。当对以CAV方式旋转的光盘介质1上任意道的最大刻录长(CD的情况下为11T)的对应时间进行测量时,越靠近外径一侧,数值越小。例如,在半径为最内径的2倍的位置测量的nmax=0.5。这时,nmax和线速度的关系为与1/V成比例。通过乘法运算单元10,nmax和控制器9提供的最佳修正值τopt相乘,若将结果提供给可变延迟单元4,则和光盘介质1的内外径处的线速度无关,实现对循迹偏离的最合适修正。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CD的情况),即使不存在11T以上的刻录,也可能检测出比这更长的空白。即,当光拾取头2横切信息道时,要通过道与道之间的无信号区间,有可能将该空白误检测为最大刻录长。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在本实施例中设计了偏离轨道检测单元14,通过由此输出的保持信号HLD1,暂停检测单元12的动作。具体例子如图4所示,偏离轨道检测单元14,检测正交分割感光元件21的全部求和信号,即检测信息重放信号HF的包络线,若检测到的信号低于一定的阈值,则产生保持信号。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虽然没有特别地提到,当循迹误差信号或者与此直接关联的对角和信号之间位相差的绝对值超过一定数值时,产生保持信号HLD1也是可行的。其构成公布在本申请的发明人以前提出的申请特开平8-55346号(美国专利No.5,671,200)中,虽然其详细说明从略,但其内容也是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然而,在上述的包络线的检测方法中,如果传送速度增加,就靠近信号的高频域区域,信号就难以与包络线区分开来,于是就产生了不能正确检测偏离轨道信号的新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和偏离轨道中的做法一样,在高速传送时,暂时中止刻录长计量单元12的动作。即,传送速度检出单元20,通过测量传送时的循迹误差信号TE的频率,求出传送速度V0,如果该速度大于一定的速度阈值,则产生保持信号HLD2(图5),并和保持信号HLD1经过“或”门121的运算,将结果提供给刻录长计量单元12。
如图3、图5的主要部分中所显示的波形图所示,循迹误差信号TE是由滤波器6输出;HF的包络线由道偏离检测单元14中的包络线检测单元141输出(影线部分代表高频部分的堆集);HLD1是利用阈值调制的HF包络线的2态数字化信号,当光拾取头2处于道与道之间的位置时为“高”;传送速度V0由传送速度检测单元20输出,是表征光拾取头2传送速度的信号;HLD2是高速期间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传送速度V0超过一定速度时的时间间隔)201输出的2态数字化信号,当光拾取头2超高一定速度时为“高”;保持信号HLD2和保持信号HLD1通过“或”(OR)门121相加,其输出信号传送给刻录长计量单元12。刻录长计量单元12在HLD1或者HLD2任何一方为“高”时,不实行对最大刻录长的检测。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数字化统计最长刻录对应的信号来实现测量线速度的数值,必然会导致量子化误差的产生。例如,用通道频率范围的时钟信号XCK作为计数器时钟信号时,在CD的情况下,会产生9%(=1/11)程度的测量误差。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只是针对PLL(phase locked loop-锁相环)起作用的情况下,才设立具有更高精度的线速度检出单元。
在图3中,PLL15是由相位比较器和VCO构成的,输出重放信号HF及同步时钟信号VCK。该时钟信号的频率在通道时钟信号范围,代表了信号的传送速率,因此,通过测量该频率(或周期)就可以得到线速度的值。为了提高测量的精度,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固定时钟信号YCK用计数器17测量经分频器(16)N倍分频的周期,测量结果记为nc。例如,在使用和通道时钟信号相当频率的时钟信号YCK时,若N=100,则可以以1%的精度测量线速度的数值。在PLL其作用时,通过开关18的转换,用该测量结果nc代替最大值检出单元13的输出nmax,对应于线速度可以在更高的精度上实施延迟修正。
象这样在本实施例中,检测光盘介质1中记录的信息信号列中最大刻录长对应的时间长度,将其与偏离修正值进行乘法运算,然后当PLL起作用时,统计将PLL时钟信号分频后的周期,并和上述偏离的修正值进行乘法运算,这样就可以和线速度无关地修正循迹偏离。另外,当偏离轨道时或高速传送时,通过暂时中止检测最大刻录长的动作,防止误动作的产生。
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使用的是和循迹补偿的修正对象有直接相互作用的对角和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如果改变时间常数来修正因空间因素造成的误差,则不一定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的做法。即,在光拾取头2存在接收差的情况下,正交分割感光元件21的4个感光部分都会产生相对的相位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对所有的感光部分设置可变延迟单元,分别用时间常数来修正相位差。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对以CAV方式旋转的光盘介质,正确地重放地址、提高进行循迹操作的精度是兴趣点所在。图6是本实施例的方块图。在图6中的光盘介质1、光拾取头2、传送马达22、道脉冲计数器7、乘法运算单元10和图1中所示的具有相同的功能。但是,在本实施例中,是假设DVD作为光盘介质1的,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循迹误差信号TE是由循迹误差信号检出单元50检测、提供的。
30为均衡滤波器,在设定的截止频率fc附近,对光拾取头2提供的信息重放信号HF有相对大的增益。31为地址重放单元,用于从均衡处理后的信息重放信号中检测出地址。32为循迹控制器,通过输出道脉冲,和上述地址信号一起对传送马达22进行操纵。80为线速度计算单元,90为控制器。
下面说明基于这种构成的本实施例的动作过程。首先,DVD(数字视像盘)的记录密度是CD的约7倍,在重放过程中,最佳的波形均衡处理是必要的。高密度记录的信号(3T信号等),即在空间频率高的信号,是在光拾取头2的空间分辨率的极限状态下记录下来的,经过空间滤波器后的效果是重放振幅降低。这样的信号在重放时,得到的是高频区的信号,而均衡滤波器30的截止频率fc与此处于大约相同的频带,重放时通过相对地提高增益,可以做到补偿降低的振幅。只是,这种补偿是在时间轴上针对光盘介质1、光拾取头2的空间因素造成的影响进行补偿,当DVD以CAV方式重放时,会产生问题。例如,即使将光盘最内径的截止频率设置在高频区,外径的信号频率也要增加,相对的在低频区也要加大增益。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这样的方式,即通过道脉冲的计数结果来推算光拾取头2所处循迹位置,然后计算线速度改变截止频率fc。
线速度计算单元80,由变道(光拾取头2的移动)前的地址数值和光拾取头在移动过程中横切的道脉冲的个数,求出光拾取头2的半径位置(r),然后按其与线速度V的比例关系计算出线速度V。目前,光盘介质1中的最内径(r=r0)处的线速度V被规一化为1。另外,由控制器90提供在最内径处的均衡滤波器30的截止频率的最佳值fc0,对于任意的道来说,通过乘法运算单元10,提供给均衡滤波器30的截止频率fc为fc=V×fc0=r/r0×fc0从该结果得知,即使光盘介质1以CAV方式旋转,和光盘的内外径无关,可以一直对信息重放信号进行最佳均衡补偿。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本实施例具有以下特征,通过测量信息重放信号中最长的脉冲幅度来检测线速度。图7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方块图。在图7中的光盘介质1、光拾取头2、传送马达22、均衡滤波器30、地址重放单元31、循迹控制器32、控制器90、乘法运算单元10和图6(第3实施形态)中所示的具有相同的功能。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12为测量信息重放信号中脉冲串的长度的刻录长计测单元,13为筛选上述脉冲串的长度中,单位时间内最长测量值的最大值检测单元。此外,14为道偏离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光拾取头2的焦点和信息道之间的较大偏离、暂停上述刻录长计测单元12的动作。在本实施例中,刻录长计测单元12、最大值检测单元13,和图3(第2实施形态)中所示的相同,也都具有图4中所示的功能。
下面说明基于这种构成的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动作过程。首先,在第三实施例中,为了得到光拾取头2的位置,统计光拾取头2移动时横切的道数。对于这种方法,在操作失败的情况下,例如,光拾取头2在移动途中焦点偏离,一瞬间漏测了循迹误差信号TE,这样就不能得到光拾取头2的正确位置信息。从信息重放信号检测出地址信息的话也能得到正确的位置信息,但这时必须对信息重放信号进行适当的波形均衡处理。为了进行适当波形均衡处理,必须给出合适的截止频率fc,而此时光拾取头的位置信息是必要的。在第三实施例中,会产生这样的自我矛盾。
在本实施例中,即使均衡滤波器30的设定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离,也能以很高的概率从最长刻录信号的计量长度检测出线速度。在光盘介质1上,形成有适当的经调制的信息刻录点阵列,在DVD格式的情况下,以T为基准长度,由从3T到14T不等的刻录长度构成。通过刻录长计测单元12对这些脉冲长度在时间上逐次测量,输出为n1、n2…、n3列。具体而言,用固定时钟信号XCK对信号缘进行数字化计数,或者用充电泵将脉冲时幅转换为电压数值。最大值检出单元13将上述输出列n1、n2…、n3的最大值nmax筛选后输出。
在上述的重放信号列中,例如DVD的情况,包含相对于基准长T,刻录长度为3T~14T的信号(不存在14T以上的刻录)。因而,经过足够长的时间观测,总能得到刻录长度为14T的信号。nmax的实际值决定于刻录长计测单元12的构成,此外,最内径道的最大刻录长度nmax被规一化为1。当对以CAV方式旋转的光盘介质1上任意道的最大刻录长(DVD的情况下为14T)的对应时间进行测量时,越靠近外径一侧,数值越小。例如,在半径为最内径的2倍的位置测量的nmax=0.5。这时,nmax和线速度的关系为与1/V成比例。通过乘法运算单元10,nmax和控制器90提供的最佳修正值fc0相乘,若将结果作为截止频率fc提供给均衡滤波器30,则和光盘介质1的内外径的线速度变化无关,可以实现最佳波形均衡,对由空间分辨率造成的波形畸变实施修正。
只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数字化统计最长刻录对应的信号来实现测量线速度的数值,必然会导致量子化误差的产生。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生成用于地址重放的同步时钟信号,当PLL(phase locked loop-锁相环)起作用的情况下,可以设立具有更高精度的线速度检出单元。图7中的PLL15和图3中所示的具有相同的功能,用于输出均衡后的信号EHF及同步后的时钟信号VCK。该时钟信号的频率在通道时钟信号范围,代表了信号的传送速率,因此,将该频率(或周期)分频后进行测量,就可以在很高精度上得到线速度的值。分频器16、计数器17和图3中所示的具有相同功能,用于输出上述周期的测量结果nc。在PLL其作用时,通过开关18的转换,用该测量结果nc代替最大值检出单元13的输出nmax,可以在更高的精度上设定均衡的截止频率。
在检测最大的刻录长时,在此需要注意的是(DVD的情况),即使不存在14T以上的刻录,也可能检测出比这更长的空白。即,当光拾取头2横切信息道时,要通过道与道之间的无信号区间,有可能将该空白误检测为最大刻录长。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在本实施例中设计了偏离轨道检出单元14,通过由此输出的保持信号HLD,暂停检测单元12的动作。偏离轨道检测单元14和图3中所示的一样,具有相同的功能。
象这样在本实施例中,检测光盘介质1中记录的信息信号列中最大刻录长对应的时间长度,将其与偏离修正值进行乘法运算,这样就可以和线速度的变化无关地实施最佳波形均衡处理。这样,即使在发生变道之后,也可准确地检测出地址。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只使用了刻录长度为14T的时间长进行线速度计算,在DVD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再同步(RESYNC)刻录。即,在DVD格式的情况下,再同步刻录由14T和4T的刻录对构成。当最大值检出单元检测14T的刻录后,插入4T的测量长度,共18T的再同步刻录,然后用总的测量长度来推算线速度。这样的话,检测的分辨率提高,截止频率的设定精度也变好。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和线速度无关地优化PLL相位控制增益是兴趣点所在。在以前的实施例中,对于因空间因素造成的误差进行时间轴修正时,举例说明了位相差循迹及均衡截止频率的设定过程,其中PLL(Phase Locked Loop-锁相环)是一个典型例子,用于产生相对于重放信号的同步时钟信号。即,PLL的目的是使上述重放信号和同步时钟信号之间的误差(起伏)最小。这种起伏源于光盘中记录的刻录长度的不均匀等,和上述实施形态中的情况一样,是由空间因素导致的误差,因而PLL是对时间的修正单元。
在图8中的光盘介质1、光拾取头2、乘法运算单元10、刻录长计测单元12、最大值检测单元13、分频器16、计数器17、倒数运算单元19、传送马达和图3或图6中所示的具有相同的功能。另外,在图8中,来自光拾取头2的信息重放信号HF进入相位比较器151,和时钟信号VCK之间存在着相位差,以脉冲信号PUP代表相位超前误差、以脉冲信号PDN代表相位滞后误差送入充电泵154。若脉冲信号为PUP,相对于循环滤波器155,充电泵154将发射电流;若脉冲信号为PND,相对于循环滤波器155,充电泵154将收集电流。这样,循环滤波器155将产生积分误差电压,并供给VCO(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156。VCO156根据积分误差电压,按比例产生时钟信号VCK,并反馈给相位比较器151。这样,信息重放信号HF和时钟信号VCK,由其之间相位误差最小的条件,被加以控制。
这时,控制增益必须要适当。如果增益过于低,将不能充分地跟踪起伏变化,相位误差会残留下来。相反,如果增益过高,过调节本身也会产生相位误差。使相位误差最小的合适的增益决定于充电泵154的增益以及循环滤波器155的时间常数,如果这些决定因素的特性是不变的,则对应于线速度的变化上述相位增益也随之变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按线速度比例调节充电泵浦的增益,可以不受线速度变化的约束,维持对相位的最佳增益。即,把从VCO输出的时钟信号VCK由分频器16进行N倍分频,由计数器17测量其周期,并经倒数运算单元19得出测量值nc的倒数,则按比例关系计算出线速度。把上述由控制器91制定的循环增益常数LPG经乘法运算器10和1/nc相乘(LPG/nc),供给充电泵154。充电泵154由可变恒流源和随脉冲信号PUP、PDN动作的电流开关构成。如果可变恒流源的电流按和乘法器10的输出成比例变化的话,就可以随线速度改变PLL的增益(时间常数),作为结果,也就是增益相对于相位保持一定。
上述过程是假定PLL有动作的情况。如果PLL没有动作,则上述单元也就不提供什么功能。根据信息重放信号HF中所包含的最长刻录信号,计算线速度用来修正PLL控制增益。虽然说在PLL没有动作时,对PLL增益的修正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一旦PLL要有动作,在此之前的就显示出其必要性。通过刻录长计测单元12和最大值检测单元13,求出信息重放信号HF中所包含的最长刻录长度nmax。频率比较器157,比较nmax和时钟信号VCK经N倍分频后的信号周期nc,若nc>nmax,则输出脉冲信号FUP给充电泵154;若nc<nmax,则输出脉冲信号FDN给充电泵154。与此相应,VCO156上下调整时钟信号VCK的频率,最终使测量值nc=nmax,即制定时钟信号VCK的频率,换句话说,实行频率控制。如上所述,因最大值检出单元的输出nmax和线速度成反比,所以即使实施频率控制,时钟信号VCK的频率和线速度大体是成比例的。在PLL即将有动作时,和PLL已经有动作时一样,可以设定和线速度成比例的增益。只是,这时由于测量精度的关系,刻录长检出单元,和PLL有动作时比较,设定精度下降。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有必要防止偏离轨道时和高速传送时误动作的产生。偏离轨道检测单元14和传送速度检测单元20,和图3或图7中所示的有相同的功能。通过上述两种检测单元,可以暂停刻录长计测单元12的动作。
另外,在第二实施例或第四实施例中,依靠开关18来实现PLL动作与不动作之间的转换。在本实施例中,是靠以下方式实现上述目的的,即将相位比较器151和与之相辅助的频率比较器157复位,然后将各自的输出通过求和运算单元152、153进行求和。
如以上描述,在本实施例中,无论PLL有无动作,通过所谓PLL的时间单元对因光盘刻录的不均匀性,即空间因素导致的起伏进行修正时,可以不考虑线速度变化的影响,在最佳增益的条件下完成该过程。
权利要求
1.一种光盘装置,具备当用激光束照射光盘介质上的用于重放信息点即凹凸点时,根据源于反射光的信息重放信号,用于生成相位同步时钟信号的相位同步控制装置(151-157),其特征在于具备测量所述时钟信号频率的计测装置(16、17);所述频率根据旋转的盘的速度变化;对所述相位同步装置,依照所述所测频率设定响应增益的设定装置(19、91、10),使得在盘上在同一维上设定相位同步,不受盘的速度的影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测量信息重放信号长度的计测装置(12);检测单位时间内最长信号的检测装置(13);依照所述信号的时间长度,按反比改变所述相位同步装置的增益的变化装置(152-157、16、17、19、10、9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检测激光束偏离轨道的检测装置(14),当激光束偏离道时,中止测量信息重放信号长度的测量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检测光拾取头传送速度的检测装置(20),当所述传送速度超出一定值时,中止测量信息重放信号长度的测量动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盘装置,具备当用激光束照射光盘介质上的用于重放信息点即凹凸点时,根据源于反射光的信息重放信号,用于生成相位同步时钟信号的相位同步控制手段(151-157),其特征在于具备测量所述时钟信号频率的计测手段(16、17);所述频率根据旋转的盘的速度变化;对所述相位同步手段,依照所述所测频率设定响应增益的设定手段(19、91、10),使得在盘上在同一维上设定相位同步,不受盘的速度的影响。
文档编号G11B20/14GK1501397SQ20031010462
公开日2004年6月2日 申请日期1998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14日
发明者石桥广通, 山元猛晴, 晴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