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件清洁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54926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元件清洁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造业小型元件的清洁,尤其是小型硬盘机械部分元件的清洁。
背景技术
以小型硬盘机械装配为例,硬盘机械部分是不能有尘粒的。如有,在硬盘工作时,主轴马达带动碟片高速旋转,尘粒会与碟片摩擦导致碟片损伤。尘粒还可能会与磁头相撞导致磁头损坏。故小型硬盘的机械部分元件一般都需清洁。而由于体积小,一般的清洁方法易导致小元件的损坏,故提供本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清洁盒,以满足大批量生产的制造业小型元件的清洁,和避免上述缺陷和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元件清洁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4、两根枢轴5、翻转手柄1、元件插针2和止挡块3。
所述基座4为长方形,其两对称边设置带凹槽的齿状凸出部6,另外两对称边各设置带有两个以纵向中心位置对称通孔8的向上突起部7;所述两根枢轴5分别插装在上述突起部7的两对通孔8上;
所述翻转手柄1固定在上述枢轴5的任一端;所述元件插针2平行于上述翻转手柄1,径向安装在上述枢轴5上,对应齿状凸出部6的凹槽等间分布;所述止挡块3对应上述翻转手柄1位置设置在上述基座4的齿状凸出部6。
上述元件插针2可90度翻转。
本实用新型采用防锈、防腐材料以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清洁盒,不仅能满足大批量生产元件的清洁,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图1为元件清洁盒多视图;图2为装有元件的元件清洁盒立体视图。
*符号说明*1翻转手柄2元件插针3止挡块 4基座5枢轴6齿状凸出部7突起部 8通孔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元件清洁盒结构如下基座4、两根枢轴5、翻转手柄1、元件插针2和止挡块3。
所述基座4为长方形,其两对称边设置带凹槽的齿状凸出部6,另外两对称边各设置带有两个以纵向中心位置对称通孔8的向上突起部7;所述两根枢轴5分别插装在上述突起部7的两对通孔8上;所述翻转手柄1固定在上述枢轴5的任一端;所述元件插针2平行于上述翻转手柄1,径向安装在上述枢轴5上,对应齿状凸出部6的凹槽等间分布;所述止挡块3对应上述翻转手柄1位置设置在上述基座4的齿状凸出部6。
翻转手柄1控制枢轴5转动,元件插针2与枢轴5连接,所以元件插针2打开与关闭受翻转手柄1控制。而翻转手柄1又被手柄制动器3控制,故翻转手柄1和元件插针2只能做90度转动。当翻转手柄1与水平线呈90度时,此时元件插针2与水平线呈90度,为小型硬盘元件清洁盒装载/卸载状态。当翻转手柄1与水平线呈0度时,此时元件插针2与水平线也呈0度,小型硬盘元件清洁盒为关闭状态。
元件清洁盒有两个翻转手柄1,每个翻转手柄1有一个枢轴5,每个枢轴又可连接5-40个元件插针2(优选10-20个)。
如图2所示,装有元件的元件清洁盒,元件插在元件插针2上,此时元件清洁盒插有元件,这一端呈关闭状态,而另一端元件插针2呈开启状态,此时可安装元件,待关闭后元件清洁盒可进入清洁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元件清洁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4)、两根枢轴(5)、翻转手柄(1)、元件插针(2)和止挡块(3),所述基座(4)为长方形,其两对称边设置带凹槽的齿状凸出部(6),另外两对称边各设置带有两个以纵向中心位置对称通孔(8)的向上突起部(7);所述两根枢轴(5)分别插装在上述突起部(7)的两对通孔(8)上;所述翻转手柄(1)固定在上述枢轴(5)的任一端;所述元件插针(2)平行于上述翻转手柄(1),径向安装在上述枢轴(5)上,对应齿状凸出部(6)的凹槽等间分布;所述止挡块(3)对应上述翻转手柄(1)位置设置在上述基座(4)的齿状凸出部(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元件清洁盒,其结构如下基座、两根枢轴、翻转手柄、元件插针和止挡块。所述基座为长方形,其两对称边设置带凹槽的齿状凸出部,另外两对称边各设置带有两个以纵向中心位置对称通孔的向上突起部;所述两根枢轴分别插装在上述突起部的两对通孔上;所述翻转手柄固定在上述枢轴的任一端;所述元件插针平行于上述翻转手柄,径向安装在上述枢轴上,对应齿状凸出部的凹槽等间分布;所述止挡块对应上述翻转手柄位置设置在上述基座的齿状凸出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清洁盒,不仅能满足大批量生产元件的清洁,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文档编号G11B33/14GK2785094SQ20042011537
公开日2006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22日
发明者曾纪光, 林奕章 申请人:贵州南方汇通世华微硬盘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