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盘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4441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硬盘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硬盘盒。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硬盘安装方式,是在硬盘盒上设置螺孔,通过锁螺丝的方式对盒体进行固定。当硬盘的容量饱和或者出现故障时,用户如果需要更换硬盘或者是对硬盘进行维修,便需要使用工具,如螺丝刀将硬盘取出,这样的方式使得硬盘的安装拆卸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1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硬盘盒,其能保证硬盘的安装拆卸更为方便简单,同时,也能随时更换硬盘盒内的硬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硬盘盒,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为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盖板中间段设置有硬盘凹槽,所述硬盘凹槽内安装有保护垫,所述第一盖板的一端设置有数据连接装置,位于所述第二盖板上安装有指示灯。

进一步,所述数据连接装置与第一盖板为拼接结构。

进一步,所述硬盘凹槽包括第一硬盘凹槽和第二硬盘凹槽,所述第一硬盘凹槽和第二硬盘凹槽为卡接结构。

进一步,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为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盖板设有导轨槽,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与导轨槽相配合的滑轨,所述第二盖板通过滑轨与导轨槽的配合滑动连接在第一盖板。

进一步,所述第二盖板的内壁上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位置与硬盘凹槽的位置相对应设置。

2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结构简单,安装方便;2、通过在第一盖板中间段设置有硬盘凹槽,所述硬盘凹槽内安装有保护垫,这样便于硬盘的安放,同时也能保护硬盘不会因外界环境而出现损坏;3、在第一盖板的一端设置有数据连接装置,这样可以通过数据线直接连接在硬盘盒内的硬盘进行存储;4、在第二盖板上安装有指示灯,则能显示硬盘盒是否在工作;5、所述硬盘凹槽包括第一硬盘凹槽和第二硬盘凹槽,所述第一硬盘凹槽和第二硬盘凹槽为卡接结构,这样可以当第一硬盘凹槽内的硬盘存储满值时,可以随时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3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4 图2为实施例第一盖板的结构图;

5 图3为实施例第二盖板的结构图;

6 图4为实施例硬盘凹槽的结构图。

7 图中:本体1、第一盖板2、第二盖板3、硬盘凹槽4、数据连接装置5、指示灯6、保护垫7、第一硬盘凹槽8、第二硬盘凹槽9、导轨槽10、滑轨11、挡板12。

具体实施方式

8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容后,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动或调整,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9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硬盘盒,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包括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所述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为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盖板2中间段设置有硬盘凹槽4,所述硬盘凹槽4内安装有保护垫7,所述第一盖板2的一端设置有数据连接装置5,位于所述第二盖板3上安装有指示灯6,所述数据连接装置5与第一盖板2为拼接结构,所述硬盘凹槽4包括第一硬盘凹槽8和第二硬盘凹槽9,所述第一硬盘凹槽8和第二硬盘凹槽9为卡接结构,所述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为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盖板2设有导轨槽10,所述第二盖板3上设有与导轨槽10相配合的滑轨11,所述第二盖板3通过滑轨11与导轨槽10的配合滑动连接在第一盖板2,所述第二盖板3的内壁上安装有挡板12,所述挡板12的位置与硬盘凹槽4的位置相对应设置。

本实施例的提供的一种硬盘盒,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在第一盖板2中间段设置有硬盘凹槽4,所述硬盘凹槽4内安装有保护垫6,这样便于硬盘的安放,同时也能保护硬盘不会因外界环境而出现损坏;在第一盖板2的一端设置有数据连接装置5,这样可以通过数据线直接连接在硬盘盒内的硬盘进行存储;在第二盖板3上安装有指示灯6,则能显示硬盘盒是否在工作;所述硬盘凹槽4包括第一硬盘凹槽8和第二硬盘凹槽9,所述第一硬盘凹槽8和第二硬盘凹槽9为卡接结构,这样可以当第一硬盘凹槽8内的硬盘存储满值时,可以随时进行更换,所述数据连接装置5与第一盖板2为拼接结构,这样当数据连接装置5或第一盖板2出现损坏时,可以随时更换相应部件,第二盖板3的内壁上安装有挡板12,所述挡板12的位置与硬盘凹槽4的位置相对应设置,这样可以通过挡板12对其硬盘凹槽4内的硬盘进行保护。

10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硬盘盒,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保护垫7的具有若干中空腔体,这样可以使得保护垫7更软,当然保护垫7的具体结构还可采取其他类型,不这样设置也是可行的。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