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挠性套管的接线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08157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挠性套管的接线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线端,具有一套管,通过切割和折叠一金属带条以构成一框架而获得,此框架界定一用于嵌入一有待连接的电缆的四角形截面的孔口。
一夹紧螺钉,用于把电缆夹紧在一连接垫与套管的底部之间,所述螺钉装放在一配置在所述套管的一水平上部分支上的一螺纹孔之中,以及两个接线端分支封住套管的弹性框架,在未上紧状态下由延伸在螺钉移动方向上的至少一个第一轴向间隙予以分隔。
这类套管式接线端涉及在从事夹紧有待连接的电缆时生成很大的牵拉力。在接线端中的这些力量可以达到300daN(见图5之中的曲线A),而低十倍的数值可能足以确保能使电流流动的一种适当的电接触压力。很高的初始力量数值显示的优点是,导致电缆各导线的定形,但是这一力量会随着各导线的金属随时间发生蠕变和变形而减小。这会导致接线端的松动效果,在接触区域内造成过热风险。
已经提出具有一定弹性以补偿螺钉可能的松劲的各种接线端。文件FR-A-2696584和DE-A-19513281涉及配备一压缩弹簧的套管式接线端,此弹簧用来储存弹性能量以确保当夹紧螺钉发生稍许松动时有待连接的导线被正确地固紧。
文件EP336251说明了一种螺钉接线端,具有一固紧框架和一垂直配置的固定支架并使得可能形成一接触垫和一电线或电缆的一种双重连接。一间隙形成在敞开框架的两端之间。
本发明的目的是获得一种带有一弹性套管的接线端,永久地保证与电缆的良好电气接触而不使用套管内部的某一附加弹簧。
符合本发明装置的其特征在于,止动装置在第一间隙于上紧螺钉的开头已经被消除之后确定一第一夹紧门槛值,套管在螺钉被进一步上紧时变得比较刚硬而增大夹紧力超出所述第一门槛值,而后当螺钉被松开时再返回其初始几何形状,
所述金属套管具有一弹性结构,带有双斜率,以致当从事上紧时生成在接线端之中的轴向牵拉力在第二斜率阶段比在第一斜率阶段增大较快,从第一斜率转换到第二斜率发生在第一夹紧门槛值已被超过之后。
较大的弹性出现在夹紧的开头,直至达到止动面为止,从这一位置起,观察到一种强力套管的通常性行。在螺钉由于电缆各导线的蠕变而稍许松开的情况下,套管以弹性方式被推向对应于第一夹紧门槛值的配置。
按照一第一优先实施例,套管包括一侧面分支,伸出在支承螺钉的水平接线端分支以外并包括一矩形孔眼,其中一所述水平接线端分支的延伸段一压在矩形孔眼的底边上,当接线端处在未上紧状态之中时由第一轴向间隙使之与顶边隔开。一第二横向间隙设置在侧面分支的内表面与延伸段基部每一侧上的两个直边之间。
按照一第二实施例,套管的两个接线端分支在底部的对面叠置起来并由第一轴向间隙隔开。外面分支配有一光滑的圆形孔眼,直径大于配置在内面分支上的螺纹孔。第二横向间隙在此情况下设置在圆形孔眼与螺钉主体之间外面分支端部所在的一侧上,外面分支的抬起会导致后者在达到一预定的夹紧门槛值时顶靠螺钉的主体,以致获得一转矩限制器,使得可能生成一恒定的夹紧力。
本发明的其他一些优点和特点,从提出的作为只是一种非限制性范例并显示在所附各图之中的本发明一项实施例的以下说明中,会更加显而易见,各图中

图1是符合本发明的弹性套管接线端的一立面视图,此接线端处在不带连接垫的未上紧状态;图2和3表明图1中接线端的透视图;图4表明当接线端处在上紧状态时一等同于图1的视图;图5表明一通常的套管接线端(单斜率曲线A)和一符合本发明的接线端(双斜率曲线B)的夹紧力与变形的关系图线;图6至8是另外一项实施例的等同于图1、2和4的视图。
参照图1至4,一接线端10包括一套管12、一夹紧螺钉14和一连接垫16。套管12表现为一单体构件,是通过切割和折叠一导电金属板条以便形成一具有明显四边形截面的框架而获得的。套管12的内侧形成一个孔口18,由一接合于彼此平行延伸的两个铅直侧面分支22、24的底部20予以限制,分支24由一上部分支26成直角地予以延伸,夹紧螺钉14穿过这一延伸段。
铅直侧面分支22在其顶部处设置一矩形孔眼28,状为一榫头的、上部分支26的一端部延伸段30插入其中。螺钉14装放在配置在上部分支26一环圈凸缘34之中的一螺丝孔32之中。
铜质连接垫16装放在套管12的孔口18之中,延伸在一平行于水平分支26的方向上,并设计得当螺钉14被上紧时夹紧电缆36顶住底部20。
在一固定的套管12的情况下,连接垫16被顶紧于螺钉14螺杆的端头,以便当螺钉14发生转动时在孔口18之中作两向的铅直平移。如果螺钉14被上紧,连接垫16朝向固定的套管20移动,导致电缆36被夹紧而顶住后者。
在一活动的套管12的情况下,连接垫16被固定而螺钉14的端头压在垫16的顶面上而不配接于它。如果螺钉14被上紧,套管12向上移动且底部20夹紧电缆36而顶住垫16的底面。
按照本发明,铅直侧面分支22的端部伸出在水平分支26上方,而端部延伸段30当接线端10处在未夹紧状态(图1至3)时压在矩形孔眼28的底边上,与顶边隔开一第一轴向间隙J1。一第二横向间隙设置在分支22内表面与延伸段30每一侧上的两个直边38之间,以便当螺钉14被上紧时允许套管12的弹性变形。
在示于图4之中的一电缆36连接阶段期间,上紧螺钉14会在夹紧开始时由于端部延伸段30如箭头F1所示被抬起而导致套管12的弹性变形。这种抬起动作由于存在间隙J1和J2而成为可能,而且一当端部延伸段30向上顶住由矩形孔眼28顶边形成的止动面就会停止下来。套管12之中的轴向夹紧力在该弹性变形期间是比较适度的并位于处在从10到40daN范围之内的一第一夹紧门槛值的附近。在这种弹性变形期间轴向夹紧力的变化由图5中曲线B的第一斜率表示。当螺钉14相对于孔眼32的螺纹的相对移动对应于大约是0.5毫米的第一间隙J1的大小时,达到第一夹紧门槛值S1。这一第一夹紧门槛值S1完全适合于流动在垫16与电缆36之间的电流。
在延伸段30已经向上顶住止动面之后螺钉14进一步被上紧时,套管12变得比较刚硬而接线端10之中的轴向牵拉力按照曲线B的第二斜率迅速增大,这一点比得上由曲线A表明的一通常套管的性能。按照施加在螺钉14上的转矩,于是获得一种中等程度的夹紧,处在第一门槛值S1与一300daN的第二最大门槛值S2之间。在第二夹紧阶段期间套管12的变形小于当第一间隙J1被消除时产生的弹性变形。
当螺钉14被上紧时套管12的变形造成带有双斜率的一种弹簧功能。在由于电缆36各导线的压挤和蠕变而造成放松的情况下,套管12中的轴向力减小到曲线B上的第一门槛值S1。这种弹性能量仍然足以保持垫16与电缆36之间的确当接触。
在图6至8的另外实施例上,接线端100的套管112包括由第一轴向间隙J1彼此隔开的、对置于底部120的两个叠置的端部分支123、125。外部弯折分支125接合于另一右面的铅直侧面分支124并配有一允许螺钉14穿过的光滑圆形孔眼127。另一内部分支123折叠过来以相对于左面的铅直侧面分支122构成一个支架并为螺钉14配有一个较小直径的螺纹孔132。环圈凸缘134在此情况下配置在分支123的底面下。第二横向间隙J2设置在圆形孔眼127与螺钉14主体之间、分支125的端部所在的一侧上。连接垫16等同于第一实施例的。
符合图6至8的接线端100以下面的方式发挥作用在图6的未上紧状态中,水平的外部分支125平行于内部分支123,以对应于第一间隙J1沿铅直方向均匀地间隔开来。
当从事电缆36的连接时,在上紧螺钉14的开头、当内部分支123的端部已经消除了第一间隙J1并向上顶住由外部分支125的底面形成的止动面时,达到第一夹紧门槛值S1。
在图8中,当分支123的端部已经向上顶住止动面之后继续上紧螺钉14时,套管112变得更为刚硬而接线端100之中的轴向牵拉力按照曲线B的第二斜率迅速增大。这样导致了在箭头F2方向上外部分支125的稍微抬起,当达到一预定的门槛值时,这一分支则抵靠螺钉14的主体。于是上紧螺钉14成为不可能而获得一转矩限定器,使得可能生成一恒定的夹紧力。
在图1至8的两项实施例中,适合于套管12、112的弹性变形的第一轴向间隙J1延伸在螺钉14移动的方向上。
权利要求
1.一种接线端,具有一套管(12,112),通过切割和折叠一金属带条以构成一框架而获得,此框架界定一用于嵌入一有待连接的电缆(36)的四边形截面的孔口(18),一夹紧螺钉(14),用于把电缆(36)夹紧在一连接垫(16)与套管(12,112)的底部(20,120)之间,所述螺钉装放在一配置在所述套管的一水平上部分支(26,123)上的一螺纹孔(32,132)之中,以及两个末端分支(22,26;123,125),所述两个末端分支闭合套管(12,112)的弹性框架,在未上紧状态下由延伸在螺钉(14)移动方向上的至少一个第一轴向间隙(J1)分隔开,其特征在于,止动装置在第一间隙(J1)于上紧螺钉(14)的开头已经被消除之后确定一第一夹紧门槛值(S1),套管(12,112)在螺钉(14)被进一步上紧而增大夹紧力超出所述第一门槛值时变得比较刚硬,而后当螺钉被松开时再返回其初始几何形状,所述金属套管(12,112)具有一带有双斜率的弹性结构,以致当从事上紧时产生在接线端(10,100)之中的轴向牵拉力在第二斜率阶段比在第一斜率阶段增大较快,从第一斜率到第二斜率的转换发生在第一夹紧门槛值(S1)已被超过之后。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其特征在于,套管(12)包括一侧面分支(22),伸出在支承螺钉(14)的水平末端分支(26)之外并具有一矩形孔眼(28),其中接合所述水平分支(26)的一个延伸段(30)。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端,其特征在于,当接线端(10)处在未上紧状态时端部延伸段(30)压在矩形孔眼(28)的底边上,由第一轴向间隙(J1)与顶边间隔开。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端,其特征在于,一第二横向间隙(J2)设置在侧面分支(22)的内表面与延伸段(3)基部每侧上的两条直边(38)之间。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其特征在于,两个接线端分支(123,125)在底部(120)对面叠置起来,由第一轴向间隙(J1)分隔开来。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线端,其特征在于,外部分支(125)配有一光滑圆形孔眼(127),直径大于配置在内部分支(123)上的螺纹孔(132)的直径。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线端,其特征在于,第二横向间隙(J2)设置在圆形孔眼(127)与螺钉(14)主体之间的外部分支(125)端部所在的一侧,外部分支(125)的抬起会导致后者在达到一预定的夹紧门槛值时顶靠螺钉(14)的主体,以致获得一种使得可能生成一恒定夹紧力的转矩限制器。
全文摘要
一种接线端包括一套管,通过切割和折叠一金属带条获得,并包括一夹紧螺钉,装放在配置在一顶部分支上的一螺纹孔之中。两个封住弹性框架的接线端分支在未上紧状态下由延伸在螺钉移动方向上的至少一个第一轴向间隙J1分隔开来。止动装置在第一间隙于上紧螺钉的开头已经被消除之后确定一第一夹紧门槛值。套管在螺钉被进一步上紧时变得比较刚硬而增大夹紧力超过第一门槛值。套管当接线端夹紧螺钉被松开时则返回其初始几何形状。
文档编号H01R4/28GK1288273SQ0012863
公开日2001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15日
发明者杰拉尔德·伯尼恩特, 蒂里·米利特, 丹尼尔·范齐托 申请人: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