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性排线插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42520阅读:6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软性排线插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性排线插接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设有定位结构的软性排线插接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考图1及图2,常用软性电路板连接器10的结构,是由一纵长状的绝缘本体30与一活动盖40相互套接组成。其中,该绝缘本体30的两侧侧壁上,设有功能作为滑行引道使用的滑槽31,且每个滑槽31的开口端又凸设出一挡块(图未绘)。该绝缘本体30的内部,设有一嵌槽32及若干槽道33,且每个槽道33与该嵌槽32构成相通,所以,若干插接端子50的前段可以逐一嵌设在各个槽道33内。
而该活动盖40具有一盖体41,且该盖体41的中间设成呈凹陷的空间,并连接一片压掣板43,可以提供给软性排线(Flexible FlatCable,FFC)或软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 Circuit,FPC)60放入其内;以及,该盖体41的左右两侧亦设有向前凸伸的侧板42,且每个侧板42的前端则凸设有一滑块(图未绘)。
所以,当活动盖40两侧的侧板42各别以前端所设的滑块套入该绝缘本体30的滑槽31内部后,该活动盖40与绝缘本体30就共同组成一件常用软性电路板连接器10,而且,该软性电路板连接器10的活动盖40可以被拉出及盖合。
当活动盖40被拉出时,因为该活动盖40两侧的侧板42所设的滑块会碰到绝缘本体30设置在滑槽31的开口端的挡块,所以该活动盖40被拉出的距离会受到限制,除了防止该活动盖40与该绝缘本体30之间发生脱离外,并促成该绝缘本体30的嵌槽32开口完全裸露,以便嵌插软性排线或软性电路板60进入该绝缘本体30的嵌槽32内部。
当软性排线或软性电路板60嵌插进入该绝缘本体30的嵌槽32内部后,再推动该活动盖40与该绝缘本体30形成盖合之状态时,此际,藉由该活动盖40的压掣板43伸入到绝缘本体30的嵌槽32内部,使得软性排线或软性电路板60因受到压掣而被固定在该绝缘本体30的嵌槽32内,除了与插接端子50构成电性连接外,并经由插接端子50再与印刷电路板80构成电性连接。
但是,目前的常用软性排线或软性电路板60与目前的常用软性电路板连接器10之间不具有定位的功能,尤其是常用软性电路板连接器10的活动盖40没有定位结构设计,所以不能用来导引软性排线或软性电路板60定位与对正。因此,当软性排线或软性电路板60嵌插进入该绝缘本体30的嵌槽32之后,经常会发生未插入到定位或者一边偏斜的情况,结果导致软性排线或软性电路板60的信号接触部61与插接端子50之间的电性连接有接触不良的缺点。
此外,为了改善上述软性排线或软性电路板60未插入到定位的缺点,有些常用软性排线或软性电路板60则藉助画上一条检测辅助线65作为准绳,且藉由目测该条检测辅助线65与软性电路板连接器10之间是否构成对齐,而判断该软性排线或软性电路板60是否插入到定位。但是,这种解决方法除了需要预先进行画线作业而徒增成本之外,却仍有因为目测疏忽而发生判断错误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设有定位结构的软性排线,当这种软性排线与匹配使用的连接器构成电性连接时,该连接器的活动盖可以导引这种软性排线准确插入到定位和防止发生一边偏斜,使得这种软性排线与匹配使用的连接器之间完全没有电性接触不良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次要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软性排线的结构,在软性排线靠近信号接触部的位置上或者两侧是设有定位结构,而与这种软性排线匹配使用的连接器则在活动盖的盖体上面设有相应组配的定位结构,可以导引这种软性排线准确插入到定位和防止发生一边偏斜。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连接器的结构,尤其是在连接器的活动盖的盖体上面设有定位结构,当设有相应组配结构的软性排线与这种连接器构成电性连接时,可以发挥导引该软性排线定位与对正的功能,使得该软性排线可以准确插入到定位和防止发生一边偏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设有定位结构的软性排线及使用这种软性排线的连接器,以改善在现有技术中软性排线或软性电路板未插入连接器的定位点或对齐不易的问题,进而可使软性排线与连接器接合更牢固也更节省人力成本,因此本发明实具有产业发展的价值。


图1是常用软性电路板连接器10及常用软性排线60的结构及其使用说明图;图2是第一图所示的常用软性电路板连接器10与常用软性排线60构成电性连接的使用状态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20及软性排线70的结构及其使用说明图;图4是图3所示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20及软性排线70构成电性连接的使用状态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软性排线70以定位块72与软性电路板连接器20的盖体41所设的定位凹部44相互组配,并促成软性排线70准确插入到定位且不会发生一边偏斜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软性排线70以定位槽73与软性电路板连接器20的盖体41所设的定位凸部45相互组配,并促成软性排线70准确插入到定位且不会发生一边偏斜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常用软性电路板连接器 20软性电路板连接器30绝缘本体 31滑槽32嵌槽 33槽道40活动盖 41盖体42侧板 43压掣板44定位凹部 45定位凸部
50插接端子60常用软性排线或软性电路板61信号接触部 65检测辅助线70软性排线或软性电路板71信号接触部72定位块 73定位槽80印刷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3、图5及图6,本实用新型所示的软性排线70,可以是软性排线或是软性电路板,主要的结构特征是在该软性排线70靠近信号接触部71的位置上或者两侧设有定位结构,例如,该软性排线70得在靠近信号接触部71的两侧设有如图3所示的定位块72,或者,得在靠近信号接触部71的位置上设有如图6所示的定位槽73。
可提供与软性排线70匹配使用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20,是由一纵长状的绝缘本体30、一活动盖40、及若干插接端子50共同组合构成,而且,该活动盖40可以相对该绝缘本体30而拉出局部距离、或者与该绝缘本体30构成盖合之状态。
其中,该绝缘本体30的构造与常用者相同,在两侧的侧壁上设有滑槽31,且该绝缘本体30的内部设有一嵌槽32、以及若干提供给插接端子50嵌设的槽道33。
而该活动盖40具有一盖体41,且该盖体41的左右两侧设有向前凸伸的侧板42,并套入在该绝缘本体30的滑槽31内,藉此,使得该活动盖40的侧板42与该绝缘本体30的滑槽31构成一组滑动机构组合。
该活动盖40的盖体41中间设成呈凹陷的空间,并连接一片压掣板43,而且,该盖体41设有定位结构,且与该软性排线70所设的定位结构是构成相应组配的结构。
如图3所示,该软性排线70在靠近信号接触部71的两侧是设有定位块72,该活动盖40的盖体41即设有相应组配的定位凹部44;或者,如图6所示,该软性排线70在靠近信号接触部71的位置上设有定位槽73,该活动盖40的盖体41即设有相应组配的定位凸部45。
请参考图3至图6,当这种软性排线70与匹配使用的连接器20欲构成电性连接时,可借着该软性排线70所设的定位结构因为卡掣在该连接器20的活动盖40的盖体41上,而受到该活动盖40的盖体41牵制和定位,使得该软性排线70的信号接触部71因此被对正,且不会发生一边偏斜。所以,当该连接器20的活动盖40与绝缘本体30构成呈盖合状态时,可带着该软性排线70的信号接触部71顺利插入到该绝缘本体30的嵌槽32内部,且准确插入到定位与该连接器20的插接端子50构成良好电性连接,不会有电性接触不良的现象。
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亦可达到达到同样的目的、效果。
因此,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软性排线插接结构,其包括软性排线和连接器;所述软性排线在靠近信号接触部的位置上设有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是定位块;与软性排线匹配使用的所述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一活动盖、及插接端子;该绝缘本体的两侧各设有一滑槽,且该绝缘本体的内部设有一嵌槽及槽道,插接端子的前段是嵌设在该绝缘本体的槽道内;该活动盖具有一盖体,且该盖体设有得与软性排线的定位块相组配的定位凹部,该盖体两侧各设有向前凸伸的侧板,并且套入该绝缘本体的滑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排线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排线是一种FFC软性排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排线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排线是一种FPC软性电路板。
4.一种软性排线插接结构,其包括软性排线和连接器;所述软性排线在靠近信号接触部的位置上设有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是定位槽;与软性排线匹配使用的所述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一活动盖、及插接端子;该绝缘本体的两侧各设有一滑槽,且该绝缘本体的内部设有一嵌槽及槽道,插接端子的前段是嵌设在该绝缘本体的槽道内;该活动盖具有一盖体,且该盖体设有得与软性排线的定位槽相组配的定位凸部,该盖体两侧各设有向前凸伸的侧板,并且套入该绝缘本体的滑槽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性排线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排线是一种FFC软性排线。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性排线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排线是一种FPC软性电路板。
专利摘要一种软性排线插接结构,包括软性排线和连接器。所述软性排线在靠近信号接触部的位置上或者两侧设有定位结构;而且,与这种软性排线匹配使用的所述连接器,则在连接器的活动盖的盖体上面设有相应组配的定位结构。当这种软性排线与匹配使用的连接器构成电性连接时,该连接器的活动盖可以导引这种软性排线准确插入到定位和防止发生一边偏斜,使得这种软性排线与匹配使用的连接器之间完全没有电性接触不良的缺点。
文档编号H01R12/24GK2757352SQ20042011812
公开日2006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9日
发明者吴荣旋, 陈嘉颖 申请人: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