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57542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于移动电话、电话机、PDA(个人数字辅助系统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ce)、移动音响、照相机等电器和信息终端等的卡连接器,特别涉及插入有IC卡和SD卡等卡的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一直希望提高移动电话、电话机、PDA(个人数字辅助系统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ce)、移动音响、照相机等电器和信息终端等(以下称为移动电话等)的功能。
为了提高该功能,在移动电话等中正在使用组装有称为IC芯片的IC零件的IC卡、SD卡和SIM卡等卡。
由于相关理由,在移动电话等中需要插入拔出这样的IC卡、SD卡和SIM卡等卡的卡连接器。
再者,在现有技术的这样的卡连接器中,有的卡在卡的插入方向上加长卡的长度,并在其前端安装天线从而无线使用。
通常,这样的卡的天线部从壳体探出地使用。
但是,在这样的卡的天线部探出的状态下,在不小心掉落机体时,如果卡碰到水泥地,则会受到非常大的冲击,卡连接器往往会坏掉。
进而,一般的市场要求在降低卡连接器的高度实现卡连接器的低高度化的同时,卡连接器还要具有足够的强度。
为了达到这样要求的卡连接器的强度,需要例如在上表面具有金属板的外壳部件,并把该金属板的外壳部件组装到连接器本体上。
再者,在所谓逆式等反转使用的卡连接器中也有相同的要求。
即,为了达到卡连接器的低高度化和卡的耐折强度的要求,在卡连接器的上表面部分使用例如金属板。
但是,在这样的卡连接器中没有防止卡弹出的盖。
因此,在该卡连接器中,安装有卡的卡连接器从手中滑落时,由于冲击和振动等原因,卡从连接器弹出,结果往往出现触点连接部从卡底座部脱落而发生读数误差等问题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点,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连接器,通过把连接器本体和外壳部件组合在一起,并设置具有沿卡插入口可以滑动的防止卡弹出的盖的防止弹出机构,防止因振动和冲击等卡弹出,触点连接部不会从卡底座部脱落地与其接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卡连接器由连接器本体、组合于上述连接器本体上的外壳部件、配设于上述连接器本体上的触点端子、和配设于上述连接器本体的卡插入口侧的卡弹出防止机构形成,其特征为,上述卡弹出防止机构具有被配置在上述连接器本体的大致中央的支承壁部、位于上述连接器本体侧面的侧壁、被设置在上述支承壁部与上述侧壁之间的轴、和用于插入上述轴的孔,并且还包括卡推压盖,所述卡推压盖可以沿着上述轴相对于上述卡插入口在打开位置或锁住位置滑动。
另外,防止机构的轴具有弹性,卡弹出防止机构还具有配设于上述连接器本体上的至少一个突起部、和配设于上述卡推压盖上的至少一个突起部。
另外,卡推押盖具备本体壁基部、和水平壁部,在本体壁基部上设有用于插入上述轴的孔,水平壁部从上述本体壁部沿水平方向突出,在水平壁部上设有操作部。
另外,连接器本体具有用于取出卡本体的吐出机构。
另外,在连接器本体的侧端配设端子,上述端子为接地端子,而且上述端子为锡焊端子。
另外,外壳部件由金属板形成,上述端子与上述外壳部件形成为一体。
由此,本发明的卡连接器在插入卡时卡推压盖沿卡插入口滑动,可以防止落时的卡的弹出,可以构成该卡连接器使其形成连接器本体和外壳部件一体化且强度高、耐冲击的构造,而且可以在实现整体低高度化的同时使制作小型。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点和优点从就附图表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以下详细说明中更加一目了然。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卡连接器的实施例1的图,是表示还未插入卡、卡推压盖处于锁住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在卡被吐出、卡推压盖处于打开状态下的图1的本发明的卡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在卡被锁住、卡推压盖处于锁住状态下的图2的本发明的卡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在还未插入卡、卡推压盖处于锁住状态下的图1的本发明的卡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卡连接器在取下外壳部件后的状态下的同样的主视图。
图6是卡插入图5的卡连接器、卡处于最靠内的位置的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7是在图6的卡连接器的吐出锁住位置的卡被锁住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8是表示取下本发明的卡连接器中的外壳部件后的连接器本体的主视图。
图9是图8的连接器本体的左视图。
图10是图8的连接器本体的右视图。
图11是图8的连接器本体的俯视图。
图12是图8的连接器本体的仰视图。
图13是沿图8的XIII-XIII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14是沿图8的XIV-XIV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卡连接器中的卡推压盖的主视图。
图16是图15的卡推压盖的左视图。
图17是图15的卡推压盖的右视图。
图18是图15的卡推压盖的俯视图。
图19是图15的卡推压盖的仰视图。
图20是沿图15的XX-XX线的剖视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卡连接器的实施例2的图,是表示还未插入卡、卡推压盖处于打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在卡被吐出、卡推压盖处于打开状态下的图21的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卡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3是表示在卡被锁住、卡推压盖处于打开状态下的图21的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卡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4是表示在卡被锁住、卡推压盖处于锁住状态下的图21的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卡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5是表示图21的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卡推压盖的滑动机构部分的局部立体图。
图26是表示图21的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卡推压盖的仰视立体图。
图27是从相反侧看图21的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卡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8是表示去除了图21的卡连接器的外壳部件的连接器本体中的吐出机构和触点的主视图。
图29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卡连接器的基础上、外壳部件和锡焊端子一体化了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30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卡连接器的基础上、没有吐出机构时的变形例中的取下外壳部件的主视图。
图3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卡连接器的基础上、外壳部件和锡焊端子一体化了的另一个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32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卡连接器的基础上、没有吐出机构时的另一个变形例中的取下外壳部件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至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卡连接器的实施例1的图,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卡连接器在还未插入卡、卡推压盖处于锁住状态下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在卡被吐出、卡推压盖处于打开状态下的图1的本发明的卡连接器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在卡被锁住、卡推压盖处于锁住状态下的图2的本发明的卡连接器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在还未插入卡、卡推压盖处于锁住状态下的图1的本发明的卡连接器的主视图,图5是图4的卡连接器在取下外壳部件后的状态下的同样的主视图,图6是卡插入图5的卡连接器、卡处于最靠内的位置的状态下的主视图,图7是在图6的卡连接器的吐出锁住位置的卡被锁住状态下的主视图。另外,图8至图12是表示取下本发明的卡连接器中的外壳部件后的连接器本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图13是沿图8的XIII-XIII线的局部剖视图,图14是沿图8的XIV-XIV线的局部剖视图,进而,图15至图19是本发明的卡连接器中的卡推压盖的主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图20是沿图15的XX-XX线的剖视图。另外,图29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卡连接器的基础上、外壳部件和锡焊端子一体化了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图30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卡连接器的基础上、没有吐出机构时的变形例中的取下了外壳部件状态下的主视图。
第1实施例首先,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表示的卡连接器1由连接器本体2和组合于该连接器本体2的外壳部件3构成为扁平的壳状。
另外,该连接器本体2的一侧即前端侧开放,其上形成卡插入口4。在该卡插入口4侧设有卡弹出防止机构7。该卡弹出防止机构7包括可以沿连接器本体2的卡插入口4滑动地设置的卡推压盖8。
进而,本发明的卡连接器1的另一侧,即后端侧关闭,其上设有和插入的IC卡、SD卡和SIM卡等卡C电气连接的多个触点5。
这些触点5的外侧的端子部5b作为外部端子突出,触点5由锡焊同安装有本发明的卡连接器1的电器和信息终端等的印刷配线和印刷电路等适当地连接。
如图1至图7所示,在外壳部件3的端部,即,侧端部的至少一侧设有锡焊端子13,通过进行锡焊端子13的锡焊,把外壳部件3安装在印刷配线和印刷电路等上。
在这样的本发明的卡连接器1中使用的、例如IC卡和SD卡或SIM卡等卡C和一般的卡一样,在插入侧的前端部分整齐得排列设置有多个底座部,根据需要斜着切出一个角部并设有倒角部。由该倒角部引导卡C分别沿卡连接器1的两侧的侧壁14光滑地滑动。
在本发明的卡连接器1上设有,从卡插入口4插入IC卡、SD卡和SIM卡等卡C时,用于防止插倒卡C和插反的错误插入、和插入的卡上浮的适当的机构。
进而,在卡连接器1上设有用于顺利地取出插入的卡C的吐出机构10。
另外,作为防止卡的上浮的机构,通过由触点5的弹力按压卡C的底座部,可以适当地防止卡C的上浮。
如图所示,首先,在本发明的卡连接器1中,连接器本体2由适当的合成树脂材料等的绝缘材料制作形成,通过使其和外壳部件3组合形成为空心的扁平壳状。形成该空心的扁平壳状用于插入IC卡、SD卡和SIM卡等卡C。另外,吐出机构10(图5至图7)沿这样的绝缘材料的连接器本体2的一侧设置,可以把卡C从卡连接器1中顺利取出。
例如,吐出机构10包括可以沿连接器本体2的一侧的侧壁14部分光滑地滑动地形成的大致L字形的吐出部件11和弹性地加载于该吐出部件11的像线圈弹簧的弹性部件12。因此,吐出机构10的构成为由该弹性部件12储存的弹力按压吐出部件11从而弹出卡C。此外,当然,吐出机构10的构成并不限于这种构成,也可以采用其他适当的相似构成。
另外,本发明的卡连接器1的外壳部件3由适当的合成树脂材料等的绝缘材料形成为图示形状。该外壳部件3为了降低卡连接器的高度实现低高度化并且使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可以采用把如不锈钢板的金属薄板材料进行冲切加工和冲压加工等制作而成的金属外壳。
进而,在外壳部件3的前方侧形成有左右两侧弯折而覆盖侧壁14的卡插入口4,这些侧壁14由14的外侧边缘部分紧紧裹住连接器本体2从而与其成一整体。进而,在外壳部件3的端部设置锡焊端子13并由锡焊将其安装在印刷配线和印刷电路等上。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外壳部件3为金属外壳,则如图29所示,由于锡焊端子13和金属部件可以整体形成,所以可以减少零件个数。
由于该锡焊端子13作为接地端子通过接地于印刷配线和印刷电路等的地极,可以经由接地端子使静电逃逸,所以可以消除静电存储的可能。
进而,在外壳部件3的后侧端部设有用于多个触点5突出的开口部分,如图4和图5所示,其上设有端子部5b,该端子部5b作为外部端子,分别从开口部分突出并向内侧弯折。
因此,在IC卡、SD卡和SIM卡等卡C从形成于卡连接器1的前方侧的卡插入口4插入卡连接器1内,从中取出卡C时,可以经由吐出机构10的吐出部件11由弹性部件12的弹力将卡C取出。
进而,在卡连接器1的后方侧设有多个触点5。
该触点5和插入卡连接器1的IC卡、SD卡和SIM卡等卡C的底座部接触实现电气连接。
卡C经由这些触点5和电器的印刷配线的连接器本体(未图示)电气连接。
即,这样的触点5在前端部分形成弯曲成圆弧状的接触弹性条片部5a,该条片部5a和IC卡、SD卡和SIM卡等的底座部接触且可以发生连接的弹性位移。
另外,在触点5的后端部分设有由锡焊等与电器和信息终端等的印刷配线的连接器本体适当地连接的端子部5b。
在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的卡连接器1中,IC卡、SD卡和SIM卡等卡C可以使用例如组装有IC芯片等的电子零件的卡。
这样的卡C从卡插入口4插入卡连接器1内时,在正常状态下插入卡C时,卡C的底座部和触点5正确地配置,触点5的接触弹性条片部5a位于卡C的底座部之上,从而实现良好的接触连接。
这时,插入卡C的前端部分时,触点5的接触弹性条片部5a例如图1中所示,被推向上方而发生弹性变形,由于具有适当的弹性接触压力然后抵接并很好地接触于卡C的底座部。
由此,卡C从底座部经由触点5和电器的印刷配线的连接器本体很好地电气连接。
另外,即使假如插倒卡,卡C的后端部也会抵住卡推压盖8从而阻止卡C的插入。
因此,卡推压盖8可以有效地发挥作为止盖的作用,并且适当地防止卡C的错误插入。
如图所示,在本发明的卡连接器1中,防止卡C弹出的卡弹出防止机构7具有沿连接器本体2的卡插入口4侧的一端可以滑动地设置的卡推压盖8。该卡推压盖8设在连接器本体2的上方的一端的支持台部15上,且通过滑动机构6可以在横向的需要距离上滑动,而且通过弹性部件30向内弹性偏压。
因此,卡推压盖8平时由弹性部件30弹性偏压从而在锁住位置处于被压状态,插入卡C时,卡推压盖8由卡C向外,克服弹性部件30的弹性力从而在打开状态处于被压状态。
安装有这样的卡推压盖8的支持台部15的构造如图8至图14清楚地表示,卡推压盖8的构造如图15至图20详细地表示。
首先,如图8至图14所示,安装有卡推压盖8的支持台部15在连接器本体2的上部的一方的端部向外突出地形成为大致平坦的台板状。在该支持台部15上设有向外端直立的大致形成为L字形的支持壁16。
支持壁16作为卡推压盖8的止动部而发挥作用,并且在内侧设有向内突出的轴部17。弹性部件30的一端安装于该轴部17,另一方面,弹性部件30的另一端嵌在卡推压盖8的如图17清楚地表示的孔部27内。
该弹性部件30向锁住位置弹性偏压地按压卡推压盖8,插入卡和拔出卡时弹性部件30被压缩地形成。
另外,在支持台部15上设有作为导向部件的导轨18和形成该导轨18的槽19。在这些导轨18的槽19内插入有卡推压盖8的如图16所示的锁爪26,卡推压盖8不会离开且沿横向可以滑动地被引导。
进而,在支持台部15上还设有用于限制卡推压盖8的滑动距离的锁住位置的止动部20和打开位置的止动部21,滑动机构6主要由这些导轨18和槽19构成。
可以沿横向在锁住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的限定距离内滑动的卡推压盖8安装在这样的连接器本体2的支持台部15上。
图15至图20清楚地表示了该卡推压盖8的构造。
如图所示,卡推压盖8基本由大致长方体状的盖本体22形成。在该盖本体22的内侧上端部上形成引导倾斜面23地设有切成的卡导入引导面,剩余的上表面为平坦的平面24。
另外,在卡推压盖8的底面部分设有切成细长的槽部25。进而,在外方端部设有一对向内侧相向地突出的锁爪26,该锁爪26锁止于连接器本体2的支持台部15处的导轨18的槽19。
锁爪26可以沿导轨18在横向上滑动,通过和止动部20、21相抵接起到限制横向滑动的作用。
另外,在卡推压盖8右边的中央部分设有孔部27。该孔部27的内侧壁设有向该内侧壁突出的轴部28。通过使弹性部件30的一端嵌入且配合于该轴部28把弹性部件30安装于该轴部28。
弹性部件30平时使卡推压盖8向内侧的锁住位置弹性偏压,但是插入卡时,卡推压盖8被向外按压且向打开位置滑动,借此压缩弹性部件30。
进而,在卡推压盖8的一个侧面上设有沿横向延伸的槽29。该槽29在卡推压盖8在锁住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滑动时用作卡具,例如起到引导金属制的卡具31的脚部32的作用。
这样,在连接器本体2的支持台部15上设有卡具31,该卡具31用于使可以沿横向在锁住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滑动地设置的卡推压盖8牢固地安装以防其离开。该卡具31剖面大致呈コ字形,上方的脚部32嵌入卡推压盖8的槽29内,下方的脚部33插入支持台部15的孔34内,牢固地安装于支持台部15。
因此,卡具31在卡推压盖8滑动时,卡推压盖8的槽19相对于上方的脚部32滑动地形成。
下面说明具有这样构成的卡弹出防止机构7的本发明的卡连接器1的实际使用时的状态。
首先,在图1的卡C还没插入,卡推压盖8位于锁住位置处于锁住状态时,如果在正常的状态下插入卡C,则卡C的缺口部抵接于作为卡推压盖8的卡导入引导面的引导倾斜面23,由滑动机构6把卡推压盖8向外推着移动。
通过这一系列的动作,卡推压盖8按压弹性部件30并在支持台部15上滑动,成为卡C插入卡连接器1内的图2的状态。
如果从该图2的状态进一步用力地插入卡C并且充分地将其推入从而成为图6的卡最靠内状态,则卡推压盖8由弹性部件30向内压入并由支持台部15的滑动机构6使其沿导轨18的槽19滑动,卡在卡C的上端部的上方,成为图7的卡被锁住的状态。
因此,在该卡被锁住的状态中,由于为卡推压盖8抑制卡C的弹出的状态,所以可以防止卡C的意外弹出。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吐出机构10处于弹性部件12被压缩的图7的状态。
参照图7,所谓的吐出锁住位置是指卡C处于被卡推压盖8牢固地锁住的卡被锁住的状态的同时,吐出机构10处于被锁住的吐出锁住状态。
因此,在这样的卡被锁住的状态下,即使不小心掉了卡连接器1,也可以由卡弹出防止机构7防止因冲击和振动等的卡C的弹出从而很好地保护卡C。
因此,由于只要不人为地把卡推压盖8移至打开位置将其打开,就可以防止卡C的弹出,所以可以使触点5的弹性接触条片部5a不从卡C的底座部脱落而总是和其接触。
因此,结果,卡被锁住的状态维持卡C的底座部和卡连接器1的触点5的良好接触从而阻止读数误差的产生并且可以很好地防止卡C的弹出。
这样,由于本发明的卡连接器1处于如图7所示的卡被锁住的状态,所以卡C成为由于内部的弹性部件12总是受到向排出方向的按压负载的状态。
因此,虽然欲吐出卡C,但是由于卡推压盖8卡C处于被锁住的状态而不能弹出。
因此,在该卡被锁住的状态下,用手使卡推压盖8向打开方向滑动,卡推压盖8从图3的状态到图2的状态,按压并压缩弹性部件30,卡推压盖8从卡C的上端部离开。
由此,卡C由于弹性部件12的弹性力经由吐出机构10的吐出部件11被吐出。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卡连接器1,该卡连接器1由连接器本体2和与该连接器本体2组合的外壳部件3形成为空心扁平的壳状。另外,其上设有具有可以沿卡插入口4在横向上滑动的卡推压盖8的卡弹出防止机构7。
因此,由卡弹出防止机构7可以很好地防止不慎掉落卡连接器1时的冲击引起的卡C的弹出。
由此,在卡弹出防止机构7中,可以保护卡C不受损伤,并且可以保护接触部不从卡底座脱落从而发生读数误差,可以很好地保护卡连接器1和卡C自身。
另外,如图30所示,认为不设吐出机构10的情况也为变形例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插入卡连接器1的卡C处于最靠内的状态,则卡C以适当的弹性接触压力保持和触点5的抵接。
取出卡C时,用手等把卡C从其最靠内的状态取出。
第2实施例本发明的卡连接器的实施例2如图21至图28所示,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卡连接器在还未插入卡、卡推压盖处于打开状态下的立体图,图22是表示在卡被吐出、卡推压盖处于打开状态下的图21的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卡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3是表示在卡被锁住、卡推压盖处于打开状态下的图21的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卡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4是表示在卡被锁住、卡推压盖处于锁住状态下的图21的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卡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5是表示图21的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卡推压盖的滑动机构部分的局部立体图,图26是表示图21的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卡推压盖的仰视立体图,图27是从相反侧看图21的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卡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8是表示图21的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卡连接器吐出机构在去除了外壳部件状态下的俯视图。进而,图3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卡连接器的基础上、外壳部件和锡焊端子一体化了的另一个变形例的立体图,图32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卡连接器的基础上、没有吐出机构时的另一个变形例中的取下外壳部件状态下的主视图。
如图21至图28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卡连接器50由连接器本体52和与该连接器本体52组合的外壳部件53基本构成为空心扁平的壳状。
该连接器本体52的一侧即前端侧开放,其上形成卡插入口54。进而,在该卡插入口54侧设有卡弹出防止机构57。
另外,本发明的卡连接器50的另一侧,即后端侧关闭,其上设有和插入的IC卡、SD卡和SIM卡等卡C电气连接的多个触点55。
触点55的外侧的端子部5b作为外部端子突出,触点55由锡焊同安装有本发明的卡连接器50的电器和信息终端等的印刷配线和印刷电路等适当地连接。
本发明的本实施例2中表示的卡连接器50和实施例1的差异有在打开位置和锁住位置之间手动移动操作卡推压盖58并确定其位置,和在卡连接本体52和卡推压盖58上设有凸缘66、67、68、69等。
在这样的本发明的卡连接器50中使用的IC卡和SD卡或SIM卡等卡C和一般的卡一样,可以使用和上述一般的卡同样构成的卡。
进而,可以在这样的本发明的卡连接器50上设置,从卡插入口54插入IC卡、SD卡和SIM卡等卡C时,用于防止插倒卡C和插反的错误插入、和插入的卡上浮的适当的机构。
当然,另外,卡连接器50还可以设置用于顺利地取出插入的卡C的吐出机构80,也可以同样设置防止卡C上浮的机构。
如图所示,在本发明的卡连接器50中,连接器本体52由适当的合成树脂材料等的绝缘材料制作形成,通过使其和外壳部件53组合形成为强度较高的空心扁平壳状使可以插入卡C。另外,包括可以沿这样的绝缘材料的连接器本体52的一侧光滑地滑动地形成的大致L字形的吐出部件81和弹性地加载于该吐出部件81上的像弹簧部件的弹性部件82的吐出机构80的设置同上个实施例,可以把卡C从卡连接器50中顺利取出。
如图28所示,这样的吐出机构80的构成为由弹性部件82储存的弹力按压吐出部件81从而弹出卡C。当然,吐出机构10的构成并不限于这种构成,也可以采用其他适当的相似构成。
但是,如图32所示,认为不设吐出机构的情况也为变形例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插入卡连接器50的卡C处于最靠内的状态,则卡C以适当的弹性接触压力保持和触点55的抵接。
另外,取出卡C时,用手等把卡C从其最靠内的状态取出。
本发明的本实施例2中的卡连接器50的外壳部件53和前面的实施例1中的一样,也由适当的合成树脂材料等的绝缘材料制作形成。
另外,该外壳部件53为了降低卡连接器的高度实现低高度化并且使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可以采用把如不锈钢的金属薄板材料进行冲切加工和冲压加工等制作而成的金属外壳。
进而,外壳部件53在前方侧形成有卡插入口54,左右两侧弯折而覆盖连接器本体52的侧壁64地形成。
进而,在外壳部件53的端部,即侧端部设置锡焊端子70并由锡焊将其安装在印刷配线和印刷电路等上。
由于该锡焊端子70作为接地端子通过接地于印刷配线和印刷电路等的地极,可以经由接地端子使静电逃逸,所以可以消除静电存储的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外壳部件53为金属外壳,则如图31所示,由于锡焊端子70和作为金属外壳的外壳部件53可以整体形成,所以可以减少零件个数。
另外,在外壳部件53的后侧端部同样设有用于多个触点55突出的开口部分,如图所示,其上弯折地形成有作为外部端子的端子部55b。
因此,IC卡、SD卡和SIM卡等卡C从卡连接器50的前方侧的卡插入口54插入卡连接器50,在将其取出时,可以由内置的吐出机构80把卡C取出。
进而,这样的触点55在前端部分形成弯曲成圆弧状的接触弹性条片部55a,该条片部55a和IC卡、SD卡或SIM卡等卡C的底座部接触且可以发生连接的弹性位移,另外,触点55的后端部分的端子部55b由锡焊等与电器和信息终端等的印刷配线的连接器本体适当地连接地形成。
如图21至图28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卡连接器50中,防止卡C弹出的卡弹出防止机构57具有沿连接器本体52的卡插入口54侧的一端可以滑动地设置的卡推压盖58。
该卡推压盖58沿作为设于侧壁54和大致中央的支持壁部59之间的滑动机构56的导杆部件的轴65设置于连接器本体52的上端。
此外,该卡推压盖58由手动操作可以沿轴65在横向上的需要距离内滑动。进而,该卡推压盖58的构成使其由手动操作从打开位置移至锁住位置,在打开位置和锁住位置利用多个凸缘66、67、68、69,通过销锁止来确定位置。
如图所示,连接器本体52具有向上方端部的大致中央突出的支持壁部59,在该壁部59和侧壁64之间设置有作为滑动机构56的导杆部件的断面为圆形的轴65,沿该轴65可以滑动地安装有卡推压盖58。
卡推压盖58具有形成盖本体的大致垂直的本体壁部60和从该本体壁部60的上部沿水平方向突出的水平壁部61,其中所述的盖本体设有中心插入有用于滑动的轴65的通孔63且其断面大致呈L字形。
另外,在卡推压盖58的本体壁部60的下表面间隔一定距离设有一对凸缘68、69,进而,在凸缘68和凸缘69之间与凸缘69的外侧分别形成有洼部。
因此,卡推压盖58的形成为通过这些凸缘68、69,用指尖拿住或者推上部的水平壁部61的操作部62可以使卡推压盖58在横向上移动。
如图25清楚地表示,对应于这样的卡推压盖58的一对凸缘68、69,在连接器本体52的上端部的支持壁部59的附近间隔一定距离设有一对向上方突出的凸缘66、67。在这些凸缘66、67之间与凸缘66、67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洼部,通过这样的连接器本体52的凸缘66、67和卡推压盖58的凸缘68、69配合动作来确定卡推压盖58在锁住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的位置。
即,使卡推压盖58沿轴65滑动时,这些凸缘66、67、68、69互相抵接。另外,在推动卡推压盖58使其移动到越过凸缘66、67、68、69的位置时,通过利用轴65的弹性使轴65适当地弯曲,可以使凸缘66、67、68、69彼此互相越过地使卡推压盖58滑动。
这时,凸缘66、67、68、69丝毫不会互相摩擦就可以使卡推压盖58滑动,并且可以得到较高的滑动耐用性。
同时,通过设置具有弹性的轴65和多个凸缘66、67、68、69,可以在卡推压盖58滑动时产生一种到位感,可以以“咔嚓”的声音得知卡推压盖58向锁住位置和打开位置的滑动。
另外,在卡推压盖58移动时,可以通过一侧的侧壁64和中央的支持壁部59来适当地确定打开位置和锁住位置。
进而,至于凸缘66、67、68、69,可以在连接器本体52或卡推压盖58上设置打开位置用和锁住位置用的2个凸缘66、67,在另一个上设置至少1个凸缘68,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另一个上设置2个凸缘68、69。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卡连接器50中,由于在卡推压盖58滑动时,轴65具有弹性,可以弯曲,所以可以不使凸缘66、67、68、69互相磨擦地使其滑动,可以使其具有较高的滑动耐用性和耐磨性。
另外,通过组合设置具有弹性的轴65和凸缘66、67、68、69,可以在卡推压盖58滑动时由销锁止产生一种到位感,可以以“咔嚓”的声音得知卡推压盖58在锁住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的滑动,并且可以使卡推压盖58很好地位置确定地配置在需要的锁住位置和打开位置。
下面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具有这样构成的卡弹出防止机构57的卡连接器50实际使用时的状态。
首先,在图21的卡C还没插入,卡推压盖58位于打开位置时,如果在正常的状态下从卡插入口54向卡连接器50内插入卡C,则卡C成为插入卡连接器50内的图22的状态。
如果从该图22的状态进一步用力地插入卡C并且充分地将其推入从而成为图23的卡最靠内状态,并且用指尖拿住并推位于打开位置的卡推压盖58的水平壁部61的操作部62从而使卡推压盖58沿轴65滑动且抵接于支持壁部59,则卡推压盖58的水平壁部61卡在卡C的上端部的上方,成为图24的卡被锁住的状态。
因此,在该卡被锁住的状态下,由于为卡推压盖58抑制卡C的弹出的状态,所以可以防止卡C的意外弹出。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卡弹出防止机构57内置于卡连接器50内。如图28所示,吐出机构80同上述的实施例1,弹性部件82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并且卡C由卡推压盖58被牢固地锁住而处于卡被锁住状态。
进而,在这种情况下的卡推压盖58从打开位置向锁住位置移动时,卡推压盖58的凸缘68、69销锁止于连接器本体52侧的凸缘66、67,可以以“咔嚓”声得知凸缘68、69越过凸缘66、67,同时,由凸缘66、67、68、69确实地将卡推压盖58的位置确定在抵接于支持壁部59的锁住位置。
因此,在这样的卡被锁住的状态下,即使不小心掉了卡连接器50,也可以由卡弹出防止机构57防止因冲击和振动等的卡C的弹出从而很好地保护卡C。
由此,由于只要不人为地打开卡推压盖58,卡弹出防止机构57就可以防止卡C的弹出,所以可以使触点接触部不从卡底座部脱落而总是和其接触,可以维持良好接触从而阻止读数误差的产生并且可以很好地防止卡C的弹出。
这样,由于本发明的卡连接器50处于如图24所示的卡被锁住的状态,卡C成为由于内部的弹簧部件等弹性部件62总是受到向排出方向的按压负载的状态,所以,虽然欲吐出卡C,但是由于卡推压盖58卡C处于被锁住不能弹出的状态。
因此,在该卡被锁住的状态,如果用手操作卡推压盖58使其向打开方向滑动,则卡推压盖58从图24的状态变为图23的状态,卡推压盖58沿轴65滑动并从卡C的上端部离开。
结果,通过卡连接器50内置的弹性部件82的弹力弹出卡C。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卡推压盖58移至打开位置时,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上述实施例的卡连接器50,该卡连接器50由连接器本体52和与该连接器本体52组合的外壳部件53形成为空心扁平的壳状,另外,其上设有具有可以沿卡插入口54在横向上滑动的卡推压盖58的卡弹出防止机构57。
因此,卡连接器50可以很好地防止不慎掉落卡连接器50时的冲击引起的卡C的弹出,同时可以保护卡C不受损伤,并且可以保护触点接触部不从卡底座部脱落从而发生读数误差。
从以上的说明显而易见,根据本发明的卡连接器,通过设置具有可以沿卡插入口滑动的弹出防止盖的弹出防止机构来防止因振动和冲击等产生的卡弹出,并且触点接触部不从卡底座部脱落地和其接触。
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描述,并且显而易见的是对精通技术的人员来说可以从上述在本发明的更广泛范围内对其进行变化和修正。因此,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本发明包括所有在本发明精神之内的这样的变化和修正。
权利要求
1.一种卡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组合于上述连接器本体上的外壳部件、配设于上述连接器本体上的触点端子、和配设于上述连接器本体的卡插入口侧的卡弹出防止机构,其特征为,上述卡弹出防止机构具有被配置在上述连接器本体的大致中央的支承壁部、位于上述连接器本体侧面的侧壁、被设置在上述支承壁部与上述侧壁之间的轴、和用于插入上述轴的孔,并且还包括卡推压盖,所述卡推压盖可以沿着上述轴相对于上述卡插入口在打开位置或锁住位置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为,上述防止机构的轴具有弹性,上述卡弹出防止机构还具有配设于上述连接器本体上的至少一个突起部、和配设于上述卡推压盖上的至少一个突起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为,上述卡推押盖具备本体壁基部、和水平壁部,在所述本体壁基部上设有用于插入上述轴的孔,所述水平壁部从上述本体壁部沿水平方向突出,在上述水平壁部上设有操作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为,上述连接器本体具有用于取出上述卡本体的吐出机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为,在上述连接器本体的侧端配设端子,上述端子为接地端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为,上述端子为锡焊端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为,上述外壳部件由金属板形成,上述端子与上述外壳部件形成为一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为,上述端子为锡焊端子。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卡连接器,由连接器本体、组合于该连接器本体的外壳部件、配设于上述连接器本体的触点端子、和配设于上述连接器本体的卡插入口侧的卡弹出防止机构基本形成,其中,上述卡弹出防止机构具有沿上述连接器本体的卡插入口可以滑动地设置的卡推压盖,通过卡弹出防止机构,防止因振动和冲击等卡弹出,触点连接部不会从卡底座部脱落而是总是与其接触。
文档编号H01R13/62GK1808785SQ20051013566
公开日2006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3日
发明者大家正明, 菊地宏司 申请人:山一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