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12244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设备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涉及用以固定连接器的安装结构,和具有该安装结构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已经有很多安装结构,它们都具有用以固定IC卡的连接器的基板。其中之一是使用柔性电缆的安装结构。这种安装结构包含有刚性基板、IC卡连接器、固定单元以及柔性电缆。IC卡连接器固定在刚性基板上,固定单元固定刚性基板和IC卡连接器。柔性电缆将连接器连接在刚性基板上。电缆从与IC卡连接器相连的一端沿平行于刚性基板的方向延伸。电缆弯曲成字母“U”型,另一端连接在刚性基板上。因此,电缆与连接器设置在刚性基板的同侧。
在这种安装结构中,除了固定单元还使用柔性电缆。当另一个连接器被插入或者拔出连接器时,柔性电缆能够防止连接器与刚性基板间的电连接部破裂。(例如,参见9-17479号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假定电缆,即连接连接器和刚性基板的部件,如上述传统的安装结构中的那样被暴露。那么,使用该安装结构组装设备的工人可能错误地拔出电缆,使电缆与连接器或/和基板断开连接。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电线在电缆中会断开。由于电缆从刚性基板突出,安装结构会在组装设备的壳体中占据相对大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可以防止电线在柔性印刷线路板和连接器之间的电连接部断开。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可以防止电线在柔性印刷线路板和连接器之间的电连接部断开。
为实现第一个目的,设备包含有基板;
耦接到基板上的连接器;以及与连接器电连接、并与基板分离的柔性印刷线路板,该柔性印刷线路板物理上与连接器分离,位于连接器的上方或下方。
为实现另一个目的,电子设备包含有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中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包括基板、固定到基板上的连接器、以及与连接器电连接、并与基板分离的柔性印刷线路板,该柔性印刷线路板物理上与连接器分离,位于连接器的上方或下方。
本发明能够防止在柔性印刷线路板与连接器之间的电连接部断开电连接。
本发明另外的优点将在后续说明中阐述,其中一部分通过说明将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本发明的优点可以通过下文具体给出的手段和组合来实现和获得。


结合在说明书中并作为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并与上面给出的总体说明和下面给出的实施例的具体说明一起用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的示例的立体图;图2是从水平面得到的便携式计算机(图1)壳体的示例的剖面图;图3是容纳在图2所示的壳体中的安装结构的示例的分解图;图4是从下面看到的图3所示的安装结构的示例的仰视图;图5是从垂直面得到的图3所示的安装结构的示例的剖面图;图6是对图3所示的安装结构施加压力后的示例的剖面图;图7是关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容纳在便携式计算机中的安装结构的示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下文中参照

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一般而言,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设备包含有基板、固定在基板上的连接器,和与连接器电连接、并与基板分离的柔性印刷线路板。柔性印刷线路板穿过基板与连接器相对、或被设置在高度与基板厚度相等的空间中。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将参考图1至图6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便携式计算机11包含有主单元12、显示单元13和铰链单元14。铰链单元14将显示单元13耦接至主单元12上,使显示单元13可以转动。显示单元13具有显示器15。
主单元12具有壳体16、键盘17、触摸垫18和按钮19。壳体16由树脂制成。触摸垫18是指向装置。
如图2所示,壳体16中容纳有印刷电路板21和安装结构22。印刷电路板21具有印刷线路板23、电路部件24和连接器25。电路部件24被安装在印刷线路板23上。连接器25实现内部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安装结构22包含有第一基板29、一对连接器30、柔性印刷线路板31和第二基板32。连接器30固定在第一基板29上。柔性印刷线路板31与连接器30间电连接。壳体16具有一对突起部33、螺孔34和开口35。螺孔34形成在突起部件33中。开口35是为了露出连接器30。在图3中,仅表示了一个连接器30和一块柔性印刷线路板31。
如图2和图3进一步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基板29是例如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基板。第一基板29具有贯通孔36、一对凹口37、边缘部38和三个固定孔40。孔36用来将第一基板29固定在壳体16上。在本实施例中是矩形形状的凹口37分别接收连接器30。边缘部38限定凹口37的边缘。一个连接器30的三个爪39分别插入本实施例中的矩形形状的三个固定孔40。固定孔40分别位于凹口37附近。
如图5所示,镀铜层41在第一基板29的那些表面器件上形成,包围固定孔40,使爪39能够被焊接在固定孔40内。应当注意到壳体16的一部分可被用作由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制成的第一基板29。在这种情况中,壳体16的两侧表面都镀有铜。
如图2和图3所示,每个连接器30都包含有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器30具有外壳45、爪39和接线端46。爪39与外壳45整体形成,并从外壳45伸出。接线端46与柔性印刷线路板31相连。连接器30并不局限于USB。它可以是诸如D-SUB连接器或DIN连接器的任何其他类型的连接器。如图3所示,接线端46穿过第一基板29的凹口37。
如图2所示,柔性印刷线路板31的形状类似所示的弯曲成折线形状的带状。如图4所示,每块柔性印刷线路板31都有端部31A,与一个连接器30的接线端46相连。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端部31A与凹口37等宽或比凹口37窄。端部31A具有贯通孔47,接线端46穿过贯通孔47。如图5所示,贯通孔47的边缘覆盖有镀铜层49。如图4和图5所示,虽然柔性印刷线路板31的端部31A安装在凹口37中并与接线端46相连,柔性印刷线路板31与第一基板29分离。
如图4所示,当弹性印刷线路板31的端部31A与连接器30相连时,柔性印刷线路板31的端部31A被第一基板29的边缘部38围绕。如图5所示,柔性印刷线路板31被设置在高度与第一基板29的厚度相等的空间中。如图3所示,当安装结构22保持装配到壳体16中时,端部31A位于壳体16和连接器30之间。如图2所示,柔性印刷线路板31的另一个端部连接在印刷电路板21上。
如图3所示,第二基板32附接在柔性印刷线路板31的端部31A的与连接器30相对的面上。第二基板32是矩形平板,与柔性印刷线路板31等宽。因此,第二基板32的宽度等于或小于凹口37的宽度。第二基板32具有贯通孔48,接线端46穿过贯通孔48。第二基板32是例如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基板。
当具有与安装结构22的连接器30互补形状的连接器分别插入连接器30时,连接器30接收横向压力。该压力使连接器30和第一基板29如图6所示弯曲,导致连接器30摆动。连接器30的爪39将压力传递至第一基板29。虽然如此,因为接线端46和柔性印刷线路板31与第一基板29间具有间隔,它们能和第一基板29一起移动。因此,施加给接线端46(即电连接部件)和贯通孔47的压力很小。
以下将参考图3至图5说明本实施例的安装结构22是如何装配的。如图3所示,通过穿过第一基板29的凹口37的接线端46,将连接器30固定在第一基板29上。将连接器30的爪39安装在第一基板29的固定孔40中,连接器30被牢固地固定在第一基板29上。如图5所示,爪39已经安装到固定孔40中后,用焊料51将连接器30固定在第一基板29上。
连接器30的接线端46穿过柔性印刷线路板31上的贯通孔47,使连接器30与柔性印刷线路板31相连。第二基板32被分别安装在凹口37中。从而使第二基板32上的贯通孔48和柔性印刷线路板31上的贯通孔47能很容易地与连接器30的接线端46对准。穿过贯通孔47的接线端46,用焊料52填充贯通孔47,与柔性印刷线路板31电连接。于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安装结构22就装配完成了。安装结构22通过螺钉53牢固地固定在壳体16的突起部33上。从而将安装结构22固定在便携式计算机11的壳体16中。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29和柔性印刷线路板31在垂直(厚度)方向上分离。因此,当给固定到第一基板29上的连接器30中的那些器件施加压力时,每个连接器30和柔性印刷线路板31的电连接部之间并没有压力。而且,由于每块柔性印刷线路板31被放置在高度与第一基板29的厚度相等的空间中,其端部31A并不朝第一基板29突出。因此能防止柔性印刷线路板31损坏,并且能有效利用壳体16内的空间。
连接器30的接线端46穿过第一基板29的凹口37。因此,接线端46并不暴露在外。这样,当打开壳体16维修壳体16内的任何部件时,可以降低损坏接线端46的可能。
每块柔性印刷线路板31的端部31A安装在凹口37中,与接线端46相连。即,端部31A位于凹口37内。这样提高了壳体16内部空间的利用率。而且,因为端部31A安装在凹口37中、与接线端46相连、并被第一基板29的边缘部38围绕,第一基板29保护构成连接器30和柔性印刷线路板31之间电连接部的接线端46和端部31A。另外,安装结构22不仅在机械强度方面具有优势,而且因为第一基板29是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基板,其边缘部38围绕端部31A,因而在耐热性方面也具有优势,能承受焊接施加的热量。
根据本实施例的安装结构具有第二基板32,固定在端部31A的面向连接器30的面上。第二基板32能够被安装到凹口37中。因此第二基板32能够将柔性印刷线路板31引导至连接器30,并将板31安装到凹口37中。由于第二基板32被如此安装到第一基板29的凹口37中,接线端46很容易对准柔性印刷线路板31上的贯通孔47。
第二基板32安装到凹口37中后,一个贯通孔47、一个接线端46和焊料52处于第二基板32上的每个贯通孔48。因而能够保护贯通孔47、接线端46和焊料52不受到外部影响。而且,第二基板32加固了柔性印刷线路板31的端部31A。这样可以防止柔性印刷线路板31由于在将接线端46焊接至柔性印刷线路板31时施加的热量使柔性印刷线路板折皱或弯曲。
作为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基板,第二基板32能够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高的耐热性。这样可靠地防止了柔性印刷线路板31在将接线端46焊接到板31上时以任何其它形式的折皱或变形。
每块板31的端部31A被设置在壳体16和连接器30之间。连接器30和板31之间的电连接部并不暴露在外。从而保护电连接部不受到任何来自壳体16以外的损坏。
以下将参照图7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61。该便携式计算机61与便携式计算机11(即第一实施例)是相同的,除了安装结构62中的柔性印刷线路板63和第二基板64位置比较特殊。因此,其中与计算机11的对应部件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并且不再进行说明。
便携式计算机61中使用的安装结构62具有基板29、一对连接器30、柔性印刷线路板63和第二基板64。连接器30固定在基板29上。柔性印刷线路板63与连接器30电连接。第二基板64固定在柔性印刷线路板63上。
在安装结构62中,柔性印刷线路板63和第二基板64处于比安装结构22(即第一实施例)中的对应部件低的位置上。更精确地是,柔性印刷线路板63穿过基板29与连接器30相对。
每块柔性印刷线路板63的端部63A都与凹口37等宽或者比凹口37窄。端部63A与接线端46相连,并被基板29的边缘部38围绕。它被设置在壳体16和连接器30之间。
在第二实施例的安装结构62中,每块柔性印刷线路板63的端部63A都穿过基板29,与一个连接器30相对。因此,端部63A和接线端46与连接器30之间分离,基板29位于两者与连接器30之间。应当注意连接器30是暴露在壳体16之外,会受到影响。因此,基板29保护端部63A和接线端46,不受任何连接器30已经接收的影响。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并不局限于上述的便携式计算机。本发明可应用于如便携式数据终端的其它类型的电子设备。可以对本发明的电子设备进行种种变化和修改而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
其他优点和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容易想到。因此,本发明在其较宽的方面并不局限于本文给出和说明的具体细节和代表性的各实施例。因而,可以在不背离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范围所限定的总体发明构思的精神或范围进行各种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29);耦接到所述基板(29)上的连接器(30);以及与所述连接器(30)电连接、并与所述基板(29)分离的柔性印刷线路板(31,63),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31,63)物理上与所述连接器(30)分离,并位于所述连接器(30)上方或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31)位于所述连接器(30)下方,并与所述连接器(30)分离和所述基板(29)的厚度基本相等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31)包括端部(31A),该端部(31A)被安放到所述基板(29)的凹口(37)中,并耦接到所述连接器(30)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29)包括限定所述凹口(37)边缘的边缘部(38),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31)的所述端部(31A)被所述基板(29)的所述边缘部(38)围绕。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29)是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基板。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有第二基板(32),该第二基板(32)附接在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31)的所述端部(31A)面对所述连接器(30)的一侧,并配置成安放到所述凹口(37)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32)是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基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63)位于所述连接器(30)下方,并与所述连接器(30)分离比所述基板(29)的厚度大的距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29)是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基板。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29)包含有凹口(37),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63)包含耦接到所述连接器(30)上的端部(63A)。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有第二基板(64),该第二基板(64)附接在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63)的所述端部(63A)面对所述连接器(30)的一侧,并配置成安放到所述凹口(37)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64)是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基板。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6);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6)中的安装结构(22,62),该安装结构(22,62)包括基板(29)、固定到所述基板(29)上的连接器(30),以及与所述连接器(30)电连接、并且与所述基板(29)分离的柔性印刷线路板(31,63),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31,63)物理上与所述连接器(30)分离,并位于所述连接器(30)上方或下方。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31)位于所述连接器(30)下方,并与所述连接器(30)分离和基板(29)的厚度基本相等的距离。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31)包括要被连接到所述连接器(30)的端部(31A),所述端部(31A)被安排在所述壳体(16)和所述连接器(30)之间。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与横跨所述基板(29)的所述连接器(30)相对的空间。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31,63)包括连接到所述连接器(30)的端部(31A,63A),所述端部(31A,63A)被安排在所述壳体(16)和所述连接器(30)之间。
1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6);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6)中的安装结构(22,62),该安装结构(22,62)包括具有凹口(37)的基板(29)、包括端部(31A,63A)的柔性印刷线路板(31,63),该端部被定位成使得所述凹口(37)围绕所述端部(31A,63A)的多侧,以及耦接到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31,63)的所述端部(31A,63A)的连接器(30)。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31)位于所述连接器(30)下方,并与所述连接器(30)分离和所述基板(29)的厚度基本相等的距离。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31A)被安排在所述壳体(16)和所述连接器(30)之间。
全文摘要
一种安装结构具有基板(29)、固定到基板(29)上的连接器(30)、以及与连接器(30)电连接、并与基板(29)分离的柔性印刷线路板(31,63)。柔性印刷线路板(31,63)穿过基板(29)与连接器(30)相对,或被置于高度与基板厚度大致相等的空间中。
文档编号H01R13/73GK101064388SQ20061013669
公开日2007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7日
发明者堀切和仁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