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插卡保护功能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77680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插卡保护功能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针对电子卡使用的具有插卡保 护功能的连接器。
技术背景目前电子卡常用于计算机、电子字典等方面,以扩充内存、网络卡、调 制解调器、SCSI设备(如高容量硬盘、扫描仪)。电子卡除了 PCMCIA记忆卡型式外,大致上有MMC (Multi Media Card)、 CF (Compact Flash Card)、 SMC (Smart Media Card)、 MS (Memory Stick)、 SD (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记忆卡等规格,以应用于掌上型计算机 (PDA)、掌上型电子字典及数字相机等产品。目前多卡共享型连接器是针对多种电子卡进行设计的,供选择其中一种 电子卡单独进行插卡。此共享型连接器一般设有前中后三排端子,以电性对 接XD卡、SD卡及MS卡。除此之外,此连接器必须针对前排端子装设一摆动 压板,使长厚型SD卡或MS卡插入时,能透过摆动压板往下压移前排端子, 以电性对接导通中排或后排端子。但是摆动压板占用较多的插卡空间,且须借助前排端子常态支撑,影响 其结构安定性。另外,摆动压板不易精确压移前排端子,但其前排端子的斜 翘部仍可能抵触SD卡底面或MS卡金属壳面,而造成不当碰撞受损或者发生 电性短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插卡保护功能的连接器,该种连接器使XD卡插入时可直接往后通过活动挡杆下面,以接触 XD端子,而插入SD卡或MS卡时则推动活动挡杆朝后下方摆移按压XD端子下 降,以避免XD端子抵触SD卡或MS卡金属壳面,防止不当碰撞受损及电性短 路,并且此保护隔离动作准确可靠,经久耐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1、具有插卡 保护功能的连接器,连接器壳体内形成一含有前开口及两侧导轨的插卡空间, 沿该两侧导轨内面相对设有第一轨道及其上面相邻第二轨道,供选择第一、 二卡其中之一插入;该插卡空间内至少设置各具有弹性接触部的第一组端子 及其后方第二组端子,以对应接触第一、二卡底面的接点;该壳体两侧导轨 之间枢接一常态横跨并离开该第一组端子上方的挡制于两侧第二轨道之间的 活动挡杆;该活动挡杆两端具有活动枢接于壳体两侧导轨的同向弯折杆臂及 其末端延伸支轴;在第一卡沿着该第一轨道往后插入时,第一卡往后通过该 活动挡杆下面,第一卡的接触部与第一组端子的接触部接触配合;在第二卡 沿着第二轨道往后插入并推动活动挡杆朝后下方摆移按压第一组端子以带动 其第二组端子的接触部下降避开该第二卡时,经活动挡杆上方往后插入的第 二卡的接触部与第二组端子的接触部接触配合。于该第一卡沿着该第一轨道 往后插入时,该第一卡往后通过该活动挡杆下面,以接触该第一组端子之接 触部;于该第二卡沿着该第二轨道往后插入时,该第二卡前端推动该活动挡 杆朝后下方摆移按压该第一组端子,以带动其接触部下降避开该第二卡,使 该第二卡往后通过该活动挡杆上方,以接触该第二组端子。所述的活动挡杆底缘配合该第一卡顶面的插置高度。所述的壳体的两侧导轨内面各设有一容纳该活动挡杆两端杆臂与支轴的
凹口区;两侧导轨内面还设置有一以常态推动该活动挡杆往上摆移离开该第 一组端子的弹力组件。所述的弹力组件为一套置于该活动挡杆一端支轴上的使该活动挡杆抵靠 于该凹口区的相对前缘的扭转弹簧;该弹力组件一端抵靠于该活动挡杆,其 另一端定位于凹口区。所述的活动挡杆的一端杆臂设有一用于抵靠该弹力组件一端的凸部;两 侧导轨的凹口区设有一用于定位该弹力组件的另一端的凹部。所述的导轨的凹口区底面设成开口 ,且凹口区底面具有一供该活动挡杆 的两端支轴由下往上置入的轴沟部; 一底板组接封闭该壳体及凹口区底面。本实用新型是在连接器壳体插卡空间的两侧导轨内面相对设有第一、二 轨道,供第一或二卡插入以接触分别第一或二组端子;其壳体两侧导轨之间 枢接一常态横跨离开第一组端子的上方的挡制于两侧第二轨道之间活动挡 杆;第一卡沿着第一轨道往后插入时,第一卡往后通过活动挡杆下面,以接 触第一组端子之接触部;第二卡沿着第二轨道往后插入时,第二卡前端推动 活动挡杆朝后下方摆移按压第一组端子,以带动其接触部下降避开第二卡, 使第二卡往后通过活动挡杆上方,以接触第二组端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防止不当碰撞受损及电性短路,保护隔离动作准确可靠,不易损坏,产品经 久耐用,符合实际使用需要。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底面拆卸底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图3另一方向的视附图6为活动挡杆初步动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活动挡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活动挡杆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插入第一卡(XD卡)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附图9的俯视图;附图ll为初步插入第二卡(SD卡)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2为完全插入第二卡(SD卡)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3为附图12的俯视图; 附图14为插入第三卡(MS)时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各部件名称说明如下(10)壳体(11)绝缘座(12)顶盖(13)插卡空间(14)导轨(15)第一轨道(16)(17)凹口区(18)轴沟部(19)凹部(111)卡块(121)卡孔(21)第一组端子(22)第二组端子(23)第三组端子(24、25、 26)接触部(30)活动挡杆(31)杆臂(32)杆臂(33)支轴(34)支轴(35)凸部(36)弹力组件(37) —端(38)另一端(40)底板(54、 55、 56)接点(51)第一卡(XD卡)(52)第二卡(SD卡)(53)第三卡(MS卡)
实施例见附图l至附图14,插卡连接器壳体10由一绝缘座11及一 顶盖12对接组成,并且两者间以卡块111及卡孔121相配卡合固定。该 壳体10以绝缘座11配合顶盖12形成一含有前开口之插卡空间13及其两侧 导轨14,并且绝缘座11底面可组接一底板40,供选择第一卡(XD卡)51 或第二卡(SD卡)52单独进行插卡,或选择第三卡(MS卡)53进行插卡。所述的绝缘座11于插卡空间13内由前往后依序设置有第一、二、三组 端子21、 22、 23,其弹性接触部24、 25、 26分别第一卡(XD卡)51、第二 卡(SD卡)52、第三卡(MS卡)53对应的接触部电性接触。于较佳实施例 中,第二组端子22分为两排,以适用于第二卡(SD卡)及MMC卡。同时 绝缘座11在插卡空间13沿两侧导轨14内面设有第一、二轨道15、 16,并且 第二轨道16邻近第一轨道15上面,供第一卡(XD卡)51、第二卡(SD卡) 52、第三卡(MS卡)53其中之一单独进出插卡空间13。本实施例连接器在壳体10两侧导轨14之间枢接一常态横跨离开该第一 组端子21的上、方的活动挡杆30,活动挡杆30挡制于两侧第二轨道16之间。 (见图3至图8),该活动挡杆30两端具有同向弯折杆臂31、 32及其末端延 伸支轴33、 34,用以活动枢接于该两侧导轨14之相对位置,使活动挡杆30 底缘可配合第一卡(XD卡)51顶面的插置高度。于较佳实施例中,绝缘座11两侧导轨14内面各设有一凹口区17,凹口 区17用于容纳该活动挡杆30两端的杆臂31、 32与支轴33、 34;绝缘座11 两侧导轨14内面并设置一弹力组件36 (见图2至图7),弹力组件36以常态 推动该活动挡杆30往上摆移离开该第一组端子21。该弹力组件36可设为一 扭转弹簧,以套置于该活动挡杆30—端支轴33上,使该活动挡杆30抵靠于
该凹口区17的前缘,达到常态定位。同时该弹力组件36—端37抵靠于该活 动挡杆30,而其另一端定位于凹口区17。基于活动挡杆30与其弹力组件36实际装配的需要,该活动挡杆30的一 端杆臂31设有一凸部35,用以抵靠该弹力组件36的一端37。绝缘座11的 凹口区17设有一长沟状凹部19,以定位该弹力组件36之另一端3g。该两侧导轨14之凹口区17底面各设成开口,且分别具有一轴沟部18, 供该活动挡杆30之两端支轴31、 32由下往上置入该轴沟部18,进一步以一 底板19组接封闭该壳体10之绝缘座11及其凹口区17底面,供同时组配该 活动挡杆30之两端支轴33、 34。本实施例插卡连接器之活动挡杆30常态横跨离开该第一组端子21的上 方,活动挡杆30挡制于两侧第二轨道16之间。同时该活动挡杆30两端的支 轴33、 34活动枢接于该两侧导轨14并以其作为摆动支点。当该第一卡(XD 卡)51沿着该第一轨道15往后插入时,(见图9和图10),该第一卡51往后 通过该活动挡杆30下面,使其接点54接触该第一组端子21的接触部24。同 时活动挡杆30底缘可配合该第一卡51顶面之插置高度,以避免第一卡51前 端往上翘出。插入第二卡(SD卡)52时,(见图ll),将该第二卡(SD卡)52沿着该 第二轨道16往后插入,借由该第二卡(SD卡)52前端推动该活动挡杆30朝 后下方摆移按压该第一组端子21,以带动其接触部24下降避开该第二卡(SD 卡)52,(见图12、图13),该第二卡(SD卡)52往后通过该活动挡杆30上 方,以其接点55接触该第二组端子22的接触部25。插入第三卡(MS卡)53时,(见图14),同样先推动活动挡杆30朝后下 方摆移按压该第一组端子21,使该第三卡(MS卡)53往后通过该活动挡杆
30上方,以其接点56接触第三组端子23的接触部26。本实用新型的插卡连接器能够使XD卡直接往后通过活动挡杆30下面, 以接触XD端子,而插入SD卡或MS卡时则推动活动挡杆30朝后下方摆移 按压XD端子下降,以避免XD端子抵触SD卡或MS卡金属壳面,防止不当 碰撞受损及电性短路,并且此保护隔离动作准确可靠,更经久耐用,符合实 际使用需要。以上所叙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 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 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1、 具有插卡保护功能的连接器,连接器壳体内形成一含有前开口及两侧 导轨的插卡空间,沿该两侧导轨内面相对设有第一轨道及其上面相邻第二轨道,供选择第一、二卡其中之一插入;该插卡空间内至少设置各具有弹性接 触部的第一组端子及其后方第二组端子,以对应接触第一、二卡底面的接点; 其特征在于该壳体两侧导轨之间枢接一常态横跨并离开该第一组端子上方 的挡制于两侧第二轨道之间的活动挡杆;该活动挡杆两端具有活动枢接于壳 体两侧导轨的同向弯折杆臂及其末端延伸支轴;在第一卡沿着该第一轨道往 后插入时,第一卡往后通过该活动挡杆下面,第一卡的接触部与第一组端子 的接触部接触配合;在第二卡沿着第二轨道往后插入并推动活动挡杆朝后下 方摆移按压第一组端子以带动其第二组端子的接触部下降避开该第二卡时, 经活动挡杆上方往后插入的第二卡的接触部与第二组端子的接触部接触配 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插卡保护功能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活动挡杆底缘配合该第一卡顶面的插置高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插卡保护功能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壳体的两侧导轨内面各设有一容纳该活动挡杆两端杆臂与支轴的凹口 区;两侧导轨内面还设置有一以常态推动该活动挡杆往上摆移离开该第一组端子的弹力组件。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插卡保护功能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力组件为一套置于该活动挡杆一端支轴上的使该活动挡杆抵靠于该凹口区的相对前缘的扭转弹簧;该弹力组件一端抵靠于该活动挡杆,其另一端定位于凹口区。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插卡保护功能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活动挡杆的一端杆臂设有一用于抵靠该弹力组件一端的凸部;两侧导轨 的凹口区设有一用于定位该弹力组件的另一端的凹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插卡保护功能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导轨的凹口区底面设成开口 ,且凹口区底面具有一供该活动挡杆的两端 支轴由下往上置入的轴沟部; 一底板组接封闭该壳体及凹口区底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针对电子卡使用的具有插卡保护功能的连接器,连接器壳体插卡空间的两侧导轨内而相对设有第一、二轨道,供第一或二卡插入以分别接触第一或二组端子;其壳体两侧导轨之间枢接一常态横跨离开第一组端子的上方的挡制于两侧第二轨道之间活动挡杆;第一卡沿着第一轨道往后插入时,第一卡往后通过活动挡杆下面,以接触第一组端子之接触部;第二卡沿着第二轨道往后插入时,第二卡前端推动活动挡杆朝后下方摆移按压第一组端子,以带动其接触部下降避开第二卡,使第二卡往后通过活动挡杆上方,以接触第二组端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防止不当碰撞受损及电性短路,保护隔离动作准确,经久耐用。
文档编号H01R12/16GK201038363SQ200720048618
公开日2008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9日
发明者林乐贤 申请人:林乐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