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集束型天线馈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79938阅读:1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状集束型天线馈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领域,尤其是一种带状集束型天线馈线。
技术背景现有的移动通信基站天线馈线系统所采用的天线馈线一般有两种,即分 离式射频电缆和圆型集束式射频电缆。分离式射频电缆占用空间较大,且需多次吊装敷设(如TD-SCDMA智能天线需27根电缆),电缆成本及工程造 价均很高;圆型集束式馈线成本较为低廉、应用较为普遍,但其外径和重量 均很大,弯曲性能较差,敷设非常困难,而且还存在着圆型集束式馈线加工 次数多(如7芯圆型集束式电缆需进行8次护套挤出)、接地不方便、端头分 路密封等缺点。上述两种天线馈线共同存在着挤出护套繁琐、安装和敷设困难以及终端 分路难以密封的问题。解决上述问题,对移动通信及基站天馈系统的发展具 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 合理、安装方便、成本低廉且可充分满足移动通信及基站天馈系统要求的带 状集束型天线馈线。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带状集束型天线馈线,由射频电缆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护套内平行均布排列有2-5根射频电缆且呈带状电缆排形式,该电缆排的护套为挤出机所平行挤出的共挤护套。而且,所述的射频电缆为裸线射频电缆,也可为带外套的射频电缆。而且,所述的共挤护套厚度为0.5-3mm。而且,所述的射频电缆共挤护套之间的跨接厚度为0.5-6mm。而且,所述的共挤护套为黑色护套,或者为红、黄、兰、棕、绿色护套。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1. 本集束型天线馈线,由于采用挤出机一次性挤出带状护套,由此可节 约大量的护套料和加工工时;如典型的7芯新型集束型馈线只需2次护套即 可挤出,节省了大量材料和工时。2. 本集束型天线馈线只有一层护套并且是平行摆放,有效地解决了防水 问题,适于接地作业;而且釆用的是比较柔软的带状结构,更易于安装和敷设。3. 本集束型天线馈线的每排射频电缆排共享一个综合护套,并可方便地 分解成各自独立的护套,免去了终端分路密封问题;而且又可很方便地在发 射塔上进行叠加组合,如6单元天线需7根电缆,使用3芯+4芯两个新型 集束天线馈线即可方便地满足需要。4.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方便、成本低廉,可充分满足 移动通信及基站天馈系统要求,是一种创新程度较高的新型集束天线馈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缆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 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本带状集束型天线馈线,在护套1内平行均布排列有2-5根裸线射频电 缆2所构成的电缆排,本实施例附图所示为四根裸线射频电缆所构成的电缆 排;该射频电缆排的外套护套是通过挤出机所平行挤出的共挤护套,由此所 构成带状集束型天线馈线的外形为扁平呈带状。该共挤护套可采用PE、 PVC 或其它材料制作,其厚度为0.5-3mm;相邻的射频电缆共挤护套之间的跨接 厚度为0.5-6mm。共挤护套的颜色可为黑色护套,或者为红、黄、兰、棕、绿色护套。 实施例2:本带状集束型天线馈线的射频电缆可为自带外套3的射频电缆,图2所 示为四根自带外套的射频电缆所构成的电缆排。 其他同于实施例l。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层叠加并采用线缆卡的方式将多个带状 集束型天线馈线集合在一起使用。
权利要求1. 一种带状集束型天线馈线,由射频电缆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护套内平行均布排列有2-5根射频电缆且呈带状电缆排形式,该电缆排的护套为挤出机所平行挤出的共挤护套。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状集束型天线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射频电缆为裸线射频电缆,也可为带外套的射频电缆。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状集束型天线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挤护套厚度为0.5-3m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状集束型天线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射频电缆共挤护套之间的跨接厚度为0.5-6mm。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带状集束型天线馈线,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共挤护套为黑色护套,或者为红、黄、兰、棕、绿色护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状集束型天线馈线,其技术特点是在护套内平行均布排列有2-5根射频电缆且呈带状电缆排形式,该电缆排的护套为挤出机所平行挤出的共挤护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方便、成本低廉,采用挤出机一次性挤出带状护套,可节约大量的护套料和加工工时;每排射频电缆排共享一个综合护套,并可以很方便地分解成各自独立的护套,从而有效解决了防水问题,并免去了终端分路密封问题;集束型天线馈线采用带状结构,更易于安装和敷设,可充分满足移动通信及基站天馈系统要求。
文档编号H01Q1/00GK201084812SQ20072009632
公开日2008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2日
发明者薛树津 申请人:薛树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