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天线旋转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3203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卫星天线旋转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卫星天线架体,尤指一种用以调整信号接收角度的 卫星天线旋转座。
背景技术
为了使目前常用的卫星天线能随着不同的条件与环境而调整接收角度及方 位,用以带动卫星天线调整方位与角度的旋转座,已经成了卫星天线不可或缺 的一部分。就目前而言, 一般的旋转座结构均是利用驱动机构来带动卫星天线进行转 动作用,而驱动机构主要包括蜗轮及与蜗轮相啮合的齿轮组,由此带动整体的旋转座调整其方位;但这些作为传动机制的蜗轮及齿轮组经由相互啮合的连接 方式进行传动作用,在长时间传动作用下,相互啮合的齿轮组与蜗轮因材质磨 损而渐渐产生齿背隙,进而使齿轮组与蜗轮无法确实进行传动作用,导致传动 误差、无法正确定位。因此,为了避免因齿背隙过大而影响到传动作用,适时地重新调整齿轮组 与蜗轮间的啮合紧密度是必要的。公知卫星天线旋转座结构,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158923所揭示,其主要 包括天线锁接固定座、旋转头、蜗轮减速箱及固定竿夹持器,其蜗轮减速箱后 侧中间部分套设一组弹簧式蜗轮、蜗杆啮合间隙调整器,其借助啮合间隙调整 器的调整,可减小轮齿间的啮合间隙而减少传动功率的损失,但此种啮合间隙 调整器是利用弹簧间接推动蜗杆平行移动,为了保持蜗杆结构的稳固,此种啮 合间隙调整器在结构上较为复杂且易产生问题。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卫星天线旋转座结构,其借助弹簧的弹力 作用,可随时推动蜗杆朝向蜗轮方向贴靠啮合,以令蜗杆与蜗轮之间不形成齿 背隙,而达成定位精确及固持稳定。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是主要提供一种卫星天线旋转座结构, 包括壳体、蜗轮、驱动机构、枢轴及弹簧,其中该蜗轮容设连接于该壳体内部, 该驱动机构包含容设该壳体内部的座体、连接于该座体的一恻的致动器、及连 接于该座体的另一侧的蜗杆,该蜗杆对应于该蜗轮配置;而枢轴穿设该壳体及该座体而结合;该弹簧两端分别顶抵于该壳体及该座体的间,并以该枢轴为旋转中心,而使该蜗杆可相对于该蜗轮作接触啮合。本实用新型的卫星天线旋转座结构,其借由螺合组件可在容置孔内部作调 整移位,能控制弹簧的弹性作用力,而有效地克服组件的制造误差及能节省人 工的组装成本。能达成快速的组装而降低人工成本,有效地解决制造或配合公 差所产生的间隙问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卫星天线旋转座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卫星天线旋转座结构的组合示意图;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组合剖视图;图4为沿图2中A-A线的使用状态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壳体l下壳板IO 穿孔ll 承接孔12 螺孔13座体调整钮14 盲孔141蜗轮2转轴21驱动机构3 座体31下座盖312 第二连通孔314上座盖3U第一连通孔313 螺紋段3141蜗杆调整钮3142置孔315螺合组件316致动器32减速齿轮组33蜗杆34枢轴4 弹簧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配合附图来加以说明请参照图l、图2及图3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组合示 意图及沿图2中A-A线的组合剖视图,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卫星天线旋转座 结构,其主要包括壳体l、蜗轮2、驱动机构3、枢轴4及弹簧5。壳体1包含上壳板(图未示)及对应于上壳板作连接的下壳板10,此下壳板 10是由矩形底板及复数个从底板一恻垂直延伸的围板所构成,在底板的中央处 成型有穿孔ll,另在穿孔ll下方的左、右围板上设有相同轴心线的承接孔12 及螺孔13,且穿孔11的轴心线与承接孔12及螺孔13的轴心线互为正交型态 设置;另螺孔13供座体调整钮14螺合连接,且在调整钮14中心形成有盲孔 141。蜗轮2的中心连接有转轴21,并以此转轴21穿接于前述的穿孔11内,并 容设形成于壳体l内部。驱动机构3包含座体31、致动器32、减速齿轮组33及蜗杆34,本实施例 的座体31是由上座盖311及对应于上座盖311作接合的下座盖312所组成,并 在上、下座盖311、 312的内侧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一连通孔313及第二连通 孔314,各连通孔313、 314相互平行,另在上座盖311的第二连通孔314前端成型有螺紋段3141,以供蜗杆调整钮3142螺合连接,借以调整蜗杆34与蜗轮 2啮合间隙;而且,在垂直于各连通孔313、 314的上、下座盖311、 312分别 设有贯穿容置孔315,并供螺丝等螺合组件316螺接。致动器32可为马达,其 连接于下座盖312的右侧,且致动器32的轴心凸伸进入下座盖312内部,减速 齿轮组33是由多数不等大小的齿轮所组成,并容设固定于上、下座盖311、 312 内部;而蜗杆34则与减速齿轮组33的齿轮同轴连接,并分别穿接于第二连通 孔314内,且对应于前述的蜗轮2配置,此蜗杆34由致动器32经减速齿轮组 33所传动。枢轴4的一端穿接上座盖311的第一连通孔313及承接孔12,另一端则穿 接下座盖312的第一连通孔313及座体调整钮14的盲孔141内,而达成壳体1 与驱动机构3的连接,且枢轴4与前述的蜗杆34相互平行。另借由枢轴4穿接 于座体调整钮14内,即可借由座体调整钮14的调整移动,而控制座体31轴向 间隙。本实施例的弹簧5为螺旋压缩弹簧,且其数量可为单一或一条以上设置, 本实施例为两条,其分别容设于上、下座盖311、 312的容置孔315内,且其两 端分别顶抵于壳体1的内壁面及螺合组件316的端面上。请参照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沿图2中A-A线的使用状态剖视图,借 由上述组件的组合,在致动器32以正、反转来传动减速齿轮组33再传达蜗杆 34后,不免在蜗轮2与蜗杆34之间形成有齿背隙,借由弹簧5的两端分别顶 抵于壳体1及螺合组件316,并利用弹簧5所产生的弹力,而使驱动机构3以 枢轴4为旋转中心,并令蜗杆34朝向蜗轮2的一侧作接触啮合;如此,即能达 成定位精确及固持稳定,且能有效地克服因齿背隙所产生的晃动、不稳定或噪 音等诸多问题。但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是为较佳的实施实例,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 型实施范围,若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 饰,都应属本实用新型下述的专利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卫星天线旋转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蜗轮,容设连接于该壳体内部;驱动机构,包含容设于该壳体内部的座体、连接于该座体的一侧的致动器、及连接于该座体的另一侧的蜗杆,该蜗杆对应于该蜗轮配置;枢轴,穿设该壳体及该座体而结合;以及弹簧,两端分别顶抵于该壳体及该座体之间,并以该枢轴为旋转中心,而使该蜗杆可相对于该蜗轮作接触啮合。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卫星天线旋转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包含下 壳板,该下壳板成型有穿孔,而该蜗轮的中心连接有穿设该穿孔的转轴。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卫星天线旋转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下壳板上设 有相同轴心线的承接孔及螺孔,该穿孔的轴心线与该承接孔及该螺孔的轴心线 互为正交型态设置。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卫星天线旋转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座体由上座盖及对应于该上座盖作接合的下座盖所组成。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卫星天线旋转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下座盖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连通孔,该第一连通孔与该承接孔及该螺孔对应,该螺孔 供座体调整钮螺合连接,在该调整钮中心形成有盲孔,所述枢轴两端分别穿接 该第一连通孔、该承接孔及该盲孔。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卫星天线旋转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下座盖 的一侧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二连通孔,该第二连通孔与该第一连通孔相互平 行,且该第二连通孔供该蜗杆穿接。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卫星天线旋转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座盖的第 二连通孔前端设有螺紋段,该螺紋段供蜗杆调整钮螺接,以调整该蜗杆的轴向 移动。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卫星天线旋转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座盖设有 与该第一连通孔互相垂直的容置孔,该容置孔是供该弹簧的一端容设。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卫星天线旋转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容置孔的一 端螺接有螺合组件,该弹簧的两端分别顶抵于该壳体的内壁面及该螺合组件的 端面上。
10、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卫星天线旋转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下座盖设 有与该第一连通孔互相垂直的容置孔,该容置孔供该弹簧的一端容设。
11、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卫星天线旋转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容置孔的 一端螺接有螺合组件,该弹簧的两端分别顶抵于该壳体的内壁面及该螺合组件 的端面上。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天线旋转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簧为压 縮弹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卫星天线旋转座结构,包括壳体、蜗轮、驱动机构、枢轴及弹簧,其中蜗轮容设连接于壳体内部,驱动机构包含容设壳体内部的座体、连接于座体的一侧的致动器、及连接于座体的另一侧的蜗杆,蜗杆对应于蜗轮配置,而枢轴穿设壳体及座体而结合,弹簧两端分别顶抵于壳体及座体之间,并以枢轴为旋转中心,而使蜗杆可相对于蜗轮作接触啮合;如此,可使蜗杆与蜗轮的之间保持零背隙而紧密啮合。
文档编号H01Q3/02GK201126853SQ20072015639
公开日2008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8日
发明者吴周欣 申请人:第一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