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源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3582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电源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电源适配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子产品、家用电器、笔记本电脑等产品上广泛使用电源适配 器以获得产品工作所需的额定电压和电流。现有的电源适配器的电源线都是 连接在适配器主体部分以外,由于电源线较长,因此在收放和携带时容易变 得杂乱无章,使用不方便,尤其在一些小型化的产品中,适配器部分占用的 空间往往接近甚至超过这些产品本身占用的空间,例如,笔记本电脑现在的 体积越来越小,携带已经非常方便,但是其相应的电源适配器却仍然和以前 没有明显变化,或者只是把适配器主体体积减小,而电源线与其连接方式没 有改变,在收放和携带时,电源适配器占用较大空间,造成使用不方便,另 外使得电源适配器和电脑本身的外观也显得不协调。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占用 空间小、外形美观协调、收放和携带方便的便携式电源适配器。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电源输入线、 电源输入插头、电源输出线、电源输出插头、电源转换电路,所述壳体的中 心设有一固定的中空的轴柱,所述电源转换电路位于所述轴柱的中空处,所 述轴柱为沿轴向对称的阶梯轴,所述轴柱的侧壁外面于轴向中心处设有环形 隔板,所述环形隔板的上方设有上转盘、下方设有下转盘,所述上转盘、所述下转盘的外周为圆柱面、内周为与所述轴柱的外周相转动适配的阶梯柱面, 所述上转盘、所述下转盘的阶梯柱面上分别设有外导电层,所述轴柱的阶梯 轴上分别设有内导电层,所述电源输入线、所述电源输出线的导线分别穿过 所述上转盘、所述下转盘并各自分别与所述外导电层相连接,所述电源转换 电路的输入端、输出端分别通过导线穿过所述轴柱并分别与所述内导电层相 连接,所述外导电层分别与其位置对应的所述内导电层相导电,所述上转盘、 所述下转盘与所述轴柱之间分别连接有上扭转弹簧、下扭转弹簧,所述电源 输入线、所述电源输出线分别盘绕在所述上转盘、所述下转盘的外周与所述 壳体之间的空间内,所述便携式电源适配器还包括电线锁止机构。所述电线锁止机构包括推止件、滑道,所述推止件包括手推部、压线部, 所述滑道位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压线部于所述滑道内滑动且其一端对准所述 壳体上的出线口处。或者,所述电线锁止机构包括按压件、压线件、压縮弹簧,所述压縮弹 簧一端与位于所述壳体上的定位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按压件的上部相连 接,所述按压件的下部与位于所述壳体上的固定转轴相转动连接,所述按压 件的底部设有弯钩、导槽,所述压线件的顶部设有轴部、穿孔部、压线部, 所述弯钩穿过所述穿孔部并将所述轴部卡住,所述压线部对准所述壳体上的 出线口处。互相导电的所述外导电层与所述内导电层之间设有导电润滑脂。 或者,互相导电的所述外导电层与所述内导电层之间分别设有若干个导 电珠。所述壳体上设有两个插头仓,所述电源输入插头、所述电源输出插头分 别放置于所述插头仓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壳体的中心设有一固定 的中空的轴柱,所述电源转换电路位于所述轴柱的中空处,所述轴柱为沿轴 向对称的阶梯轴,所述轴柱的侧壁外面于轴向中心处设有环形隔板,所述环形隔板的上方设有上转盘、下方设有下转盘,所述上转盘、所述下转盘的外 周为圆柱面、内周为与所述轴柱的外周相转动适配的阶梯柱面,所述上转盘、 所述下转盘的阶梯柱面上分别设有外导电层,所述轴柱的阶梯轴上分别设有 内导电层,所述电源输入线、所述电源输出线的导线分别穿过所述上转盘、 所述下转盘并各自分别与所述外导电层相连接,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入端、 输出端分别通过导线穿过所述轴柱并分别与所述内导电层相连接,所述外导 电层分别与其位置对应的所述内导电层相导电,所述上转盘、所述下转盘与 所述轴柱之间分别连接有上扭转弹簧、下扭转弹簧,所述电源输入线、所述 电源输出线分别盘绕在所述上转盘、所述下转盘的外周与所述壳体之间的空 间内,所述便携式电源适配器还包括电线锁止机构,在将所述电源输入插头 及所述电源输出插头从所述壳体向外拉出时,所述电源输入线、所述电源输 出线分别带动所述上转盘、所述下转盘沿所述轴柱转动,同时所述上扭转弹 簧、所述下扭转弹簧分别产生弹性形变,在所述上转盘、所述下转盘上施加 与转动方向相反的力矩,此时如果松开所述电源输入线、所述电源输出线, 则所述电源输入线、所述电源输出线在所述上扭转弹簧、所述下扭转弹簧的 反向力矩作用下会自动縮回所述壳体内并重新盘绕在所述上转盘、所述下转 盘的外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线能够自动收縮复位在所述壳体内,使得 整个电源适配器占用空间小,外形美观协调,携带方便,与使用电源适配器 的产品协调一致,并且在拉出所述电源输入线、所述电源输出线时,可以根 据外部电源插座与使用的产品的距离任意调整所述电源输入线、所述电源输 出线的各自伸出所述壳体外的长度,在长度确定后,通过所述电线锁止机构 将所述电源输入线、所述电源输出线固定即可,使用时非常方便,故本实用新型占用空间小、外形美观协调、收放和携带方便;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线锁止机构包括推止件、滑道,所述推止件包括 手推部、压线部,所述滑道位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压线部于所述滑道内滑动 且其一端对准所述壳体上的出线口处,该所述电线锁止机构为常开机构,在本实用新型处于收放和携带状态时,所述推止件远离所述壳体上的出线口 , 即所述电源输入线、所述电源输出线的伸縮不受影响,此时所述电源输入线、 所述电源输出线均縮回所述壳体内,在所述电源输入线、所述电源输出线拉 出后需要固定时,通过所述手推部将所述压线部沿所述滑道内滑动使得所述 压线部一端靠近所述壳体上的出线口并将所述电源输入线、所述电源输出线 压住即可,此时本实用新型处于使用状态,使用结束后,将所述手推部反向 推回,所述电源输入线、所述电源输出线即能够自动收縮复位在所述壳体内, 重新回到收放和携带状态,故本实用新型电源线固定方便,收縮自如;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线锁止机构包括按压件、压线件、压縮弹簧,所 述压縮弹簧一端与位于所述壳体上的定位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按压件的 上部相连接,所述按压件的下部与位于所述壳体上的固定转轴相转动连接, 所述按压件的底部设有弯钩、导槽,所述压线件的顶部设有轴部、穿孔部、 压线部,所述弯钩穿过所述穿孔部并将所述轴部卡住,所述压线部对准所述 壳体上的出线口处,该所述电线锁止机构为常闭机构,所述按压件相当于一 个杠杆,在常态下,所述压縮弹簧顶压住所述按压件的上部,所述按压件的 下部因此向下抵压,并将所述压线件压向所述电源输入线、所述电源输出线, 使得在常态下电源线的位置就被固定,不能随意拉伸,在需要拉伸、回縮或 调整电源线的长度时,将所述按压件的上部按下,此时所述按压件的下部则 向上抬起,并带动所述压线件向上离开所述电源输入线、所述电源输出线, 此时电源线可以拉伸或回縮,松开所述按压件后,所述压缩弹簧顶重新压住 所述按压件的上部,使得所述压线件重新压住所述电源输入线、所述电源输出线,故本实用新型电源线固定方便,收縮自如;由于本实用新型互相导电的所述外导电层与所述内导电层之间设有导电 润滑脂,此时所述外导电层与所述内导电层的表面之间为滑动摩擦,所述导 电润滑脂可以使得所述上转盘、所述下转盘与所述轴柱之间转动时,所述外导电层与所述内导电层之间导电性能良好,同时具有润滑作用,使得所述上转盘、所述下转盘与所述轴柱之间转动时摩擦力小,电源线因此收放自如,故本实用新型电源线伸縮自如,使用方便,导电性能良好;由于本实用新型互相导电的所述外导电层与所述内导电层之间分别设有 若干个导电珠,此时所述外导电层与所述内导电层的表面之间为滚动摩擦, 即通过所述导电珠实现所述外导电层与所述内导电层之间的良好导电性,同 时减少所述外导电层与所述内导电层之间的摩擦力,电源线因此收放自如, 故本实用新型电源线伸縮自如,使用方便,导电性能良好;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壳体上设有两个插头仓,所述电源输入插头、所述 电源输出插头分别放置于所述插头仓内,所述电源输入插头、所述电源输出 插头在存放和携带状态时不外露,在使用时,从所述插头仓内取出即可,故 本实用新型外形协调美观,收放方便,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纵向断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便携式电源适配器的A—A断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纵向断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便携式电源适配器的B—B断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I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压线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电源输入线51、电源输入插 头52、电源输出线53、电源输出插头54、电源转换电路6、电线锁止机构, 所述壳体包括侧壁11、上下端盖12,所述壳体上设有两个插头仓14、 15,所述电源输入插头52、所述电源输出插头54分别放置于所述插头仓14、 15 内,所述壳体的中心设有一固定的中空的轴柱2,所述电源转换电路6位于 所述轴柱2的中空处,所述轴柱2为沿轴向对称的阶梯轴,所述轴柱2的侧 壁外面于轴向中心处设有环形隔板22,所述环形隔板22的上方设有上转盘 31、下方设有下转盘32,所述上转盘31、所述下转盘32的外周为圆柱面、 内周为与所述轴柱2的外周相转动适配的阶梯柱面,所述上转盘31、所述下 转盘32的阶梯柱面上分别设有外导电层301、 302,所述轴柱2的阶梯轴上 分别设有内导电层201、 202,所述外导电层301、 302及所述内导电层201、 202均采用铜或其他导电金属材料或合金制成,所述电源输入线51、所述电 源输出线53的导线分别穿过所述上转盘31、所述下转盘32并各自分别与所 述外导电层301、 302相连接,所述电源转换电路6的输入端、输出端分别通 过导线穿过所述轴柱2并分别与所述内导电层201、 202相连接,所述外导电 层301、 302分别与其位置对应的所述内导电层201、 202相导电,所述上转 盘31、所述下转盘32与所述轴柱2之间分别连接有上扭转弹簧41、下扭转 弹簧42,所述电源输入线51、所述电源输出线53分别盘绕在所述上转盘31、 所述下转盘32的外周与所述壳体之间的空间内。互相导电的所述外导电层 301、 302与所述内导电层201、 202之间设有导电润滑脂,以实现良好的导 电性和润滑性,此时所述外导电层301、 302与所述内导电层201、 202的表 面之间为滑动摩擦。所述电线锁止机构包括推止件81、滑道lll,所述推止 件81包括手推部811、压线部812,所述滑道111位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压 线部812于所述滑道111内滑动且其一端对准所述壳体上的出线口处,该所 述电线锁止机构为常开机构,在本实用新型处于收放和携带状态时,所述推 止件81远离所述壳体上的出线口,即所述电源输入线51、所述电源输出线 53的伸縮不受影响,此时所述电源输入线51、所述电源输出线53均縮回所 述壳体内,在所述电源输入线51、所述电源输出线53拉出后需要固定时, 通过所述手推部811将所述压线部812沿所述滑道111内滑动使得所述压线部812 —端靠近所述壳体上的出线口并将所述电源输入线51、所述电源输出 线53压住即可,此时本实用新型处于使用状态,使用结束后,将所述手推部 811反向推回,所述电源输入线51、所述电源输出线53即能够自动收縮复位 在所述壳体内,重新回到收放和携带状态。实施例二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 电线锁止机构及所述外导电层301、 302与所述内导电层201、 202之间的连 接结构不同。本实施例所述电线锁止机构包括按压件82、压线件83、压縮弹 簧84,所述压縮弹簧84 —端与位于所述壳体上的定位部112相连接、另一 端与所述按压件82的上部相连接,所述按压件82的下部与位于所述壳体上 的固定转轴113相转动连接,所述按压件82的底部设有弯钩824、导槽825, 所述压线件83的顶部设有轴部831、穿孔部832、压线部833,所述弯钩824 穿过所述穿孔部832并将所述轴部831卡住,所述压线部833对准所述壳体 上的出线口处,该所述电线锁止机构为常闭机构,所述按压件82相当于一个 杠杆,在常态下,所述压縮弹簧84顶压住所述按压件82的上部,所述按压 件82的下部因此向下抵压,并将所述压线件83压向所述电源输入线51、所 述电源输出线53,使得在常态下电源线的位置就被固定,不能随意拉伸,在 需要拉伸、回縮或调整电源线的长度时,将所述按压件82的上部按下,此时 所述按压件82的下部则向上抬起,并带动所述压线件83向上离开所述电源 输入线51、所述电源输出线53,此时电源线可以拉伸或回縮,松开所述按压 件82后,所述压缩弹簧84顶重新压住所述按压件82的上部,使得所述压线 件83重新压住所述电源输入线51、所述电源输出线53。本实施例中互相导 电的所述外导电层301、 302与所述内导电层201、 202之间分别设有若干个 导电珠7,此时所述外导电层301、 302与所述内导电层201、 202的表面之 间为滑动摩擦。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电源适配器的电源线收放和携带时不整洁协调的缺 陷,其占用空间小、外形美观协调、收放和携带方便,其壳体外形可根据使 用该电源适配器的产品而协调一致,在笔记本电脑、便携式电子产品、IT产 品领域有广泛的用途。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领域。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发明思想的情况下,凡应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 图内容及所做的各种等效变化,均理同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电源适配器,包括壳体、电源输入线(51)、电源输入插头(52)、电源输出线(53)、电源输出插头(54)、电源转换电路(6),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中心设有一固定的中空的轴柱(2),所述电源转换电路(6)位于所述轴柱(2)的中空处,所述轴柱(2)为沿轴向对称的阶梯轴,所述轴柱(2)的侧壁外面于轴向中心处设有环形隔板(22),所述环形隔板(22)的上方设有上转盘(31)、下方设有下转盘(32),所述上转盘(31)、所述下转盘(32)的外周为圆柱面、内周为与所述轴柱(2)的外周相转动适配的阶梯柱面,所述上转盘(31)、所述下转盘(32)的阶梯柱面上分别设有外导电层(301、302),所述轴柱(2)的阶梯轴上分别设有内导电层(201、202),所述电源输入线(51)、所述电源输出线(53)的导线分别穿过所述上转盘(31)、所述下转盘(32)并各自分别与所述外导电层(301、302)相连接,所述电源转换电路(6)的输入端、输出端分别通过导线穿过所述轴柱(2)并分别与所述内导电层(201、202)相连接,所述外导电层(301、302)分别与其位置对应的所述内导电层(201、202)相导电,所述上转盘(31)、所述下转盘(32)与所述轴柱(2)之间分别连接有上扭转弹簧(41)、下扭转弹簧(42),所述电源输入线(51)、所述电源输出线(53)分别盘绕在所述上转盘(31)、所述下转盘(32)的外周与所述壳体之间的空间内,所述便携式电源适配器还包括电线锁止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便携式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锁止机 构包括推止件(81)、滑道(111),所述推止件(81)包括手推部(811)、 压线部(812),所述滑道(111)位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压线部(812)于 所述滑道(111)内滑动且其一端对准所述壳体上的出线口处。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便携式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锁止机 构包括按压件(82)、压线件(83)、压縮弹簧(84),所述压縮弹簧(84) 一端与位于所述壳体上的定位部(112)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按压件(82)的上部相连接,所述按压件(82)的下部与位于所述壳体上的固定转轴 (113)相转动连接,所述按压件(82)的底部设有弯钩(824)、导槽(825), 所述压线件(83)的顶部设有轴部(831)、穿孔部(832)、压线部(833), 所述弯钩(824)穿过所述穿孔部(832)并将所述轴部(831)卡住,所 述压线部(833)对准所述壳体上的出线口处。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便携式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互相导 电的所述外导电层(301、 302)与所述内导电层(201、 202)之间设有导 电润滑脂。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便携式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互相导 电的所述外导电层(301、 302)与所述内导电层(201、 202)之间分别设 有若干个导电珠(7)。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便携式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 体上设有两个插头仓(14、 15),所述电源输入插头(52)、所述电源输出 插头(54)分别放置于所述插头仓(14、 15)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占用空间小、外形美观协调、收放携带方便的便携式电源适配器,包括壳体、电源输入、输出线(51、53)、电源转换电路(6)、电线锁止机构,壳体的中心设有中空阶梯轴轴柱(2),轴柱(2)的外侧壁设有环形隔板(22),环形隔板(22)的上、下方设有上、下转盘(31、32),上、下转盘(31、32)的阶梯柱面上分别设有外导电层(301、302),轴柱(2)上设有内导电层(201、202),电源输入、输出线(51、53)分别与外导电层(301、302)相连接,电源转换电路(6)的输入、输出端分别与内导电层(201、202)相连接,上、下转盘(31、32)与轴柱(2)之间连接有上、下扭转弹簧(41、42),电源输入、输出线(51、53)分别盘绕在上、下转盘(31、32)的外周。
文档编号H01R13/00GK201113025SQ200720172459
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16日
发明者吕王华 申请人:吕王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