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电池反装的电池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3580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电池反装的电池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盒,尤其是一种包括有至少可以容纳一节电池的盒体,在盒体的相对两内侧壁上分别设有负极接触件和正极接触件的电池盒。
技术背景在许多情况下,人们都要使用电池盒。现有的电池盒,如图3所示,它包括有至少可以容纳一节电池的盒体1,在盒体1的相对两内侧壁ll、 12上分别设有负极接触件13和正极接触件14。为了防止干电池反装, 一般都会在电池盒1上正极接触件14 一侧标上标记"+",而在电池盒体1上负极接触件13 —侧标上标记"-,,,以供人们识别电池2的正、负的正确装法。即4吏是这样,往往由于某些原因,有人还是会装电池2装反,即将电池2的负极装在了电池盒体1上的正极接触件14 一侧,而将电池2的正极装在了电池盒体1上的负才及接触件13—侧。电池装反后,所造成的结果是轻则电池短路,造成电池报废;重则使其所用该电池的电器产品被烧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问题,向社会提供一种电池盒,该 电池盒可以有效地防止电池反装,即当电池反装后,电池不形成导通 回路,无法正常供电。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防电池反装的电池盒,包括 有至少可以容纳一节电池的盒体,在盒体的相对两内侧壁上分别设有 负才及4妄触件和正才及接触件,在用于固定正极接触件一侧的内侧壁上设有防电池反装的隔离件。所述隔离件是在固定正极接触件一侧的内侧壁上直接向内伸而形成的,其纵剖面上、下呈反"L"形或"L"形。所述隔离件是在固定正极接触件一侧的内侧壁上直接向内伸出二个以上的凸点而形成的。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在用于固定正极接触件一側的内侧壁上设有防电池反装的隔离件的结构,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防电池反装的优点。也就是说,即使是当电池误装反后,由于正极弹片与电池负极之间存在隔离件,而使两者之间有一个间隙,就可避免电路导通。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确使用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非正确使用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的电池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和图2,它是一种防电池反装的电池盒,包括有至少 可以容纳一节电池的盒体1,在盒体1的相对两内侧壁11、 12上分别 设有负极接触件13和正极接触件14,在用于固定正极接触件14 一侧 的内侧壁12上设有防电池反装的隔离件15。所述隔离件15是在内侧 壁12上直接向内伸而形成的,将电池盒l沿电池2的纵向剖开,所述 隔离件15的纵剖面上侧呈反"L"形,所述隔离件15的下侧呈"L" 形。隔离件15的中间有一通孔,该通孔的大小为其直径大于电池2的 正极帽21的直径;小于电池2的负极22的直径。这样,才可以当电 池2装反了时,电池2的负极会顶在所述隔离件15上,而在电池2的 负极22与正极接触件14之间开成间隙H,从而防止电路导通。上述的隔离件15为平面结构,实际上,所述隔离件15也可以设计成在固定正极接触件14 一侧的内侧壁12上直接向内伸出二个以上 的凸点(未画出)而形成,所述凸点构成一个平面,当电池2装反了 时,电池2的负极会顶在所述凸点上,起到上述同样的效果。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凡是以本实用新型 精神,所做出的微小改动,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防电池反装的电池盒,包括有至少可以容纳一节电池的盒体,在盒体的相对两内侧壁上分别设有负极接触件和正极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在用于固定正极接触件一侧的内侧壁上设有防电池反装的隔离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电池反装的电池盒,其特征在 于所述隔离件是在固定正极接触件 一 侧的内侧壁上直接 向内伸而形成的,其纵剖面上、下呈反"L"形或"L"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电池反装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是在固定正极接触件 一 侧的内侧壁上直接 向内伸出二个以上的凸点而形成的。
专利摘要一种防电池反装的电池盒,包括有至少可以容纳一节电池的盒体(1),在盒体(1)的相对两内侧壁(11、12)上分别设有负极接触件(13)和正极接触件(14),在用于固定正极接触件(14)一侧的内侧壁(12)上设有防电池反装的隔离件(15)。本实用新型具有防电池反装的优点。也就是说,即使是当电池误装反后,由于正极弹片与电池负极之间存在隔离件,而使两者之间有一个间隙,就可避免电路导通。
文档编号H01M2/10GK201112457SQ200720172430
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12日
发明者梁灼兴 申请人:深圳天鹏盛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