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447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器件,特别涉及一种断路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断路器主要包括壳体、手柄、动触头、静触头、操作机构及 热元件,其中静触头为拉压式,动触头直接铆合在轴上,操作机构是由四条 弹簧构成,热元件采用铆合型结构、并且零件组装在一起、不可分开。因此 这种结构的断路器存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装配繁琐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具 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性能可靠、制作成本低、生产效益高、 能够大批量生产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断路器,主要包 括壳体、手柄、动触头、静触头、操作机构及热元件,所述静触头为直板式, 其与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动触头为拉压式结构,其端部设有电刷线, 所述动触头包括设于动触头下方的触头支架上,与触头支架铰接的下连杆, 与下连杆通过轴连接的上连杆;所述手柄下方设有杠杆;所述操作机构包 括两条弹簧,两条弹簧的两端部分别与杠杆及轴相连接;所述热元件为分 体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拉压型静触头,本实用新型的静触头采用了直板 式结构,具有成本低、结构合理的优点;
2) 相比现有技术中的铆合型动触头,本实用新型的动触头采用了拉压 式结构,具有灵活方便、降低成本的优点;
3) 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操作机构由四条弹簧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机 构由二条弹簧构成,具有安装简单、经济实用的优点;
4) 相比现有技术中的铆合型热元件,本实用新型的热元件采用分体式 结构,具有设计合理、使用安全的优点。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性能可靠、制作成本低、生产效益高、能够大批量生产的优点。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图中l壳体、2静触头、2. l静触头点、3电刷线、4触头支架、5下连 杆、6铜块、7吸板、8热元件、9双金、IO牵引杆、ll手柄、12杠杆、13 弹簧、14上连杆、15动触头、15. l动触头点、16铁芯、17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 实用新型的限定。如图1所示的一种断路器,包括现有技术中的壳体1、手柄11、动触头 15、静触头2、热元件8,铁芯16、铜块6、双金9、牵引杆IO、电刷线3。 所述静触头2为直板式,其与壳体l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动触头15为拉压 式结构,其端部设有电刷线3,所述动触头15包括设于动触头15下方的触 头支架4,与触头支架4铰接的下连杆5,与下连杆5通过轴17连接的上 连杆14。所述手柄11下方设有杠杆12。所述操作机构包括两条弹簧13, 两条弹簧13的两端部分别与杠杆12及轴17相连接。所述热元件8为分体 式。推动手柄11,手柄11带动杠杆12、弹簧13动作,弹簧13带动轴17, 轴17带动下连杆5,下连杆5带动触头支架4,使动触头15的动触头点15. 1 与静触头2的静触头点2. l相接触,线路连通。动触头15另一端连接电刷 线3,电刷线3焊接在铜块6上,铜块6由螺丝与热元件8连接。热元件8 上面安装有吸板7,当断路器短路时铁芯16产生磁场,拉动吸板7,使吸 板7碰到牵引杆10,使断路器线路断开。铁芯16在热元件8下面,双金9 安装在热元件8上面,当断路器过载时热元件8发热,使双金9向上推动, 顶到牵引杆IO,使断路器线路断开,保护线路。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性能可靠、制 作成本低、生产效益高、能够大批量生产的优点。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的一种,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 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断路器,主要包括壳体、手柄、动触头、静触头、操作机构及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为直板式,其与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动触头为拉压式结构,其端部设有电刷线,所述动触头包括设于动触头下方的触头支架,与触头支架铰接的下连杆,与下连杆通过轴连接的上连杆;所述手柄下方设有杠杆;所述操作机构包括两条弹簧,两条弹簧的两端部分别与杠杆及轴相连接;所述热元件为分体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属于电器器件领域,主要包括壳体、手柄、动触头、静触头、操作机构及热元件,所述静触头为直板式,其与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动触头为拉压式结构,其端部设有电刷线,所述动触头包括设于动触头下方的触头支架,与触头支架铰接的下连杆,与下连杆通过轴连接的上连杆;所述手柄下方设有杠杆;所述操作机构包括两条弹簧,两条弹簧的两端部分别与杠杆及轴相连接;所述热元件为分体式。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性能可靠、制作成本低、生产效益高、能够大批量生产的优点。
文档编号H01H71/10GK201130647SQ20072019065
公开日2008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7日
发明者高建欧 申请人:高建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