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25655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线,其包括芯线,该芯线具有由铝或铝合金构成的线丝元件。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人们已经提出了这样的方案为了能将线束安装到机动车灯具上,通常 将电线芯线中线丝元件的材料从铜或铜合金变为铝或铝合金(例如参见专利公开文献1)。 在电线的端部处,通过夹压的方式在芯线上连接有接线端配接件,从而由电线构成所述的 线束。[专利公开文献1]第2005-50736号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件。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情况下,上述铝或铝合金的表面上趋于形成氧化物膜。由于铝或铝合金的质 地软于铜或铜合金,因而当通过夹压方式将接线端配接件连接到电线的芯线上时,线丝元 件与构成接线端配接件的基体材料在变形程度方面存在差异,导致线丝元件与构成接线端 配接件的基体材料之间产生摩擦作用,从而可将位于它们之间的上述氧化物膜擦除掉。但是,由于两跟或多根线丝元件的变形程度是相同的,因而在各根线丝元件之间 却不会发生摩擦,从而,这些线丝元件之间的氧化物膜不会被除去。因此,难于将各线丝元 件之间的电阻保持为低阻值,因而也难于将芯线可靠地连接到接线端配接件上。也就是说, 难于在电线的芯线与接线端配接件之间实现稳定的电路连接。因而,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并提供一种电线,其包括芯线,芯线中具有 有铝或铝合金构成的线丝元件,利用本发明的电线可在电线的芯线与接线端配接件之间实 现稳定的电路连接。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将提供一种电线,其包括芯线,其包括多根捆束到一起的线丝元件,每根所述的线丝元件都是由铝或铝合 金构成的;以及 电绝缘的包覆层,其包覆着芯线,其中在至少一根线丝元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不平整结构,所述的至少一根线丝 元件位于芯线最外环周面上的线丝元件的内侧。对于上述的结构,由于在位于芯线最外环周面上线丝元件内侧的至少一根线丝元 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不平整结构,因而,当接线端配接件被夹压到电线的芯线上时,位于芯 线最外环周面上的线丝元件与其外表面上设置有不平整结构的所述至少一根线丝元件将 利用不平整结构而实现相互刮擦。因而,可将它们之间的氧化物膜去除掉。沿所述至少一根线丝元件的环周方向,在其外表面上设置有凹入部分和外凸部 分,由此在所述至少一根线丝元件的外表面上设置了所述的不平整结构。
3
对于上述的结构,由于在所述至少一根线丝元件的外表面上沿环周方向设置了凹 入部分与外凸部分、从而在该线丝元件的外表面上形成了不平整结构,因而,当接线端配接 件被夹压到电线的芯线上时,线丝元件之间能利用不平整结构可靠地进行相互刮擦。沿着所述至少一根线丝元件的纵长方向,在其外表面上设置有凹入部分和外凸部 分,由此在所述至少一根线丝元件的外表面上形成了不平整结构。对于上述的结构,由于在所述至少一根线丝元件的外表面上沿其纵长方向设置了 凹入部分与外凸部分、从而在所述至少一根线丝元件的外表面上形成了不平整结构,因而, 当接线端配接件被夹压到电线的芯线上时,其外表面上设置有不平整结构的线丝元件的基 体材料将从外凸部分迁流到凹入部分中。因而可将它们之间的氧化物膜去除掉。将其外表面上设置有不平整结构的多根所述线丝元件沿芯线的环周方向进行布 置。对于上述结构,由于设置了多根其外表面上设置有不平整结构的所述线丝元件, 因而,可使多根线丝元件之间实现可靠的电路互联。本发明的效果如上文解释的那样,按照本发明,由于可去除掉各线丝元件之间的氧化物膜,因而 可将线丝元件之间的电阻保持为低阻值,进而能使芯线与接线端配接件可靠地相互连接起 来。也就是说,能在电线的芯线与接线端配接件之间实现稳定的电路连接。根据本发明,由于线丝元件之间能利用不平整结构可靠地相互刮擦,因而能可靠 地将氧化物膜从线丝元件上去除掉。因此,能在电线的芯线与接线端配接件之间实现稳定 的电路连接。根据本发明,由于可去除掉线丝元件之间的氧化物膜,因而能在电线的芯线与接 线端配接件之间实现可靠的电路连接。根据本发明,由于多根线丝元件之间能可靠地实现电路互相,因而可将多根线丝 元件之间的电阻保持为低阻值,进而能将芯线与接线端配接件可靠地相互连接起来。也就 是说,能在电线的芯线与接线端配接件之间实现稳定的电路连接。


图1中的透视图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电线、以及连接到电线端 部上的卷夹接线端;图2中的剖面图表示了被夹压到图1所示电线端部上的卷夹接线端的主体部分;图3中的剖面图表示了图1所示电线的主体部分;图4中的剖面图表示了图3所示电线中的线丝元件;图5中的透视图表示了用于对图4所示线丝元件执行成型加工的模具以及其它部 件;图6是沿纵长方向所作的剖面图,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电线的 线丝元件;图7中的剖面图表示了当图6所示线丝元件的直径被减小时的状态;以及图8中的剖面图表示了用于对图6所示线丝元件执行成型加工的模具以及其它部 件。
4
附图标号1 电线3 芯线4 包覆层5 线丝元件5a 位于芯线最外环周面上的线丝元件5b 处于芯线最外环周面上线丝元件的内侧的线丝元件14 不平整结构14a:凹入部分14b 外凸部分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5对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电线进行描述。如图1 和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电线1包括导电的芯线3以及电绝缘的包覆层4。芯线3具有多根线丝元件5。在附图所示的实例中,芯线中具有19根线丝元件5。 每根线丝元件5都是由作为导电金属的铝或铝合金构成的。因而,由于铝或铝合金的氧化, 在线丝元件5的外表面上会生成氧化物膜13 (见图4)。线丝元件5的横截面为圆形。通过 将多根线丝元件5捆束到一起而构成芯线3。在图中所示的实例中,在芯线3最外环周面上 沿其环周方向布置了 12根线丝元件5 (下文称为5a),在位于芯线3最外环周面上的12根 线丝元件5a的内侧,布置了 6根线丝元件5 (下文称为5b),并在这6根线丝元件5b的内侧 设置了 一根线丝元件5 (下文称为5c)。如图4所示,在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每根线丝元件5b的外表面上都制有不平 整结构14,这些线丝元件5b位于芯线3最外环周面上线丝元件5a的内侧,且与线丝元件 5a相接触。如图4所示,在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通过沿芯线3的环周方向在线丝元件5b 的横截面上交替地设置凹入部分14a和外凸部分14b而形成不平整结构14。每个凹入部 分14a与每个外凸部分14b都是沿着线丝元件5b的纵长方向笔直地延伸。因而,在第一优 选实施方式中,其外表面上设置有不平整结构14的多根线丝元件5b (在附图所示的实例中 为6根线丝元件5b)被沿着芯线3的环周方向布置,且被布置在位于芯线3最外环周面上 的线丝元件5a的内侧。使铝或铝合金构成的棒状金属材料15从图5所示模具16的孔洞17中穿过,并进 行拉拔,由此可制得线丝元件5b。此情况下,孔洞17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沟槽或类似结 构,这些结构被制得与不平整结构14中凹入部分14a和外凸部分14b的外部形状相对应。包覆层4是由电绝缘的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的,其包覆着线丝元件5。包覆层4的横 截面为环形。电线1包括芯线3和包覆层5,且电线1的横截面被制成圆形。电线1端部2 处的包覆层4被去掉,以便于在电线1的端部2处将电线1的芯线3露出。图1中所示的、作为接线端配接件的卷夹接线端6被夹压连接到露在电线1端部2 处的芯线3上。卷夹接线端6是通过对铜或铜合金制成的导电金属片执行弯折而制得的。 如图1所示,卷夹接线端6上一体地设置有电接触部分8和电线连接部分9。电接触部分8与配对的接线端配接件进行电路连接。电线连接部分9包括底壁10,电线1的芯线3被定位在该底壁上;一对芯线夹压 片11 ;以及一对包覆层夹压片12。底壁10被制成平板条带的形状。两芯线夹压片11从底 壁10宽度方向上的两边缘处向上伸出。两芯线夹压片11之间分开一段距离,并相互面对 着。在底壁10以及两芯线夹压片11上设置有齿状突起20,用于在对芯线3进行卷夹时提 高机械强度,并利于破坏氧化物膜13。如图2所示,两芯线夹压片11被弯折向底壁10,从而将露在电线1端部2处的芯 线3包夹在两芯线夹压片11与底壁10之间。这样,芯线夹压片11就将芯线3卷夹起来了。从底壁10宽度方向上的两边缘处向上伸出两包覆层夹压片12。包覆层夹压片12 距离电接触部分8的距离大于芯线夹压片11距离电接触部分8的距离。两包覆层夹压片 12相互面对着,并离开一定距离。两包覆层夹压片12被弯折向底壁10,从而将电线1端部 2处的包覆层4包夹起来,也就是说,将电线1包夹在两包覆层夹压片12与底壁10之间。 这样,包覆层夹压片12就将包覆层4卷夹起来了,也就是将电线1卷夹起来了。在芯线3露出于电线1端部2处、且包覆层4被置于底壁10上的情况下,将卷夹 接线端6以及电线1的端部2夹置在砧台与卷边机(图中未示出)之间,且芯线夹压片11 和包覆层夹压片12被弯折向底壁10,从而将卷夹接线端6连接到电线1的端部2上。这样 就将电线1卷夹到了卷夹接线端6上。当电线1被卷夹到卷夹接线端6上时,由于芯线3的线丝元件5a与卷夹接线端6 基体材料在变形程度方面存在差异,因而,位于芯线3最外环周面上的线丝元件5a与底壁 10以及芯线夹压片11之间会相互刮擦。这样,齿状凸起20会破坏掉氧化物膜13,从而将 氧化物膜13从位于芯线3最外环周面上的线丝元件5a的外表面上去除掉,由此去除掉了 卷夹接线端6基体材料与线丝元件5a之间的氧化物膜13。由于位于线丝元件5a内侧的各根线丝元件5b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不平整结构14, 从而,借助于不平整结构14,线丝元件5b与线丝元件5a将相互刮擦。因而,在这些线丝元 件5a、5b之间,各根线丝元件5a、5b外表面上形成的氧化物膜13将被除去。另外,在对卷 夹接线端6进行夹压时,各线丝元件5a、5b、5c的外径将缩小。根据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由于位于芯线3最外环周面上线丝元件5a的内侧的线丝 元件5b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不平整结构14,因而,当卷夹接线端6被夹压到电线的芯线3上 时,位于芯线3最外环周面上的线丝元件5a与外表面上设置有不平整结构14的线丝元件 5b将利用不平整结构14而相互刮擦。因而,可将线丝元件5a、5b之间的氧化物膜13除去。 从而可将线丝元件5a、5b之间的电阻保持为低阻值,进而可将芯线3与卷夹接线端6可靠 地相互连接起来。也就是说,在电线1的芯线3与卷夹接线端6之间实现了可靠的电路连 接。由于沿线丝元件5b的环周方向在各个线丝元件5b的外表面上设置了凹入部分 14a和外凸部分14b、从而在线丝元件5b的外表面上制出不平整结构14,从而,当卷夹接线 端6被夹压到电线1的芯线3上时,线丝元件5a与5b能利用不平整结构14而可靠地相互 刮擦。因而能可靠地将氧化物膜13从线丝元件5a、5b的外表面上除去。因此能在电线1 的芯线3与卷夹接线端6之间实现稳定的电路连接。由于设置了多根其外表面上具有不平整结构14的所述线丝元件5b,所以能使多根线丝元件5a、5b可靠地实现电路互连。从而可将多根线丝元件5a、5b之间的电阻保持为 低阻值,由此能将芯线3与卷夹接线端6可靠地相互连接起来。也就是说,可在电线1的芯 线3与卷夹接线端6之间实现稳定的电路连接。在下文中,将参照图6-8对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电线1进行描述。如图6所示,在第二优选实施方式中,沿线丝元件5b的纵长方向在线丝元件5b的 外表面上设置了凹入部分14a和外凸部分14b。如图7所示,在第二优选实施方式中,当卷 夹接线端6被夹压到电线1的芯线3上时,线丝元件5b的直径将减小,且外凸部分14b的 高度将降低。如图8所示,在金属材料经过模具16的拉拔之后,将可转动的环形滚花模18的外 周面压紧到线丝元件5b上,由此在线丝元件5b的外表面上制出不平整结构14。在第二优 选实施方式中,模具16的孔洞中未设置有与不平整结构14凹入部分14a和外凸部分14b 的外部形状相对应的沟槽或类似结构。而是在滚花模18的外周表面上设置了多个外凸部 分19,这些外凸部分从环周面上突伸出,且与凹入部分14a的形状相对应,各个外凸部分19 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根据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由于在线丝元件5b的外表面上沿纵长方向设置了凹入 部分14a和外凸部分14b、进而在线丝元件5b的外表面上形成了不平整结构14,从而,当卷 夹接线端6被夹压到电线1的芯线3上时,其外表面上设置有不平整结构14的线丝元件5b 的基体材料将从外凸部分14b迁流到凹入部分14a中。因而,可将线丝元件5a、5b上的氧 化物膜13除去。因此,能可靠地在电线1的芯线3与卷夹接线端6之间实现了稳定的电路 连接。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所有线丝元件5b的外表面上都设置有对应的凹入部分 14a和外凸部分14b,由此来形成不平整结构14。但是,在本发明中,可在多根线丝元件5b 中的至少一根线丝元件5b的外表面上设置不平整结构14。上文对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有助于对本发明的理解,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悖 离本发明核心思想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作出一些改型形式。
权利要求
一种电线,其包括芯线,其包括多根捆束到一起的线丝元件,每根所述的线丝元件都是由铝或铝合金构成的;以及电绝缘的包覆层,其包覆着芯线,其中在至少一根线丝元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不平整结构,所述的至少一根线丝元件位于芯线最外环周面上的线丝元件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至少一根线丝元件的环周方向,在 所述至少一根线丝元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凹入部分和外凸部分,由此在所述至少一根线丝 元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不平整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至少一根线丝元件的纵长方向, 在所述至少一根线丝元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凹入部分和外凸部分,由此在所述至少一根线 丝元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不平整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线,其特征在于在其外表面上设置有不 平整结构的多根所述线丝元件沿芯线的环周方向进行布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线,利用该电线可在电线的芯线与接线端配接件之间实现稳定的电路连接。该电线(1)包括芯线(3),其包括多根捆束到一起的线丝元件(5a、5b、5c),每根线丝元件都是由铝或铝合金构成的;以及电绝缘的包覆层(4),其包覆着芯线(3)。在至少一根线丝元件(5b)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不平整结构(14),该至少一根线丝元件位于芯线(3)最外环周面上的线丝元件(5a)的内侧。沿至少一根线丝元件(5b)的环周方向,在其外表面上设置有凹入部分(14a)和外凸部分(14b)。
文档编号H01B7/00GK101911215SQ200880124910
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17日
发明者加藤秀树, 堀池恒行, 松野孝之 申请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