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03135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天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天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高增益天线。
背景技术
2007年9月1日公告之中国台湾第318202号新型专利揭示了一种全向性高增益 之偶极天线。然而,该天线的两个螺旋结构使天线的结构与电性不够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的高增益天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线,该天线设有第一杆状天线部;第一螺 旋天线部,与该第一杆状天线部连接;第二杆状天线部,与该第一螺旋天线部连接;及第二 螺旋天线部,与该第二杆状天线部连接。其中,第二螺旋天线部表面包覆有金属,所包覆的 金属使第二螺旋天线部形成结构稳定的圆桶形。 相对先前技术,天线的第二螺旋天线部表面包覆有金属,所包覆的金属使第二螺 旋天线部形成圆桶形,使其机械结构与电性均更稳定。


图1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之天线包覆金属锡之前的立体图。
图2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之天线的立体图。 图3为图2所示天线圈示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可与图2所示天线连接的导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其所示为符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向性高增益偶极天线100。 该天线100包括第一杆状天线部20、与该第一杆状天线部20连接的第一螺旋天线部30、与 该第一螺旋天线部30连接的第二杆状天线部40、及与该第二杆状天线部40连接的第二螺 旋天线部50。第二螺旋天线部50表面包覆有金属锡60,所包覆的金属锡60使第二螺旋天 线部50形成结构稳定的圆桶形,且如此可以使天线100的电性更稳定。该天线100是由金 属线材弯折形成。第一杆状天线部20、第一螺旋天线部30、第二杆状天线部40与第二螺旋 天线部50沿直线方向依次连接,其中第二螺旋天线部50与第二杆状天线部40相反的一端 具有一讯号馈入点52,用以连接一讯号缆线,以传输一无线讯号。为便于成型,并提高其电 性,第二螺旋部50的螺距大于第一螺旋部30的螺距。 另外,参阅图4,为提高增益效果,天线100的尾端馈入点50处还可以接一较大的 导体70,并通过该导体70接馈入信号。
权利要求一种天线,包括有第一杆状天线部、与该第一杆状天线部连接的第一螺旋天线部、与该第一螺旋天线部连接的第二杆状天线部、与该第二杆状天线部连接的第二螺旋天线部,其特征在于第二螺旋天线部表面包覆有金属,所包覆的金属使第二螺旋天线部形成结构稳定的圆桶形。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第一杆状天线部、第一螺旋天线部、第二杆 状天线部与第二螺旋天线部依次沿直线方向连接。
3. 如权利要求l项所述的天线是由金属线材弯折形成。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第二螺旋天线部与第二杆状天线部相反的 一端具有一讯号馈入点,用以连接一讯号缆线,以传输一无线讯号。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第二螺旋天线部表面包覆的金属为锡。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螺旋部的螺距大于第二螺旋部的螺距。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为全向性高增益之偶极天线。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第二螺旋天线部的末端连接有一导体,并通 过该导体接馈入信号。
专利摘要一种天线,该天线设有第一杆状天线部、与该第一杆状天线部连接的第一螺旋天线部、与该第一螺旋天线部连接的第二杆状天线部、及与该第二杆状天线部连接的第二螺旋天线部。其中,第二螺旋天线部表面包覆有金属,所包覆的金属使第二螺旋天线部形成结构稳定的圆桶形。
文档编号H01Q9/26GK201438501SQ20092030463
公开日2010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8日
发明者周铭璋, 山口泰一, 张胜哲, 曾俊杰, 林长青, 锺睿光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