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有多晶硅掺杂区的背面接触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09595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形成有多晶硅掺杂区的背面接触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来说涉及太阳能电池,更具体但并非排他地涉及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工艺和结构。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是公知的将太阳辐射转换为电能的设备。可以使用半导体工艺技术在半导体晶片上制造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包括P型和N型掺杂区。照射到太阳能电池上的太阳辐射产生迁移到掺杂区的电子和空穴,从而产生掺杂区间的电压差。在背面接触太阳能电池中,掺杂区和耦接至掺杂区的叉指型金属接触指两者都在太阳能电池的背面。接触指允许外部电路耦接到太阳能电池并由太阳能电池供电。效率是太阳能电池的一个重要特性,这是因为其与太阳能电池的发电能力直接相关。因此,通常期望用于增加太阳能电池的效率的技术。本发明通过提供用于制造新颖的太阳能电池结构的工艺来增大太阳能电池效率。

发明内容
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在多晶硅层的邻接部分中的毗邻的P型和N型掺杂区。可以在薄电介质层上形成多晶硅层,电介质层形成在太阳能电池衬底(例如,硅晶片)的背面上。多晶硅层具有相对较大的平均晶粒尺寸,以降低或消除在P型和N型掺杂区之间的空间电荷区中的复合(recombination),从而提高效率。在阅读包括附图和权利要求书的本公开的全部内容之后,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特征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


图1至图12示出了对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的制造进行示例性说明的剖面图。图1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的截面图。在不同附图中使用的相同参考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未按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本公开中,提供了许多特定细节(诸如材料的示例、工艺参数、工艺步骤和结构)来提供对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透彻理解。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不具有特性细节中的一个或多个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另一些实例中,没有示出或说明已知的细节以避免使得本发明的方面模糊。在衬底中具有P型和N型掺杂区的太阳能电池中,P型和N型掺杂区可以形成有分离或毗邻的周边。然而,对于多晶硅掺杂区来说并不是这样,这是因为由于多晶硅中的电荷载流子的寿命非常短,从而使得在多晶硅掺杂区接触的空间电荷区中的复合的几率非常高。即,接触的多晶硅掺杂区对于效率具有不利的影响。一种消除或减少这种损耗机理的方式是如2008年6月12日由发明人所提交的标题为“^Trench Process and Structure for Backside Contact Solar Cells with Polysilicon Diffusion Regions”的美国临时申请 No. 61/060, 921所描述的那样使用沟槽将多晶硅P型和N型掺杂区物理地分离。在本文中公开了另一种方式,其不需要在掺杂区之间形成沟槽。如下面将更加清晰描述的那样,也可以根据应用与沟槽相结合地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至图12示出了对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的制造进行示例性说明的剖面图。图1至图12示出了晶片到太阳能电池的顺序加工。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根据实现,一些工艺步骤可以不按顺序执行或者根本不执行。通过进行损伤蚀刻步骤来准备用于加工成太阳能电池的衬底101 (图1)。在此示例中,衬底101包括N型硅晶片,并且由于晶片提供商为了从衬底的坯料切割衬底101所使用的锯剖工艺,其通常得到受损表面。从晶片提供商得到时,衬底101可以具有约100至 200微米的厚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损伤蚀刻步骤包括使用包括氢氧化钾的湿法蚀刻工艺从衬底101的每一侧去除约10至20 μ m厚度。损伤蚀刻步骤还可以包括清洗衬底101以消除金属污染。分别在衬底101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上形成薄电介质层102和103(图2、。薄电介质层可以包括在衬底101的表面上热生长至到厚度小于或等于40埃(例如,在5至40埃之间,优选地为20埃)的二氧化硅。衬底101的前表面和在其上形成的材料被称作在太阳能电池的正面上,这是因为在正常操作期间它们面对太阳以接收太阳辐射。类似地,衬底101 的后表面和在其上形成的材料被称作在太阳能电池的与正面相对的背面上。在太阳能电池的背面上的薄电介质层103上形成多晶硅层104(图3)。在此制造阶段还没有被掺杂的多晶硅层104可以通过LPCVD被形成为厚度约为1000至2000埃。在多晶硅层104上形成掺杂二氧化硅层105(图4)。掺杂二氧化硅层105作为随后在多晶硅层104中形成的掺杂区的掺杂剂源,该掺杂区在此示例中为P型掺杂区120(图 7)。因此,掺杂二氧化硅层105可以掺杂有P型掺杂剂,诸如硼。在一个实施例中,掺杂二氧化硅层105包括通过常压化学气相沉积(APCVD)形成的厚度约为1000埃的BSG(硼硅玻璃)ο掺杂二氧化硅层105被图案化为保留在多晶硅层104上的要形成P型掺杂区120 的区域(图5)。在掺杂二氧化硅层105和多晶硅层104上形成掺杂二氧化硅层107 (图6)。掺杂二氧化硅层107作为随后在多晶硅层104中形成的掺杂区的掺杂剂源,该掺杂区在此示例中为N型掺杂区121 (图7)。因此,掺杂二氧化硅层107可以掺杂有N型掺杂剂,诸如磷。 在一个实施例中,掺杂二氧化硅层107包括通过APCVD形成的厚度约为2000埃的PSG (磷硅玻璃)。热驱入(drive-in)步骤将掺杂剂从掺杂二氧化硅层105和掺杂二氧化硅层107扩散至下面的多晶硅层104,以分别在多晶硅层104的邻接部分中形成毗邻的P型掺杂区 120和N型掺杂区121 (图7)。将多晶硅层104重新标记为P型掺杂区120和N型掺杂区 121,以反映在此工艺阶段的多晶硅层104的掺杂状态。如可以认识到的那样,典型的太阳能电池具有多个掺杂区,而不仅仅是为了示例说明的清晰而示出的两个掺杂区。P型掺杂区120和N型掺杂区121作为太阳能电池的背面上的形成扩散区。P型掺杂区120和N型掺杂区121在多晶硅层104的邻接部分中并物理地毗邻。在一个实施例中,执行热驱入步骤,使得多晶硅层104再结晶以具有较大的晶粒尺寸,优选地平均晶粒尺寸为至少1微米,更优选地为至少5微米,而最优选地为至少10微米。多晶硅层104的较大的晶粒尺寸在多晶硅层104中增加了少数载流子的生命期,从而减少了空间电荷区中的复合并改进了效率。还优选地执行热驱入步骤,使得所得到的P型掺杂区120和N型掺杂区121为重掺杂的。优选的驱入条件给出了重掺杂的(例如,大于le2°Cm_3)多晶硅层104,其在整个薄膜的厚度上均勻并且在多晶硅之下具有非常少的掺杂,例如小于或等于le18cm_3。可以重掺杂多晶硅层104并对其再结晶以通过多晶硅层104的垂直定位加热而没有实质地增加薄电介质层103上的表面复合来具有较大的晶粒尺寸。可以通过例如使用准分子激光器退火来执行这种垂直定位(相对于覆盖层(blanket))加热。可以使用诸如能够从Coherent公司得到的那些准分子激光器退火工具来扫描图6的掺杂二氧化硅层107 的表面。准分子激光器退火工艺将掺杂剂从掺杂剂源驱动至多晶硅层104,从而形成掺杂区 120 和 121。衬底101的正面被随机地纹理化以形成纹理化表面108 (图8)。在一个实施例中, 使用包括氢氧化钾和异丙醇的湿法蚀刻工艺对衬底101的正面进行纹理化,使衬底101的正面具有随机金字塔的纹理。纹理化表面108有助于增加太阳辐射收集。掺杂衬底101的正面以在太阳能电池的正面上形成N型掺杂区109(图9)。可以通过在扩散步骤期间在扩散炉中引入诸如磷之类的N型掺杂剂来形成N型掺杂区109。在纹理化表面108上形成钝化氧化物110 (图10)。钝化氧化物110可以包括在衬底101的纹理化正面表面上热生长至厚度约为10至250埃的二氧化硅。在纹理化表面108上形成抗反射涂层111 (图11)。抗反射涂层111例如可以包括通过PECVD形成至厚度约为450埃的氮化硅层。通过形成金属接触112和113来完成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图12)。在此示例中, 金属接触112穿过层107和105与P型掺杂区120电连接,而金属接触113穿过层107与 N型掺杂区121电连接。金属接触112和113允许外部电路耦接至太阳能电池并由太阳能电池供电。金属接触112和113可以包括单层或多层金属接触。例如,金属接触112和113 中的每一个都可以包括下列材料的堆叠在二氧化硅层(例如,层105或107)上形成的朝向掺杂区(例如,掺杂区120或121)的铝;在铝上形成的包括钛-钨的扩散阻挡;以及在扩散阻挡上形成的包括铜的种子(seed)层。例如,可以通过在铜种子层上电镀铜来形成叉指型金属指以电连接至金属接触。有利地的是,金属接触112和113中的铝与下面的二氧化硅形成红外反射器,从而增加效率。与具有分隔掺杂区的沟槽的太阳能电池比较,本发明的实施例有利地具有较少的工艺步骤。具体而言,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需要制造使掺杂区分隔的沟槽。而这保留了具有沟槽分离的掺杂区的太阳能电池的反向击穿(reverse bias breakdown)电特性。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潜在地允许较低的反向击穿电压。如从前述可以认识到的那样,还可以与具有沟槽分离结合地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这可以在不能够将多晶硅层104的颗粒重结晶到足够大来防止或最小化掺杂区之间的空间电荷区中的复合的应用中来进行。参考图13来讨论这种可替换的实施例。图1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的截面图。在图13 的示例中,太阳能电池包括使得P型掺杂区120与N型掺杂区121物理地分离的沟槽115。在沟槽115中以氮化硅层114的形式形成电介质。在图13的示例中,氮化硅层114 还形成在层107上。氮化硅层114优选地具有相对较大的正(positive)的固定电荷密度, 以使得沟槽115下面的硅表面处于累积(accumulation)状态并提供良好的表面钝化。在氮化硅层114上的正的固定电荷密度可以作为PECVD工艺的一部分自然产生。例如,可以通过PECVD将氮化硅层114形成至厚度约为400埃。氮化硅层114优选地具有平坦的(例如,如沉积的)表面。可以在将掺杂剂热驱入至多晶硅层104的准分子激光器退火步骤(如前面参考图7所讨论的那样)之后形成沟槽115和氮化硅层114。已经公开了改进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工艺和结构。虽然已经提供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是出于示例说明的目的而不是进行限制。对于阅读了本公开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很多另外的实施例将是显而易见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制造太阳能电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硅衬底的背面上形成多晶硅层;在该多晶硅层上形成第一掺杂剂源和第二掺杂剂源;以及对该多晶硅层进行局部加热,以将掺杂剂从第一掺杂剂源和第二掺杂剂源驱动至该多晶硅层,以在该多晶硅层的邻接部分中形成P型掺杂区和N型掺杂区,并且使该多晶硅层再结晶以增加其平均晶粒尺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激光器对所述多晶硅层进行局部加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晶硅层形成在薄电介质层上,该薄电介质层形成在所述太阳能电池衬底的背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薄电介质层包括被形成为厚度小于40埃的二氧化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掺杂剂源包括硼并且所述第二掺杂剂源包括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所述多晶硅层再结晶,以具有至少1微米的平均晶粒尺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形成与所述P型掺杂区和N型掺杂区电连接的金属接触,对该金属接触进行配置,以允许外部电路耦接至所述太阳能电池并由所述太阳能电池供电。
8.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硅衬底;电介质,其形成在所述硅衬底的背面上,所述背面与在正常操作期间面对太阳的正面相对;以及多晶硅层,其形成在所述电介质上,该多晶硅层具有在该多晶硅层的邻接部分中形成的P型掺杂区和N型掺杂区,该多晶硅层在所述P型掺杂区和N型掺杂区之间的界面处具有至少1微米的平均晶粒尺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中所述电介质包括二氧化硅。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中所述电介质包括被形成为厚度小于40埃的二氧化硅。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还包括金属接触,其将所述P型掺杂区和N型掺杂区电耦接至由所述太阳能电池供电的外部电路。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中所述硅衬底包括N型硅晶片。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中所述硅衬底具有纹理化的正面表面。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还包括抗反射涂层,其在所述硅衬底的正面之上。
15.一种制造太阳能电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硅衬底上形成电介质;在该电介质上形成多晶硅层;执行激光器退火工艺以将掺杂剂扩散到该多晶硅层中,并在该多晶硅层中形成毗邻的P型掺杂区和N型掺杂区。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介质包括二氧化硅。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准分子激光器来执行所述激光器退火工艺。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形成P型掺杂剂源和N型掺杂剂源;并且其中所述激光器退火工艺将掺杂剂从所述P型掺杂剂源和N型掺杂剂源扩散到所述多晶硅层中,以形成毗邻的P型掺杂区和N型掺杂区。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硅衬底的正面表面进行纹理化。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硅衬底包括N型硅衬底,并且所述电介质包括被形成为厚度小于40埃的二氧化硅。
全文摘要
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在多晶硅层的邻接部分中的毗邻的P型掺杂区(120)和N型掺杂区(121)。可以在薄电介质层(103)上形成多晶硅层,电介质层(103)形成在太阳能电池衬底(101)(例如,硅晶片)的背面上。多晶硅层具有相对较大的平均晶粒尺寸,以降低或消除在P型掺杂区(120)和N型掺杂区(121)之间的空间电荷区中的复合,从而增大效率。
文档编号H01L31/18GK102239572SQ200980148588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4日
发明者戴维·D·史密斯 申请人:太阳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