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电分离的贴片式led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0522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热电分离的贴片式led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热电分离的贴片式LED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贴片式LED,尤其是涉及一种热电分离的贴片式LED。背景技术
传统的小功率贴片式LED如

图10、11所示,包括方形底座01及固定在方形底座01 上方的上盖05,在上盖05上设置有一与方形底座01贯通的开口 06,在方形底座01与上盖 05之间设置的正、负极导电支架02a' ,02b‘,部分的正、负极导电支架02a' ,02b‘在所 述开口 06内,所述正、负极导电支架02a' ,02b‘延伸于底座01与上盖05的外部并对应 形成正、负极导电脚02a、02b,在正极导电支架02a'或者在负极导电支架02b‘上固定发 光晶片03,发光晶片03的正、负电极通过金线04分别与正、负极导电支架02a' ,02b‘电 连接,在所述开口 06内注入封装胶体07,封装胶体07覆盖在发光晶片03上。上述贴片式 LED的功率比较小,大概在6毫瓦左右,只需要20mA左右的电流就可以将其点亮,将本贴片 式LED应用在集成电路时,由于上述贴片式LED的正、负极导电片即导热又导电,将该贴片 式LED安装在同一集成电路板上时,很有可能会因为贴片式LED的极小漏电促使其它电子 元件出现失真,使整个控制电路出现非正常的工作状态,这种结构的贴片式LED给电路设 计人员对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增加了难度。由于小功率贴片式LED具有体积小,出光效率高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发 光源之一,而将小功率贴片式LED的热与电分离是LED行业内共同需要攻克的研发难题,目 前有一款热电分离的小功率贴片式LED,其结构如图12所示,本结构是在上述结构的基础 上,在底座01的中间位置垂直开设有一个通孔011,在通孔011内固定一个导热柱08,发光 晶片03固定在导热柱08上,发光晶片03的正、负电极通过金线04分别与固定在导热柱08 两侧的正、负极导电支架02a'、02b'电连接,将上盖05固定在底座01上,在上盖05的开 口 06内注入封装胶体07,其导热柱08可以将发光晶片03散发出的热量直接导向底座01 的底部。本结构虽然解决了上述产品热与电分离的技术难题,但是本产品存在很多缺陷1、 制作工艺相当的复杂,本产品的成本是上述产品成本的好几倍;2、生产效率低且产品良率 也不高;3、本产品相对于上述产品的尺寸加大了很多。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尺寸小、生产效率及产品良率 高的热电分离的贴片式LED。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电分离的贴片式 LED,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方的上盖,在所述上盖上设置有一与底座贯通的开口,在所述 底座与上盖之间设置有正、负极导电支架,所述正、负极导电支架延伸于底座与上盖的外部 形成正、负极导电脚,在所述开口内设置有发光晶片,所述发光晶片与所述正、负极导电支 架电连接,在所述开口内封装有封装胶体,所述封装胶覆盖在所述发光晶片上,其特征在 于,在所述底座与上盖之间还设置有导热支架,所述导热支架在所述正、负极导电支架之
3间,所述发光晶片固定在所述导热支架上,所述导热支架延伸于所述底座与上盖外部形成 导热脚。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正、负极导电支架之间间隔设 置有导热支架,所述导热支架延伸于底座与上盖的外部并形成导热脚,发光晶片固定在所 述导热支架上,发光晶片发出的热量可以通过延伸于底座与上盖外部的导热脚散热。本实 用新型与传统小功率贴片式LED的成本大致一样,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原有小功率贴片式 LED尺寸的范围内实现热与电的分离,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制作工艺简单、生产效率及产品良 率高的优点。优选地,所述底座与所述上盖一体注塑成型。优选地,所述开口呈喇叭形,上盖的上部开口比与底座接触的开口大。优选地,在所述上盖的其中一个角设置有一电极标识。优选地,所述电极标识为三角形的缺口。优选地,所述正、负极导电脚间隔设置在底座的同一侧壁上,所述导热脚设置在底 座的另一侧壁上。优选地,所述正、负极导电脚与所述导热脚正对设置在底座的两侧壁上。优选地,所述正、负极导电脚正对设置在底座的两边侧壁上,所述导热脚设置在底 座的另一边侧壁上。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封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正、负极导电支架注塑在底座与上盖之间的结构示意 图。图4为图2所示的平面图。图5为图4所示A-A的剖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封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的平面图。图9为图8所示B-B的剖视图。图10为背景技术传统小功率贴片式LED的正、负极导电支架固定在底座与上盖间 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背景技术传统小功率贴片式LED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2为背景技术热电分离小功率贴片式LED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种具体实施例参照附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小功率贴片式LED以规格 为3528的方形贴片式LED为例,即贴片式LED的长度为3. 5mm,宽度为2. 8mm,高度大概为 1. 8mm左右,其功率大概在6毫瓦左右,电流在20mA左右就可以使其点亮,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0及固定在底座10上方的上盖12,在上盖12上设置有一与底座10贯通的 开口 14,在底座10与上盖12之间设置的正、负极导电支架19、21及间隔设置在正、负极导 电支架19、21的导热支架23,部分的正、负极导电支架19、21及导热支架23在所述开口 14 内,如图3所示,正、负极导电支架19、21及导热支架23延伸于底座10与上盖12的外部并 对应形成正、负极导电脚18、20和导热脚22,在导热支架23上固定有发光晶片24,所述发 光晶片24的正、负电极通过金属导线26与所述正、负极导电支架19、21电连接,所述金属 导线26通常为金线,在所述开口 14内封装有封装胶体28,所述封装胶体28覆盖在所述发 光晶片24上。通常,所述底座10与所述上盖12是通过注塑机一体注塑成型,将所述正、负 极导电支架19、21及导热支架23固定在底座10与上盖12之间,而部分正、负极导电支架 19、21及导热脚23在上盖12的开口 14内。上述开口 14呈喇叭形,上盖14的上部开口比 与底座10接触的开口大,如图5所示,其开口 14与底座10表面形成一杯碗形状,所述开口 14是用于发光晶片24配光及出光用的。为了便于识别贴片式LED的极性,在所述上盖12 的其中一个角设置有一电极标识16,所述电极标识16可以采用缺三角形或其它形式表示, 通常靠近有电极标识16的一端为贴片式LED的负极。所述正、负极导电脚18、20间隔设置 在底座10的同一侧壁上,如图1、2、3所示,所述导热脚22设置在底座10的另一侧壁上。 所述导热脚22与正、负极导电脚18、20可以相邻设置在底座10的侧壁上。为了方便设置 在底座10与上盖12内的正、负极导电支架19、21与导热支架23内部排布,优选方案,所述 正、负极导电脚18、20与所述导热脚22正对设置在底座10的两侧壁上。第二种具体实施例参照附图6-9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0'及固定在底座 10'上方的上盖12',在上盖12'上设置有一与底座10'贯通的开口 14',在底座10' 与上盖12'之间设置的正、负极导电支架19' ,21'及间隔设置在正、负极导电支架19'、 21'的导热支架23',部分的正、负极导电支架19' ,21'及导热支架23'在所述开口 14'内,如图6所示,正、负极导电支架19' ,21'及导热支架23'延伸于底座10'与上盖 12'的外部并对应形成正、负极导电脚18' ,20'和导热脚22',在导热支架23'上固定 有发光晶片24,所述发光晶片24'的正、负电极通过金属导线26与所述正、负极导电支架 19' ,21'电连接,所述金属导线26通常为金线,在所述开口 14'内封装有封装胶体28', 所述封装胶体28'覆盖在所述发光晶片24上。通常,所述底座10'与所述上盖12'是通 过注塑机一体注塑成型,将正、负极导电支架19' ,21'及导热支架23'固定在底座10' 与上盖12'之间,而部分正、负极导电支架19' ,21'及导热脚23'在上盖12'的开口 14'内。上述开口 14'呈喇叭形,上盖14'的上部开口比与底座10'接触的开口大,如图 9所示,其开口 14'与底座10'表面形成一杯碗形状,所述开口 14是用于发光晶片24配光 及出光用的。为了便于识别贴片式LED的极性,在所述上盖12'的其中一个角设置有一电 极标识16',所述电极标识16'可以采用缺三角形或其它形式表示,通常靠近有电极标识 16'的一端为贴片式LED的负极。所述正、负极导电脚18' ,20'正对设置在底座10'的 两边侧壁上,所述导热脚22'设置在底座10'的另一边侧壁上,所述正、负极导电脚18'、 20'与所述导热脚22'相邻设置在所述底座10'的侧壁上,如图6所示。由于在正、负极导电支架19、21之间间隔设置有导热支架23,所述导热支架23延 伸于底座10与上盖12的外部并形成导热脚22,发光晶片24固定在所述导热支架23上,发 光晶片24发出的热量可以通过延伸于底座10与上盖12外部的导热脚22散热。本实用新
5型与传统小功率贴片式LED的成本大致一样,同时可以在原有小功率贴片式LED尺寸的范 围内实现热与电的分离,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制作工艺简单、生产效率及产品良率高的优点。 以上所述均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作的精神范畴内,熟 悉此技术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做的各种简单的变相与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热电分离的贴片式LED,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方的上盖,在所述上盖上设置有一与底座贯通的开口,在所述底座与上盖之间设置有正、负极导电支架,所述正、负极导电支架延伸于底座与上盖的外部形成正、负极导电脚,在所述开口内设置有发光晶片,所述发光晶片与所述正、负极导电支架电连接,在所述开口内封装有封装胶体,所述封装胶覆盖在所述发光晶片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与上盖之间还设置有导热支架,所述导热支架在所述正、负极导电支架之间,所述发光晶片固定在所述导热支架上,所述导热支架延伸于所述底座与上盖外部形成导热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电分离的贴片式LED,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上盖一体 注塑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热电分离的贴片式LED,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呈喇叭形,上盖 的上部开口比与底座接触的开口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热电分离的贴片式LED,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盖的其中一个角 设置有一电极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热电分离的贴片式LED,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标识为三角形的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热电分离的贴片式LED,其特征在于所述正、 负极导电脚间隔设置在底座的同一侧壁上,所述导热脚设置在底座的另一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热电分离的贴片式LED,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极导电脚与所 述导热脚正对设置在底座的两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热电分离的贴片式LED,其特征在于所述正、 负极导电脚正对设置在底座的两边侧壁上,所述导热脚设置在底座的另一边侧壁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电分离的贴片式LED,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方的上盖,在所述上盖上设置有一与底座贯通的开口,在所述底座与上盖之间设置有正、负极导电支架,所述正、负极导电支架延伸于底座与上盖的外部形成正、负极导电脚,在所述开口内设置有发光晶片,所述发光晶片与所述正、负极导电支架电连接,在所述开口内封装有封装胶体,所述封装胶覆盖在所述发光晶片上,其中,在所述底座与上盖之间还设置有导热支架,所述导热支架在所述正、负极导电支架之间,所述发光晶片固定在所述导热支架上,所述导热支架延伸于所述底座与上盖外部形成导热脚。本实用新型在实现热与电分离的同时还具有成本低、尺寸小、生产效率及产品良率高的优点。
文档编号H01L33/64GK201732812SQ201020238919
公开日2011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4日
发明者樊邦扬 申请人:鹤山市银雨照明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