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及键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1811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按键及键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按键及键盘,尤指一种可收合按键以及具有可收合按键的 键盘。
背景技术
就目前个人计算机的使用习惯而言,键盘为不可或缺的输入设备之一,用以输入 文字、符号或数字。不仅如此,举凡日常生活所接触的消费性电子产品或是工业界使用的大 型加工设备,皆需设有按键结构作为输入装置,以操作上述的电子产品与加工设备。一般而言,传统键盘上的按键无法收合,因此在非使用状态,传统键盘即具有一定 的厚度,不利储藏或搬运。此外,对于笔记型计算机而言,当使用者不需使用笔记型计算机 时,使用者会将屏幕阖上,由于传统的按键无法收合,因此屏幕有可能与按键产生碰撞而受 损。此外,无法收合的按键较占据空间,造成笔记型计算机薄型化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收合按键。根据一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包含底板、键帽、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 件、弹性件以及滑动件。键帽具有底面。第一磁性件设置于底面。弹性件设置于键帽与底 板之间。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底板下。第二磁性件设置于滑动件上。当第二磁性件随着 滑动件移动至第一磁性件下方时,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之间相互产生,键帽朝底板的 方向移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其中当该第二磁性件随着该滑动件移离该第一磁性件下 方时,该弹性件使该键帽朝远离该底板的方向移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按键,该按键包含升降支撑装置,设置于该键帽与该底板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按键,该键帽具有第一滑槽以及第一卡槽,该底板具有第二滑 槽以及第二卡槽,该升降支撑装置包含第一支撑件,具有第一滑动部以及第一枢接部,该 第一滑动部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一滑槽中,该第一枢接部可转动地枢接于该第二卡槽中; 以及第二支撑件,与该第一支撑件枢接,该第二支撑件具有第二滑动部以及第二枢接部,该 第二滑动部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二滑槽中,该第二枢接部可转动地枢接于该第一卡槽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按键,该键帽具有第一突出部,该底板具有第二突出部,该第二 突出部邻近该第一突出部,且该第二突出部在垂直该底板的方向与该第一突出部部分重 叠。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按键,该按键更包含上盖,该上盖设置于该底板上,该上盖具有 导引部,该键帽具有滑动部,该滑动部可滑动地设置于该导引部上。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键盘,其包含复数个按键。键盘上的其中之 一按键的结构设计如上所述的按键,且该些按键设置在该底板上。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利用磁性件相互吸引产生吸引力,使键帽朝底板方向移动,因此按键可向下收合。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及键盘可应用于笔记型计算机,当使用者阖 上笔记型计算机的屏幕时,由于按键可收合,因此可避免屏幕与按键产生碰撞而受损。再 者,按键收合后可降低笔记型计算机整体高度,使笔记型计算机更易于薄型化。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由以下的
具体实施方式
详述得到进 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方式
的键盘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按键沿X-X线的剖面图。图3为图2中键帽于收合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方式
的按键的剖面图。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具体实施方式
的按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方式
的键盘1的示意图。如图1 所示,键盘1包含底板3、滑动件5以及复数个按键7。滑动件5可滑动地设置于底板3下。 按键7设置于底板3上,以供使用者按压,进而执行使用者所欲输入的功能。请参阅图2,图2为图1中按键7沿X-X线之剖面图。如图2所示,按键7包含底 板3、滑动件5、键帽70、第一磁性件71、第二磁性件72、弹性件73以及升降支撑装置74。 升降支撑装置74设置于键帽70与底板3之间。键帽70具有第一滑槽700以及第一卡槽 702。底板3具有第二滑槽30以及第二卡槽32。升降支撑装置74包含第一支撑件740以 及第二支撑件742,其中第二支撑件742与第一支撑件740枢接。第一支撑件740具有第 一滑动部7400以及第一枢接部7402。于组装第一支撑件740时,第一滑动部7400可滑动 地设置于第一滑槽700中,且第一枢接部7402可转动地枢接于第二卡槽32中。第二支撑 件742具有第二滑动部7420以及第二枢接部7422。于组装第二支撑件742时,第二滑动 部7420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滑槽30中,且第二枢接部7422可转动地枢接于第一卡槽702 中。藉此,键帽70可伴随升降支撑装置74朝底板3的方向垂直上下移动。弹性件73设置于键帽70与底板3之间。于实际应用中,按键70可另包含电路板 (未显示),设置在底板3上。电路板上具有与按键70对应的开关,例如薄膜开关(membrane switch)或其它触发性开关。弹性件73可为橡胶垫圈(rubber dome),但不以此为限。弹 性件73即作为键帽70相对底板3上下移动时所需的弹力来源。当按键7被按压时,弹性 件73会触发电路板上的开关,进而执行使用者所欲输入的功能。键帽70具有底面704,第一磁性件71设置于底面704,而第二磁性件72设置于滑 动件5上。于此具体实施方式
中,第一磁性件71面向底板3的一侧的极性与第二磁性件72 面向键帽70的一侧的极性相异。举例而言,第一磁性件71面向底板3的一侧的极性可为N 极,且第二磁性件72面向键帽70的一侧的极性可为S极,如图2所示。换言之,若第一磁 性件71面向底板3的一侧的极性为S极,则第二磁性件72面向键帽70的一侧的极性即为 N极。请参阅图3,图3为图2中键帽70处于收合状态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当第二磁性件72随着滑动件5移动至第一磁性件71下方时,由于第一磁性件71面向底板3的一 侧的极性与第二磁性件72面向键帽70的一侧的极性相异,故第一磁性件71与第二磁性件 72之间相互吸引并产生吸引力。于此具体实施方式
中,此吸引力需大于弹性件73因压缩所 产生的弹力,以使键帽70朝底板3的方向移动。藉此,键帽70即处于收合状态,以降低键 盘1整体高度。于实际应用中,可于滑动件5上设置可供使用者操作的操作部(未显示), 当使用者拉动此操作部时,即可带动滑动件,进而收合键盘1上的每一个按键7。此外,亦 可在键盘1上设置按键(未显示),并且透过适当的电路与机构设计,让使用者按压此按键 时,即自动带动滑动件。此外,当第二磁性件72随着滑动件5移离第一磁性件71下方时,第一磁性件71 与第二磁性件72之间的吸引力消失,此时,弹性件73因压缩所产生的弹力使键帽70朝远 离底板3的方向移动,如图2所示。藉此,键帽70恢复为使用状态,可供使用者按压,进而 执行使用者所欲输入的功能。请参阅图4,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方式
的按键7'的剖面图。按键 7'与前述的按键7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键帽70'具有第一突出部706,且底板3具有第二 突出部34,其中第二突出部34邻近第一突出部706,且第二突出部34在垂直底板3的方向 与第一突出部706部分重叠。于此具体实施方式
中,当键帽70'被按压时,第一突出部706 与第二突出部34限制彼此朝平行底板3的方向移动,使得键帽70'可朝底板3的方向垂直 上下移动。需说明的是,图4与图2中相同标号的组件,其作用原理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 述。请参阅图5,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具体实施方式
的按键7"的剖面图。按键 7〃与前述的按键7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按键7〃更包含上盖75,且上盖75设置于底板3 上。上盖75的两侧各具有导引部750,且键帽70"的两侧各具有滑动部708。于此具体实 施方式中,可于滑动部708上形成孔洞(未显示),导引部750可穿过此孔洞,以使滑动部 708可滑动地设置于导引部750上。藉此,当键帽70"被按压时,键帽70"即可朝底板3的 方向垂直上下移动。需说明的是,图5与图2中相同标号的组件,其作用原理大致相同,在 此不再赘述。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利用磁性件产生吸引力,使键帽朝底板方向移动,因 此按键可向下收合。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及键盘可应用于笔记型计算机,当使用者阖上 笔记型计算机的屏幕时,由于按键可收合,因此可避免屏幕与按键产生碰撞而受损。再者, 按键收合后可降低笔记型计算机整体高度,使笔记型计算机更易于薄型化。根据以上具体实施方式
的详述,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与精神, 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具体实施方式
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权利要求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包含底板;键帽,具有底面;第一磁性件,设置于该底面;弹性件,设置于该键帽与该底板之间;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该底板下;以及第二磁性件,设置于该滑动件上;其中,当该第二磁性件随着该滑动件移动至该第一磁性件下方时,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引,该键帽朝该底板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二磁性件随着该滑动件移离该第 一磁性件下方时,该弹性件使该键帽朝远离该底板的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按键还包含升降支撑装置,设置于该键 帽与该底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键帽具有第一滑槽以及第一卡槽,该底 板具有第二滑槽以及第二卡槽,该升降支撑装置包含第一支撑件,具有第一滑动部以及第一枢接部,该第一滑动部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一 滑槽中,该第一枢接部可转动地枢接于该第二卡槽中;以及第二支撑件,与该第一支撑件枢接,该第二支撑件具有第二滑动部以及第二枢接部,该 第二滑动部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二滑槽中,该第二枢接部可转动地枢接于该第一卡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键帽具有第一突出部,该底板具有第二 突出部,该第二突出部邻近该第一突出部,且该第二突出部在垂直该底板的方向与该第一 突出部部分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按键还包含上盖,该上盖设置于该底板 上,该上盖具有导引部,该键帽具有滑动部,该滑动部可滑动地设置于该导引部上。
7.一种键盘,其特征在于包含复数个按键,该些按键的其中之一按键为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 按键,且该些按键设置在该底板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按键及键盘,该按键包含底板、键帽、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弹性件以及滑动件。键帽具有底面。第一磁性件设置于键帽的底面。弹性件设置于键帽与底板之间。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底板下。第二磁性件设置于滑动件上。当第二磁性件随着滑动件移动至第一磁性件下方时,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之间相互吸引产生吸引力,使键帽朝底板的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及键盘可应用于笔记型计算机,当使用者阖上笔记型计算机的屏幕时,由于按键可收合,因此可避免屏幕与按键产生碰撞而受损。再者,按键收合后可降低笔记型计算机整体高度,使笔记型计算机更易于薄型化。
文档编号H01H13/02GK201741608SQ20102026142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4日
发明者张硕修, 淦禹华 申请人: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