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合高参数母线转换电流的1100kV特高压隔离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3301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开合高参数母线转换电流的1100kV特高压隔离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电力设备领域,特指一种开合高参数母线转换电流的隔 罔开关。
背景技术
电力行业主要包括发电、输变电和用电,而高压开关行业属于输变电行业范 畴。电力工业的发展重点在加强电网建设,高压开关行业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目前正 在加速超、特高压输变电的建设,1100千伏特高压隔离开关设备制造技术将成为行业新 的技术发展领域和经济增长点。特高压输变电制造技术,尤其是IlOOkV特高压接地开 关在世界上尚无商业应用,国内电力工业快速发展和发展中国家电力需求增加提供了持 续稳定的国内、国际市场,因此研制开发先进的输变电设备将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对促进输变电装备制造的产业升级将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目前规划建设的 IOOOkV线路串补装置中的并联隔离开关,其开合母线转换电流能力要求为转换电流 6300A,恢复电压6kV,开断次数100次C-O操作循环(注100次操作循环验证电 寿命是不够的,但能提供触头磨损的迹象。分闸操作应继合闸操作之后并经过一段延时 进行,且两次操作之间的延时应足以使瞬态电流得以消失)。已有的隔离开关母线转移电 流参数最高为400V,2500A,为铜钨弧触头硬拉结构,利用弧触头的抗烧损能力达到灭 弧效果。对如此高参数的母线转换电流要求,国内外尚无可供参考的技术和生产经验。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 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成本节约、开合母线转换电流能力特别强、额定电流参数 高、热稳定性能和动稳定导电性能优良、绝缘性能高、抗无线电干扰能力强的开合高参 数母线转换电流的IlOOkV特高压隔离开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开合高参数母线转换电流的特高压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 底座、绝缘子、左静触头、主闸刀、右静触头以及操作机构,所述安装底座的中间设有 旋转轴承座,所述安装底座的两端设有固定支座,所述绝缘子为三柱绝缘子,所述绝缘 子的下端分别固定于安装底座的旋转轴承座和两个固定支座上,所述主闸刀安装在中间 的绝缘子上,所述左静触头和右静触头分别安装在两端的绝缘子上,用来带动中间的绝 缘子转动的操作机构固定于安装底座下。所述安装底座包括固定支座、钢管、旋转轴承座,所述固定支座焊在长钢管的 两端,上、下各有一个安装平面,所述旋转轴承座位于长钢管的中间。所述旋转轴承座包括主轴体、轴承支座、上向心滚针轴承、基座、下向心滚针 轴承、推力滚针轴承、下支座,所述基座焊接在钢管中间,轴承支座固定在基座上,所 述轴承支座内孔的上部安装有上向心滚针轴承,下部安装有下支座,所述下支座内安装下向心滚针轴承和推力滚针轴承,主轴体穿越轴承支座与上向心滚针轴承、下向心滚针 轴承和推力滚针轴承形成配合。所述左静触头包括主静触头、辅助静触头、支架、短铜绞线,所述主静触头下 端固定,支架固定于主静触头上方,辅助静触头安装在支架上,短铜绞线两端固定连接 在支架和辅助静触头上。所述右静触头包括主静触头、辅助静触头、灭弧室、长铜绞线,所述主静触头 下端固定,灭弧室固定于主静触头上方,辅助静触头安装在灭弧室上,长铜绞线两端固 定连接在辅助静触头和灭弧室上。所述主静触头包括导电底座、触指、衬板、限位勾、导向板,所述触指固定于 导电底座的内腔上、下面,衬板固定于导电底座的内侧面,导向板固定于导电底座的端 部,限位勾固定于导向板的外面。所述辅助静触头包括限位板、辅助静触指、传动拐臂、机构箱、大弹簧拐臂、 长挂销、小弹簧拐臂、短挂销、大弹簧、拔销、小弹簧、限位块、外接头、内接头、挂 销,所述辅助静触指固定在两件夹块中间,限位板、夹块、横轴固定连接,横轴安装在 机构箱内形成转动配合,传动拐臂、小弹簧拐臂均固定在横轴上,大弹簧拐臂套在横轴 上形成转动配合,拔销固定在小弹簧拐臂上,且插入大弹簧拐臂的“U”形槽内,长 挂销和短挂销分别固定在大弹簧拐臂和小弹簧拐臂上,限位块和挂销均固定在机构箱侧 面。大弹簧两端分别挂在长挂销和挂销上,小弹簧两端分别挂在短挂销和挂销上,所述 辅助静触指采用铜钨材料。所述灭弧室包括真空泡、驱动拐臂,所述机构箱固定在真空泡的上方,驱动拐 臂通过轴铰接在机构箱上。所述真空泡采用开合短路电流12.5kA,热稳定电流4s、12.5kA的真空泡;机构 箱内有储能弹簧和传动件等,可将驱动拐臂的慢速水平转动转换为竖直输出轴的快速轴 向运动,从而实现真空泡的快分、快合功能。所述主闸刀包括动触头、导电管、传动盒,所述导电管穿过传动盒形成转动配 合,动触头固定于导电管两端。所述动触头包括抱夹头、动触片、辅助动触指,所述辅助动触指固定于动触片 端部,动触片固定在两件抱夹头中间。所述传动盒包括弹簧、转轴、滑杆、主动拐臂、法兰、箱体、固定板、拔销, 所述法兰与主动拐臂连成整体,可绕竖直轴旋转;拔销固定在导电管上,下端插入主动 拐臂的U形槽内;导电管安装在固定于箱体上方的固定板内,可以绕自身轴线作翻转运 动;主动拐臂与滑杆、转轴组成滑块机构,可以使弹簧压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就在于1、本实用新型的主导电部份主静触头中触指为自净式“U形”触指结构,通 电时触指与动触片接触的一边受到自身另一边向内的电动斥力,触指紧紧夹住动触片, 增大了活动电接触的可靠性;导电管采用大直径高强度合金铝管,保证主间刀具有足够 的通流截面积和导电稳定性,很适合大电流隔离开关;试验表明产品能通过6930A大电 流的温升试验考核,且能承受3秒热稳定电流63kA和170kA的动稳定电流值,其电气性 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0019]2、本实用新型旋转轴承座采用向心滚针轴承和推力滚针轴承相组合的方式,这 种组合方式结构紧凑、两种轴承分别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受力合理、刚性高,大大地 增强了开关的机械稳定性;3.本实用新型的触头触指采用厚紫铜镀银,导电部份采用高强度铝合金管和铸 造铝合金件,传动部件采用了全密封滚针轴承,开关具有优良抗腐蚀性。4、本实用新型采用等静压工艺制造的支柱绝缘子,有足够的绝缘、机械强度和 刚度,大大超过产品规定的使用条件要求。5.本实用新型最大亮点在于开合母线转换电流能力特别强,达到6kV,6300A的
高参数,且结构简单、紧凑。6、本实用新型依然采用在主回路上并联辅助回路的方案,但在辅助回路上增加 了技术成熟的真空断路器结构灭弧装置,并设计相应配套的紧凑型操作机构,使转换电 流的电弧在灭弧装置内开合,以克服硬拉弧结构无法抵抗严重烧损的局限,满足开合高 参数母线转换电流的能力。7、本实用新型中真空断路器操作机构的拔动由辅助触头完成,大大简化了整体 结构。为保证辅助触头的导电性能和机械稳定性,特采取了以下措施a、采用大圆角 导向的双杆触指结构,接触范围很大,动作稳定可靠;b、采用截面积达700mm2,材料 为耐高温的弥散铜自力式触杆材料,短时通流能力远大于6300A; C、双杆夹紧结构的辅 助静触头,保证活动电接触可靠,不会产生跳动闪弧的情况;d、辅助动触头上设有绝缘 条,使主触头合闸到位后,辅助回路断开,避免辅助回路长期通流发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a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安装底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b是图2a中A-A处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旋转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左静触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左静触头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右静触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右静触头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主静触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主静触头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辅助静触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辅助静触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灭弧室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主闸刀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动触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传动盒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实用新型导电原理的结构示意图;图17a是本实用新型动作原理示意图一;[0043]图17b是本实用新型动作原理示意图二 ;图17c是本实用新型动作原理示意图三。图例说明1、安装底座;2、绝缘子;3、左静触头;4、主闸刀;5、右静触头;6、操 作机构;7、固定支座;8、钢管;9、旋转轴承座;10、主轴体;11、轴承支座;12、 上向心滚针轴承;13、基座;14、下向心滚针轴承;15、推力滚针轴承;16、下支座; 17、主静触头;18、辅助静触头;19、支架;20、短铜绞线;21、灭弧室;22、长铜绞 线;23、导电底座;24、触指;25、衬板;26、限位勾;27、导向板;28、限位板; 29、夹块;30、辅助静触指;31、横轴;32、传动拐臂;33、机构箱;34、大弹簧拐 臂;35、长挂销;36、小弹簧拐臂;37、短挂销;38、大弹簧;39、拔销;40、小弹 簧;41、限位块;42、外接头;43、内接头;44、挂销;45、真空泡;46、驱动拐 臂;47、动触头;48、导电管;49、传动盒;50、抱夹头;51、动触片;52、辅助动 触指;53、弹簧;54、转轴;55、滑杆;56、主动拐臂;57、法兰;58、箱体;59、 固定板;60、拔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a、图2b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开合高参数母线转换电流的 IlOOkV特高压隔离开关,包括安装底座1、绝缘子2、左静触头3、主闸刀4、右静触头 5以及操作机构6。安装底座1中间是旋转轴承座9,两端是固定支座7,绝缘子2为三 柱绝缘子,其下端分别固定于安装底座1的旋转轴承座9和固定支座7上,主闸刀4安装 在中间的绝缘子2上,左静触头3和右静触头5分别安装在两端的绝缘子2上,用来带动 中间绝缘子2转动的操作机构6固定于安装底座1下。如图2a和图2b所示,本实施例中,安装底座1包括固定支座7、钢管8、旋转 轴承座9,固定支座7焊在钢管8的两端,固定支座7上、下各有一个安装平面,旋转轴 承座9位于长钢管8中间。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旋转轴承座9包括主轴体10、轴承支座11、上向心 滚针轴承12、基座13、下向心滚针轴承14、推力滚针轴承15、下支座16,基座13焊接 在钢管8中间,轴承支座11固定在基座13上,轴承支座11内孔的上部安装有上向心滚 针轴承12,下部安装有下支座16,下支座16内安装下向心滚针轴承14和推力滚针轴承 15,主轴体10穿越轴承支座11与上向心滚针轴承12、下向心滚针轴承14、推力滚针轴 承15形成配合。旋转轴承座9采用向心滚针轴承和推力滚针轴承15相组合的方式,其 结构紧凑、两种轴承分别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受力合理、刚性高、底座稳定性强。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左静触头3包括主静触头17、辅助静触头18、 支架19、短铜绞线20,主静触头17下端固定,支架19固定于主静触头17上方,辅助静 触头18安装在支架19上,短铜绞线20两端固定连接在辅助静触头18和支架19上。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右静触头5包括主静触头17、辅助静触头18、 灭弧室21、长铜绞线22,主静触头17下端固定,灭弧室21固定于主静触头17上方,辅 助静触头18安装在灭弧室21上,长铜绞线22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辅助静触头18和灭弧室21上。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主静触头17包括导电底座23、触指24、衬板 25、限位勾26、导向板27,触指24固定于导电底座23的内腔上、下面,衬板25固定于 导电底座23的内侧面,导向板27固定于导电底座23的端部,限位勾26固定于导向板27 的外侧面。主静触头17中触指24为自净式“U形”触指结构,通电时触指24与动触 片51接触的一边受到自身另一边向内的电动斥力,触指24紧紧夹住动触片51,增大了活 动电接触的可靠性。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辅助静触头18包括限位板28、辅助静触指 30、横轴31、传动拐臂32、机构箱33、大弹簧拐臂34、长挂销35、小弹簧拐臂36、短 挂销37、大弹簧38、拔销39、小弹簧40、限位块41、外接头42、内接头43、挂销44, 辅助静触指30固定在两件夹块29中间,限位板28、夹块29、横轴31固定连接,横轴31 安装在机构箱33内形成转动配合,传动拐臂32、小弹簧拐臂36均固定在横轴31上,大 弹簧拐臂34套在横轴31上形成转动配合,拔销39固定在小弹簧拐臂36上,且插入大弹 簧拐臂34的“U”形槽内,长挂销35和短挂销37分别固定在大弹簧拐臂34和小弹簧拐 臂36上,限位块41和挂销44均固定在机构箱33侧面。大弹簧38两端分别挂在长挂销 35和挂销44上,小弹簧40两端分别挂在短挂销37和挂销44上,辅助静触指30采用铜 钨材料。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灭弧室21包括真空泡45和驱动拐臂46,机构箱33 固定在真空泡45的上方,驱动拐臂46通过轴铰接在机构箱33上。其中真空泡45采用 开合短路电流12.5kA,热稳定电流4s、12.5kA的真空泡;机构箱33内有储能弹簧和传动 件等,可将驱动拐臂46的慢速水平转动转换为竖直输出轴的快速轴向运动,从而实现真 空泡45的快分、快合功能。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主闸刀4包括动触头47、导电管48、传动盒49,导 电管48穿过传动盒49形成转动配合,动触头47固定于导电管48两端。导电管48采用 φ: 220X 15大直径高强度合金铝管,保证主间刀4具有足够的通流截面积和导电稳定性, 很适合大电流隔离开关。还进一步使主闸刀4的刚性大,稳定性好;开关的整体稳定性 强,使外形尺寸庞大的高电压、大电流隔离开关在分合闸过程中动作平稳、晃动小;避 免了因为导电管48刚度小,在分合闸过程中造成主闸刀4严重抖动的现象。在瓷瓶中间 安装均压小环、在主闸刀4上可能尖端放电的位置设置最大达到φ 200直径的屏蔽环,组 成一个完整的屏蔽系统,有效改善电场分布,使产品的绝缘性能和抗无线电干扰性能优 良ο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动触头47包括抱夹头50、动触片51以及辅助动触 指52,辅助动触指52固定于动触片51端部,动触片51固定在两件抱夹头50的中间。 本实用新型中辅助动触指52上设有绝缘条,使主触头合间到位后,辅助动触指52上的绝 缘条与辅助静触指30接触,辅助回路断开,避免辅助回路长期通流发热。而一般产品主 触头合闸到位后,辅助回路仍长期导通分流,易出现辅助回路发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 中辅助静触指30为双杆结构,通流时双杆为同向电流,电动力使其相对合拢更加牢固地 夹紧辅助动触指52,保证活动电接触可靠,不会产生跳动闪弧的情况;而一般产品辅助 静触指30为单杆结构,通流时触头间的电动收缩力易导致触头跳跃式接触,产生闪弧现象。本实用新型中辅助静触指30上部为弹性很好的弥散铜自力式触杆材料,能提供稳 定的触头间压力,保证电接触可靠,且辅助静触指30下部为耐烧的铜钨触头,在触头相 对滑行时抗烧损能力强。而一般产品辅助触头间的压力由弹簧提供,但弹簧受热后易失 效,造成恶性循环。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传动盒49包括弹簧53、转轴54、滑杆55、主动拐 臂56、法兰57、箱体58、固定板59以及拔销60,法兰57与主动拐臂56连成整体,可 绕竖直轴旋转;拔销60固定在导电管48上,下端插入主动拐臂56的U形槽内;导电管 48安装在固定于箱体58上方的固定板59内,可以绕自身轴线作翻转运动;主动拐臂56 与滑杆55、转轴54组成滑块机构,可以使弹簧53压缩。工作原理1.主闸刀4的工作原理合闸过程及原理由操作机构6带动位于中间的绝缘子2顺时针旋转,从而带动 导电管48先水平顺时针旋转约71°进入静触头内;然后动触头47碰到静触头上的限位 件不能继续旋转,此时中间的绝缘子2继续顺时针旋转,带动法兰57与主动拐臂56克服 弹簧53的分间保持力而相对箱体58顺时针旋转,拔动拔销60逆时针旋转,从而使导电 管48绕自身轴线逆时针翻转45°,碰到静触头上的限位勾26后主闸刀4不再翻转完成合 闸动作,主闸刀4合闸到位后,主动拐臂56已过死点,弹簧53提供合闸保持力,使主闸 刀4牢靠地处于合闸位置,提高了开关的承载能力。分闸过程及原理由操作机构6带动位于中间的绝缘子2逆时针旋转,此时动触 头47被限位勾26限制不能旋出,绝缘子2带动法兰57与主动拐臂56克服弹簧53的合 闸保持力而相对箱体58逆时针旋转,拔动拔销60顺时针旋转,从而使导电管48绕自身 轴线顺时针翻转,在主动拐臂56过死点后弹簧53则由合闸保持变为分闸保持作用,动触 头47脱离限位勾26,导电管48在弹簧53的分闸保持作用下继续顺时针翻转,直至主动 拐臂56碰到分闸限位螺栓时导电管48不再翻转,此时中间的绝缘子2继续逆时针旋转, 带动主闸刀4逆时针水平旋转约71°至分闸位置,完成分闸动作。2.开合母线转换电流装置工作原理a.导电原理见图16:其中主导电回路由动触片51、触指24、导电底座23构成。 辅助回路由辅助隔离触头与真空断路器串联而成,结构主要为在动触片51前端安装辅助 动触指52,本实施例中由辅助动触指52、辅助静触指30、夹块29、长铜绞线22、真空泡 45、导电底座23构成。在主导电回路上并联一条辅助回路,在主静触头17上方安装真 空灭弧室21及其机构箱33,在机构箱33上安装可以旋转的辅助静触指30,辅助静触指 30、真空断路器、主静触头17之间通过铜绞线导电连接。当主闸刀4合闸时,辅助动触 指52先接触辅助静触指30使辅助断口导通,同时通过拔动辅助静触指30来操作机构箱 33使真空断路器稍微滞后合闸,此时整个辅助回路导通,熄灭关合母线转换电流所产生 的电弧即由真空断路器来完成,然后保护主导电回路完成合闸,分闸时动作时序相反, 断开母线转换电流所产生的电弧亦由真空断路器完成。此开关采用真空断路器开合母线 转换电流,利用高真空作绝缘介质,灭弧能力非常强,能开合6kV、6300A的高参数母 线转换电流。而一般产品直接采用辅助弧触头开合母线转换电流,系利用弧触头的抗烧 损能力达到灭弧效果,触头往往烧损严重,开合母线转换电流能力有限。[0065]b、动作原理详见图17a 17cbl.合闸过程辅助回路储能过程见图17a 动触头47在中间的绝缘子2驱动下水平旋转靠近 静触头,首先辅助动触指52接触辅助静触指30,拔动辅助静触指30绕轴顺时针旋转,通 过传动拐臂32拔动驱动拐臂46逆时针旋转,使机构箱33内弹簧53储能;辅助回路导通见图17b 辅助动触指52拔动辅助静触指30继续顺时针旋转,当 主导电回路间的电气距离为IOOmm时,机构箱33的储能弹簧53释放能量,带动真空泡 45快速合闸,此时辅助回路导通。主回路导通过程见图17c 辅助动触指52拔动辅助静触指30继续顺时针旋转, 传动拐臂32逐渐脱离驱动拐臂46,驱动拐臂46在机构箱33内置复位弹簧带动下复位, 以便分间时传动拐臂32可以反向拔动驱动拐臂46 ;而后动触头47继续水平旋转,直至 碰到静触头上的限位件后不再水平转动,只能绕导电管48的轴心线翻转,翻转到动触片 51竖直时与触指24良好接触,主回路导通,此时辅助动触指52的绝缘部位翻转后与弧辅 助静触指30接触,辅助回路开断。b2.分闸过程与合闸过程相反,在此就不再赘述。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 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 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 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开合高参数母线转换电流的IlOOkV特高压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安 装底座(1)、绝缘子(2)、左静触头(3)、主闸刀(4)、右静触头(5)以及操作机构(6), 所述安装底座(1)的中间设有旋转轴承座(9),所述安装底座(1)的两端设有固定支座 (7),所述绝缘子(2)为三柱绝缘子,所述绝缘子(2)的下端分别固定于安装底座(1)的 旋转轴承座(9)和两个固定支座(7)上,所述主闸刀(4)安装在中间的绝缘子(2)上,所 述左静触头(3)和右静触头(5)分别安装在两端的绝缘子(2)上,用来带动中间的绝缘子 (2)转动的操作机构(6)固定于安装底座(1)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合高参数母线转换电流的IlOOkV特高压隔离开关,其特 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1)包括钢管(8)和旋转轴承座(9),所述固定支座(7)固接于钢 管(8)的两端,所述固定支座(7)的上、下各有一个安装平面,所述旋转轴承座(9)位于 钢管(8)的中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合高参数母线转换电流的IlOOkV特高压隔离开关, 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承座(9)包括主轴体(10)、轴承支座(11)、上向心滚针轴承(12)、基座(13)、下向心滚针轴承(14)、推力滚针轴承(15)和下支座(16),所述基座(13)焊接在钢管⑶中间,所述轴承支座(11)固定在基座(13)上,所述轴承支座(11) 内孔的上部安装有上向心滚针轴承(12),下部安装有下支座(16),所述下支座(16)内安 装下向心滚针轴承(14)和推力滚针轴承(15),所述主轴体(10)穿越轴承支座(11)与上 向心滚针轴承(12)、下向心滚针轴承(14)和推力滚针轴承(15)形成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合高参数母线转换电流的IlOOkV特高压隔离开关,其特 征在于所述左静触头(3)包括主静触头(17)、辅助静触头(18)、支架(19)、短铜绞线 (20),所述主静触头(17)下端固定,所述支架(19)固定于主静触头(17)上方,所述辅 助静触头(18)安装在支架(19)上,所述短铜绞线(20)两端固定连接在辅助静触头(18) 和支架(19)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合高参数母线转换电流的IlOOkV特高压隔离开关,其特 征在于所述右静触头(5)包括主静触头(17)、辅助静触头(18)、灭弧室(21)、长铜绞 线(22),所述主静触头(17)下端固定,所述灭弧室(21)固定于主静触头(17)上方,所 述辅助静触头(18)安装在灭弧室(21)上,所述长铜绞线(22)两端固定连接在辅助静触 头(18)和灭弧室(21)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开合高参数母线转换电流的IlOOkV特高压隔离开关, 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静触头(17)包括导电底座(23)、触指(24)、衬板(25)、限位勾 (26)、和导向板(27),所述触指(24)固定于导电底座(23)的内腔上、下面,所述衬板 (25)固定于导电底座(23)的内侧面,所述导向板(27)固定于导电底座(23)的端部,所 述限位勾(26)固定于导向板(27)的外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开合高参数母线转换电流的IlOOkV特高压隔离开 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静触头(18)包括限位板(28)、辅助静触指(30)、传动拐臂 (32)、机构箱(33)、大弹簧拐臂(34)、长挂销(35)、小弹簧拐臂(36)、短挂销(37)、 大弹簧(38)、拔销(39)、小弹簧(40)、限位块(41)、外接头(42)、内接头(43)、挂销 (44),所述辅助静触指(30)固定在两件夹块(29)中间,限位板(28)、夹块(29)、横轴 (31)固定连接,横轴(31)安装在机构箱(33)内形成转动配合,传动拐臂(32)、小弹簧拐臂(36)均固定在横轴(31)上,大弹簧拐臂(34)套在横轴(31)上形成转动配合,拔销 (39)固定在小弹簧拐臂(36)上,且插入大弹簧拐臂(34)的“U”形槽内,所述长挂销 (35)和短挂销(37)分别固定在大弹簧拐臂(34)和小弹簧拐臂(36)上,所述限位块(41) 和挂销(44)均固定在机构箱(33)侧面,所述大弹簧(38)两端分别挂在长挂销(35)和挂 销(44)上,所述小弹簧(40)两端分别挂在短挂销(37)和挂销(44)上,所述辅助静触指 (30)采用铜钨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合高参数母线转换电流的IlOOkV特高压隔离开关,其特 征在于所述灭弧室(21)包括真空泡(45)和驱动拐臂(46),所述机构箱(33)固定在真 空泡(45)的上方,所述驱动拐臂(46)通过轴铰接在机构箱(33)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合高参数母线转换电流的UOOkV特高压隔离开关,其特 征在于所述主闸刀(4)包括动触头(47)、导电管(48)和传动盒(49),所述动触头(47) 包括抱夹头(50)、动触片(51)以及辅助动触指(52),所述辅助动触指(52)固定于动触 片(51)端部,所述动触片(51)固定在两件抱夹头(50)中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开合高参数母线转换电流的IlOOkV特高压隔离开关,其 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盒(49)包括弹簧(53)、转轴(54)、滑杆(55)、主动拐臂(56)、法 兰(57)、箱体(58)、固定板(59)、拔销(60),所述法兰(57)与主动拐臂(56)连成整 体,可绕竖直轴旋转;拔销(60)固定在导电管(48)上,下端插入主动拐臂(56)的U形 槽内;可以绕自身轴线作翻转运动的导电管(48)安装在固定于箱体(58)上方的固定板 (59)内,所述主动拐臂(56)与滑杆(55)、转轴(54)组成滑块机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合高参数母线转换电流的1100kV特高压隔离开关,包括安装底座、绝缘子、左静触头、主闸刀、右静触头以及操作机构,所述安装底座的中间设有旋转轴承座,所述安装底座的两端设有固定支座,所述绝缘子为三柱绝缘子,所述绝缘子的下端分别固定于安装底座的旋转轴承座和两个固定支座上,所述主闸刀安装在中间的绝缘子上,所述左静触头和右静触头分别安装在两端的绝缘子上,用来带动中间的绝缘子转动的操作机构固定于安装底座下。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成本节约、开合母线转换电流能力特别强、额定电流参数高、热稳定性能和动稳定导电性能优良、绝缘性能高、抗无线电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文档编号H01H33/04GK201804779SQ201020282549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5日
发明者张婵裕, 王春华, 邓文华, 马伟军, 马晓, 黄展先 申请人:湖南长高高压开关集团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