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8656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插座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座连接器,尤指涉及一种具有两组端子,且该两组端子的 一端为上下排列,而另一端设置于共平面的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下,许多电子产品(如电脑、移动电话)的外围设备相继的被 制造出来,为了与这些新一代的外围设备得以电性连接使用,在电子产品的主机板上皆安 装有许多不同规格的连接器,使电子产品可以通过传输线与外围设备电性连接,让电子产 品可以输出控制信号或将数据传输至外围设备上,或者提供外围设备将数据回传于电子产 品中。而现今的连接器制造产业皆面临利润毛利化的处境,因此,如何有效地降低成本 已成为各厂商提高竞争力的最重要关键之一。再者,若上述连接器具有两组端子,且其焊接部位分别呈现前后排列,则须有至少 一列端子以插设固定于绝缘座体,因此,端子与绝缘座体间的结合并无法十分牢固。再者, 前后排列的焊接部位须进行两次焊接,此无形中耗费许多工时。若得知内侧的端子焊接出 现问题而需要进行解焊时,现今连接器的结构设计并无法有效地进行解焊,因此,将造成解 焊上的困扰。因此,本发明人有感上述缺点的可改善,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 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点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连接器,其两组端子的一端为上下排列, 而另一端设置于共平面。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USB3. 0规格的插座连接器。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座连接器,包括一第一绝缘座体,其形 成有多个第一槽口 ;多个第一端子,其各具有一抵触段与一焊接段,这些第一端子埋设于该 第一绝缘座体,这些第一端子的焊接段设置于这些第一槽口 ;一第二绝缘座体,其形成多个 第二槽口,该第二绝缘座体装设于该第一绝缘座体,这些第二槽口与这些第一槽口呈共平 面;以及多个第二端子,其各具有一抵触段与一焊接段,这些第二端子埋设于该第二绝缘座 体,这些第二端子的焊接段设置于这些第二槽口;其中,这些第一端子与这些第二端子呈上 下排列,这些第一端子与这些第二端子的抵触段呈前后排列,这些第一端子与这些第二端 子的焊接段呈共平面设置且间隔地排成一列。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插座连接器,包括一第一绝缘座体;多个第一端子,其各 具有一抵触段与一焊接段,这些第一端子埋设于该第一绝缘座体;一第二绝缘座体,其装设 于该第一绝缘座体;多个第二端子,其各具有一抵触段与一焊接段,这些第二端子埋设于该 第二绝缘座体;以及一金属壳体,其装设于该第一绝缘座体与该第二绝缘座体的外缘;其
4中,这些第一端子与这些第二端子呈上下排列,这些第一端子与这些第二端子的抵触段呈 前后排列,这些第一端子与这些第二端子的焊接段呈共平面设置且间隔地排成一列。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有益的效果(1)加工便利本实用新型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的焊接段呈共平面设置且间隔地 排成一列,藉此,在进行焊接段的加工(如焊接)时,所需的工序仅需一道,因而使加工更为 简便,且可有效地节省工时,进而降低成本。(2)良率提高本实用新型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的焊接段呈共平面,因此,焊接段 的加工(如焊接)可进行自动化加工,藉以有效地提升良率。(3)解焊方便本实用新型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的焊接段呈共平面,因此,有焊接 不良的问题,可由插座连接器外侧直接进行解焊。(4)端子牢固本实用新型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分别埋设于第一绝缘座体和第二 绝缘座体,因此,端子固定于绝缘座体的效果较佳。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 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所附图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 型的权利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元件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元件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组装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元件分解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另一角度的元件分解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元件分解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另一角度的元件分解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第一绝缘座体111 第一阶面113 凹槽115 侧墙117 接地槽口119扣接块121 第一板面1212第二端子槽123限位面2第一端子22第一抵触段3第二绝缘座体
11基部
112第一槽口 114限位墙 116卡合槽 118定位块 12舌板
1211第一端子槽 122第二板面 13容置空间 21第一焊接段 23第一连接段 31主体[0038]311前固定槽312后固定槽[0039]32侧体321卡合块[0040]33凸块331第二阶面[0041]332第二槽口4第二端子[0042]41第二焊接段42第二抵触段[0043]43第二连接段5接地端子[0044]6金属壳体61定位槽[0045]62前固定部63后固定部[0046]64切口65保护片[0047]7挡板71侧板[0048]711扣接孔72保护片[0049]8插置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插座连接 器,其包括一第一绝缘座体1、多个第一端子2、一第二绝缘座体3及多个第二端子4。这些 第一端子2埋设于第一绝缘座体1 (如图3和图4所示),这些第二端子4埋设于第二绝缘 座体3,且该第二绝缘座体3装设于第一绝缘座体1。其中,该插座连接器可进一步限定为 USB3. 0插座连接器。请参阅图1和图2,该第一绝缘座体1具有一基部11以及自该基部11延伸形成的 一舌板12。该基部11于远离舌板12的一端形成有一第一阶面111、多个自该第一阶面111 凹设的第一槽112以及一位于这些第一槽112旁的凹槽113。并且,基部11的两侧各突设 有一限位墙114以及一侧墙115,侧墙115的高度低于限位墙114与舌板12,且侧墙115的 两端分别连接于限位墙114与舌板12,每一限位墙114与侧墙115的交界处凹设有一卡合 槽 116。该舌板12具有相对的一第一板面121与一第二板面122以及多个限位面123。该 第一板面凹设有多个第一端子槽1211与多个第二端子槽1212。这些第一端子槽1211位 于舌板12远离基部11的一端,而这些第二端子槽1212位于第一端子槽1211与基部11之 间。这些限位面123位于第二端子槽1212旁且连接于该第一板面121与基部11。其中,该基部11、限位墙114、侧墙115以及限位面123包围形成一容置空间13。 该容置空间13与凹槽113、卡合槽116相连通。这些第一端子2各具有一第一焊接段21、一第一抵触段22以及一连接该第一焊 接段21与第一抵触段22的第一连接段23,这些第一端子2埋设于该第一绝缘座体1且固 定于该基部11及舌板12。这些第一端子2的第一焊接段21分别设置于这些第一槽口 112 且与第一阶面111呈共平面(如图4所示)。这些第一端子2的第一抵触段22分别设置于 这些第一端子槽1211 (如图3所示)。而第一端子2的第一连接段23则至少弯折一次,藉 以连接第一焊接段21与第一抵触段22。该第二绝缘座体3装设于第一绝缘座体1上,第二绝缘座体3形成有一主体31、 两侧体32以及一凸块33。该两侧体32自主体31朝两侧延伸所形成,该凸块33自主体31一端所延伸形成,且凸块33形成有一第二阶面331以及自该第二阶面331凹设的多个第二 槽口 332。该主体31与两侧体32设置于容置空间13内,其中侧体32位于侧墙115上且夹 于限位墙114与限位面123之间。该凸块33设置于凹槽113中,且第二阶面331与第一阶 面111形成共平面,而第二槽口 332与第一槽口 112呈共平面且间隔地排成一列。再者,该两侧体32朝两卡合槽116处各突设有一卡合块321。卡合块321设置于 卡合槽116内,使侧体32与限位墙114相互卡合。这些第二端子4各具有一第二焊接段41、一第二抵触段42以及一连接该第二焊 接段41与第二抵触段42的第二连接段43,这些第二端子4埋设于该第二绝缘座体3且固 定于该主体31及凸块33。这些第二端子4的第二焊接段41分别设置于这些第二槽口 332 且与第二阶面331呈共平面(如图4所示)。这些第二端子4的第二抵触段42分别设置于 这些第二端子槽1212(如图5所示)。而第二端子4的第二连接段43则至少弯折一次,藉 以连接第二焊接段41与第二抵触段42。其中,这些第一端子2与第二端子4呈上下排列,且第一端子2与第二端子4的抵 触段22、42呈前后排列,而第一端子2与第二端子4的焊接段21、41呈共平面设置且间隔 地排成一列(如图6所示)。请参阅图1至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的 不同处在于,第一阶面111可进一步凹设有一接地槽口 117,且该接地槽口 117形成于第一 阶面111远离凹槽113的一侧。此外,在实际应用时,接地槽口 117也可形成于第二阶面 331或者第一阶面111的其它位置(图略)。再者,插座连接器进一步具有一接地端子5,该接地端子5设置于该第一绝缘座体 1的接地槽口 117内,接地端子5与这些第一端子2与第二端子4的焊接段21、41呈共平面 设置且间隔地排成一列(如图6所示)。此外,接地端子5设置于接地槽口 117内的方式, 可使用埋设或插设。请参阅图5和图6,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相较于第一或第二实 施例的不同处如下所述。该第一绝缘座体1的基部11底面突设有两定位块118。该第二绝缘座体3的主体 31顶部凹设有两前固定槽311与一后固定槽312。此外,在实际应用时,上述定位块118、前 固定槽311与后固定槽312的数量与成形位置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再者,插座连接器进一步具有一金属壳体6,该金属壳体6为一体成形的结构且装 设于第一绝缘座体1与第二绝缘座体3的外缘,藉以包覆第一绝缘座体1与第二绝缘座体 3。金属壳体6形成有两定位槽61、两前固定部62以及一后固定部63。该两定位槽61由金属壳体6对应于该两定位块118所凹设形成,且定位块118嵌 设于定位槽61中(如图8所示)。前固定部62由金属壳体6对应于前固定槽311所压设 形成,且前固定部62顶抵于前固定槽311的侧壁。后固定部63由金属壳体6对应于后固 定槽312所压设形成,且后固定部63顶抵于后固定槽312的侧壁。其中,前固定部62与后 固定部63所顶抵的方向为相反的两方向。藉此,使金属壳体6经由定位槽61、前固定部62与后固定部63来定位且固定于第 一绝缘座体1和第二绝缘座体3上。请参阅图7至图9,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本实施例相较于第三实施例的不同处如下所述。请参阅图7和图8,该第一绝缘座体1的基部11两侧各凸设有两扣接块119,金属 壳体6对应于基部11两侧的扣接块119处形成有两切口 64,扣接块119设置于切口 64内。插座连接器进一步具有一挡板7,该挡板7由下而上装设于金属壳体6的外缘。该 挡板7的两侧各弯折延伸形成一侧板71。该两侧板71对应于这些扣接块119处形成有四 个扣接孔711,且扣接孔711扣合于扣接块119上。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扣接块119与扣接 孔711以四个为例,但在实际应用时,并不以此为限制,扣接块119与扣接孔711也可为两 个。请参阅图9,该挡板7、基部11与凸块33形成有一插置空间8,藉以使第一端子2 与第二端子4的焊接段21、41与线缆(图略)相互焊接固定时,线缆可插设于插置空间8。再者,金属壳体6与挡板7于插置空间8外可各自延伸形成有至少一保护片65、 72,这些保护片65、72可使线缆的焊接部位不易受线缆的拉扯与摆动摇晃而与焊接段21、 41剥离。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特点(1)加工便利本实用新型第一端子2与第二端子4的焊接段21、41呈共平面设 置且间隔地排成一列,藉此,在进行焊接段21、41的加工(如焊接)时,所需的工序仅需一 道,因而使加工更为简便,且可有效地节省工时,进而降低成本。(2)良率提高本实用新型第一端子2与第二端子4的焊接段21、41呈共平面,因 此,焊接段21、41的加工(如焊接)可进行自动化加工,藉以有效地提升良率。(3)解焊方便本实用新型第一端子2与第二端子4的焊接段21、41呈共平面,因 此,有焊接不良的问题,可由插座连接器外侧直接进行解焊。(4)端子牢固本实用新型第一端子2与第二端子4分别埋设于第一绝缘座体1和 第二绝缘座体3,因此,端子2、4固定于绝缘座体1、3的效果远比已知插设的方式牢固。(5)座体结合稳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绝缘座体1与第二绝缘座体3之间具有多 重的固定方式,如卡合块321卡合于卡合槽116中,前固定部62与后固定部63以相反的两 方向抵顶于前固定槽311与后固定槽312的侧壁。藉此,使第一绝缘座体1与第二绝缘座 体3之间的结合更为稳固。(6)传输效果佳本实用新型的接地端子5可有效地排除噪声,使第一端子2和第 二端子4具有较佳的信号传输效果。(7)焊接处不易脱落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壳体6与挡板7于插置空间8外各自延 伸形成有至少一保护片65、72,这些保护片65、72可使线缆的焊接部位不易受线缆拉扯与 摆动摇晃而与焊接段21、41剥离。以上所揭露,仅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而已,自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 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或修饰,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绝缘座体,其形成有多个第一槽口 ;多个第一端子,其各具有一抵触段和一焊接段,所述第一端子埋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座 体,所述第一端子的焊接段设置于所述第一槽口 ;一第二绝缘座体,其形成多个第二槽口,所述第二绝缘座体装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座体, 所述第二槽口与所述第一槽口呈共平面;以及多个第二端子,其各具有一抵触段和一焊接段,所述第二端子埋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座 体,所述第二端子的焊接段设置于所述第二槽口 ;其中,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呈上下排列,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的抵 触段呈前后排列,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的焊接段呈共平面设置且间隔地排成一 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座体具有一基部以 及一自所述基部延伸形成的舌板,所述第一端子固定于所述基部及所述舌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于远离所述舌板的一端 形成有一第一阶面、自所述第一阶面凹设的所述第一槽口以及一位于所述第一槽口旁的凹 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座体形成有一设置 于所述凹槽的凸块,所述凸块形成有一第二阶面以及自所述第二阶面凹设的所述第二槽 口,所述第二阶面与所述第一阶面形成共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座体凹设有一卡合 槽,所述第二绝缘座体朝所述卡合槽处突设有一卡合块,所述卡合块设置于所述卡合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连接器进一 步限定为USB3. 0插座连接器,且进一步具有一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埋设于所述第一绝 缘座体,所述接地端子以及所述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的焊接段呈共平面设置。
7.—种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绝缘座体;多个第一端子,其各具有一抵触段和一焊接段,所述第一端子埋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座体;一第二绝缘座体,其装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座体;多个第二端子,其各具有一抵触段和一焊接段,所述第二端子埋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座 体;以及一金属壳体,其装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座体和所述第二绝缘座体的外缘;其中,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呈上下排列,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的抵 触段呈前后排列,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的焊接段呈共平面设置且间隔地排成一 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座体突设有两定位 块,所述金属壳体对应于所述两定位块凹设形成有两定位槽,所述两定位块分别嵌设于所 述两定位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座体凹设有一前固定槽和一后固定槽,所述金属壳体对应于所述前固定槽和所述后固定槽各形成有一前固定 部以及一后固定部,所述前固定部顶抵于所述前固定槽的侧壁,所述后固定部顶抵于所述 后固定槽的侧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固定部与所述后固定部所 顶抵的方向为相反的两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一挡板,所述挡板装 设于所述金属壳体的外缘。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座体两侧各凸设 有一扣接块,所述金属壳体对应于所述两扣接块处形成有两切口,所述挡板形成有两扣接 孔,所述两扣接孔分别扣合于所述两扣接块。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两侧各弯折延伸形成 一侧板,所述两侧板对应于所述两扣接块形成有所述两扣接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与所述挡板各延 伸形成至少一保护片。
15.根据权利要求7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连接器进 一步限定为USB3. 0插座连接器,且进一步具有一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埋设于所述第一 绝缘座体,所述接地端子以及所述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的焊接段呈共平面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座连接器,包括一第一和第二绝缘座体以及多个第一和第二端子。这些第一和第二端子各具有一抵触段与一焊接段,第一端子埋设于该第一绝缘座体,而第二端子埋设于该第二绝缘座体。该第二绝缘座体装设于第一绝缘座体上。其中,这些第一和第二端子呈上下排列,而第一和第二端子的抵触段呈前后排列,第一和第二端子的焊接段呈共平面设置且间隔地排成一列。藉此,可达到加工便利、良率提高与解焊方便等效果。
文档编号H01R13/02GK201859961SQ20102056839
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0日
发明者谢东吉 申请人:格稜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