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15683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设有退卡机构的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以接收电子卡的卡连接器通常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退卡机构以及遮盖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与遮蔽壳体形成有用以收容电子卡的收容空间,所述退卡机构包括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滑块、设置于滑块与绝缘本体间的弹簧以及与电子卡相扣持的锁扣弹片。所述电子卡可通过与退卡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插入或退出上述卡连接器。当电子卡从卡连接器中退出时,现有的卡连接器通常是通过锁扣弹片与电子卡产生抵顶,从而将电子卡弹性顶出。但锁扣弹片的反弹力较大,电子卡与锁扣弹片抵顶后,可能会在锁扣弹片的反弹力下飞出绝缘本体,从而造成电子卡飞卡。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卡连接器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卡连接器,该卡连接器可以有效地防止对接电子卡飞卡,同时该卡连接器的制造工艺简便,且成本较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退卡机构,所述绝缘本体内设有用以收容对接电子卡的第一收容槽,所述退卡机构包括与对接电子卡相扣持的锁扣弹片,所述锁扣弹片包括U型固定部及自所述U型固定部一端突伸入所述第一收容槽内的锁扣部,其中所述锁扣弹片还包括自所述U型固定部另一端朝所述绝缘本体前侧方向倾斜延伸、并在对接电子卡退出过程中与所述绝缘本体相抵顶以减缓对接电子卡后退速度的限制片。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内还设有用以收容所述退卡机构的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与所述第二收容槽相邻设置。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前侧的前壁。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制片自所述U型固定部另一端朝所述前壁方向倾斜延伸,以在对接电子卡退出过程中与所述前壁相抵顶。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扣部呈V型设置。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退卡机构还包括滑块以及固持于所述滑块与所述绝缘本体之间并使得所述滑块在所述绝缘本体内进退移动的弹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包括与对接电子卡相抵接的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包括与对接电子卡相抵接的抵接面。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还包括直径小于所述弹簧直径的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二收容槽的一侧设有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柱延伸且直径小于所述弹簧直径的第二固定柱,所述弹簧围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柱与所述第二固定柱上,且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柱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柱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卡连接器通过在所述锁扣弹片的U型固定部的另一端设置朝所述绝缘本体前侧方向倾斜延伸的限制片,使得所述限制片能够在对接电子卡退出过程中与所述绝缘本体相抵顶,从而减缓对接电子卡的后退速度,进而能够达到防止对接电子卡飞卡的目的。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卡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卡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I所示卡连接器未装入退卡机构且未插入第一对接电子卡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4是图3所示卡连接器装入退卡机构并插入第一对接电子卡后的部分组合示意图。图5是图I所示卡连接器的遮蔽壳体与导电端子配合组装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图I所示卡连接器的一对开关端子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一对开关端子中第二开关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I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卡连接器100,其用以插接第一对接电子卡200和第二对接电子卡300,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对接电子卡200为Micro SD卡,所述第二对接电子卡300为SM卡。所述卡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0、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10内的若干导电端子20和一对开关端子30、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0上的退卡机构40以及遮覆于所述绝缘本体10外表面的遮蔽壳体50。所述绝缘本体10与所述遮蔽壳体50还形成用以收容所述第二对接电子卡300的收容腔51。如图3与图4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0内设有用以收容所述第一对接电子卡200的第一收容槽11和用以收容所述退卡机构40的第二收容槽12,所述第一收容槽11与所述第二收容槽12相邻设置。所述绝缘本体10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二收容槽12前侧的前壁13。所述退卡机构40包括滑块41以及固持于所述滑块41与所述绝缘本体10之间并使得所述滑块41在所述绝缘本体10内进退移动的弹簧42。所述滑块41包括与所述第一对接电子卡200相抵接的抵接部43,所述抵接部43包括与所述第一对接电子卡200相抵接的抵接面431 ;所述滑块41还包括直径小于所述弹簧42直径的第一固定柱44,所述第二收容槽12的一侧设有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柱44延伸且直径小于所述弹簧42直径的第二固定柱45,所述弹簧42围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柱44与所述第二固定柱45上,且所述弹簧4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柱44上,所述弹簧42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柱45上。所述退卡机构40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对接电子卡200相扣持的锁扣弹片46,所述锁扣弹片46包括U型固定部461、自所述U型固定部461 —端突伸入所述第一收容槽11内的锁扣部462及自所述U型固定部461另一端朝所述前壁13方向倾斜延伸的限制片463。所述限制片463可在所述第一对接电子卡200退出的过程中,通过与所述前壁13相抵顶,从而减缓所述第一对接电子卡200的后退速度。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锁扣部462呈V型设置。如图5并结合图2所示,所述若干导电端子20包括第一端子21和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21之间且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端子21长度的第二端子22。所述第一端子21包括一端延伸入所述收容腔51内以与所述第二对接电子卡300相配合的第一接触部211、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10外的第一焊接部21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211与所述第一焊接部212的第一弯折部213。所述第二端子22包括一端延伸入所述收容腔51内以与所述第二对接电子卡300相配合的第二接触部221及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10外的第二焊接部222。所述遮蔽壳体50的两侧分别设有朝所述收容腔51内突伸的凸肋52。所述凸肋 52包括沿所述第二对接电子卡300插入方向延伸且延伸至所述遮蔽壳体50上靠近所述收容腔51开口处前侧的第一竖直段53、自所述第一竖直段53朝远离所述收容腔51开口处方向延伸的倾斜段54以及自所述倾斜段54延伸至所述收容腔51后侧的第二竖直段55。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倾斜段54呈V型设置,且所述倾斜段54包括自所述第一竖直段53后端向内延伸的第一倾斜段541及自所述第一倾斜段541末端向外延伸的第二倾斜段542。所述遮蔽壳体50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接触部211及所述第二接触部221相对应的若干孔洞56,所述孔洞56可用于观察所述第一端子21与所述第二端子22的运行状况。如图6与图7所示,所述开关端子30包括第一开关端子31和与所述第一开关端子31相邻设置的第二开关端子32。所述第一开关端子31包括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10上的呈平板状的第一基部312、自所述第一基部312 —端突伸出所述绝缘本体10的第一引脚313、自所述第一基部312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开关端子32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接触部311及连接所述第一基部312与所述第一引脚313并使得所述第一基部312与所述第一引脚313垂直设置的第一弯折部314。所述第二开关端子32包括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10上的呈平板状的第二基部323、自所述第二基部323 —端突伸出所述绝缘本体10的第二引脚324、自所述第二基部323另一端突伸入所述第一收容槽11内的第二接触部321及连接所述第二基部323与所述第二引脚324并使得所述第二基部323与所述第二引脚324垂直设置的第二弯折部325。其中所述第二接触部321与所述第一接触部311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二接触部321上设有朝所述第一接触部311方向突伸、并在所述第一对接电子卡200插入过程中与所述第一接触部311摩擦接触以去除所述第一接触部311上绝缘异物的刮灰块32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基部323与所述第二接触部321之间还连接有第三弯折部326,所述第三弯折部326是朝远离所述第一开关端子31方向弯折的,所述第二接触部321是朝向所述第一开关端子31方向弯折延伸的。所述刮灰块322包括与所述第一接触部311相抵接的接触面3221和与所述接触面3221呈一倾斜角度设置的倾斜面3222,所述接触面3221与所述倾斜面3222相连接处形成有用以去除所述第一接触部311上绝缘异物的刮刃3223。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刮灰块322呈U型设置,且所述U型刮灰块322的内侧壁形成用以收容绝缘异物的凹槽3224,所述凹槽3224自所述倾斜面3222凹陷并沿所述第二接触部321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接触面3221。综上所述,首先本实用新型的卡连接器100通过在所述锁扣弹片46的U型固定部461的另一端设置朝所述前壁13方向倾斜延伸的限制片463,使得所述限制片463能够在所述第一对接电子卡200退出过程中通过与所述前壁13相抵顶,从而能够减缓所述第一对接电子卡200的后退速度,进而能够达到防止所述第一对接电子卡200飞卡的目的;其次本实用新型的卡连接器100通过在所述遮蔽壳体50上设置朝所述收容腔51内突伸的凸肋52,所述凸肋52包括沿所述第二对接电子卡300插入方向延伸且延伸至所述遮蔽壳体50上靠近所述收容腔51开口处前侧的第一竖直段53,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卡连接器100在插入所述第二对接电子卡300时,所述第一竖直段53不仅能够避免所述第二对接电子卡300与所述收容腔51开口处直接接触,从而防止所述第二对接电子卡300被刮伤,同时还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最后本实用新型的卡连接器100通过在所述第二开关端子32的第二接触部321上设置所述刮灰块322,使得在所述第一对接电子卡200插入过程中,所述第二开关端子32的第二接触部321被所述第一对接电子卡200横向按压时,所述刮灰块322能够与所述第一开关端子31的第一接触部311摩擦接触,从而去除所述第一接触部311上的绝缘异物,进而能够防止所述开关端子30接触不良而导致所述第一对接电子卡200不读卡。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退卡机构,所述绝缘本体内设有用以收容对接电子卡的第一收容槽,所述退卡机构包括与对接电子卡相扣持的锁扣弹片,所述锁扣弹片包括U型固定部及自所述U型固定部一端突伸入所述第一收容槽内的锁扣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弹片还包括自所述U型固定部另一端朝所述绝缘本体前侧方向倾斜延伸、并在对接电子卡退出过程中与所述绝缘本体相抵顶以减缓对接电子卡后退速度的限制片。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内还设有用以收容所述退卡机构的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与所述第二收容槽相邻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前侧的前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片自所述U型固定部另一端朝所述前壁方向倾斜延伸,以在对接电子卡退出过程中与所述前壁相抵顶。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部呈V型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卡机构还包括滑块以及固持于所述滑块与所述绝缘本体之间并使得所述滑块在所述绝缘本体内进退移动的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包括与对接电子卡相抵接的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包括与对接电子卡相抵接的抵接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还包括直径小于所述弹簧直径的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二收容槽的一侧设有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柱延伸且直径小于所述弹簧直径的第二固定柱,所述弹簧围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柱与所述第二固定柱上,且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柱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柱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退卡机构,所述绝缘本体内设有用以收容对接电子卡的第一收容槽,所述退卡机构包括与对接电子卡相扣持的锁扣弹片,所述锁扣弹片包括U型固定部、自所述U型固定部一端突伸入所述第一收容槽内的锁扣部及自所述U型固定部另一端朝所述绝缘本体前侧方向倾斜延伸、并在对接电子卡退出过程中与所述绝缘本体相抵顶以减缓对接电子卡后退速度的限制片。
文档编号H01R13/629GK202601961SQ20122017966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5日
发明者马飞松 申请人: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